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新高地:德國製造感受「中國效率」 常州智造走向「國際...

2020-12-26 中國常州網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指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江蘇常州堅持以經濟國際化促進「內外雙循環」,持續深化產業鏈招商和重大項目招引,大力吸引、集聚高能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型機構,深入推進江蘇自貿區聯動創新發展區建設,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引導企業以「一帶一路」為重點優化全球資源要素配置。同時,大力提升開放載體平臺,提升各類開發園區核心競爭力,推進城市國際化功能建設,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優「營商」引「投資」 德國製造體驗「中國效率」

    德國以製造業發達著稱,汽車、裝備製造聞名世界,在全球率先提出「工業4.0」戰略,「工匠精神」造就大量隱形冠軍。近年來,常州堅持全方位開放戰略,深化對德交流合作,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德國成為常州在歐盟地區最重要的投資來源地和貿易夥伴。

    常州已累計設立德國投資企業203家,實際利用德資10.2億美元,西門子、博世等一批世界500強公司在常州紮根發展,蒂森克虜伯集團在常州5年5次投資,累計3.7億美元。25家常州企業在德國投資38個項目,協議投資額3.8億美元,位列全市對歐投資第一位。常州市還與德國埃森市、明登市結為友好城市,引入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和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共同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創新人才,廣泛開展技術轉移、成果轉化、醫療養老等國際創新合作,把更多的資源、技術引入常州。金壇區作為常州西部新城區,堅持實體為本、產業強區,大力引進高質量德資項目,不斷拓展對德合作領域,已集聚德資企業33家,跟蹤在談項目60餘個。

    12月15日,全球領先的水泵和水泵系統製造商德國威樂集團總投資1億美元的常州生產基地項目,籤約落戶常州國家高新區。該基地將以德國工業4.0標準建設一座現代化工廠,產品主要面向中國及亞太市場,達產後預計銷售超10億元。項目的考察選址始於國內疫情膠著的5月份,從全國7個城市的競爭中,威樂集團最終情定常州高新區。威樂(中國)水泵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塗利民說:「在前期的洽談過程中,每次高新區招商局的杭局長都會陪同考察,駱曉霞副局長在籤約前就交給我們一份從籤約到投產的百日計劃,以及劉劍、蔣小麗對水泵市場的調研,為我們量身定製的計劃,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常州國家高新區招商服務中心招商四部副部長劉劍說:「我們每次會根據德國的時差,在下午的五六點鐘與對方進行電子電話會議,為他們量身定做了方案。這套方案既包括常州本地上下遊企業、本地產業鏈,他來常州後的市場開拓。同時因為項目的開展是在疫情期間,我們對項目的地塊選址和方案做了電子化製作,包括航拍了地塊,通過PPT傳輸給了德國總部。」從德國到中國,從5月到12月,一個1億美元的重大項目能在疫情之下快速落地,其背後是常州專業高效的投資服務和一流的營商環境。

    創「品牌」促「循環」 常州智造走向國際市場

    今年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如何全力打造外貿優勢、加快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常州給出的答案是:堅持抓好品牌建設,有效提高「常州智造」國際競爭力,深入實施對外貿易「優進優出」戰略,推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常州市圍繞品牌建設,持續完善「評價」「促進」「宣傳」「保護」四大機制。今年初,組織企業參加「2020-2021年度常州市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評選,經申報、初審、覆審、打分、投票、審議、公示等程序,評出89個品牌為本輪市級品牌,較上一輪新增17家,有效擴大了入選企業影響力,為培育省級國際知名品牌在數量、質量上提供了充足儲備。天合光能作為常州新興產業——光伏產業的代表企業,是參與建設常州「工業智造明星城」的重要企業,2019年光伏組件出貨量穩居前三,「Trinasolar」品牌也隨著天合光能的發展成為中國光伏產業的代表品牌。黑牡丹作為常州傳統優勢產業——紡織業的代表企業,擁有輝煌歷史,見證了常州紡織業的崛起,產品暢銷海內外,連續多年入選省市兩級知名品牌名單。同時,黑牡丹還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參與制訂「色織牛仔布」行業標準,是常州外貿的一張靚麗名片。

    在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勵品牌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加強產業全球布局和國際交流合作,深度拓展國際市場。正信光電在全球設立多個貿易公司,進一步完善企業全球營銷網絡。亞示照明面向國際市場搭建英文官網,精準整合資源,有效切入市場,深度融入「網際網路+」。常州機械設備進出口有限公司在坦尚尼亞設立省級公共海外倉,幫助國內企業打開當地市場,為強化中非經貿合作貢獻常州力量。

