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導體開始「去美化」,晶片產業將迎新局面,消息來得太突然

2020-10-08 極客小七

2020年,對於半導體產業來說,不是平靜的一年,隨著美國對於華為晶片的制裁升級,限制了臺積電為華為繼續提供5nm晶片的產能,全球半導體行業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即使其他國家可以設計晶片,生產晶片,但是最終的話語權,仍然牢牢的掌握在美國人手中。

2020年9月份又從日本軟銀傳出消息,英偉達公司將溢價80億美元左右,來收購ARM公司。我們都知道2016年孫正義因為看到了未來晶片產業的發展勢頭會層次遞進,所以以320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ARM公司,其目的就是為了振興日本的半導體產業。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一手好棋並沒有發揮出來其應有的價值,如果換做當年是華為收購了ARM公司,那將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不過換句話說,日本軟銀之所以能夠收購ARM公司,其實也離不開美國的「首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美國很清楚的知道,日本軟銀收購ARM公司,並不能真正的促使日本晶片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那一場高通收購博通就被打斷,但是這次英偉達公司收購ARM公司卻沒有傳聞有幹擾。這就透露出來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美國對於半導體產業的掌控力度越來越大。

放棄ARM公司,並不等於放棄半導體產業,恰恰相反。這也表明了日本對於重振半導體產業的決心,根據全球半導體行業數據分析顯示:日本晶片公司排名為:日立、東芝、富士等公司。這其中東芝是比較純粹的半導體公司。東芝成立於19世紀,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成為了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在NAND和SSD領域有著LSI的領頭能力。

東芝的矽晶圓精密生產,也是其引以為傲的地方。但是作為存儲器相關的產業,日本東芝還有一個比較大的缺陷就是在集成電路的晶片研發上,略顯不足,這樣就又要嚴重依賴於晶片設計廠商和晶片生產廠商,要知道為什麼這樣,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上個世紀,美國對於東芝半導體的制裁,使得東芝從全球40%的份額佔比,逐年下降。東芝也曾想過偏向於發展,電器、醫療、數碼等產品,但是隨著美國對於晶片產業的技術收攏,逐步影響到了東芝的其他產業布局。

東芝一直沒有像華為一樣下決心,全部脫離美國技術。因為還是寄希望在臺積電上,但是隨著臺積電將投入120億美元在美國建立5nm晶片加工廠。東芝也開始了自己新的規劃,跟華為類似,東芝的掌控人突然宣布,東芝將成立一個新的研發中心,用來專門研發快閃記憶體和固態存儲相關的晶片研發工作。

根據有關消息稱,臺積電也在暗渡陳倉,不放心把所有的重心都壓在美國身上,所以也在除了EUV工藝之外,又在研發兩套新的晶片生產方案:一種是蝕刻方向繼續發展,另外一種是多橋通道的場效電晶體技術。這兩種技術的研發,將完全脫離於美國的技術方案體系。其實不只是我們,日本等國家也同樣面臨著晶片技術制裁的問題,「去美化」是各國科技行業的一個常態化問題。

不過,這樣也並非全是壞處,至少來說,可以預見的是,晶片產業未來5年會有更大的變動,這也就意味著晶片產業會有新局面產生。甚至會有除美國之外的公司強強聯合,3nm/2nm晶片,在新的工藝技術規格中產生,也說不定。而東芝宣布新研發中心的成立,意味著新一批半導體行業開始站在美國的另一邊,對於國內科技公司,特別是華為來說,將會有更多的喘息時間。

