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科技專家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2021-01-08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創新引領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廣大科技工作者在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時表示,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為科技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戰略任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奮勇邁向新的徵程。

發揚創新精神 挖掘中醫藥精髓

屠呦呦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健康是生活美好的重要基礎,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

千百年來中醫藥為維護我國人民的健康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醫藥事業發展高度重視,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做出系統謀劃和周密部署,提出一系列發展中醫藥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從《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到《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再到首部中醫藥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頒布和實施,彰顯了中國政府堅定發展中醫藥的信心和決心,中醫藥進入全面發展新時代。在新形勢下,「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對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建立中國特色的醫療衛生體系,滿足人民對健康的新期待至關重要。作為一名中醫藥科技工作者,我認為,生命科學的創新發展可以保證生命更加美好,醫藥包括中醫藥都屬生命科學範疇,醫藥是為了保障健康,醫藥科研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健康。我相信,在新一屆黨中央領導下,中醫藥工作者擼起袖子加油幹,一定能夠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徵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科技創新是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中醫藥是我國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是提升我國原始創新能力的「寶庫」之一,我們要發揚創新精神,始終堅持以「創新驅動」為核心,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中蘊含的精髓,努力實現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促進人類健康。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作為老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我誠心希望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志存高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更比一代強。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和中醫藥事業會更加彭勃發展,取得更大的輝煌!(作者系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科技工作者要做出應有貢獻

趙忠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的報告內涵豐富、主題鮮明、立意高遠,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我聽後備感振奮,深受鼓舞,既信心滿懷又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過去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昂揚奮進、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湧現了一批引領世界的科技成果,培養和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建設了一批引領科學發展的大科學裝置和研究平臺。過去五年是科技發展的最好時期,作為科技工作者我感到特別興奮。這都源於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人心,人才強國形成共識,特別是國家加大了科技投入,改善了科研條件與環境,讓科研人員能充分施展才能,不斷攀上新的高峰。

我們期待著科技體制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這必將保障我國科學技術更加快速健康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將對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無愧於我們祖先的偉大貢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代表黨中央為我們規劃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藍圖,並提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我國將開始新徵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召喚著我們,生活在這個偉大時代,親身經歷和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都讓人激動和自豪。我們將繼續不忘初心,在新時代新使命的召喚下,在新思想的引領下,堅忍不拔,鍥而不捨,腳踏實地奮勇邁向新的徵程,為把振奮人心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做出應有貢獻。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以再出發姿態堅持自主創新

賈利民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17次提到「科技」,特別是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部分,短短300多字提到了9次「科技」,還提到了5次「技術」,彰顯了科技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等劃時代論斷。

總書記將高鐵列為國家發展重大成就,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對我們高鐵科技工作者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勵。

作為參加了中國高鐵科技創新全過程的科技人員,對自主創新的感觸尤其深刻。高鐵科技創新經歷了孕育期、引進消化吸收、自主創新和持續自主創新幾個階段。拋棄「市場換技術」的「追趕」模式,換道自主創新路徑,通過進行高鐵技術的體系化自主創新,短短4年就研發出了被稱為「中國名片」的時速350公裡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車和配套技術與裝備體系,支撐了中國史無前例的高速鐵路建設和運營,形成了被西方發達國家稱為「高鐵革命」的中國高鐵大發展。之後,又啟動實施了《高速列車科技發展「十二五」重點專項》,研發成功了世界首例智能化高速列車、混合動力高速列車、永磁驅動高速列車、時速500公裡實驗高速列車和高速列車譜系化技術平臺,使中國高鐵技術持續處於世界領先行列;已全面啟動實施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要研製支持跨國互聯互通的時速400公裡高速列車、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時速250公裡以上的貨運高速列車,這些目標的達成將使中國高鐵站在世界陸地交通領域的高峰。

十九大報告以歷史的最強音吹響了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向建設現代化強國進發的號角,中國高鐵科技工作者會以再出發的姿態,堅持自主創新之路不動搖,以新發展的引領者、新規則的制定者、新格局的塑造者、新路徑的開闢者和新輝煌的開創者的勇氣和堅持,為建設現代化強國和支撐中國履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做出新的貢獻。