    1-11月常州實現外貿進出口2177.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一般貿易進出口1797.4億元,增長4.6%,佔外貿總值的82.6%,比去年同期提升1.7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1164.8億元,增長15.1%,佔外貿總值的53.5%,比去年同期提升9.4個百分點;機電產品、紡織品和塑料製品為常州出口排名前三商品,佔出口總值的65.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98.6億元,增長9.1%。其中,11月份外貿進出口總值228.7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創今年以來新高。常州進出口值居全省第5位,進出口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吳文靜

相關焦點

  • 常州金壇:對德合作進入全新階段 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正式開園
    他在致辭中指出,常州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祥地、「蘇南模式」發源地,始終將製造業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以工業明星城市享譽全國。常州製造與德國製造有很多相似之處,省相關領導在常州市調研時指出,常州要對標德國,進一步塑造好高質量的工業明星城市。
  • 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在金壇區開園
    今天上午,2020中國常州科技經貿洽談會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商界翹楚、行業精英、新老朋友聚集龍城大地,暢敘友誼,攜手合作,共育新機,共商未來。本屆洽談會更加聚焦高質量發展主線、重大項目招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為其中一項主要活動,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上午在金壇區開園。
  • 新型號動車即將投用,「常州智造」助力「中國速度」
    至此,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標誌著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高鐵技術將持續領跑世界。令人自豪的是,本次即將投入使用的CR300型復興號動車,依然有不少我們常州智造的元素。常州今創集團和中車戚墅堰研究所兩家企業為本次新型號動車組的研發生產做出了不少貢獻。
  • 江西石化業從製造走向智造
    37534次閱讀 作者:姜小毛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01月08日 收藏
  • 犀牛智造=數字製造?
    阿里新製造將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生產供應鏈中的一系列痛點,比如預售預測難、快速反應難、庫存難等。現階段,犀牛智造平臺運用一系列數位化技術,為工廠賦予智慧大腦,連通消費趨勢洞察、銷售預測和彈性生產,構建雲、端、智、造融合的新製造體系,讓中國服裝製造業實現智能化、個性化、定製化的升級。
  • 山東製造助力高鐵裝備走向「中國智造」
    近日,由中車山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中車」)全資子公司山東中車同力達智能機械有限公司研製的ZNS系列智能數顯扭矩扳手,在經過了近一年的現場性能測試後,替代進口扳手,正式裝備中車長客股份高鐵轉向架組裝車間,助力高鐵製造裝備走向「中國智造」。
  • 打通對外開放大通道 打造開放經濟新高地
    ——貴陽市「十三五」時期成就巡禮之對外開放篇對外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開放是大機遇、是大動能。開放大門越開越大,共贏之路才能越走越寬。現在貴陽國際友好交往城市增至17個;駐德國、法國、義大利、印度商務代表處已成立,同時在澳門、馬來西亞吉隆坡、澳大利亞雪梨、俄羅斯莫斯科、德國法蘭克福設立了貴陽文化旅遊推廣中心;國際化學校、國際醫療部建設取得實質進展;分別與成都、重慶、防城港、欽州等城市在商貿物流、口岸一體化等方面達成合作。貴陽的「開放平臺」,體現在開發區建設上。
  • 中國電信5G+工業網際網路 助力高端製造業走向 "智"造
    日前,中國航發南方公司(以下簡稱"南方公司")在2020年10月工信部主辦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創新大會上透露,南方公司正在與中國電信合作,探索"5G+工業網際網路"在高端製造業中的應用,並取得顯著成果,其中包括推進5G網絡建設、工業園區建設、工業網際網路改造以及5G+AR+專家製造模式、5G+傳感器+邊緣計算+製造參數模式等。
  • 從「杭州製造」走向「杭州智造」主題展在杭州低碳科技館開展
    杭州網訊 近日,從「杭州製造」走向「杭州智造」主題展,正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面向公眾開放,展覽將持續到明年2月底。「杭州製造」向「杭州智造」的華麗轉身,讓觀眾近距離體驗杭州製造的成就、感悟杭州智造的未來。
  • 華天軟體:搭建中國「製造」到「智造」的橋梁
    華天軟體創始人楊超英在工業軟體這個領域已深耕30餘年,正為中國從「製造」走向「智造」搭建起一座橋梁。沒有工業軟體,「智能製造」只能是空談今年8月,海爾旗下的卡奧斯成為中國第一家工業網際網路獨角獸企業。卡奧斯是一個生態平臺,涉及到產品設計生產環節的軟體,很多都用了華天軟體的CAD。
  • 華天軟體:搭建中國「製造」到「智造」的橋梁
    華天軟體做的是工業軟體,其中最為技術人員熟知的是CAD,更多地被應用在汽車、機械製造、火箭等高精尖領域。從最初模仿國外二維CAD,到如今與國際企業並肩而行,成為國內工業軟體產品門類最全的企業,這家位於濟南高新區的企業今年4月推出國內首款雲CAD,成功實現了三維CAD的彎道超車。
