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問是辦理用電業務嗎?請到這邊智能業務辦理一體機自助辦理,不用排隊,操作簡單!」
這是發生在國家電網山東電力的某地「智慧電網營業廳」中的一個情景。從前,用戶辦電需要排號、等待叫號、然後前往對應窗口進行人工辦理。現已服務在多個城市的「智能業務辦理一體機」讓客戶無需再長時間排隊等待,僅通過「刷臉」即可輕鬆辦理電費自助查繳、更名、過戶等22項常見用電業務,用戶平均花費時間節省70%。
(智慧電網營業廳中的「智能業務辦理一體機」)
在大多數人的感知裡,國家電網這樣一個龐大的「傳統企業」,不僅距離人工智慧有點「遠」,其複雜的業務環節,想與人工智慧融合也不容易。通過與百度智能雲合作,國家電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建立起自己的「AI中臺」,促使AI快速落地在各個業務場景,有效提升了營商環境和生產管理水平。百度智能雲與山東電力在「AI中臺」的合作成為AI改變和提升傳統基礎設施的一大典型範例。
「電老大」的智能化轉型
從中央密集部署到資本市場熱捧,「新基建」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據國家發改委最新明確的"新基建"範圍,智慧能源作為融合基礎設施成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能源企業在在建設新興基礎設施過程中,對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有著廣泛的需求。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受理超過一億居民用戶的用電服務業務,已經使用百度人工智慧技術構建了AI中臺,並且在核心業務中進行了應用。
在安全生產方面,國網山東電力搭建出了輸電通道可視化平臺,輕鬆實現戶外各種複雜場景下的安全巡檢,為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數據顯示,前端智能分析的識別準確率大幅上升,各類施工車輛識別準確率由原來的80%提升到95%,煙火識別準確率由70%提升到了90%,導線異物識別準確率由60%提升到了80%,實用性大幅提升,為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3月8日,山東淄博的一個人煙稀少的郊區突然發生火情,而著火點上方,則是國家電網的220kv高壓線路。如果火情得不到及時控制,後果將不堪設想。萬幸的是,由百度AI技術加持的輸電線路可視化監拍裝置第一時間發現了這場火災,並發出了警報,相關人員及時趕赴現場,消除了火災隱患,才避免了一場大災難的發生。
企業經營和客戶服務方面,國網山東電力應用AI人臉識別實現了進廳識別、刷臉辦電等功能。當用戶走進智慧電網營業大廳的時候,就已經有智能系統對用戶進行識別,並與系統中已登記的客戶信息比對後核實身份,自動發送應繳電費、業務辦理等簡訊內容給客戶。若發現客戶等候時間較長,系統還將自動推送消息至現場客戶經理的手持設備,提示其主動提供服務。同時,後臺系統還可分析客戶業務辦理的平均時長,從而輔助支持管理層制定更方便客戶的服務相關決策等,通過精準營銷提升用戶體驗以及電力營業廳的效益。
此外,針對山東電力存在的大量辦公文件、信息發布等文稿寫作需求,百度「AI中臺」提供了智能寫作能力,建立人工智慧輔助寫作組件,實現基層熱點動態的智能提取、寫作素材的智能推薦、寫作內容的智能校核和潤色,減少各專業人員文檔編寫負擔,提升經營效率。
百度「AI中臺」統籌智能化升級版圖
在國網山東電力智能化轉型的背後,百度智能雲發布的「AI中臺」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
從大部分企業獲取及搭建AI應用的實例來看,企業AI能力建設都會經歷分散應用、垂直深化、企業AI中臺、企業AI大腦四個階段。一開始應用AI可能是試探性、分散的,在單一場景下試水。隨著AI產業的成熟,市場上不少AI公司都能提供單點的AI技術。然而當企業AI應用場景不斷垂直化和深入,AI應用擴大到更多的業務領域。不同場景所需要的AI技術不同,如果不同的業務部門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管理,重複製造一個又一個「煙囪」,將導致項目成本過高。
