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千呼萬盼中
安徽省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名單
終於新鮮出爐啦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更好地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12月2日, 由省委宣傳部、省婦聯、省文明辦聯合主辦,安徽廣播電視臺承辦的「皖家傳大愛 共築家國夢」2020年安徽省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揭曉儀式在合肥舉行。安徽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劉蘋,安徽廣播電視臺副臺長邵曉暉,安徽省婦聯副主席張翔出席揭曉儀式。
劉蘋主席在致辭中向獲得榮譽的家庭和家庭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她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來勢洶洶的嚴峻汛情,全省廣大家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以家國情懷築牢堅固防線,以點滴愛心匯聚人間真情,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奪取「雙勝利」中展現家庭擔當,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活動現場,主辦單位揭曉了2020年安徽省100戶最美家庭、100戶省五好家庭、20個省家庭工作先進集體和19個省家庭工作先進個人。其中,我縣冶溪鎮聯慶村袁貴娥榮獲最美家庭稱號。
安徽省最美家庭
嶽西縣
袁貴娥 安慶市嶽西縣冶溪鎮聯慶村村委會婦聯主席
再次向獲表彰家庭表示祝賀!
最美家庭事跡
提起方昕、袁貴娥,認識他的人都會露出羨慕的眼神,因為他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兩個爭氣的女兒,方昕,嶽西縣冶溪鎮聯慶村嚴屋組,男,47歲(1973年7月出生),在冶溪鎮鎮建設辦任幹事,母親胡曲74歲,妻子袁貴娥,50歲(1970年7月出生),在聯慶村村委會任婦聯主席,大女兒方筆耘,25歲,福州大學碩博連讀生,小女兒方怡寧19歲,大連海事大學大一學生,成績優異,平凡的家庭有著平凡的幸福,他們夫妻結婚多年來,夫妻恩愛,孝敬老人,熱心助人,鄰裡和睦,身體力行、樹立良好的家庭傳統美德形象,慈、嚴相結合,引導孩子不斷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鼓勵孩子積極進取,努力拼搏,做有抱負,有志向的人,他們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栓釋了家與愛的真諦,是遠近皆知對父母孝心可佳、對孩子教子有方,有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美家庭」。
工作勤懇,任勞任怨。方昕在冶溪鎮計生辦任聘用幹事工作了近27年,現在在建設辦工作2年,現被省委組織部下派到冶溪鎮羅鋪村(貧困村)扶貧工作隊任扶貧專幹,他幾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勤勤懇懇,認真工作,曾被評為省級計生協會先進個人、鎮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從九十年代開始,他一直奮戰在扶貧工作第一線,那時冶溪鄉實施了一個叫一二三的政策,就是一般幹部負責一戶困難戶,副科二戶正科三戶。當時鄉裡考慮他的工資待遇低,沒有給他安排任務,方昕知道後主動找領導要求給他安排結對戶,由於他的執著,就給他安排了當時的司麓村吳承新戶,那戶人家妻子患多種疾病,尤其是風溼性心臟病,不能正常勞動,吳承新本人也是疾病纏身,經常是靠打點魚賣謀生,家裡兩個小孩在讀書,負擔大。方昕上門了解情況後,主動承擔了兩個小孩的學費,並和吳承新說,你家需要什麼直接和我講,得知該戶生產資料十分缺乏,方昕及時就給他家送來了種子、化肥和農藥等。連續三年的時間,方昕一直積極幫扶吳承新家,並幫他妻子積極籌措資金治病,自己工資不高但他一次就捐款500元,在社會上影響不小,大家紛紛捐款,一次性就為他家籌集了三萬多塊。直到現在他們兩家還像親戚一樣往來。