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銀行243萬員工去年創利1.67萬億 股份行人均年薪超50萬更具競爭力

2020-12-28 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現代企業中,除了工資、獎金之外,社會保險、職工福利等同樣是衡量員工薪酬水平的重要指標。作為資本市場上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業員工每年的薪酬水平變化也是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

長江商報記者以「員工薪酬(或員工費用)」為標準進行統計,2019年度A股36家上市銀行員工薪酬支出合計達到8215.74億元。以2019年末員工總人數243.15萬人粗略計算,上市銀行員工平均年薪33.8萬元。從創利方面來看,2019年度36家銀行共計盈利1.67萬億元,相當於人均創利68.8萬元。

記者注意到,盈利能力最強的國有大行在薪酬水平上稍顯遜色,平均年薪約為29.03萬元。而以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等為代表的股份行在員工薪酬方面更具有競爭力,上市股份行去年員工薪酬支出合計為2267.93億元,約為工行和建行的總和,但人均年薪50.33萬元,遠超過國有大行。

此外,以杭州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等為代表的頭部城商行平均年薪也超過50萬元,在上市銀行中處於領先地位。不過,從增速上來看,中小銀行「漲薪」幅度高於大型銀行。

股份行領跑人均年薪超50萬

根據各家銀行年報披露業務及管理費項目下的員工薪酬(或員工費用),員工薪酬不僅涵蓋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還包括社會保險及職工福利、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等多個方面內容。

按照此標準,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2019年度末A股36家上市銀行共有在職員工243.15萬人。報告期內上市銀行員工薪酬支出合計超過8215.74億元,相當於人均年薪33.8萬元。

從薪酬支出數額來看,國有行每年員工薪酬支出金額最高。其中,去年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及郵儲銀行員工薪酬分別為1269.5億元、1057.84億元、1242.61億元、907.62億元、500.39億元,但同時也由於員工數量也超過其他銀行,使得國有大行員工平均薪酬在同業中表現並不突出。

報告期末,上述五大行在職員工數量分別為44.51萬人、34.72萬人、46.4萬人、30.94萬人、17.44萬人,對應員工平均年薪分別為28.52萬元、30.47萬元、26.78萬元、29.34萬元、28.69萬元。

此外,同為國有行的交通銀行員工平均年薪37.49萬元,領先其他國有行。綜合計算,六大行去年員工薪酬合計達到5307.23億元,人均年薪29.03萬元。

相較於其他類型銀行而言,全國性股份行在銀行業中的薪資水平更具有競爭力。目前A股的上市銀行中,員工薪酬前三甲均為股份行。其中,最高的是招商銀行,平均年薪超過60萬元,達到60.74萬元。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分列二三位,平均年薪分別為58.6萬元、54.67萬元。同樣年薪超過50萬元的還有中信銀行,員工平均薪酬達到51.95萬元。

股份行中,員工薪酬較低的為光大銀行,平均年薪40.34萬元,但放在36家銀行中則處於中間水平。綜合來看,上市股份行去年員工薪酬支出共計2267.93億元,期末員工總數45.06萬人,相當於人均薪酬50.33萬元。

城商行方面,頭部城商行在員工薪酬方面也處於領先的位置,13家城商行中9家年薪超過40萬。其中,杭州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平均年薪超過50萬元,分別為51.95萬元、51.02萬元、50.98萬元。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平均年薪47.8萬元、47.04萬元,緊跟其後。西安銀行平均年薪低於30萬元,約為28.8萬元,遠低於上市城商行員工平均年薪45.3萬元。

此外,八家上市農商行去年員工薪酬支出合計為113.14億元,人均年薪31萬元。其中,蘇農銀行、張家港行、無錫銀行、江陰銀行、紫金銀行及渝農商行均在平均值之上,分別為42.5萬元、35.87萬元、35.7萬元、35.05萬元、32.2萬元、32.1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增速方面來看,中小銀行薪資增幅空間遠比大型銀行要大。與上年相比,青島銀行、鄭州銀行、張家港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等五家銀行員工薪酬支出同比增長超20%。股份行中,浙商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漲薪」幅度超過10%。而國有行中,郵儲銀行員工薪酬增長11.4%至514.39億元。農業銀行、中信銀行、紫金銀行、渝農商行員工薪酬支出增速低於1%或同比有所下降。

上市銀行員工平均創利68.8萬

與員工薪酬相對應的,還有各家銀行每名員工對於業績所能貢獻的價值。

長江商報記者統計,36家上市銀行2019年度淨利潤總額超過1.67萬億元,相當於人均創利68.8萬元。

按照銀行類型劃分,六大國有行去年淨利潤合計達到1.12萬億元,相當於182.8萬名國有行員工人均創利超61萬元。上市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去年淨利潤分別為4198.59億元、1162.77億元、199.17億元,人均創利約為93.17萬元、99.85萬元、54.58萬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人均創利方面,城商行優勢較為明顯,股份行緊跟後面。從單家銀行來看,人均創利超過百萬的6家上市銀行中,城商行和股份行各佔據半壁江山,其中包括上海銀行、北京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和浦發銀行,去年人均創利金額分別為159.84萬元、143.18萬元、109.66萬元、108.95萬元、108.4萬元、101.13萬元。

