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圖騰崇拜是中華古姓的根源。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
據統計,中國有單姓6931個。如: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徐、孫、馬、胡、朱、郭、何、高、林、鄭。人數在1000萬人以上的姓氏有20多種。
這個20個姓氏也是全國使用人數最多的單姓。居住分布的地方特色明顯,明顯成為南北兩派。王張趙孫郭高馬北方七大姓,陳楊黃吳何林鄭南方七大姓。看到這裡我們可能會想,李姓作為大姓為何沒有看到呢。
其實怎麼會少了李姓呢?當代李姓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億出頭。在我國佔比全國人口百分之八左右,不僅是中國的大姓,在國外的幾個國家也是大姓。比如在韓國、朝鮮、越南李姓也是大姓,在韓國、朝鮮超過900萬。
即使華人佔少數民族的美國,李姓也能排到前二十二位,超過了美國很多的本土姓氏。李姓全球總規模超過1.2億人。全世界的李姓人口聚在一起牽手能圍繞地球轉1.5圈。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
李姓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地區以及西北河西走廊,另外在西南雲貴走廊也有集中聚落。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10.8%、四川10.1%、山東8.3%,河北6.7%、廣東5.8%、湖南5.6%、湖北4.9%,東北三省的李姓大約佔全國李姓總人口的10%。
王姓約佔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五。,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其次分布於四川、安徽、江蘇、遼寧、黑龍江、山西、湖北、陝西、浙江、甘肅十省。山東居住了王姓總人口的10.5%。
張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七。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其次分布於江蘇、四川、安徽、遼寧、黑龍江、湖北六省。河南居住了張姓總人口的10.1%,為當代張姓第一大省。其它姓氏分布就不一一例舉了。
中國古今各民族的雙字姓有9012個、比如:東方、西門、上官。三字姓有4850個、四字姓有2276個、五字姓有541個、六字姓有142個、七字姓有39個、八字姓有14個、九字姓有7個,十字姓有1個,就是夥爾川扎木蘇他爾只多。可見中國姓氏的繁多。
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最初每個家族有其勢力影響範圍,姓氏有著明顯的地域分布特徵,導致後來的不同姓氏的地理分布差異。不同姓氏分布聚居在不同的地區。
研究人員將十幾億人的姓氏在地圖上描繪出了一個全國分布,詳細到了每一個縣擁有多少個姓氏、其中的每一個姓氏有多少人。研究人員逐一地計算出了全國各地的同姓率。
在中國,天津、河北、福建、海南、寧夏等地區是同姓率最高的地區,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可以說是同姓率最低的區域了。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地區適合人類居住,人們就會嚮往這個地區,匯聚在這裡。也就導致了同姓率變低。
中華姓氏的形成源遠流長,成因多種多樣。我國姓氏已經有5000多年歷史。據最新統計中國共有4100個姓氏。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的結果,這只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
中國新「百家姓」排序出爐最大三個姓氏是李王張。中國新的「百家姓」新順序是: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徐,孫,朱,馬,胡,郭,林,何,高,梁,鄭,羅,宋,謝,唐,韓,曹,許,鄧,蕭,馮,曾,程,蔡,彭,潘,袁,於,董,餘,蘇,葉,呂,魏,蔣,田,杜,丁,沈,姜,範,江,傅,鍾,盧,汪,戴,崔,任,陸,廖,姚,方,金,邱,夏,譚,韋,賈,鄒,石,熊,孟,秦,閻,薛,侯,雷,白,龍,段,郝,孔,邵,史,毛,常,萬,顧,賴,武,康,賀,嚴,尹,錢,施,牛,洪,龔等。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特別是漢族姓氏,每一種姓都包含其獨特的、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每一種姓都有其代表人物,沒有貧、高、低、富、貴、賤之分。
中國姓氏文化歷經了五千年始終延續和發展著。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國傳統的宗族觀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國家統一上曾起過獨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大家對自己的姓氏了解嗎?下方留言說說自己姓氏的特點。
文/歷史紫陌閣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讚。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讚。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