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視頻 時長1分31秒
近日,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記者收到多名學生報料,稱在求職時被勸說參加崗前培訓,工作沒落實,倒背了一身債。
點擊閱讀原文向《南方曝光臺》欄目報料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無良的培訓機構會在網絡上發布所謂的「高薪招聘」信息,以此為幌子吸引求職者,在「面試」後引誘求職者貸款培訓。近期上新的綜藝節目《心動的offer》披露這一陷阱後,「培訓貸有多可怕」話題一度衝上新浪微博熱搜,4000多萬人次閱讀。
報名廣州億銘傳媒後,郭安收到了面試通知。
引誘:培訓才能入職
2020年11月,即將從廣東某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郭安,在「Boss直聘」招聘平臺上看到廣州億銘天縱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銘傳媒」)發布的主播助理崗位,月薪5000元-8000元,無經驗要求。看到誘人的條件,郭安沒多想就投遞了簡歷。
郭安到億銘傳媒深圳分公司面試,先是有人介紹公司情況、崗位設置,然後實地參觀。對方詢問了郭安有沒工作經驗、興趣所在,又說工資由底薪、提成、住房補貼組成,正式入職前需要經過兩周的崗前培訓。
58同城上,億銘傳媒公布了任職要求和工作地。
郭安說,面試時,億銘傳媒工作人員還聲稱公司是杭州魔筷科技公司旗下子公司,不會騙人。魔筷科技總部位於杭州,是阿里巴巴集團前員工創辦,獲得快手、唯品會、騰訊等多家知名企業投資。
底薪給6000元,兩周培訓時間也不長,郭安就答應了,與億銘傳媒籤署了直播人才孵化協議。他記得,同樣情況的還有13名求職者。
合同列舉了億銘傳媒的培訓項目和款項。
郭安告訴記者,培訓4天後,億銘傳媒以學員不了解行業運作為由,提出培訓時間要延長到1年,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分校)老師授課。又以防止員工跳槽為由,稱培訓費用得個人貸款、分期償還。
求職心切之下,郭安與億銘傳媒籤署了培訓學費支付協議。公司向他要走了身份證照片,在微信公眾號「誠學信付」上辦理了19800元貸款。
郭安和學員們深圳參加培訓開班儀式。
在蘇州某職業技術學院上學的劉小驊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2020年8月,他在「58同城」招聘平臺上看到達內時代科技集團(以下簡稱「達內科技」)招聘Linux雲計算工程師,就應聘了。
和達內科技工作人員加了微信後,對方稱劉小驊技術不足,要參加崗前培訓。對方以「大專學歷低,什麼社會地位都沒有」「掌握一門技術以後高薪工作就不用愁了」等為由,反覆勸說,又承諾培訓後包就業,月薪8000元-9000元。
劉小驊沒能抵住誘惑,交了身份證照片,並在達內科技工作人員指引下在「百度有錢花」上貸款21800元。
劉小驊通過達內軟體面試,卻被要求交2萬元培訓。
退款:被打落3顆牙齒
2020年8月,在貸款參加培訓後,中山大學應屆生林漠「入職」了南昌市優阡美容公司。他是在「Boss直聘」平臺上看到的招聘信息。
林漠說,面試時,公司老闆熊某稱新人要參加培訓,說暫時不用交,從工資裡扣。「我以為所有費用都會從工資裡扣,每月少幾百塊工資而已。」林漠同意後,公司徵用了他的手機、銀行卡、個人信息,下載「樂花借錢」APP從西安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貸款7780元。
「入職」不到半天,家裡發生變故,林漠想要離職,萬萬沒想到退款卻被拒。他告訴記者,8月30日與公司協商的過程中雙方發生爭執,工作人員誤將電腦損壞,企圖用培訓費抵償電腦損失。
林漠交納了培訓款中的一筆。
9月16日,林漠再次前往公司協商,因為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Boss直聘」上的投訴,工作人員徹底翻臉,在電梯裡三個人毆打他。「我被打落三顆牙齒,精神似乎也出現了問題。」林漠說。