國有行中,員工平均薪酬最高的交通銀行,在人均創利方面也領先其他大行,去年8.78萬名員工創造淨利潤772.81億元,人均貢獻87.99萬元。工行、建行、農行去年淨利潤分別為3122.24億元、2667.33億元、2120.98億元,盈利能力居銀行業前列,員工平均創造利潤70.15萬元、76.83萬元、45.71萬元。

農商行中,無錫銀行去年末員工總數雖然僅有1500餘人,但是去年該行淨利潤12.5億元,人均創利83.25萬元,在上市農商行中居首。去年該行員工薪酬支出5.36億元,同比增長12.9%,員工平均年薪35.7萬元。

責編:ZB

相關焦點

  • 243萬名上市銀行員工2019年平均工資34萬:浙商銀行最高60萬元
    去年淨利潤增長最快的寧波銀行(002142.SZ)、江陰銀行(002807.SZ)2家銀行,其員工平均薪酬為44.8萬、34.9萬。36家A股銀行人均工資33.8萬:浙商奪魁數據顯示,目前A股36家上市銀行共有243萬名員工,去年總薪酬8200多億元,平均工資為33.8萬元。浙商銀行(601916.SH)居首,2019年該行人均薪酬為60.3萬元。
  • 平安銀行人均年薪48萬,員工調侃「又被平均了」
    國有行和股份行中,郵儲銀行去年增員了3597人,員工薪酬同比增長14.21%;招商銀行員工薪酬同比增長了12.67%;平安銀行則增長了15.49%。幾家歡喜幾家愁如果從員工年度平均薪酬來看,平安銀行以人均48萬元的年薪遙遙領先。但因為這僅僅是平均數,不代表所有員工都能到手48萬,一位平安銀行員工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基層員工拿不到這個數字,一般中層員工是可以的。
  • 上市銀行去年人均薪酬27.3萬,招行平均年薪上漲近10萬
    北京青年報4月23日報導,截至4月20日,25家A股上市銀行已經有17家披露了2016年年報。以業務及管理費用項的員工費用(員工成本/職工薪酬)這個指標計算,這17家銀行去年員工平均薪酬為27.3萬元,比2015年的人均薪酬26.7萬元,上漲2.4%。人均薪酬最高的銀行被招行奪得,平均年薪上漲近10萬,人均年薪達到45.14萬元。
  • 河南特大型國企,2100萬股激勵員工,人均薪酬約10萬
    【公司動態】平煤股份最新公告顯示,董事會確定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授予日為1月8日,向符合條件的683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2108.6萬股,授予價格為3.095元/股。截至1月8日收市,平煤股份股價為5.85元,如果以此股價測算,上述股權實際收益大約為5800萬元,共計683名員工,平均每人收益大約8.5萬元。根據激勵名單,董事梁紅霞、副總經理嶽殿召、董事會秘書許盡峰三位高層都獲得6萬股激勵,其他680人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共計獲得2090.6萬股股權,具體數量不詳。
  • ...萬墊底!去年整體漲薪近20%,你感受到了嗎?海通人均創利12倍於光大
    有9家券商的員工平均薪酬超過了50萬元,其中最具國際基因的「投行貴族」中金公司平均薪酬也最高,達92.38萬元,同比增加22%;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以平均77.13萬元的人均薪酬位列第二,同比增幅約15%。此外,華泰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東方證券、國金證券的平均薪酬也均超60萬元。
  • 蘇農銀行人均薪酬領跑A股農商行 渝農商行董監高無人年薪超百萬
    蘇農銀行人均薪酬領跑A股農商行 渝農商行董監高無人年薪超百萬 來源:山東商報 • 2020-06-19 13:19:34 統計,2019年,A股8家農商行的員工人均薪酬福利排名中
  • 銀行工資差距懸殊:五線城市櫃員年薪8萬,招行行長年薪400萬
    銀行體系工資相差實在懸殊,一位員工入職剛兩年,月薪3100,各種費用年終獎加起來一年8萬塊錢。其實零碎的這些加起來根本不禁花。但是同時也有一年200萬300萬的,需要有資深人脈,都是靠很強的關係。領導那就不用說了,有費用有年薪還有各種其他,業務壓力都分到客戶經理身上,輕輕鬆鬆200萬打底。
  • 銀行薪水哪家強?這家農商行人均超37萬
    另外,從員工平均薪酬增幅來看,上半年農行微增0.24%,人均薪酬同比上漲300元;交行下降7.73%,人均薪酬同比減少1.09萬元;中行下降5.6%,人均薪酬同比減少6500元;工行下降1.37%,人均薪酬同比減少1600元。
  • 疫情之下生意火爆,江蘇租賃上半年賺嗨了,人均創利或達400萬
    如此高的利差,羨煞一幫同樣靠吃利差為生的銀行。去年年報數據顯示,A股36家上市銀行中,淨利差最高的常熟銀行,也只有3.22%;最低的交通銀行,僅有1.48%。中報數據顯示,1-6月,江蘇租賃新增投放業務規模同比增長約47%;新增投放合同數近2萬筆,接近去年同期的4倍。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資金鍊承壓巨大。相較於銀行,金租公司的信貸門檻更低,更能解決其燃眉之急。而江蘇租賃在立足中小微客戶的基礎之上,近年來金融零售能力也不斷提升。
