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推力最大的迷你耳放,理論上媲美臺機,手機HIFI的絕對猛料

2020-12-04 燕七評測

大概是從POKE耳放開始,原本算冷門品牌的乂度突然就火了起來,XD05以及XD05PLUS,還有後來TA10/TA20,其關注度一波高過一波,然後非議也就來了。

所謂人紅是非多,乂度是個典型的案例,人不紅時產品再好沒人捧,還會落一句哪來的野路子品牌。

關於常人之偏見,像我這種生於草根又同時學廣告出身的人來說,真的是見怪不怪。不過這也擋不住乂度的商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在我個人看來,乂度之前的產品除了做工有待提升,其它都不是問題,更何況其售後很良心。

其實說白了都是市場定位摸索出來的,沒有哪家品牌天生就是大品牌,蘋果以及老乾媽也都是歷經了蟄伏期的,如果你不保持獨立思考的心態去看待事情,總會被他人的思想裹挾。不多說了咱說正題吧,手機黨想要玩HIFI耳機的今天是遇到「猛料」了。

▲乂度耳放雖然盛名在外,但是到去年才做耳放線的,彼時那市場已經很火熱很激烈了。乂度LINK1我手裡還有,價格忘了,產品本身是很不錯的,不過這次LINK2升級又是脫胎換骨的,從之前32mW@32Ω直接升到了150mW@32Ω,用官方的話來說,一條LINK2=5條LINK1,而且32mW@32Ω也是常規耳放線的推力,換句話來說LINK2是目前推力最大的耳放線。

▲配件裡,LINK2配備了一條Lighting接口線和一條TypeC線以及一個USB轉接頭,同時還有一塊透明魔力膠方便用戶將它粘在手機背面。

▲機身採用金屬材質,表層磨砂質感明顯,個頭很小,比常見的打火機還要短四分之一,機身顏色有紅、藍、灰三種,在以前乂度沒出名時,產品外觀都是黑色四方塊,如今也潮流了。

▲機身背面有兩枚不算突出的物理按鍵和一枚顯示燈;圓形物理按鍵除了單擊開始/暫停,雙擊和三連擊還能實現切歌;條形按鍵則是音量調節所用。此外它的機身是有坡度的,目測是方便用戶捆綁式可以操作更順手。

▲機身較薄的一側有兩枚撥鈕,分別是低音調節和聲場調節,它的低音調節還不是直接通過算法加強低音,而是硬體上的調節,此處需拆機講,個人學藝不精暫且留給高手;

▲機身較厚的另一面啥都沒有,我這是定製版,所以印上了我的ID;

▲細節做工展示;

▲另一端的TypeC接口展示。整體做工方面沒什麼毛刺,儘管機身小巧還是有所講究,我僅擔心的是它的線材沒有用那種鍍銀線而是皮線,皮線使用時間長了會磨損。

▲產品核心參數我就直接截圖了,DAC採用的是ESS9118EC,支持PCM32Bit/348kHz以及DSD256硬解,運放採用獨立電路,輸出功率高達150mW@32Ω,低頻增益開關有6dB調節。當然各位得明白,並不是推力大就能說一耳放比其它耳放強,只不過推力大的時候,很多時候很多耳機都會被推出更好,所謂大力出奇蹟用在這很恰當。

在適配耳機上,官方舉了索尼M7、謝蘭圖、森海IE800以及IE80S,不過並沒說就是適配,只是可以輕鬆推動這幾款,個人也不想按圖索驥去一一對照,就主要以IE80S和K3003為主。

▲以IE80S為例,變化很明顯。加了LINK2後,不動低頻不加聲場,IE80S的低頻聲場明顯變得更清晰更有輪廓感,聲音層次會更分明,通透感的提升自然不在話下,而低頻風格並沒有變樣,倒是有點更舒展了,彈性極為出色。

Mate30直推IE80S的人聲雖然沒惡聲,解析也有個一般,但密度不夠明顯,結象亦不是很有力;加了LINK2後解析更為清晰,人聲的厚度和蓬鬆感也有增加。而且還有一點,雖說是LINK2推力賊大,可完全不會把IE80S的人聲推得生硬或厚重。

Mate30直推IE80S的高頻是顯而易見推力不足的,動態較明顯,整體聲音略靠後,雖說通透感不至於讓人感覺到壓抑,可你很難體會到這是森海的作品。加入LINK2後聲音位置更為合理,動態還算自然,器樂分離感因為解析的大幅度提升變得很舒適,聲場自然不必說,和低頻一樣更為明確。