  • 歐特克全面發力未來智造,加速推動「中國製造2025」創新進程
    歐特克不但全面展示了其面向製造業未來智造趨勢的產品創新平臺解決方案全線產品(以下簡稱「未來智造解決方案」),以及其在3D列印領域和清潔技術領域的顯著優勢,歐特克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卡爾?巴斯先生還在工博會上介紹了「設計·領創·未來」的創新理念以及歐特克「未來智造」的藍圖,充分表明了歐特克加速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決心,和推動中國製造業成功轉型升級的信心。
  • 銀聯卡產品「生態+」「智造」消費新高地
    通過建立技術過硬的平臺,進一步加快部署生態建設,豐富金融服務供給,助力「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智造」消費新高地,助力暢通經濟社會循環。如中國銀聯與商業銀行共同推出的小微企業卡,不僅擁有相對低於銀行信貸平均利率的費率、申請準入門檻,而且符合小微企業主對低風險偏好、低服務成本的短期小額信貸工具的需求,緩解小微企業短期資金周轉壓力,從而促進實體經濟的內循環。最後,在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銀行卡產業應積極開拓國際信用卡市場。
  • 「中國智造」路線圖出爐
    《第一財經日報》採訪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此前更多受到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的關注,而更根本的製造業內容也應該是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此次提出的概念為「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智造」擬出了線路圖,中國的產業升級有望受益於這一決策。會議提出,實施《中國製造2025》對促進位造業升級等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 從「製造」到「智造」RFID推進工業走向「新高度」
    作者:健永科技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使用,一經發現將以合法程序維護權益未來,越來越多的工業製造業走向「智造」業我國作為工業大國,逐步成為工業強國,其中離不開國家政策支持,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 中德經濟合作論壇暨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德國慕尼黑推介會召開...
    慕尼黑當地德國企業代表以及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負責人等80多名嘉賓參加現場會議,另有因德國疫情影響線上參加會議的約70多名嘉賓,累計德國企業代表逾150人參加德國主會場會議,德國企業代表涵蓋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高端機械製造、精密加工、醫療技術等產業。據悉,本次推介會也是今年新冠疫情以來江蘇省首場在德國設立現場論壇會場、德國主會場與國內分會場專線互動的對德推介活動。
  • 吳曉波頻道《地標70年》走進慕思,探尋產業智造升級之路
    11月8日,由吳曉波頻道出品的2019年首檔探索經濟地理紀錄片《地標70年》走進東莞,挖掘這個「世界工廠」逐漸轉型升級走向世界的故事。作為智造與品牌雙升級的企業,吳曉波重點走進慕思新工業園,與慕思總裁姚吉慶一同,探尋產業智造升級之路。
  • 打造中國「智造中心」,廣州科學城提升規劃公布
    打造一環、三心、雙軸、多片區其規劃目標與定位是將廣州科學城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科學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主引擎,國家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民營及中小企業發展活力區,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示範區。而其發展願景則瞄準國際創享智造谷,灣區生態智慧城。從規劃結構來看,科學城將沿總部經濟帶,串聯政文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產業服務中心,形成多核驅動的發展強軸,為黃埔創新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 分堅並韌:銀聯卡產品「生態+」「智造」消費新高地
    中國銀聯與商業銀行等銀行卡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持續深耕打造「生態+」的創新產品,搭建平臺、豐富場景,通過數位化賦能社會百業,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挖掘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通過建立技術過硬的平臺,進一步加快部署生態建設,豐富金融服務供給,助力「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智造」消費新高地,助力暢通經濟社會循環。
  • 智能製造的新起點,阿里的犀牛智造是怎麼回事
    依託「需求大腦」、數字工藝地圖、智能調度中樞、區域中央倉供給網絡、柔性智能工廠五大特色,犀牛智造平臺涵蓋了製造業流程的多個環節,致力於將IOT、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新技術,與大數據相結合,通過AI、AR/VR、圖形圖像等一系列技術,打通製造的全鏈路。在犀牛智造平臺上,支持智能推薦、智能核價、智能調度等,用數位化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