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進取?龍芯總設計師發聲不必追5nm工藝,14nm夠用了!

2020-11-09 秦楓說科技

隨著美國發布晶片禁令之後,華為已經失去所有獲取晶片的渠道,為此,很多國人對華為的遭遇感到憤慨,也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落後感到失望,紛紛在網上留言,希望中企和科學院能突破這一領域,打破西方的技術限制,然而,龍芯設計師胡偉武卻表示,14nm晶片已經夠用,不必去追求5nm工藝!


此話一出就在網上引起很多熱議,不少網友吐槽其不思進取,當臺積電、美企都在追5nm、7nm工藝製程時,中國晶片領軍人物卻說出這樣的話,足以給即將發展的晶片產業潑上一盆冷水,也讓不少國人認為不思進取。

可事實真的如此?雖然華為晶片被斷供讓我們意識到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落後,但現在喊著造7nm、5nm晶片就能把問題解決是不現實的,目前5nm製程的晶片只用於手機,比如華為的麒麟9000就是採用5nm工藝,而其他產品對晶片並不高,只要是28nm以下就可以。


而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所說的確是實話,14nm和28nm已經滿足90.9%的產品應用,所以沒有必要去花大價錢研究5nm製程晶片,應該往系統優化方面發展,只要系統優化做好,在市場上還是很有競爭力的,所以沒有必要美國做什麼,我們就跟著做什麼。

就是因為這句話,很多人都說胡偉武不思進取,但從他所講的話來看,他並沒有說研究5nm工藝是錯的,只不過14nm、28nm的晶片已經夠用了,盲目的去追趕5nm已經不切合實際,作為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對晶片的看法會與眾不同。


但很多網友不解的是,國家已經開始有計劃向這邊發展,為什麼他還這樣說?主要原因是晶片產業上出現很多「濫竽充數」,隨著國內迎來造芯熱潮,各地千億項目紛紛上馬,然而沒多久就爛尾、套錢,比如武漢弘芯,融資1400億後什麼事都幹就結束了。

而胡偉武之所以這樣講,一是為了讓大家很清現實,二是我們現有14或28nm製程工藝的水平,所以沒必要去盲目追趕5nm,我們應當先做好當下,未來如何再選擇,目前國家已經決定2025年實現晶片自給率到70%,趕超西方已經沒有任何問題,當然,我們應當一步一步走,而不是想著"彎道超車"。