在聆聽IE80S對比之餘,其實我一直想的是並不是聲音具體怎麼變化了,而是覺得就mate20+LINK2的表現真的可以媲美3K甚至更高的HIIF級播放器,但為了不至於某些國磚廠商認為我故意黑,還是放棄了對比,有興趣咱私下可聊。

▲試聽K3003時,低頻變化和IE80S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聲音風格變化不大,聲場及器樂分離感明顯變好,動態控制略顯浮躁。Mate30直推K3003的低頻時其下潛有點敲鐵皮鼓的感覺,加上LINK2下潛深度和彈性均有良心變化,聲底顯得厚實而不重,表現沒有IE80S那麼有韻味,但素質是夠HIFI級別播放器的。

人聲方面,MATE30直推時鐵味過重,有點過於硬朗,加入LINK2後會變得圓潤一些,而且齒音控制的較為自然。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其實手機直推和加LINK2是兩套前端,邏輯上並不是聲音提升了,而是相對於二者,手機+LIK2是怎樣怎樣的。

但是行文習慣以及很多人的理解邏輯讓我習慣說聲音變得怎樣怎樣了,希望各位明白,當手機加入耳放後,手機就成了數字轉盤,數模轉換的工作交給了解碼耳放,而且耳機的音質本身在那裡,只是換不同的前端能不能讓我們更接近手機本身的音質。

補充這個,一來是擔心鍵盤俠帶節奏,二來是在K3003上個人更能感受到乂度LINK2本身的魅力(官方應該是針對IE80S調過音,LINK2的聲音風格比較接近IE80S)。

還有點有意思的是在對比K3003的高頻時,加入LINK2後期高頻變化不大,我忍不住說mate30儘管音質有限,但是推K003的高頻還是那麼一回事,相比加了LINK2的表現,後者的毛刺更少,泛音更穩健,延伸感略有變好,動態和瞬態反而變化不大,所以讓我有了想法,改天單獨說乂度LINK2推力到底多大。

▲最後補充個小角色Teufel的MOVEOPRO,這是一副箱子味明顯的小耳塞,因為Teufel本身是做箱子的,它的調音風格大氣舒展,但是MATE30直推時低頻亮度不夠,下潛力度不夠,動態也欠一點。

用LINK2常規模式直推,其低頻變化很明顯,下潛深度變化不大,但是彈性很好,器樂分離度也出來了,並且並未改變它的舒展,但是把LINK2的低音增益打開後會覺得量感變得磅礴起來,不過也影響了器樂分離感,個人索性連聲場也增強,那全然是脫塞感,聽《天地孤影任我行》時有種看電影的感覺,低頻會讓人覺得那大漠異常遼闊、悠遠,那轟隆隆的低頻就像是從地底下遠遠地傳過來了,儘管未必有不開低頻增益和聲場模式那般的素質,但那感覺很奇妙。

▲我很想說LINK2這兩個附加的功能價值不算大,可我覺得它應該是要看耳機的,在大耳上效果可能會更明顯,所以我打算過後再單獨出一篇文章來聊聊乂度LINK2+大耳的表現。

之所以有此打算,其實個人還有個用心,按官方說的150mW@32Ω的推力,理論上可是媲美臺機哦。

不過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大可能的,哪怕LINK2不是集成運放電路,它也不是為了改善大耳便攜的方案,只是一種可能性(可能我武斷了),所以我也不打算把它這一大噱頭加到本文來說服各位購買它。

▲而且實際上,僅僅在耳塞上的表現(個人還試過6單元的純動鐵,鑑於篇幅和我不大會總結,就先不說了),乂度LINK2是可以在同類迷你耳放線中脫穎而出的。還有,我不大喜歡就聽過魅族耳放的來拿DAC說事,乂度LINK2是完全可媲美HIFI級播放器的,至於哪家播放器不幸會被斬於馬下,我相信很快就有答案。

