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裝CPU水冷,超頻三凌鏡360水冷分享

2020-12-07 金測評

裝機時,很多人往往會糾結於CPU散熱器的選擇:選風冷還是水冷呢?其實,不管是從顏值還是燈光效果來看,個人還是推薦大家使用240或者360水冷,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更好的散熱效果,還能夠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

不過,相對於風冷來說,CPU水冷的安裝往往讓不少人頭疼。其實,水冷的安裝也比較簡單,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複雜。最近,正好入手了超頻三凌鏡360水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360水冷的全部安裝環節。希望看完之後,大家也能夠自己安裝水冷。

【一、開箱、外觀、配件】

因為是360水冷,所以整個包裝也顯得比較長,包裝的的正面有水冷點亮的燈光效果圖,很漂亮;除此之外,還標示了其他的一些參數信息。包裝的各個側面同樣標示了產品的一些主打特點、品牌LOGO等信息。

打開包裝,我們先看到保修卡、安裝指引、使用說明書,下面有一層泡沫,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拿掉表面的保護泡沫,我們就可以直接看到水冷的所有配件了。我們可以看到,水冷排、水冷頭採用一體式設計,並且均被放置在塑膠袋中;三個風扇表面也有紙盒保護。

風扇正反面特寫。附贈了3個12cmRGB風扇,扇葉為純白色設計,風扇的中央有超頻三的LOGO圖標。

配件包也放在小紙盒中,打開之後可以看到,有主板扣具、intel平臺扣具、AMD平臺扣具、散熱矽脂、各種螺絲等等。而且,各個配件均放在小袋子中,小袋子上有標示,方便我們區分,很貼心。

線材和控制器被單獨放在了塑膠袋中。

水冷排整體和細節特寫,冷排尺寸為394*120*27mm,散熱片材質為鋁。冷排採用經典的S型散熱鰭片,並且35%增厚,散熱效果更好。

水冷頭採用1680萬色ARGB全面屏燈效設計,擁有很漂亮的燈效外觀,並且支持目前所有的主流平臺。冷頭的背面採用純銅底座,有保護貼保護,注意使用前一定要撕掉。整個水冷頭採用三相無感電機,陶瓷軸心,噪音更小,使用壽命更長。注意,水冷頂蓋支持自由旋轉(360°調整 logo 位置)。

超頻三凌鏡360水冷水冷管採用FEP耐高溫波紋管,不僅耐腐抗氧化,還能夠有效的降低蒸發率,而且彎曲的時候還不容易斷,更加結實。

【二、安裝】

1、安裝風扇

水冷我習慣先安裝風扇。超頻三凌鏡360水冷附送了3個皓月內光圈風扇,並且風扇的四個角均設計有減震墊,靜音效果更好。

我們先從螺絲包裡找到標有"水排螺絲包"的袋子,很長的的那種螺絲就是將風扇固定到冷排的螺絲。使用螺絲刀將3個風扇固定到水冷排上即可。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風扇的線最好朝一個方向(結合自己的機箱走線確定方向),這樣方便線材收納,更加美觀。

2、水冷排固定到機箱水冷位置

風扇安裝完成後,我們需要將水冷排固定到機箱上,使用步驟1中螺絲包相對短的螺絲,使用螺絲刀將水冷排固定到機箱上即可。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螺絲都要用上,只要保證水冷排能夠穩固的固定到機箱上即可。

3、安裝背板

找到標有"背板安裝螺絲"、"墊片包"的袋子,然後找到最長的螺絲,安裝到背板上(根據不同平臺略有不同,具體參考說明書)。注意,這裡每個螺絲要使用一個塑料墊片固定。

螺絲安裝好之後,因為我的是AMD平臺,所以將背板帶有"AMD"標誌的一面朝向主板,然後安裝到電腦主板上。

螺絲穿過主板之後,同樣需要使用塑料墊片固定。

墊片固定之後,使用柱形螺絲將背板更牢固的固定,並且為安裝水冷頭做好準備。

4、安裝水冷頭

背板固定好之後,就是安裝水冷頭。切記,水冷頭底座上的保護膜一定要撕掉!!!