明知自己被騙,但維權成本高,林漠只能自認倒黴。害怕徵信受影響,他唯有問家裡要錢還款,這讓家人頗感失望。這名靠勤工助學、獎學金方艱苦讀完大學的職場新人,陷入了深深的自責。
郭安、劉小驊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郭安的父親腦出血,看病花了幾十萬元,媽媽年紀也大了,他不敢把貸款的事情告訴家裡人。尚未找到工作的他,根本無力償還培訓費19800元和服務費3366元共計23166元的貸款。
劉小驊的家庭本就貧困,靠低保維持日子。沒找到工作的他回到了雲南老家,和父母一起在工地打工,朝8晚9。
維權:報警?訴訟?都難
李偉是少數背上培訓維權成功的人。
2020年7月,21歲大專剛畢業的李偉,在58同城上看到重慶達內軟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內軟體」)高薪招收平面設計學徒。很快,對方就發來面試通知。
一見面,工作人員就給李偉看公司的宣傳片,並稱與政府有合作項目。經過一天的勸說,李偉最終在手機上簽署了培訓及服務協議,在「百度有錢花」APP上貸款22800元加上利息6000多元共計2.9萬多元。
一個星期後,李偉意識到自己被騙,就在網絡平臺公開投訴達內軟體。加之軟磨硬泡,對方最終同意撤銷貸款,但需要繳納已上過的課程學費1900元。
李偉「維權成功」,卻被告知不能給達內軟體惡評。
相比之下,郭安就沒這麼幸運了。
一次偶然,他發現億銘傳媒根本不是魔筷科技的子公司,雙方只是供應鏈的合作關係,在同一棟樓辦公罷了。記者致電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繼續教育中心,對方也稱未與億銘傳媒有任何培訓合作關係。
郭安立馬找公司申請撤銷貸款,被拒,公司稱「與郭安不存在勞動合同關係,只是合作關係」。
郭安報警,但派出所以「民事合同糾紛構成不了詐騙」為由表示提供不了幫助,建議他走法律途徑或者申請勞動仲裁維權。他去到法院諮詢,工作人員說官司打贏的勝算不大。勞動仲裁的工作人員則說,億銘傳媒在廣州註冊,需要到廣州申請。
處處碰壁,郭安覺得,沒有人可以幫他。記者瀏覽「培訓貸有多可怕」新浪網微博話題發現,大多數人也反映了維權難的問題。
劉小驊希望能退回培訓費,卻反被達內軟體要挾。
專家:公司招用勞動者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財物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華南農業大學黨政辦公室法律事務科主任科員朱裡靜說,「不得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意味著,公司在招用勞動者階段,不能以「崗前培訓費」等任何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否則違法。
林漠和南昌市優阡美容溝通入職事宜。
朱裡靜說,學員在培訓機構處已繳費後,若培訓機構發生問題或學員自己想退班,學員應與培訓機構協商退費,如果培訓協議上有約定,從其約定;如果沒退費約定或協商不成,可以去工商行政部門投訴,或可向人民法院進行起訴、申請仲裁;若培訓機構誘導學員交出身份證或者進行人臉識別騙取個人信息,瞞著學員在金融平臺上貸款,那麼培訓機構的行為已經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學員可以向警方及工商部門投訴以維護合法權益。
朱裡靜提醒,學生求職時,要提升法律素養和提高警惕意識,要具備正確的就業心態,對於通過簡單的培訓就能獲得高新崗位等宣傳要謹慎對待。對於各類培訓,報名前要查詢一下機構是否合法註冊,仔細閱讀報名合同條款,不僅要看服務內容是否與宣傳「對版」,還要看看是否有解約退款機制和違約條款,謹慎籤約。
達內學員組成的維權群裡超過百人。
(文中郭安、劉小驊、林漠、李偉均為化名)
【記者】 劉珩 梁文悅 實習生 王讕
【統籌】梁文悅 伍青 張西陸 王良珏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