相關焦點

  • 14nm夠用,龍芯總設計師發聲不必追5nm,網友:這些教訓忘了嗎?
    大家好,我是老曹別盲目追求5nm工藝,14nm夠用!說這句的是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說實話這個言論一出就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當臺積電、美都在追5nm、7nm的時候,作為一個領軍人物忽然說出這樣的話,被大家說成"不思進取"、"不吸取教訓",但情況真是如此嗎?
  • 14nm夠用了?龍芯總設計師公開發聲,卻被網友稱是不思進取
    總設計師公開發聲晶片納米製程在不斷進步,從90nm到28nm,再到14nm、8nm、7nm還有更高的5nm等等,這些製程工藝的每一次進步,都是人類對科技探索的新高度。區別非常大,nm製程度越低,性能就越好。運行在各類產品上,也有更出色的表現。按理說製程度應該是越低越好,甚至巴不得突破5nm,3nm,可是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卻有不同意見。胡偉武是中科院研究員,同時也是國產晶片龍芯的總設計師,胡偉武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14nm夠用了,90.9%的應用都夠了。
  • 14nm夠用,別幻想「彎道超車」!龍芯總設計師為何這樣說?
    大家好,我是王科技別盲目追求5nm工藝,14nm夠用!說這句的是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說實話這個言論一出就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當臺積電、美都在追5nm、7nm的時候,作為一個領軍人物忽然說出這樣的話,被大家說成"不思進取"、"不吸取教訓",但情況真是如此嗎?
  • 龍芯總設計師稱14nm晶片夠用「反智言論」還是「真理」?
    中科技術有限公司的總設計師胡偉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28nm、14nm工藝的晶片已經足以滿足當前90%的場景應用,對於是否要發展5nm工藝的晶片存疑,其原話如下。 「不要再想著美國做5nm,誰做5nm,別想這些。就是14nm夠用了、28nm夠用了,90.9%的應用都夠了,而且只要系統優化做得好,完全在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我們的產業應該往這個方向發展了」。
  • 14nm夠用?龍芯總設計師這番話,網友直呼還不吸取教訓?
    去年臺積電5nm工藝研發成功,今年大筆投入3nm工藝,這一系列行為都昭示著先進技術的步伐仍然沒有停下來。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們的研發進度,顯得慢了些。為此,許多人都希望能夠繼續加大投入晶片領域,儘早跟上國際主流,但是有些人卻不這麼認為,就比如龍芯的總設計師胡偉武。
  • 龍芯總設計師發聲:14nm晶片已夠用,研發5nm技術沒有必要
    對於國產晶片將如何發展,近來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發表了看法。目前,臺積電、三星都在爭先研究5nm製程,甚至是3nm。然而,胡偉武卻說「不要再想著美國做5nm、誰做5nm,別想這些」。其實,胡偉武設計師的話並非沒有道理。正如他所言,14nm、28nm在很多場景已經是足夠,譬如Intel最新工藝也不過為10nm。
  • 5nm晶片沒必要?龍芯總設計師直言,14nm晶片已經夠用
    胡偉武卻直言,其實當下我國不用急於攻克5nm這樣的高工藝晶片製造手段。就當下情況而言,14nm、28nm晶片能夠滿足將近91%的需求,5nm相對而言攻克的意義並不大,與其去攻克5nm,不如著手於系統的優化。
  • 龍芯總設計師發聲:14nm晶片已經夠用,急於研發5nm技術沒有必要
    對於國產晶片將如何發展,近來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發表了看法。目前,臺積電、三星都在爭先研究5nm製程,甚至是3nm。然而,胡偉武卻說「不要再想著美國做5nm、誰做5nm,別想這些」。 其實,胡偉武設計師的話並非沒有道理。正如他所言,14nm、28nm在很多場景已經是足夠,譬如Intel最新工藝也不過為10nm。目前,5nm主要應用在手機之上,14nm、28nm對巨大多數科技產品來說,已經綽綽有餘。
  • 14nm夠用?龍芯總設計師語出驚人,鑽研20年,可打破壟斷
    華為新發布的旗艦手機,華為 mate 40,便是用到了當下最先進的5nm工藝製程的晶片:麒麟9000。而這款海思設計的5nm晶片集成153億個電晶體,比蘋果的A14晶片還要高30%。而在5nm之上,就是7nm,14nm,到28nm乃至90nm的成熟工藝晶片了。目前,全球有能力量產5nm晶片的代工廠只有臺積電和三星,真正量產的只有臺積電一家。
  • 龍芯總設計師發聲:沒必要急於研發5nm晶片
    在大家都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卻說:14nm、28nm晶片已經能夠滿足90.9%的應用了,不要急於研發5nm晶片。另外胡偉武設計師還表示,中國的產業應該往系統化的方向發展,系統化做得好,在市場上能夠更具競爭力。這一番言論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人認為這是一番「不思進取」的言論。
  • 龍芯總設計師發聲:沒有必要急於研發5nm晶片
    在大家都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卻說:14nm、28nm晶片已經能夠滿足90.9%的應用了,不要急於研發5nm晶片。
  • 14nm晶片夠用?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發話,做好系統優化就很強
    歐界報導:晶片行業自始至終都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而晶片研發廠商對於晶片製程工藝也是不斷追求,從17nm、7nm、5nm再到研發當中的3nm,但是對於晶片製程的質疑卻從未停止。的總設計師胡偉武對現在的5nm做出了新的評價,他表示,現在不要再想著美國的5nm了、現在14nm都已經夠用了,市場上90%以上的應用都足夠了,而且只要把系統優化做好,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樣也很強。
  • 14nm晶片工藝太落後?中芯總設計師:滿足90%應用的需求
    眾所周知,目前全球已經發布了兩款5nm的晶片,分別是蘋果的A14、華為的麒麟9000,意味著晶片工藝,正式進入了5nm。但實話實說,目前大陸晶片製造水平較5nm還是有很長一段距離的,目前能夠量產的還在14nm,雖然此前有新聞表示,中芯N+1工藝流片成功,但距離量產還是有很大距離的,且N+1到底屬於什麼層次的工藝,誰也不知道。
  • 14nm夠了?龍芯胡偉武談國內晶片發展,呼籲別幻想彎道超車
    大家好,我是王科技14nm夠用了,不要看美國做5nm我們就跟著做5nm。說這句話的人是胡偉武,龍芯總設計師。在大家都在想著怎麼在晶片領域突破7nm、5nm的時候,他是為數不多出來說這樣的話的人,還表示其實14nm甚至是28nm都是夠90%以上的應用使用,我們沒必要幻想彎道超車,14nm夠了!而對於此,網上吵翻了!
  • 不打算聽任正非的,傳華為醞釀新計劃,龍芯設計師的話起作用了?
    從表面上看,華為在晶片獲取上已經沒有退路,即便現在有5家廠商被傳出能重新供貨,但是從實際應用出發,能得到的幫助是杯水車薪。比如臺積電,在5nm晶片上無法供應華為,取得的供貨許可據悉只是28nm製程,實用性明顯不夠。就在華為退無可退的時候,傳出華為在醞釀新的計劃,有外媒曝華為計劃自己造晶片,且對應的投資超百億。
  • 5nm晶片不著急,比妄想彎道超車,龍芯總設計師滅自己威風?憑啥
    因為美國對華為的晶片斷供,讓華為的手機晶片陷入了困境當中,很多的網友都說,一定要自研生產7nm工藝晶片,甚至還有說自研生產5nm工藝晶片的,也有人說要研發出屬於我們國家的EUV光刻機。但是事情真的是像網友們說的這樣嗎?
  • 魏少軍被罵,胡偉武被批,而他就國內半導體的發聲,卻讓人點讚
    被批:不必追求5nm晶片的龍芯總設計師讓網友最早關注到的是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說的話,他表示"14納米、28納米已經可以滿足90.9%的應用,已經夠用了,不要美做5nm我們就做5nm",而隨後還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應該往系統優化方向發展,系統優化做得好
  • 工藝製程都是14nm,中芯國際追上英特爾了嗎?
    ,老五追上老大,這速度可以!,畢竟臺積電5nm工藝製程剛投產,7nm大規模量產,中芯國際7nm工藝面世的話,和臺積電的差距縮小,公司估值將進一步提升。聯繫到英特爾的工藝製程目前最高是10nm,所以結論就是:中芯國際工藝已追上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