相關焦點

  • 日本半導體巨變!掌控全球半導體,如今官宣重磅消息,去美化開始
    NEC、東芝、日立等企業曾是全球領先的晶片巨頭。當時,英特爾還未登上全球半導體市場之首,美國晶片公司在競爭之中處於劣勢。後來在美國的幹預之下,日本晶片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美國企業又重新崛起。此外,隨著韓國三星電子和海力士的激烈競爭,日本一些晶片企業相繼破產退出半導體製造領域。
  • 日本半導體巨頭,官宣重磅消息,誰也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現如今,包括華為在內的一眾中國科技企業,已是針對「去美化」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力爭實現晶片的自給自足,不再因此而受制於人。——東芝,宣布了一則重磅消息:該公司正計劃建立起一條全新的晶片產業鏈。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條新建的晶片產業鏈當中,將會把美方的影響排除在外!這也意味著,東芝決定拋棄原本包含美方技術的晶片產業鏈。通過自主研發,架設起全新的晶片業務結構。而隨著該計劃的推行,東芝無疑也是加入到了「去美化」的隊伍當中來,誰也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 日本晶片巨頭突然宣布,華為晶片或迎新轉機
    我國商務部19日宣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也是給美國施加很大壓力,加上美國晶片的高庫存壓力。這次AMD和Intel陸續獲得了美國商務部允許開始供貨華為。我國每年20000億的進口晶片進口市場也是吸引到了荷蘭ASML公司,前不久高層宣布將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和建廠的步伐。德國晶片巨頭英飛凌宣稱自己100%技術可控加強與中國企業的合作。
  • 率先「去美化」的竟然是日本!半導體巨頭突然宣布,變化太快了
    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在半導體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這很快遭到了美國的打壓,至此,日本半導體產業開始衰退。在隨後的時間裡,美國引領半導體行業發展時至今日。光刻機,臺積電的晶片製程,中芯國際的生產設備,這些都是半導體產業最重要的環節。
  • 日本率先引領去美化,半導體巨頭突然宣布,隱忍30年終一雪前恥
    於是美國就以貿易不平衡為由,對日本的半導體產業進行打壓。這也導致日本的半導體產業進入了衰落期,雖然日本在半導體領域有過輝煌時刻,但畢竟短暫,曇花一現。在經歷過這一次教訓之後,日本開始臥薪嘗膽,這段是時間也被日本稱之為是「失去的20年」。2018年,日本還曾對我國發出類似提醒,稱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定要小心,要汲取教訓。
  • 全球首個半導體「去美化」?日本突然宣布,30年終一雪前恥
    然而,華為5G的橫空出世,搞得老大哥手忙腳亂,急忙號召小弟一起「鎮壓」,就在老大哥和小弟們絞盡腦汁的「鎮壓」華為的時候,在半導體行業,又一個突然宣布,半導體成功「去美化」……大家好,我是蘿蔔!2018年還發文提醒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科技也隨之快速發展,一定要小心,吸取日本半導體的教訓,沒想到2020年,老大哥就開始明目張胆的「鎮壓」華為!
  • 全球晶片企業加速去美化,臺積電突然宣布,「打臉」來得如此之快
    半導體晶片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美國企業在半導體技術的起步早佔得了先機之後更是步入快車道迅猛發展,而此時日本舉全國之力追趕,早年尼康的光刻機和日本半導體晶片份額都是領先美國,1985年美日半導體之爭爆發,當下中興、華為身上遇到的情況在上個世紀的日本已經上演過。
  • 日本半導體巨頭官宣重磅消息,誰也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這也導致各大晶片廠商不得不依賴美方。即使是全球第一大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對於美方的一些技術以及設備都存在著一定的依賴。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臺積電只能在上個月做出斷供華為的決定。現在,也讓不少的企業想走一條"去美化"的道路,為的就是不再受限於他人。
  • 日本半導體巨頭東芝,也官宣重磅消息,「去美化」已成大勢所趨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熱度很高的半導體領域,甚至能夠成為封殺對手的工具。前不久,日本半導體巨頭東芝就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讓整個業界都震撼不已。"去美化"已經成共識在如今全球半導體領域中,美國毫無疑問掌握著最核心的技術。
  • 國產晶片加速「去美化」!ASML也抓緊布局,一切都來得如此快