我在2016年「十二五」科技成就展上給習總書記匯報的四句話: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我們無盲點;支撐國家戰略,我們有把握;參與國際競爭,我們有勝算;引領創新發展,我們有信心!不僅是高鐵科技創新隊伍的共識,也將是我本人貫徹十九大精神繼續努力奮鬥的方向和目標!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高校在新時代更要有新作為

鍾登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七大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校是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在國家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應該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多年來,天津大學堅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紮根國民經濟主戰場」方針,見證並參與了多項重大科研項目。比如,天津大學研發了座艙環境控制系統,使C919座艙內的空氣新鮮程度提升了20%等。進入新時代,天津大學將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創新科技評價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力爭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平臺和基地,產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為國家戰略實施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以「新工科」建設為契機,培養一流卓越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培養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系統推進「新工科」人才培養改革勢在必行。進入新時代,大學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建立招生就業動態調節機制,形成專業體系和知識體系的快速響應機制;不斷拓展新的學科專業領域和方向;建立並不斷完善本研貫通人才培養體系,貫通學科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密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堅持改革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

珍惜難得的歷史機會

王小謨

黨的十九大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裡程碑。十九大報告,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宣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科學闡明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描繪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的宏偉藍圖,是我們黨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續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一次裡程碑式的偉大飛躍,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將對我們党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這為我們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戰略任務,提出了要求。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們備受鼓舞、深感振奮。

新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從「向科學進軍」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到建設「創新型國家」,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科技事業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黨的十九大對科技工作提出新要求、新任務、新目標。對於我本人來說,我這輩子就幹了一件事,研製雷達,然後負責將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應用到預警機上,把設計變為現實,讓我們的預警機成為國家的「爭氣機」。現在的科學研究條件、科研政策、鼓勵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我們更要珍惜這難得的機會。面對新時代、新徵程、新使命,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我希望與我的團隊一道,不斷把我國的預警機技術推向前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就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這些年,我們這一代科技工作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培養人才,帶團隊,促進青年人才成長,為創新拔尖人才成長鋪路搭橋。同時,我也關心並參加一些科學普及工作,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知識,為推動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提高做些工作。

我相信,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我國的科技事業必將得到更加輝煌的發展,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以農民需求為創新動力

趙治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基層農業科技工作者,一位科技特派員,牢記總書記的要求,積極服務於科技富農是我的職責。

我服務的張家口市宣化縣東望山鄉是個嚴重缺水,村民生活極度困難,貧困縣裡的貧困鄉。為了迅速脫貧,我和當地政府制定了以推廣「張雜谷」新品種為核心,以配套高產栽培技術為支撐,以穀子加工小米、穀草轉化飼料為抓手,以發展「張雜谷」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發展種、養、加一體化的「張雜谷」特色產業,摸索出一條科技扶貧、產業扶貧的行動規劃。經過兩年的努力,「張雜谷」喜獲豐收,平均畝產350公斤,最高畝產560公斤。特別是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改善了播種質量,提高了勞動效率,節約了大量人工成本,「張雜谷」帶動當地大多數農民實現了脫貧致富。

目前我國的「鐮刀灣」地區,是生態環境脆弱區,也是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區,這一區域是我國未來三年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種植雜交穀子畝產400-600公斤,出售價格是玉米的2倍,而且省水省肥。未來三年,讓雜交穀子更好地為這一地區「三農」服務,為決勝脫貧攻堅戰提供科技支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十九大報告指出,從現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從事雜交穀子研究近四十年,農民對科技的渴求是我最大的創新動力,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的奮鬥目標,我將夙夜在公,致力於推動雜交穀子產業發展,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作者系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穀子所所長)

