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從POKE耳放開始,原本算冷門品牌的乂度突然就火了起來,XD05以及XD05PLUS,還有後來TA10/TA20,其關注度一波高過一波,然後非議也就來了。
所謂人紅是非多,乂度是個典型的案例,人不紅時產品再好沒人捧,還會落一句哪來的野路子品牌。
關於常人之偏見,像我這種生於草根又同時學廣告出身的人來說,真的是見怪不怪。不過這也擋不住乂度的商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在我個人看來,乂度之前的產品除了做工有待提升,其它都不是問題,更何況其售後很良心。
其實說白了都是市場定位摸索出來的,沒有哪家品牌天生就是大品牌,蘋果以及老乾媽也都是歷經了蟄伏期的,如果你不保持獨立思考的心態去看待事情,總會被他人的思想裹挾。不多說了咱說正題吧,手機黨想要玩HIFI耳機的今天是遇到「猛料」了。
▲乂度耳放雖然盛名在外,但是到去年才做耳放線的,彼時那市場已經很火熱很激烈了。乂度LINK1我手裡還有,價格忘了,產品本身是很不錯的,不過這次LINK2升級又是脫胎換骨的,從之前32mW@32Ω直接升到了150mW@32Ω,用官方的話來說,一條LINK2=5條LINK1,而且32mW@32Ω也是常規耳放線的推力,換句話來說LINK2是目前推力最大的耳放線。
▲配件裡,LINK2配備了一條Lighting接口線和一條TypeC線以及一個USB轉接頭,同時還有一塊透明魔力膠方便用戶將它粘在手機背面。
▲機身採用金屬材質,表層磨砂質感明顯,個頭很小,比常見的打火機還要短四分之一,機身顏色有紅、藍、灰三種,在以前乂度沒出名時,產品外觀都是黑色四方塊,如今也潮流了。
▲機身背面有兩枚不算突出的物理按鍵和一枚顯示燈;圓形物理按鍵除了單擊開始/暫停,雙擊和三連擊還能實現切歌;條形按鍵則是音量調節所用。此外它的機身是有坡度的,目測是方便用戶捆綁式可以操作更順手。
▲機身較薄的一側有兩枚撥鈕,分別是低音調節和聲場調節,它的低音調節還不是直接通過算法加強低音,而是硬體上的調節,此處需拆機講,個人學藝不精暫且留給高手;
▲機身較厚的另一面啥都沒有,我這是定製版,所以印上了我的ID;
▲細節做工展示;
▲另一端的TypeC接口展示。整體做工方面沒什麼毛刺,儘管機身小巧還是有所講究,我僅擔心的是它的線材沒有用那種鍍銀線而是皮線,皮線使用時間長了會磨損。
▲產品核心參數我就直接截圖了,DAC採用的是ESS9118EC,支持PCM32Bit/348kHz以及DSD256硬解,運放採用獨立電路,輸出功率高達150mW@32Ω,低頻增益開關有6dB調節。當然各位得明白,並不是推力大就能說一耳放比其它耳放強,只不過推力大的時候,很多時候很多耳機都會被推出更好,所謂大力出奇蹟用在這很恰當。
在適配耳機上,官方舉了索尼M7、謝蘭圖、森海IE800以及IE80S,不過並沒說就是適配,只是可以輕鬆推動這幾款,個人也不想按圖索驥去一一對照,就主要以IE80S和K3003為主。
▲以IE80S為例,變化很明顯。加了LINK2後,不動低頻不加聲場,IE80S的低頻聲場明顯變得更清晰更有輪廓感,聲音層次會更分明,通透感的提升自然不在話下,而低頻風格並沒有變樣,倒是有點更舒展了,彈性極為出色。
Mate30直推IE80S的人聲雖然沒惡聲,解析也有個一般,但密度不夠明顯,結象亦不是很有力;加了LINK2後解析更為清晰,人聲的厚度和蓬鬆感也有增加。而且還有一點,雖說是LINK2推力賊大,可完全不會把IE80S的人聲推得生硬或厚重。
Mate30直推IE80S的高頻是顯而易見推力不足的,動態較明顯,整體聲音略靠後,雖說通透感不至於讓人感覺到壓抑,可你很難體會到這是森海的作品。加入LINK2後聲音位置更為合理,動態還算自然,器樂分離感因為解析的大幅度提升變得很舒適,聲場自然不必說,和低頻一樣更為明確。