相關焦點

  • 它是推力最大的迷你耳放,手機HIFI的絕對猛料,價格不貴
    當然各位得明白,並不是推力大就能說一耳放比其它耳放強,只不過推力大的時候,很多時候很多耳機都會被推出更好,所謂大力出奇蹟用在這很恰當。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其實手機直推和加LINK2是兩套前端,邏輯上並不是聲音提升了,而是相對於二者,手機+LIK2是怎樣怎樣的。
  • 都以為是便攜最大推力讓此耳放爆火,其實並不如此
    poke對乂度的影響是巨大的,但真正讓hifi燒油刮目相看的是乂度在poke後面推出的xd05 plus。作為乂度xd05的升級版,好像咱也說不出為何它就火了,但能肯定的是馬太效應足以解釋一切,實在不懂就當是乂度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有了一定量級的關注度,火也就是只是個程度副詞。
  • 很適合動鐵和圈鐵的迷你耳放體驗,手機要HIFI也要講門道
    ▲防幹擾性能較好的線材展示,熟悉HIDIZS的知道它從去年開始就統一了線材風格,好不好另說(迷你耳放上的線只要不那麼異類,無傷大雅),看線認品牌就不會錯的。▲HIDIZS S9本身還是注重了原創度,正反兩側用的是立體玻璃,這在迷你耳放上還是首次,但它已經成了HIIDZS的標籤。從HIDIZS的AP200開始它就一直堅持這種背殼,這一次用到迷你耳放上來挺冒險。
  • 號稱入門級機型裡唯一對得起入門價格的hifi播放器,推力賊猛
    直到迷你播放器開始走俏,飛傲/山靈一番狂轟亂炸點燃了市場,也讓不少初燒用戶成為hifi活水,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關注乂度的播放器。不過乂度目前在賣的播放器也就三款,其中兩款還是純數字轉盤,所以x20算是重點型號。但x20的定位又比較特殊,在個人接連介紹了乂度兩款重要耳放作品,今天就聊聊這款特殊的x20無損播放器。
  • 入門HIFI耳機成就最大品牌也推迷你耳放線,價格不貴素質超群
    這兩年迷你耳放的流行可以算是HIFI圈最後的尊嚴了,如果不同意我這種觀點,可以看看現在原本應該是買HIFI耳機的初燒黨有多少直接選擇了TWS耳機。流行的迷你耳放裡分兩種,一種是手機尾巴的耳放線,另一種則是類似國磚的耳放了,當然其實都統稱便攜解碼耳放。在用戶上,肯定是前者多過於後者。
  • 專為初燒打造的手機HiFi耳放線,搭配AKG神塞手到擒來
    ,好不好另說(迷你耳放上的線只要不那麼異類,無傷大雅),看線認品牌就不會錯的。從HIDIZS的AP200開始它就一直堅持這種背殼,這一次用到迷你耳放上來挺冒險。沒試大耳的原因是因為個人覺得用大耳的用這種迷你耳放的可能性不高,咱手裡幾款大耳都是適用於臺機的,所以就跳過。
  • 一根可以提高音質的轉接線-魅族HiFi解碼耳放
    今天特意按廣大網友要求發出文章都比以前要早,同時,今天不聊手機,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手機配件轉接線,但這次和大家聊的轉接線不僅僅是起著轉接頭作用,它就像個縮小版的解碼耳放。估計聽到這個詞要對hifi有深入了解的才能懂。
  • 碾壓hifi手機推力——高阻抗耳機「剋星」XD-05解碼耳放
    有個名為乂度的國磚廠商,一貫風格就是「大力出奇蹟」,六百元的長相酷似老式MP3的播放器X3又稱遙控器,32歐負載下推力250mW是幾乎所有國產入門播放器望塵莫及的,而XD-05作為入門級的耳放32歐負載下推力高達500mW,且為可更換運放設計具有相當的可玩性。
  • HIFI圈最後的尊嚴,手機HIFI的首選,老燒卻說是智商稅
    流行的迷你耳放裡分兩種,一種是手機尾巴的耳放線,另一種則是類似國磚的耳放了,當然其實都統稱便攜解碼耳放。在用戶上,肯定是前者多過於後者。這裡需要提一下的是,當手機用上耳放線的時候,其實手機擔任的是純數字轉盤,我們聽到數位音樂的重要過程就全部交給了耳放,也就是常說的數模轉換。但這並不代表對手機沒有要求了,同理你在電腦上接耳放,電腦就成了純數字轉盤,再推大耳必然比手機接耳放效果更好。
