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發布晶片禁令之後,華為已經失去所有獲取晶片的渠道,為此,很多國人對華為的遭遇感到憤慨,也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落後感到失望,紛紛在網上留言,希望中企和科學院能突破這一領域,打破西方的技術限制,然而,龍芯設計師胡偉武卻表示,14nm晶片已經夠用,不必去追求5nm工藝!
此話一出就在網上引起很多熱議,不少網友吐槽其不思進取,當臺積電、美企都在追5nm、7nm工藝製程時,中國晶片領軍人物卻說出這樣的話,足以給即將發展的晶片產業潑上一盆冷水,也讓不少國人認為不思進取。
可事實真的如此?雖然華為晶片被斷供讓我們意識到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落後,但現在喊著造7nm、5nm晶片就能把問題解決是不現實的,目前5nm製程的晶片只用於手機,比如華為的麒麟9000就是採用5nm工藝,而其他產品對晶片並不高,只要是28nm以下就可以。
而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所說的確是實話,14nm和28nm已經滿足90.9%的產品應用,所以沒有必要去花大價錢研究5nm製程晶片,應該往系統優化方面發展,只要系統優化做好,在市場上還是很有競爭力的,所以沒有必要美國做什麼,我們就跟著做什麼。
就是因為這句話,很多人都說胡偉武不思進取,但從他所講的話來看,他並沒有說研究5nm工藝是錯的,只不過14nm、28nm的晶片已經夠用了,盲目的去追趕5nm已經不切合實際,作為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對晶片的看法會與眾不同。
但很多網友不解的是,國家已經開始有計劃向這邊發展,為什麼他還這樣說?主要原因是晶片產業上出現很多「濫竽充數」,隨著國內迎來造芯熱潮,各地千億項目紛紛上馬,然而沒多久就爛尾、套錢,比如武漢弘芯,融資1400億後什麼事都幹就結束了。
而胡偉武之所以這樣講,一是為了讓大家很清現實,二是我們現有14或28nm製程工藝的水平,所以沒必要去盲目追趕5nm,我們應當先做好當下,未來如何再選擇,目前國家已經決定2025年實現晶片自給率到70%,趕超西方已經沒有任何問題,當然,我們應當一步一步走,而不是想著"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