  • 六大行2019人均薪酬排名:交行最高建行第二農行最低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0日訊(記者 華青劍)六大行2019年年報已出爐,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2019年,交通銀行員工人均薪酬福利最高,達37.51萬元。2019年,員工人均薪酬福利排名第二到第六的分別為建設銀行30.50萬元、中國銀行29.33萬元、郵儲銀行28.75萬元、工商銀行28.52萬元、農業銀行26.78萬元。
  • 廣州銀行逾期貸款超不良26億 15高層人均年薪127萬_個股資訊_市場...
    廣州銀行逾期貸款超不良26億 15高層人均年薪127萬
  • 47家上市公司員工年薪超50萬 科技行業增幅高
    證券時報記者 張娟娟上市公司員工薪酬集中在10萬至20萬科技行業薪酬增幅整體較高薪酬是反映公司治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數據寶統計顯示,以員工人均薪酬(非高管)中位數來看,上市公司近5年員工薪酬逐年提升。2019年員工薪酬中位數達到13.04萬元,較2018年增長8.82%,過去三年的薪酬增幅均維持在10%左右。
  • 萬億巨頭日賺4.09億,37.3萬員工人均加薪超1萬,創始人年薪886萬
    根據中國平安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平安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94.07億元,同比增長39.1%,相當於每天淨賺4.09億元。另外,同花順數據顯示,若以2018年的淨利潤水平計算,共有2898家上市公司的年利潤在4.09億元以下,以此來看,中國平安日賺,比這千家上市公司一年賺得還要多。
  • 這家銀行人均年薪48萬,銀行職員工資都很高?知情人:一場誤會
    眾所周知,我國銀行分為好幾類,既有國有銀行,也有股份制商業銀行。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國國有銀行職員工資如何。據搜狐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合計營業收入是3.25萬億元,淨利潤是1.12萬億。
  • 銀行年薪又漲?平安銀行年薪48萬領跑同行,基層員工:被平均而已
    截止到4月13日,在36家A股銀行中,已經有21家上市銀行公布了2019年的業績,包括每家銀行董事長、行長的2019薪酬。一直被公認為「多金」的銀行業,究竟有多賺錢?在已公布的21家上市銀行中,有17家銀行披露了業務以及管理費項下員工的費用。
  • 廣州銀行逾期貸款超不良26億 15高層人均年薪127萬
    2017年、2018年、2019年,廣州銀行董監高的薪酬總額分別為1646.9萬元、2203.4萬元、2257.8萬元。招股書披露了廣州銀行現任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2019年領取薪酬情況。2019年,有10名董監高年薪超百萬元。其中,行長助理胡優華的2019年稅前薪酬最高,為231.86萬元。
  • 「集微發布」中國芯上市公司人均創收、人均創利榜出爐:大陸企業...
    人均創收和人均創利是衡量企業業績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樣是對盈利能力的判斷,淨資產收益率是從資本的角度看盈利能力的強弱,而人均創收和人均創利是從人的角度去分析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一般情況下,人均創造利潤越高,說明員工的生產效率越高、對企業的貢獻越大。
  • 貴陽銀行ROE連降5年 去年逾期貸款增40億人均薪酬36萬
    原標題:貴陽銀行ROE連降5年 去年逾期貸款增40億人均薪酬36萬 摘要 【貴陽銀行ROE連降5年 去年逾期貸款增40億人均薪酬36萬】4月28日晚間,貴陽銀行
  • 一文讀懂28大行業錢景,金融領域人均年薪超40萬
    2019年A股中非銀金融行業人均薪酬高達42.66萬元,是唯一一個人均年薪超過40萬的行業,相當於月薪3.6萬元;銀行行業次之,年度人均薪酬達39.93萬元,月薪約為3.3萬元;而農林牧漁和輕工製造行業人均薪酬分別為11.06萬元和11.90萬元,月薪均不足1萬。
  • 華為員工人均薪酬近70萬!1317億搞研發,天才「少年」年薪201萬
    年報顯示華為2019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淨利潤為627億元,同比增長22.4%,經營活動現金流為914億元。對比2018年,華為營收、淨利同比增速均出現了一定程度放緩,銷售收入、營業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三大數據指標過去5年的平均年複合增長率也同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