在聆聽IE80S對比之餘,其實我一直想的是並不是聲音具體怎麼變化了,而是覺得就mate20+LINK2的表現真的可以媲美3K甚至更高的HIIF級播放器,但為了不至於某些國磚廠商認為我故意黑,還是放棄了對比,有興趣咱私下可聊。
▲試聽K3003時,低頻變化和IE80S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聲音風格變化不大,聲場及器樂分離感明顯變好,動態控制略顯浮躁。Mate30直推K3003的低頻時其下潛有點敲鐵皮鼓的感覺,加上LINK2下潛深度和彈性均有良心變化,聲底顯得厚實而不重,表現沒有IE80S那麼有韻味,但素質是夠HIFI級別播放器的。
人聲方面,MATE30直推時鐵味過重,有點過於硬朗,加入LINK2後會變得圓潤一些,而且齒音控制的較為自然。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其實手機直推和加LINK2是兩套前端,邏輯上並不是聲音提升了,而是相對於二者,手機+LIK2是怎樣怎樣的。
但是行文習慣以及很多人的理解邏輯讓我習慣說聲音變得怎樣怎樣了,希望各位明白,當手機加入耳放後,手機就成了數字轉盤,數模轉換的工作交給了解碼耳放,而且耳機的音質本身在那裡,只是換不同的前端能不能讓我們更接近手機本身的音質。
補充這個,一來是擔心鍵盤俠帶節奏,二來是在K3003上個人更能感受到乂度LINK2本身的魅力(官方應該是針對IE80S調過音,LINK2的聲音風格比較接近IE80S)。
還有點有意思的是在對比K3003的高頻時,加入LINK2後期高頻變化不大,我忍不住說mate30儘管音質有限,但是推K003的高頻還是那麼一回事,相比加了LINK2的表現,後者的毛刺更少,泛音更穩健,延伸感略有變好,動態和瞬態反而變化不大,所以讓我有了想法,改天單獨說乂度LINK2推力到底多大。
▲最後補充個小角色Teufel的MOVEOPRO,這是一副箱子味明顯的小耳塞,因為Teufel本身是做箱子的,它的調音風格大氣舒展,但是MATE30直推時低頻亮度不夠,下潛力度不夠,動態也欠一點。
用LINK2常規模式直推,其低頻變化很明顯,下潛深度變化不大,但是彈性很好,器樂分離度也出來了,並且並未改變它的舒展,但是把LINK2的低音增益打開後會覺得量感變得磅礴起來,不過也影響了器樂分離感,個人索性連聲場也增強,那全然是脫塞感,聽《天地孤影任我行》時有種看電影的感覺,低頻會讓人覺得那大漠異常遼闊、悠遠,那轟隆隆的低頻就像是從地底下遠遠地傳過來了,儘管未必有不開低頻增益和聲場模式那般的素質,但那感覺很奇妙。
▲我很想說LINK2這兩個附加的功能價值不算大,可我覺得它應該是要看耳機的,在大耳上效果可能會更明顯,所以我打算過後再單獨出一篇文章來聊聊乂度LINK2+大耳的表現。
之所以有此打算,其實個人還有個用心,按官方說的150mW@32Ω的推力,理論上可是媲美臺機哦。
不過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大可能的,哪怕LINK2不是集成運放電路,它也不是為了改善大耳便攜的方案,只是一種可能性(可能我武斷了),所以我也不打算把它這一大噱頭加到本文來說服各位購買它。
▲而且實際上,僅僅在耳塞上的表現(個人還試過6單元的純動鐵,鑑於篇幅和我不大會總結,就先不說了),乂度LINK2是可以在同類迷你耳放線中脫穎而出的。還有,我不大喜歡就聽過魅族耳放的來拿DAC說事,乂度LINK2是完全可媲美HIFI級播放器的,至於哪家播放器不幸會被斬於馬下,我相信很快就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