找到標有"AMD支架"、"冷頭螺絲包"的袋子,取出來。然後將AMD水冷頭支架安裝到水冷頭上,然後使用螺絲固定即可。注意,AMD支架標有"AMD"字樣的一面朝上。

我的華碩主板上原來有預裝的一種AMD支架,直接用螺絲刀去除即可。

取出矽脂,然後塗抹到CPU的表面,然後將水冷頭安裝到CPU上面,注意水冷頭固定到螺絲上後,需要把金屬墊片放在支架上。

下面使用四個手擰螺絲將水冷頭固定好,注意,當手擰不動的時候即可。水冷頭安裝好之後把表面的保護貼膜撕掉。

5、連接線材

將線材包裡的線材、控制器拿出來,然後使用轉接器將水冷頭、水冷排的線材連接好即可;線材連接好之後,將RGB燈光的接口插到主板的5V RGB接口上即可。

當然,如果想要使用控制器也可以不連接主板的5V RGB接口,直接使用控制器控制燈光。至此,整個水冷安裝完成。

【三、燈光效果】

超頻三凌鏡360水冷支持華碩主板的燈光控制軟體,可以通過軟體進行燈光控制。

主機接通電源通電,整個水冷的燈光效果還是非常漂亮的,直接上圖。

全面屏水冷頭燈光效果。

水冷排風扇燈光效果。

同時,超頻三凌鏡360水冷的水冷頭支持360度旋轉,可以根據需要調正燈光效果,如下動圖。

【四、散熱效果】

CPU為AMD 3700X,主板為華碩(ASUS)TUF GAMING X570-PLUS (WI-FI),日常辦公,使用PS軟體溫度穩定在36攝氏度左右。

使用軟體烤機,單烤FPU10分鐘,CPU溫度穩定在57攝氏度左右,散熱效果不錯。

而且,在烤機結束之後,CPU溫度立馬就降到了35攝氏度左右,降溫效果不錯。

噪音測試。烤機時,距離機箱大概2cm,噪音在47.7dBA,噪音控制還可以。注意,測試是在烤機時,而且本次測試的距離也非常近,所以日常使用噪音會比這個小不少。

【總結】

超頻三凌鏡360水冷使用已經2周了,最讓我滿意的就是它豐富的燈光效果,不僅水冷排風扇燈光效果豐富,冷頭的燈光效果同樣可玩性很高,並且還可以通過主板或者控制器進行控制;散熱效果上,AMD的處理器以高溫著稱,在日常使用PS時,超頻三凌鏡360水冷可以將AMD 3700X的溫度控制在37攝氏度左右,整體表現不錯;同時,在單烤FPU時,CPU的溫度也在57攝氏度左右,散熱效果還是很給力的。如果最近你打算裝機的話,超頻三凌鏡360水冷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手把手教你裝CPU水冷,超頻三凌鏡360水冷分享
    最近,正好入手了超頻三凌鏡360水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360水冷的全部安裝環節。希望看完之後,大家也能夠自己安裝水冷。【一、開箱、外觀、配件】因為是360水冷,所以整個包裝也顯得比較長,包裝的的正面有水冷點亮的燈光效果圖,很漂亮;除此之外,還標示了其他的一些參數信息。包裝的各個側面同樣標示了產品的一些主打特點、品牌LOGO等信息。
  • 高端玩家的新選擇-超頻三凌鏡GI-CX360CPU水冷散熱器
    在水冷CPU散熱器中,最佳選擇是360度冷排,畢竟製冷效果更好。讓我們通過超頻三(PCCOOLER)凌鏡GI-CX360ARGBCPU水冷散熱器,體驗高端水冷散熱器的製冷效果。在ParT/01AMD平臺上安裝CPU風冷散熱器散熱器超頻三凌鏡GI-CX360CPU水冷散熱器支持AMD和Intel的安裝。
  • 境無止靜,冰心之選,超頻三凌鏡360 CPU水冷散熱器
    超頻三想必大家都熟悉,是一家老牌國產散熱品牌,今天帶來一款超頻三凌鏡GI-CX360 ARGB CPU水冷散熱器,支持Intel和AMD主流桌面平臺CPU,支持各大主板廠家的神光同步。二、開箱超頻三凌鏡360 CPU水冷散熱器,外包裝以黑色為主色調。