2015年冶溪鎮黨委政府決定派方昕到工作環境不太好的白沙村掛職任副書記,面對體弱多病且年邁的父母和兩個女兒正在上學的困難環境,方昕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就去上任了,剛開始的三個月他不分日夜的下鄉走訪了解村情。為破開白沙村的堅冰,自己拿出3000元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對部分特別困難的貧困戶和貧困黨員進行走訪慰問,為村裡各項事情把脈問症,使幹群關係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在下鄉走訪的過程中,發現貧困戶徐文松有擴大養羊的念頭,馬上和村幹一起積極為他籌措資金購買種羊和小羊,使他當年就還清了欠款,走入了脫貧的行列。2016年伊始,方昕和村「兩委」積極探討脫貧攻堅的新路子和新方法,想用產業大戶來帶動貧困戶發展並籤訂合同。說幹就幹,方昕立馬找來了養羊大戶徐文松,當把想法和他一說,兩人一拍即合,隨後就籤訂了17戶的幫助養羊合同,後來發展到50多戶。合同式幫扶得到了省市縣的認可,並在全省推廣。在白沙村的二年多時間裡,方昕很少回家,幾乎吃住都在村裡,在田間地頭農戶農舍隨時都能見到他的身影,為村級發展和團結、為村裡置辦食堂、為新建村部、為怎樣脫貧摘帽可謂是嘔心瀝血付出所有。2017年10月上級為充實羅鋪村扶貧工作隊的力量,安排方昕到該村任扶貧專幹,當時父親剛剛去世,他強忍著悲痛的心情就去上任了。當村裡說給他安排了8戶貧困戶其中一戶是新增的因病致貧戶胡知龍時,方昕聽說後立即打電話給他詢問具體情況,得知胡知龍年僅29歲,就患了口腔癌,其妻子腿又摔傷,全家3口人生活艱難。知道情況後方昕十分同情和焦急,決定自己自費去胡知龍打工的地方泉州看望他,到泉州後發現該戶比在電話了解的情況更糟時,方昕立馬就給了他500元,和方昕一起的朋友也紛紛慷慨解囊。從泉州回來後,四處呼籲,當年就為他籌集善款二萬多元,在方昕積極爭取下為胡知龍戶成功申請了低保。這些僅僅是方昕在扶貧路上的縮影,也正是因為有了像方昕這樣一群真扶貧扶真貧的幫扶幹部,才體現了習總書記的扶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真抓實幹的精神。妻子袁貴娥任聯慶村村幹19年,努力學習,積極工作,把群眾的事當頭等大事,不折不扣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曾被評為縣優秀婦聯主任、優秀計生專乾等榮譽稱號。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更付出了自己應盡的貢獻,是四個村民組的網格長,16戶貧困戶的幫扶聯繫人,每月兩次與貧困戶悉心交談,深入了解貧困戶的發展需求,精心為貧困戶謀劃發展途徑,為貧困戶打通產業銷售,15戶貧困戶,1戶14年脫貧、6戶15年脫貧、6戶16年脫貧、2戶17年脫貧,今年圓滿完成國家脫貧普查驗收。
幾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經營家庭。如初的家,很是貧困,丈夫方昕是鎮計生辦聘用幹事,妻子袁貴娥任村幹,工資都很少,父母年事已高,兩個孩子相繼出生,生活壓力逐漸增大,夫婦兩人商量,生活再難再苦,不能苦了父母、孩子,決定利用節假日承包水田種植水稻、養豬來增加家庭收入,夫婦二人向鄰居們學習,吸取他們的務農經驗,養豬知識;這些還遠遠負擔不起兩個孩子的學費,養殖業一直是聯慶村的特色產業,銷售又是養殖戶的難點,袁貴娥夫婦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二人又經過學習、研究做起了手工黃泥巴鹹鴨蛋、土雞、土鴨銷售,因為質量好,信譽高,銷售量逐年增加,不僅增加了家庭收入,更重要的是為幾十戶養殖戶分擔了銷售的重擔、幫助他們打開了致富之門;經過數年的堅持努力,這個家的日子慢慢越過越好。
幾十年如一日,孝敬父母。在沒成家前,父、母素來關係不和睦,分居多年,家庭支離破碎。成家後方昕夫婦把二老接回家居住,家裡家外的事不讓二老操心,可好景不長,他兩又開始吵鬧,二老爭吵起來不跌不休,這既影響孩子的成長,同時影響二老的老年生活,怎麼辦?請來親朋好友相勸、每天想著花樣燒好菜讓二老開心、引導二老到處走走玩玩,為此事夫婦二人操碎了心,有一次,父親和母親因為一件小事意見不統一吵了起來,袁貴娥知道後,從單位直接趕回家調解,哄著父母,把責任自己擔下來,最後把父母哄得都哈哈大笑,這樣的事經常發生,袁貴娥夫婦都總是這樣細心的對待,黃天不負有心人,父母關係慢慢慢慢和睦了,沒有了爭吵,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2017年10月老父親因病住院,夫妻二人一直守候在病床前,老人的併發症是胃出血,上吐下瀉鮮血,袁貴娥顧不了男女有別,為老人清洗身子、一天總是數次的換洗內衣內褲,精心服侍。雖然經過二十多天的治療老人還是不幸病故了,但他們敬老愛老的事跡贏得了許多讚譽。