煙囪林立的AI應用不再適合當下企業全面智能化轉型的需求。企業智能化升級需要具備全面的AI基礎能力,例如山東電力的三大業務場景就囊括了視覺、語音、自然語言理解等全面的AI技術能力。全面的AI技術能力積累能在業務有需求時隨時應用,無需從頭開發。其次,企業還需要統一的開發平臺,去管理數據、算法和前端應用,使得AI能力與企業的應用場景深度結合,更好地滿足企業的需求。例如,在山東電力的輸電通道可視化平臺需要識別應付戶外電網安全巡檢的複雜場景,包括吊車、導線異物、煙火、塔吊、施工機械等多類型複雜場景,每一個場景都需要在山東電力自己的AI平臺進行數據採集、模型訓練,以保證數據的安全和可持續迭代,這項工作難以交付給外部平臺。百度AI中臺正是針對企業智能化轉型的這些核心痛點和需求應運而生。
百度智能雲的 「AI中臺」旨在讓每個企業都擁有自己的AI平臺。百度AI中臺包括AI能力引擎、AI開發平臺兩大核心能力。AI能力引擎包括百度已有的250多項成熟的AI能力;AI開發平臺擁有全球前三、國內第一且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度學習開源框架「飛槳」。
對於國網山東電力而言,AI中臺是企業AI能力的集中管理平臺,它就像一個技術全面、應用齊全、集約高效的AI車間,融合算法模型、機器學習、監控服務等與 AI 緊耦合的能力,和業務系統深度融合,構建涵蓋業務理解、模型學習、數據處理和運行監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務。為前線的AI應用場景提供源源不斷的能力輸出。百度「AI中臺」,總共管理了國網山東電力28類人工智慧的模型,支撐著包括電力營銷、電力運行監控、電力巡檢、電力調度、智能辦公等等企業方方面面的核心業務。通過AI中臺,國網山東電力的AI底層能力實現了通用,從前煙囪林立的AI應用如今有了同一個「中臺」,企業AI資產管理更高效。
目前,不少企業還處在分散應用和垂直深化階段,百度智能雲正在致力於各行各業建立企業AI中臺,使得企業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快捷、高效地實現AI解決方案,並且能幫助企業建設AI開發和應用的自主能力,集約化管理企業AI能力和資源,統籌規劃企業智能化升級版圖。AI中臺之後,企業將可能進入企業AI大腦的階段,AI建設成為企業持續創新的競爭力核心,AI融入到業務、管理的方方面面,AI真正成為輔助經營決策、輔助管理的大腦。
智慧能源融合基礎設施,大有可為
目前,百度智能雲已經與兩大能源央企——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達成合作,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電網業務進一步融合。除了百度智能雲與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合作的AI中臺和三大落地應用外,在南方電網,百度智能雲通過「知識中臺」助力南方電網統一數據底座建設,合作構建了電力行業知識圖譜、非結構化數據服務等平臺,並為廣東電網、雲南電網、貴州電網、廣西電網智能客服配備「最強AI大腦」的智能客服,輕鬆實現懂客戶「所想」,答客戶「所問」,做客戶「所指」;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與廣東電網合作打造智能巡檢機器人,每天代替人工巡視能源線路超過7萬公裡。
總的來說,百度智能雲AI 中臺、知識中臺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頭部客戶落地應用,支撐無人機巡檢、「刷臉辦電」、綜合能源等20多個業務場景;覆蓋中國兩條特高壓智能化線路、超過150個智慧變電站、4萬多輸電線路的監拍智能化,累計發現隱患2000餘處、每天代替人工巡視能源線路超過7萬公裡。
百度既是AI基礎設施建設者,也是AI技術及應用創新引領者和推動者。6月19日,百度宣布,未來十年將繼續加大在人工智慧、晶片、雲計算、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的投入。預計到2030年,百度智能雲伺服器臺數超過500萬臺。當天,百度還宣布未來5年預計培養AI人才500萬。百度將為中國智能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助力電力能源行業智能化升級,加快釋放新型能源基礎設施新動能。
【免責聲明:CSDN本欄目發布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SDN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與CSDN聯繫,我們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