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因華為受美國制裁影響,三星正挑戰索尼在智慧型手機圖像傳感器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在5G智慧型手機競爭日益激烈的同時,對圖像傳感器市場領導地位的爭奪也在加劇。「索尼保持著謹慎的立場,而三星正在發起一場投資攻勢,仿佛現在是他們的機會,」一名圖像傳感器生產設備供應商的官員表示。「兩家公司正在展示完全不同的策略。」
該供應商在8月和9月獲得了幾筆大訂單,所有訂單都來自三星。在談到9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對華為出口施加的新限制時,索尼的一位高管表示:「這不是我們所預期的。」
迄今為止,索尼一直在大舉投資,拼命生產圖像傳感器,以滿足旺盛的需求,包括宣布在長崎新建一家工廠的計劃。索尼已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可以恢復向華為的部分供貨。然而,與索尼關係密切的消息人士告訴《日本經濟新聞》,索尼仍對其與華為業務的未來持謹慎態度,因為華為仍需要為其智慧型手機業務的許多其他晶片和組件獲得可靠的來源。
華為是索尼傳感器的第二大客戶,僅次於蘋果。在這些限制措施出臺之前,索尼的圖像傳感器銷售額約為1萬億日元(合95.8億美元),其中,華為所佔比例大約在20%。
根據英國研究公司Omdia的數據,憑藉CMOS圖像傳感器,索尼在2019年的全球市場價值中佔據了53.5%的份額,緊隨其後的是三星,市場份額為18.1%。
索尼先於競爭對手開發了一種高性能的「層壓」圖像傳感器,並一直主要供應價格較高的產品。索尼被認為擁有優於三星的技術,已被蘋果和華為選擇為其智慧型手機的高性能攝像頭提供圖像傳感器。但華為的問題可能會擾亂市場結構。
作為圖像傳感器市場的後來者,三星一直在與蘋果和華為進行小規模的業務往來,同時吸引了小米和vivo等規模較小的客戶。市場傳言,中國手機廠商欲分食華為手機市場份額,因此三星極有可能從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的崛起中獲益。
對於索尼來說,它有一套應對三星的策略。該公司執行副總裁Hiroki Totoki在10月份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展望2021財年,我們將努力擴大我們的客戶群並使其多樣化。」他補充說:「盈利能力有望在2022財年強勁復甦。」
但分析師表示,索尼很難在本財年通過增加對其他公司的銷售,完全彌補對華為供應的下降。
日本研究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高級分析師Tetsuo Omori稱:"索尼的傳感器可能無法滿足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追求高像素的需求。"
作為其最大的優勢,三星是一家集成電子製造商,涵蓋從內存晶片到電子製造的所有領域,而索尼則專注於其半導體業務中的圖像傳感器。三星在將其尖端生產技術應用於圖像傳感器的同時,晶片業務的銷售額增長了10倍以上。在生產設備和材料的採購方面,具有規模優勢。
三星為集團內部使用的電子部件生產,同時也在改善包括圖像傳感器在內的整個相機模塊的質量。此外,三星還自主生產智慧型手機不可或缺的高清晰有機電致發光面板,並在Galaxy品牌下提供多種價格範圍。
三星作為2019年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還可以調整圖像傳感器的供需,通過與智慧型手機的結合,使其對用戶更加友好。
圖像傳感器業務是索尼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截至今年3月的2019財年,其營業利潤為2400億日元,與視頻遊戲業務的業績幾乎相同。但在10月份公布2020財年第二季度收益時,索尼預計圖像傳感器整個財年的利潤將下滑66%。
不過,蘋果可能會成為索尼的救星。如果iPhone 12系列能夠保持強勁需求,索尼可能能夠彌補華為所造成的部分損失。
在智慧型手機核心部件方面,日本主要電器和電子設備製造商大舉投資液晶面板的生產。但在投資方面,它們被中國和韓國的競爭對手擊敗,失去了競爭優勢。然而,索尼採取了一項戰略,以保持其先進的圖像傳感器技術和高市場份額結合的投資競爭力。
三星設定了到2030年超越索尼成為全球最大圖像傳感器製造商的目標。在美國對華為出口限制開始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帶來根本性的變化之際,索尼和三星圍繞圖像傳感器的拉鋸戰即將升溫。
從全球形勢發展來看,索尼可能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即在缺乏穩定需求預期的情況下,對投資變得謹慎,從而喪失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