  • 夏天來了,給你的CPU降降火,超頻三凌鏡360ARGB水冷開箱
    0.前言大家好,我是Dior,眾所周知,我對水冷特別的著迷,前段時間我一口氣測了8款水冷6款CPU的混合測試,裡面我推薦到一款360散熱,超頻三凌鏡,因為正好裝了臺電腦,所以本次就選擇了這款水冷散熱,看看這款散熱的效果怎麼樣?
  • 超頻想安心還得用水冷,穩壓超5G的9600KF,超頻三凌鏡360測評
    消費者通過這些,就可以了解到產品實用信息,例如自己的機箱裝不裝得下,噪音高不高,風扇的效果如何等等。360水冷的光效果展示。 當然,如果你的主板上沒有5V 3針RGB接口也不用擔心,可以使用超頻三凌鏡360水冷自帶的燈光控制器
  • 高端玩家新的選擇——超頻三凌鏡GI-CX360 CPU水冷散熱器
    而水冷式CPU散熱器中,最好選擇360的冷排,畢竟散熱效果更好些。下面就通過超頻三(PCCOOLER)凌鏡GI-CX360 ARGB CPU水冷散熱器,來體驗一下高端水冷式散熱器的散熱效果。超頻三凌鏡GI-CX360 CPU水冷散熱器,360鋁材質的冷排,採用增厚35%的S型散熱鰭片,大幅增強散熱的效果
  • 拒絕高溫,讓芯冷靜,超頻三凌鏡GI-CX360 CPU水冷散熱器體驗
    所以最近我就對之前裝的3900X平臺有點擔心,本來就是發熱大戶,待機動不動就是4-50℃,烤個FPU能瞬間破百,然後就強制降壓降頻,把溫度拉下來,那時候天氣還是比較涼快的,現在的溫度比之前上升了快10℃了,就算是室內溫度也高了7、8℃。所以呢,我覺得應該升級一下散熱器,這次我要分享的是超頻三凌鏡GI-CX360 ARGB CPU水冷散熱器,超頻三,作為老牌散熱大廠,其產品品質還是讓人很放心的。
  • 可鹽可甜,超頻三凌鏡360水冷CPU散熱器體驗
    但是近幾年由於直播和電子競技行業的大範圍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遊戲玩家們使用的水冷散熱,RGB燈效,穩定的遊戲流暢度,讓越來越多的遊戲玩家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水冷散熱,然後水冷散熱在近幾年大火,很多散熱廠商也開始了自家水冷產品的生產,之前一直用風冷,這次想上個水冷的車,於是網上搜索了一番,發現了這貨,之前899,現在799,凌鏡360水冷才599?
  • 暴躁CPU要冷靜,體驗超頻三凌鏡240水冷散熱器
    冷頭是當前散熱器的關鍵部分,也是製造成本的核心,這款超頻三凌鏡240水冷散熱器使用了全鋁外殼加上純銅的底座,這是散熱器與CPU接觸的主要部分,這款超頻三水冷散熱器的純銅底座打磨得很光滑,減少了接觸時的空隙,以前選購的個別散熱器底座有數片銅管就算優秀了,升級到這款就算是工藝成本上的升級,底座面積很大,輕鬆可以覆蓋CPU的所有表面積,即便在安裝過程中會有一定的誤差偏離
  • 不一樣的光汙染,超頻三凌鏡CPU水冷散熱器評測
    超頻三凌鏡240的水冷頭採用了個1680萬色的ARGB全面屏,在運行的時候可以發出不同的光效,水泵的轉速為2600RPM,運行起來基本感覺不到噪音。超頻三凌鏡240值得誇一誇的是它的靜音效果,風扇四個角的減震膠墊很厚實,即便是滿負荷運轉也基本上感覺不到它的聲音,另外其風扇轉速是1000-2000,官方給的噪音大小是29.1分貝,從實際體驗來看確實如此。
  • 「芯」如止水,「鏡」若安瀾,超頻三凌鏡240 CPU水冷散熱器體驗
    今天要分享的這款超頻三凌鏡240 CPU水冷散熱器,是超頻三剛上市的一款水冷散熱器。包裝背面才看到這款產品的中文名:超頻三凌鏡240ARGB 5V內光圈一體水冷散熱器。
  • 水冷已成電腦散熱首選,超頻三凌鏡GI-CX360 散熱表現又該如何