  • 低成本手機hifi第二彈---魅族Pro5
    在吸取了mx4 pro的經驗基礎上,魅族在pro5上增加了solo耳放電路,形成了retina sound 2.0.並且增加了5段式平衡口支持。。。3.5mm 的平衡口,當然這一部分我沒有測試過有什麼區別,嚴格來講平衡口需要2個dac電路,pro5上只有一個,所以到底怎樣不知道啊。
  • 近期雜食報告:迷你桌面解碼耳放 鈺龍 金絲雀2(Canary Ⅱ)
    在國內燒友圈,迷你桌面解碼耳放一直是「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主要原因就是價格太便宜了,國內消費者的不成熟,「貴等於音質」這種不正常的意識,已經開始群體盲從化了。但為什麼還有國產品牌在生產這類產品呢?因為海外市場,不得不說,歐美的Hi-Fi市場更加成熟,消費者也更加理性,看待音質時不會和價格畫絕對的等號。
  • 你好,這是你的入門臺機,請查收
    不少同學經常問我作為一個初入臺機的新燒,有什麼價格適中性價比較高的臺機可以推薦,本人上臺時間不長,對臺機的了解也甚少,最近終於有機會接觸了一些高性價比的國產臺機
  • 聲美A30耳放評測,兼具聲音素質與控制力
    流行的迷你耳放裡分兩種,一種是手機尾巴的耳放線,另一種則是類似國磚的耳放了,當然其實都統稱便攜解碼耳放。在用戶上,肯定是前者多過於後者。儘管有很多燒友不屑於談論手機音質,也不大屑於這種迷你耳放線,但事實上用手機聽歌的人真的遠比用HIFI播放器聽歌的燒友多,也正因為如此,有不少耳機都有了直推的性能。
  • 千元HiFi播放器終結者:iBasso DC01手機電腦解碼耳放
    近期iBasso近日發售的DC01平衡解碼耳放,被冠上了「千元HiFi播放器終結者」的稱號,同樣是終結者,DC01到底有何高招?今天,我們深入淺出,用最簡單的方式了解這個法寶!小巧體積:只有U盤大小沒見過DC01,無法相信它竟然比一個U盤還小,拿在手上,銀色的鋁合金質感十足,比一副耳機更輕盈、小巧。
  • HIFI手機的概念為什麼最近幾年為什麼不火了
    為什麼hifi概念手機會消聲覓跡很多人都以為有了hifi晶片就能夠享受高質量的音樂,這就有點想當然了,即使你有高質量的hifi手機,你是否有高質量的音頻呢?或許你會說網上也有很多無損的音樂,可是這些音樂真的是無損的嗎?
  • 手機沒了耳機孔,聽歌怎麼辦?8款藍牙耳機+便攜耳放滿足你各種需求
    的重量很輕便,這點的最大好處,不容易摔壞。 相比以上藍牙耳機,純粹是為了日常聽歌方便,手機小尾巴,則更針對那些熱衷於有線耳機的用戶,尤其是那些hifi耳機。 相比小米,華為,蘋果。魅族更熱衷於在hifi耳機和手機小尾巴的研發上。
  • HiFi級別的藍牙解碼耳放線,淺談山靈MW200
    相信每個hifi愛好者手上都有一些hifi耳機,不過這些耳機在面對沒有耳機插孔的手機,往往無能為力,這時候就希望有一條mmcx接口或0.78接口的藍牙線,這樣就可以和手機藍牙連接,充分利用手頭上的各種hifi耳機。
  • 讓你的HiFi耳機在手機端煥發活力——BGVP T01HiFi解碼耳放
    面對許多置閒下來的高素質耳機,聰明的廠商推出了Type-c解碼耳放,一方面解決了沒有3.5mm音頻接口的尷尬,一方面又讓手機推力、音質得到了提升。接口的安卓設備,也可以用Type-c轉USB-A轉接頭在電腦上使用,理論上來說接上Type-c轉MircoUSB轉接頭也可以用來聽MircoUSB接口的手機,只不過現在很少有用MircoUSB接口的手機了吧。
  • 蹭索尼熱度最成功的產品竟是一款耳放,資深索粉也沒意見
    在hifi被無線音頻擠壓的形勢之下,耳放好像變得更加無足輕重。但實際上越是在這種情況下突圍而出的越是堅挺,比如乂度,在早期都推國磚時,乂度就已經站隊,不過它顯然沒有凱音/樂圖這些國產品牌的效率高,還未進入陣地,山靈/飛傲之流又迅速崛起。
  • 小米推出HiFi解碼耳放:600Ω推力,169 元
    小米商城現已上架 HiFi 解碼耳放(快充版),搭載了獨立 DAC 晶片,擁有 600Ω推力,兼容 PD 快充,售價 16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