    導讀:國產晶片加速「去美化」!,華為公司在晶片上受挫,也就更加的堅定了國產晶片加速「去美化」的決心,只有我們研發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核心技術,企業的發展才會不受制於人;為此,國家還專門制定了半導體5年計劃,未來將投入更多的資金幫助國產科技企業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發展壯大!
  • 華為開始反擊,國芯終將去美化
    ,比如第三代半導體,以氮化鎵、碳化矽、硒化鋅等原料為主的半導體產業,另外上層已經推出了五年目標,那就是在2025年之內,要將國產晶片的自給率提升到70%以上,以2019年的半導體進口3040億美元的規模來看,也就是說其中15000億元要實現真正的國產化。
  • 情況開始轉好, 華為收穫三個好消息, 反轉來得太突然
    情況開始轉好, 華為收穫三個好消息, 反轉來得太突然知名分析師在晶片限制令正式落地前,對華為的未來發展做出預測,最好的結果是手機業務市場份額縮減,而最壞的打算則是徹底告別手機行業郭明錤給出的預測是基於華為目前無法解決的困難,要知道,美國的對於華為晶片的限制十分嚴格,其核心目的就是從產業鏈當中對華為進行剝離,最後讓華為孤立無援,自己放棄手機產業。禁令導致的混亂局面可實際上,華為的體量決定企業不會放棄手機行業,反倒是在禁令的波及下,整個半導體行業產生混亂局面。
  • 從頭開始!華為計劃自建45nm晶片生產線,技術完全去美化
    為了應對制裁以及考慮以後的長久發展,有消息曝出華為欲建立一條技術完全自主可控的晶片生產線,該產線將從45nm開始做起,逐步提升製程工藝。該產線將從45nm製程開始做起,同時探索合作建立28nm的自主技術晶片產線。雖然「塔山計劃」並未得到證實,但是無風不起浪,以華為多年專注核心科技自主研發的傳統來說,「塔山計劃」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指不定哪一天就開始扶正了。
  • 一則消息傳來!國產企業收購光刻機,晶片「去美化」悄然開始
    劣勢是我國會被晶片製造方面「卡脖子」,而優勢則是相對於一些科技落後的國家來說,我國如果突破了這兩項難關,半導體行業將會開始迅猛發展。所以從這些消息能夠得知,原材料和製造設備是卡住我們的主要難題。一則消息傳來,國產企業收購日本光刻機而在製造設備方面,近日日本有消息傳來,目前已經有國內企業批准收購了日本的光刻機先鋒微技術,這家國內企業是一家深圳的公司。而且最重要的是,目前該項收購計劃已經獲得了日本相關部門的同意。
  • 一則消息傳來,國產企業收購光刻機,晶片「去美化」悄然開始
    劣勢是我國會被晶片製造方面「卡脖子」,而優勢則是相對於一些科技落後的國家來說,我國如果突破了這兩項難關,半導體行業將會開始迅猛發展。在原材料方面,其實我國比較薄弱,但是日本在這方面卻有著巨大的優勢,目前在半導體行業當中,想要生產晶片,主要會用到大約19種晶片材料,而日本基本上掌握著這19種材料,其中還有14種材料是目前半導體行業的主要供應商,所以水平方面毋庸置疑。
  • 情況開始轉好,華為收穫三個好消息,反轉來得太突然
    ,反倒是在禁令的波及下,整個半導體行業產生混亂局面。有意思的是,在剛剛過去的七天之中,華為的外部情況開始變得明朗,因為針對華為傳來了三個好消息,晶片問題並非無解。反轉來得太突然首先,在華為急需解決的斷供問題上
  • 加速「去美化」!華為突然宣布,國產半導體迎來新機?
    並且,這一次川建國還表示只要不提供華為5G晶片相關的產品,其他與華為合作的公司或將逐步取得供貨許可證面對現在的形勢,華為突然宣布一則消息,加速"去美化",國產半導體或將迎來新機!據了解,這一次的晶片製造廠將從製造低端45nm晶片開始,計劃目標將在2021年底實現"物聯網"設備製造28nm晶片,在2022年底實現為5G電信設備生產20nm晶片。
  • 日本半導體巨頭正式宣布,率先開始「去美化」行動?變化太快
    尤其是在半導體市場,晶片設計公司與代工廠各司其職,它們只有建立合作才能獲得雙贏的結果!但是米國想要完成另一半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華為和其他公司已經開始了「去美化」行動!所謂的「去美化」,指的就是擺脫對米國相關技術的依賴,從而避免受到米國任何措施的影響。這也是華為一貫的目標,它正在計劃建設一條完全自主化的生產線,實現晶片等關鍵產品的自給自足!
  • 去美化加速!國內首個「晶片大學」落地,國產半導體迎來春天
    國內首個"晶片大學" 落地,國產半導體迎來春天!晶片是半導體行業中的核心一環。當然在其他領域中,例如:電腦、手機以及其他的電子產品,晶片也同樣重要。只不過今年華為在晶片上的受挫,讓國產諸多想著靠外來技術賺取組裝利潤的公司徹底夢碎,大家已經知道了自研晶片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國產半導體行業的劣勢。
  • 日本晶片巨頭忍不住了!臺積電錶態後,東芝啟動全面「去美化」
    儘管此前美國許多專家和一些科技界的大佬們不斷的警告美國政府,如果緊咬著華為不放又拿不出合理的理由,勢必會對全球晶片半導體行業產生無可估量的連鎖反應,而在這種牽一髮動全身的全球晶片行業裡面,美國企業甚至美國政府都沒有辦法獨善其身,最終指揮是個雙輸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