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費和漫遊費,並且用戶無需申請,自動生效,比原計劃的10月1日提前一個月完成。從1994年國內漫遊費開始收取,到今年9月1日的終結,二十多年曆時的國內長途漫遊資費終於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基本歸為市話資費
中國移動:自2017年9月1日起,中國移動將全面取消手機用戶國內電話長途、漫遊通話費(不含港澳臺),即國內通話資費只按用戶使用資費的本地市話標準收取。
中國聯通:自2017年9月1日起,中國聯通面向所有手機電話用戶取消國內長途費和漫遊費。國內語音通話接聽免費,主叫通話資費標準按照用戶原有本地語音通話資費標準執行,且用戶無需申請,自動生效。
中國電信:為貫徹落實國家提速降費政策,自2017年9月1日起,中國電信全面取消國內手機長途和漫遊通話費(不含港澳臺)。此次取消國內手機長途和漫遊通話費,適用於現有套餐資費還不是長市漫同價(長途、本地和漫遊資費相同——編者注)的中國電信所有手機用戶,用戶無需申請,自動生效。
運營商的九牛一毛
這20多年裡,移動通信行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漫遊費在2G時代誕生,設立初衷是為平衡不同地區發展的差距,避免地區移動通信事業發展不平衡進一步擴張。而隨著時間的推移,3G、4G已經廣泛普及,現在基本人人用上了4G,今年甚至已經開始朝5G通信技術邁進,漫遊費的成本早就已經被龐大的用戶資費均攤,基本屬於零成本,再保留2G時代的漫遊資費「舊傳統」,只會阻礙發展。
國內漫遊費屬於「人為收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運營商依靠它賺得盆滿缽滿。早在2015年新華社就有報導指出,移動漫遊費一年能收取上百億元,佔國內移動通信收入8%-10%。但隨著技術與日俱新,三大運營商紛紛跟進3G、4G,推出套餐實現「長途、市話、漫遊」統一價,漫遊費收入佔運營商收入的比重也逐步顯得「微不足道」。根據通信專家項的分析,目前漫遊費收入大概就只佔到運營商收入的1 %左右,漫遊業務量所剩無幾,取消之後根本不痛不癢。
用戶感覺花錢沒變少
4G時代通話漫遊費早就已經遠離我們的生活圈了,也不再是構cheng ren們增加通信成本的主因,連家裡退休多年的老父親都懂得開個微信語音就能互相打電話,開個QQ視頻還能視頻電話,實際上大家關注的焦點,早就不在長途電話和手機漫遊費上,而是相應的轉移到了數據漫遊、流量價格、網速快慢和穩定等問題上。
取消國內手機長途和漫遊通話費之後對佔絕大多數的3G、4G用戶影響不大,主要受惠的是極小部分的2G用戶。當然,取消之後也不意味著就一定能省錢,漫遊費的取消意味著手機套餐將有新的調整,新的政策也許會帶來更多資費,成為運營商的一場「盛宴」,而最終被「薅羊毛」的,只能是普通用戶。
從用戶期待上說,可能我們更希望運營商在流量價格上做點降費文章,讓大家能在安心使用4G不必擔心產生大量收費,而且未來很快就有5G,這速度提升得快,但如果不降數據資費,那恐怕是很多人都不敢隨意用5G了。
提速降費這不過是剛剛開始
前面說了,取消國內手機長途和漫遊通話費值得慶祝,但這不過是一件小事,真正的大事是我國在網際網路基礎投入推行「提速降費」的一整串內容。
在以後,運營商還要按照國家提出的要求,將光纖網絡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將帶寬翻番,接入能力達到200M以上,4G網絡速度也將提升到600Mbps峰值速率。繼續降低寬帶費用,同時降低企業網際網路專線的接入價格,減輕企業的網際網路通信負擔,甚至還要在不久的將來下調國際漫遊通話費,尤其是針對「一帶一路」國家。到時候才叫真正的省錢,而且受益的不止是億萬個人用戶,更有企業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