相關焦點

  •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界人士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界人士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原標題: 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這一目標。近日,科技界專家學者認真學習領會十九大報告精神。
  • 理化所舉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家報告會
    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強」,結合長期從事科研和管理工作總結的經驗和體會,他在報告中提出,科技創新必須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市場導向,在改造和大幅提升已有產業的技術水平的同時,必須花大力氣創造新需求,引領社會需求,實現中國科技引領,建設創新強國。
  • 陳敏爾: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紮實推動重慶科技...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切實增強使命擔當,著力解決關鍵問題,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紮實推動重慶科技創新不斷邁上新臺階,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匯聚起磅礴力量。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出席會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存榮主持會議,市領導張鳴、王賦、胡文容、陸克華、李波、鄭向東出席會議。
  • 中國電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踐行新發展理念...
    中國電信黨組書記、董事長柯瑞文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實施雲改數轉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講座;黨組副書記、總經理李正茂作研討班總結講話;黨組副書記邵廣祿作《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創新雲網融合,賦能數位化轉型》講座。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馮俊應邀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解讀。研討班還就集團公司「十四五」規划進行了充分研討。
  • 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兩個強國」建設|中國電信深入學習...
    中國電信黨組書記、董事長柯瑞文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實施雲改數轉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講座;黨組副書記、總經理李正茂作研討班總結講話;黨組副書記邵廣祿作「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創新雲網融合,賦能數位化轉型」講座。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馮俊應邀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解讀。研討班還就集團公司「十四五」規划進行了充分研討。
  • ...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並強調在「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 天津市網際網路企業掀起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以來,天津市網際網路企業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廣大網際網路企業從業人員將學習五中全會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相結合,全面準確領會精髓要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深刻把握「十四五」時期網信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以前瞻性思考和規劃性布局推動企業發展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在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舉辦
    11月26日,來自東部戰區、火箭軍研究院、東華大學、江蘇理工學院的軍地專家代表與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員、學員代表齊聚上海松江澱浦河畔,參加由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舉辦的「以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引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加快發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
  • @計生協會員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欄上線啦!(第...
    為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即日起中國計生協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轉發有關學習資料,為全國計生協工作者、會員、志願者提供手邊的「移動學習庫」!下一步,我們還將開展學習競答活動,滿分網友將有機會獲得精美紀念品一份!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召開
    (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11月21日,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辦,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基地(中國浦東幹部學院教學研究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科研部承辦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召開。
  • 黃坤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並強調在「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 王國生到平頂山市調研時強調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融入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11月5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到平頂山市企業、農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調研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工作,就我省「十四五」規劃編制徵求意見建議。
  • 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學習體會丨⑤抓好科技創新這一重任 建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中國鐵塔舉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
    12月7-9日,中國鐵塔舉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在前期全面系統學習宣貫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並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公司高質量發展密切結合,自覺把公司發展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局中,助力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加快落地。
  •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十九大精神指引發展 中國通號助力滿足人民對...
    據中國通號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志亮介紹,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後,中國通號各級黨組織堅持「突出主線、突出重點、突出實效」,在全系統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已累計開展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76次,328個黨支部、各項目現場48個黨小組已累計組織8338名黨員開展學習439次,實現了黨員集中學習全覆蓋。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十四五」怎麼幹?從這12個...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亞熱帶生態所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集中研討會
    亞熱帶生態所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集中研討會 2021-01-04 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謀發展思路|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紮實推動科技創新邁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之後,高新區科創局迅速行動,召開專題會議,組織全體人員集體學習全會精神,進一步明確科技創新的發展思路和方向。大家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創新的強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區科技系統要深刻領會全會提出的「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積極謀劃推動高新區「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緊盯短板弱項,務求創新、查漏補缺、爭取突破,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科技工作任務,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為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貢獻科技力量。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
    作者:王讓新 王靜關鍵詞:創新;社會主義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列印 推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乘風破浪 堅毅前行
    連日來,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表示將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匯聚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強大力量,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仔細研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趙凌雲說,包括抗疫鬥爭在內的一系列勝利,展示了制度優勢有效轉化為治理效能,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出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 「十三五」期間,我國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舉世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