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而蓬萊是通天教主的宮殿所在,與崑崙齊名。
蓬萊是神話中的仙島,在山東的煙臺市有一個縣級市也名蓬萊,傳說是因為秦始皇東巡到了這裡,突然出現了海市蜃樓,虛無縹緲,非常美麗,它問徐福這是什麼地方,徐福也不知道啊,於是隨口答道——蓬萊。而等秦始皇奔向這座仙山的時候,卻什麼也沒有了。
蓬萊兩個字在我國文化中有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其和神話中的蓬萊島、道教中的福地都有著深厚的淵源,八仙渡海、秦始皇、截教祖庭等等皆相關。但蓬萊市卻罕見地找不到幾個海島,這也讓我們難以理解,畢竟神話也是以生活為基礎的吧。
這個難題或許隨著國務院的批覆,慢慢地解了我們多年的困惑。山東最小的縣長島縣(也是山東唯一的海島縣)和蓬萊市撤銷合併,成為山東第三大經濟體(城市)煙臺的蓬萊區,合併對於城市的重要性咱們不說;不過從此蓬萊將會擁有上百個島嶼,海上仙山或許不再是傳說。為什麼這樣說,咱們就一起到蓬萊區去看看或許有答案。
長島——廟島列島
長島縣是山東最小的縣,也是唯一的海島縣,雖然由151個島嶼組成,但是陸地面積僅有56.8平方公裡,有人居住的只有10座島嶼,常住人口只有2萬多人。
這麼小的縣看起來確實有點不起眼,但是這裡地理位置重要啊,因為這裡是黃、渤海的交匯處廟島列島所在地,是渤海的咽喉,也是京津的門戶,是重要的戰略要塞。而且整個島嶼是從煙臺一直延伸到遼寧半島,最近處距離大連的老鐵山僅有40多公裡,上百個島礁仿若一串珍珠鑲嵌在黃渤交界處的碧海之上。
廟島群島是我國最早的國家海上地質公園,是國家級重點旅遊景區和候鳥保護區,海島上旅遊資源眾多,九丈崖地質公園、媽祖廟顯應宮、萬鳥島、月牙灣等,長島旅遊區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2019年還入選了最美旅遊縣域榜單,經過多年發展,以經山東的熱門旅遊景點。
蓬萊市
蓬萊的聞名是因為文章開頭咱們說到的神話故事,作為一個旅遊城市,它擁有我國四大名樓之一的「蓬萊閣」,圍繞蓬萊閣則有八仙過海、神話中的蓬萊仙島等濱海景點,而這兩處都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但是這些人文故事雖美,卻無處尋找虛無縹緲的——蓬萊仙島。
蓬萊擁有1000多平方公裡的面積,#海岸線#也不少,還是一個千年古縣,這裡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故裡,是葡萄酒之鄉,人文底蘊豐富。但是蓬萊仙島、蓬萊仙山的傳說卻讓此地缺少了想像力和旅遊體驗,畢竟它沒有海島,我們到蓬萊旅遊,由於行政區劃的限制,只能站在海濱,看著蓬萊閣想像著是否曾經有過蓬萊島,那裡是否真的有神仙?
蓬萊區
一紙行政命令,或許在我國眾多行政區劃的變革中翻不起多少浪花,但長島和蓬萊的整合卻讓這片神話故事中經常出現的名字有了更加豐富的想像力,而不是簡單的1+1=2。
蓬萊區讓煙臺城市的面積變大不說,讓我國最小的縣一躍成為城市卻是事實,尤其是蓬萊的海岸線和它面朝大海的島嶼成為了一體。從旅遊資源的整合來說,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間。
再回到古代神話中的蓬萊,或許神話中的蓬萊仙島就是廟島群島的諸島呢?歸墟是指的渤海這個說法已經為大多數人認可,蓬萊仙島在歸墟之上,只是虛無縹緲而已。蓬萊在古代為夷地,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估計也沒有多少人在島上住,島上人也很難到岸上來,想要出海到達長島是非常不容易的,別忘了——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古人也會如此。到了宋朝的時候這裡還是著名的流放犯人的沙門島。所以說或許是古代某個人偶遇島嶼和居民,回來記錄就成了蓬萊仙島了。
當然對於蓬萊區的旅遊來說,我們今後可以從八仙過海處揚帆登島,也可以在蓬萊閣遙望群島,讓當地的人文旅遊資源和海島融合,那麼曾經的蓬萊仙山和八仙都有了落腳地!遊客的體驗或許更加豐富多彩了。
長島這個山東最小的縣,和蓬萊市的合併,或許讓神話中的蓬萊仙山成為現實,雖然是初露崢嶸,也許夢想成真呢?這樣的結果對於喜歡旅遊的人起碼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