幾十年如一日,慈、嚴結合精心培育孩子。孩子的一切是家的希望,孩子的未來取決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的毅力、品德要從能落地走路的那刻開始培育。為了兩個孩子的成長,夫婦二人風裡來雨裡去,精心培育,孩子的一個小小的眼神、一個小小的言行都逃不過父母的眼睛,有時是孩子的嚴父嚴母,有時是孩子最好的朋友、閨蜜。
因為工作的原因,兩個女兒的高中三年袁貴娥夫婦都沒有陪讀,每個星期五下班後總能看到他夫婦兩匆匆趕往嶽中的身影,每個星期天的下午是夫婦兩和孩子相處的最好時刻,像朋友、像閨蜜和孩子談學習,談生活,無話不談,這樣既緩解了孩子的學習壓力,又讓孩子感覺到了家的溫馨;還記得兩個孩子高考前壓力都很大,他們也很是著急,怎樣才能緩解孩子的壓力,夫婦倆決定陪同孩子做遊戲,孩子愛好什麼就做那方面的遊戲,一天一次,不行就一天兩次,這樣持續兩個星期後,孩子慢慢慢慢舒緩了壓力,找回了自信,信心滿滿的迎接高考;如今兩個孩子都以積極努力向上的學習態度回報父母,大女兒高考考取福建華僑大學,可女兒總覺得沒有考好,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的大學,對不住父母的精心培育,在大學裡努力學習,年年總獲得獎學金,在大四那年又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福州大學研究生,現在是福州大學碩博連讀生,小女兒於今年高考,也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大連海事大學。
幾十年如一日樂於助人,鄰裡哪家有困難,總是第一個伸出援助之手,哪家有矛盾總是能看到他夫婦的勸和,左鄰右舍家的紅白喜事總離不開他夫婦倆,他倆一邊宣傳移風易俗政策,引導鄉親們不斷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一邊主持操辦、負責掌廚,總把事辦的簡簡單單卻又妥妥帖帖,左鄰右舍總是讚譽不斷。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牽手相伴二十幾個春夏秋冬,方昕、袁貴娥夫婦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夫妻倆從沒因生活瑣事紅過臉、吵過嘴,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和諧、美滿、幸福。方昕、袁貴娥夫婦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辛勤工作、團結鄰裡、孝敬老人、培育了兩個優秀的女兒,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如涓涓細流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很好的詮釋了新時代文明和諧家庭的深刻內涵。
建設好家庭
涵養好家教
傳承好家風
他們樹立了新時代家庭榜樣!
據悉,2020年上半年,省委宣傳部、安徽省婦聯、安徽省文明辦聯合開展了尋找安徽省抗疫最美家庭的活動。下半年繼續在全省開展尋找2020年安徽省第二批最美家庭及評選安徽省五好家庭活動。經過層層發動,廣泛宣傳,在全省範圍內掀起了活動熱潮。截止9月,全省共有 6.1萬戶家庭,69.41萬群眾參與活動,曬出家庭照片7.5萬張,舉辦家風家規評價會、家庭故事會7500場次,湧現出一大批夫妻和睦、尊老愛幼、科學教子、熱心公益、脫貧攻堅、抗洪搶險等各類優秀的家庭典型以及在家庭工作領域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最美家庭」揚新風
齊心共築家國夢
向他們祝賀、為他們點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6-2188512,舉報郵箱:yxwxb666@163.com
往期熱點
◎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暖心!2020年我縣一家庭榮獲安徽省最美家庭稱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