
最近幾年電動汽車越來越普及,而在使用電動汽車過程中,最大的困擾便是充電樁和停車兩大問題。由於充電站通常都處於較為封閉的路段或專用場地,建設成本高昂,點位擴充困難,難以與大家上下班通勤無縫銜接。並且充電樁也會出現短缺的現象,針對這些問題,近幾年不斷提出了新的解決方式,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將路燈改裝為充電樁!並且目前這一方式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推廣,它真的有這麼方便嗎?
實際上路燈改造為充電樁幾年前就已有人提出,在我國,則是去年集中在北京、長沙、成都等多個城市投入到商用和推廣。所謂將路燈改造為充電樁,通常是在路燈燈柱上,利用路燈已有的電路,加裝一套充電裝置。不僅減少了單獨建設充電樁帶來的高昂的電路鋪設成本,同時能夠有效利用路邊停車資源,可以實現路邊停車+充電的便捷服務。相比起以往必須開到指定的充電站進行充電不同,路燈充電樁可以更靠近生活區和辦公區,一定程度上優化了道路資源。特別是對於新能源共享汽車,能夠完美解決當前停車點位太過固定和僵化的問題,並且隨停隨充,保證了車輛時刻擁有充沛的電量。
當前大部分充電樁來源於小區住宅的私人充電樁和城市公用充電站。私人充電樁確實能夠保證一定的固有充電需求,但需要有購買車位、需要同物業溝通,還得要求小區的電容量夠大。城市充電站雖然充電樁數目較多,設備維護較好,但由於城市土地成本高昂,所以也有其局限性,難以大規模複製。相反,路燈確是每個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設施,基數龐大,一個城市的路燈數量動輒幾十萬,加之路燈電路相對可靠,自然成為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不過路燈改裝為充電樁,也有不少需要優化的地方。如何選擇路段防止造成道路擁堵、如何保證新增的電路輸出端不會帶來電路安全隱患,以及怎樣保證路邊車位能夠留給需要的車輛?都還是需要繼續優化和改進的,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充電路燈進化不僅更快而且更加全面,如今不少地方已經實現了路燈與免費WIFI熱點、微基站、視頻監控、智能照明的融合,逐漸露出「智慧路燈」的雛形。隨著路燈充電樁的推廣,小區私人充電樁+高速服務區充電樁+路邊充電樁,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還會是大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