    伴隨著硬體配置的升級,電腦的發熱也成為了各大電腦廠家一直都在攻克的難題,散熱已從最初的風冷散熱升級到了現階段的水冷散熱。作為CPU散熱的老牌生產廠家,超頻三也跟隨著市場的腳步推出了自家的水冷散熱,超頻三凌鏡GI-CX360 CPU水冷散熱便是超頻三極具代表的水冷散熱,那它的實際散熱表現究竟如何,帶大家實際裝機測試一下。
  • 散熱性能強大,細節也讓裝機者舒心——超頻三凌鏡CX360水冷裝機
    超頻三凌鏡CX360是超三19年下半年推出新的一體水冷,也是今天要體驗的360一體水冷,稱標可以壓350W 火爐CPU帶來的熱量,其實縱觀現在的甜點級CPU基本都不會達到這個瓦數,上360隻能說是為了極致清涼吧,不喜歡360規格的,那大小機箱通吃的240也是不錯的選擇。那喜歡這個品牌的另一個原因是——安裝舒心,從何談起?扣具。
  • 10代酷睿解熱良藥——超頻三凌鏡360水冷測評
    看了一圈360水冷之後結合靜音考慮最終入了超頻三的凌鏡。二、開箱凌鏡的外包裝還是挺炫酷的,正面是產品的定妝照,從這裡你已經大致了解他工作時候的樣子了,左上角是超頻三的LOGO,左下角則是它的型號,GI-CX360意味著這是一款360冷排的一體水冷。
  • 在ARGB光效包裹下的是靜音和速冷——超頻三凌鏡GI-CX240水冷測評
    其實,我一直想在機箱裡裝個T病毒,但對這方面實在不精通,最後換了這個超頻三凌鏡GI-CX240一體水冷。開箱超頻三凌鏡GI-CX240風扇的包裝挺霸氣的,盒子大且厚實,外觀設計精美。打開包裝,盒子上面鋪著一張海綿墊,產品和配件放置在下面的紙質託盤中。
  • 超頻三凌鏡240水冷體驗
    這在當下側透機箱為主流的情況下還有些難,好在筆者翻到一個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至於散熱器則用上了超頻三凌鏡GI-CX240,主板則用上了「大陸ROG」之稱的七彩虹iGame Z370,內存以及硬碟都是之前電腦上的。或許有的小夥伴會問,不要光汙染、要靜音,為啥要裝這款水冷散熱器?
  • 主板不支持RGB也能玩轉光汙染,超頻三凌鏡上手記
    說來慚愧,其實超頻三凌鏡我是很早就拿到了,但無奈當時之前主平臺的97k經歷了接近4個月的返修、再返修、最後返修之後才得以上平臺。之前的風冷大家議論都比較多,但其實就個人來說,如今一體式的水冷性能價格是在不斷親民的(這裡不是為了說水冷好或是風冷好,大家根據自己需求選擇就行)。所以這篇文就是只是分享一下水冷入手的心得。
  • 大美全面屏ARGB燈效 超頻三凌鏡GI-CX240ARGB水冷測評體驗
    一、開箱 包裝上,超頻三凌鏡GI-CX240的包裝與大多數水冷是一樣的,都是長方盒體。包裝盒正面是水冷的彩印,內發光的幻彩風扇和漂亮的水冷頭。 左下角藍底白色,突出的標註著這款水冷的具體型號。 右上角標註這款水冷支持最大TDP為250W。
  • 神光同步的ARGB水冷散熱器超頻三凌鏡GI-CX240水冷散熱器升級體驗
    神光同步的ARGB水冷散熱器---超頻三凌鏡GI-CX 240水冷散熱器升級體驗 炎熱的夏天的步伐越來越近了,從每天的溫度的變化就可以感覺得到。機器經過近大半年的運轉也要到了整理一下,趁著這次特價抓緊時間對散熱器進行了一次升級。
  • CPU通吃1680萬色ARGB全面屏燈效!超頻三CX240水冷散熱器深度體驗
    開箱鑑賞:首先看下它包裝設計,超頻三凌鏡GI-CX240的包裝盒相當的精緻,封面上刻畫的散熱器本體非常的酷炫,左下角的位置非常醒目地印上了產品型號。最值得一提的是右上角註明了這款水冷支持最大TDP為250W CPU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