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銘,1972年生於河南。畢業於湖南工業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藝術中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中國文化藝術人才管理中心國畫藝委會副主席,當代新水墨藝委會副主席,曾任湖南省文聯委員、湖南省美術創作中心主任、湖南省美術家協會駐會秘書長,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工筆畫藝委會主任、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南省工筆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湖南省藝術收藏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南創作中心主任。北京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湖南工業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
曾獲「96年湖南十傑美術家」稱號。作品《北方.鹽鹼地》系列及水墨花鳥畫系列入選「全國建軍美展、全國第四屆體育美展、全國第十一屆美展、全國第十三次新人新作展、全國第二屆、第四屆花鳥畫展、全國工筆畫大展、文化部全國畫院首屆雙年展等幾十次全國大展。獲加拿大金楓獎國際水墨大展獎,湖南省第七屆平面設計大展銀獎,全國工藝美術大展金獎,湖南美術大展銀獎、銅獎、佳作獎等多項大獎。被中國文聯授予「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被國家人事部授予 「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獎」證書。2012年9月被評為湖南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2012年11月被評為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藝人才。曾擔任湖南省畫院專職國畫家並連續六年榮獲湖南畫院創作獎金。有幾千幅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個人團體收藏。論文在《中國畫》、《三湘都市報》及《中國百名畫家論文集》刊載。作品在《美術》、《國畫家》、臺灣《雄獅美術》及湖南日報、光明日報等權威學術刊物多次介紹,傳略入編《二十一世紀中國專家人才庫》、《中國美術家大辭典》、《中國美術家協會全集》等,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專訪。出版有《徐銘國畫作品集》《徐銘藝術館館藏中國畫作品集》、《濠上觀魚——徐銘藝術館館藏精品集》《大樸至美——徐銘國畫精品集》等多種專著,作品多次入編《中國工筆畫》等幾十種大型專業畫集。2015年至2018年受當地政府邀請先後在河南省商丘市、許昌市、民權縣、鄭州市舉辦徐銘中國畫展,2015年夏在河南省許昌市舉辦徐銘中國畫展,河南省民權縣人民政府撥專款在莊周博物館建立」徐銘藝術館」(長期陳列,並面向社會免費開放),河南商丘市人民政府撥專款在商丘市博物館建立」徐銘藝術館」(長期陳列,並面向社會免費開放),湖南工業大學撥專款建立」徐銘藝術館」(長期陳列,並面向社會免費開放)以表彰在藝術學術領悟所做的貢獻。
思鄉□徐銘
北方的春天來得很晚,夕陽中陣陣沙風掠過,在一望無際的豫東大平原上,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用幹皴的小手挖著泥土裡的草芽,一根,兩根,飛快地塞到嘴裡。然而,冰雪剛融的鹽鹼地再也貢獻不出任何東西,少年失望地站起來,凝望著一群麻雀消失在地平線上……
這就是當年的我。幾十年過去了,每想起總是淚流不止。民權,我的故鄉,在那裡有我掛念的父老鄉親,有我對故土的無限留戀。當年的少年又回到這裡,鹽鹼地、綿羊、紅薯、大紅棗…多麼熟悉啊!陣陣鄉音輕喚著我的乳名,我不禁拿起畫筆,把家鄉永恆的記憶定格在畫面上,猶如一首思鄉曲,隨思緒越飄越遠……
縱情筆墨寄故鄉□張建慧
徐銘先生縱情丹青,畫作皇皇,是商丘的自豪。
他情注翰墨三十多年,成長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他在畫壇獨成一家,筆墨潑辣無羈,畫風淳厚大氣,蒼勁凝重,音韻無盡,他擅長花鳥,以寫入畫,線塊結合,畫作清新爛漫,多次榮獲國家級大獎。幾千幅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及個人、團體收藏。徐銘先生遠遊京城,情系故土,是商丘的福祉。
他將思鄉之情化融於筆墨,傾灑於尺牘,做到物化情感,天人合一。其畫作大多以鹽鹼地,牛羊等老家風物入畫,濃濃的故鄉情愫力透紙背,他赤心報桑梓,為繁榮和引領商丘文化藝術事業慷慨解囊,捐贈一百二十幅作品,這是葉對根的深情厚誼。
為褒揚徐銘先生關愛家鄉的義舉,為珍藏徐銘先生的繪畫藝術瑰寶,商丘市政府在商丘市博物館設立徐銘藝術館。讓更多的家鄉父老欣賞這一百二十幅畫,放飛思緒,聚集情感。感知商丘的美好,增進對家鄉的熱愛。
(作者為商丘市人民政府市長)
揮毫散林鵲 研墨驚池魚——淺談徐銘的寫意花鳥藝術
文/潘劍鋒
出生於豫東大平原的徐銘,自幼在繪畫上的驚人天分和執著追求而聞名鄉裡,一場露天電影之後,藉助其驚人的記憶力、觀察力和造型能力,一系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電影人物造型躍然紙上,深得鄉親們的喜愛和方家的讚許。中學時代,憑藉其堅強的意志和勤奮好學的精神,利用業餘時間前往河南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知名學府拜師學藝,走上了漫漫藝術人生之旅。中國著名工筆畫大家、全國政協委員徐啟雄先生愛才惜才,深為其刻苦好學、上下求索精神所感動,收為入室弟子,悉心培育。先生主張的「生活實踐是藝術的源泉」和「立足傳統、面向生活、不斷創新」的藝術觀,使其悟出了藝術的真諦,開始了艱辛的繪畫實踐。多年來他刻苦研習傳統筆墨,堅持到大自然中領悟藝術,勤學不輟,不鶩虛聲,致力創造美與色彩,厚積薄發,銳意創新,在大學期間就以一幅工筆畫《北方鹽鹼地》驚豔湖南畫壇,在全國美術界引起廣泛關注,獲得國內外多位專家的稱讚,入選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湖南工筆畫大展並獲獎;獲得「96年湖南十傑美術家」稱號,大學畢業就為湖南書畫研究院破格吸納,成為國內最年輕的省級畫院專職畫家。
徐銘涉獵廣泛,能工善寫,工中富拙,秀中見雅。多年來,其對工筆畫有著深厚的積澱和研究,摸索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技法,以寫意技法畫工筆,乃至超越工筆的效果,濃墨重彩,厚重華滋,韻味十足,國內罕見,大寫意花鳥、蔬果、走獸無所不能。其格調清醇自然,立意新穎高妙,風貌瀟灑飄逸,筆法遒勁洗鍊,墨色古雅酣暢,題材豐富多樣,形象生動活潑,章法嚴謹精當,既富於民族性、經典性,又具有時代性、情趣性和鮮明無偶的藝術個性。所畫蒼鷹,習慣以闊筆潑墨從背部畫起,先確立總體動勢,再畫利嘴與勁爪,點睛尤為傳神。其鷹或昂首雄視,或寂然休憩,皆能得其神魄精靈,具有威嚴、深厚和高古氣象,顯示出其人格特質。所畫豬、牛、貓、鼠,個個憨態可掬,若天真爛漫之頑童,成審美之境象,真氣瀰漫,情趣盈紙,性靈剔透,個性鮮明。所畫雞,或灑脫威猛,或振翅展羽,或柔情脈脈,或靜觀凝視,動態之多之大之妙之生動,均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認為花鳥畫表面看是畫形,實際是抒寫自我的精神意趣,寄寓自我的審美追求。只有感動自己的藝術,才能感動觀眾。
中國工筆花鳥畫經歷了唐宋的高峰,到明代寫意花鳥畫發展成熟,從沈周、文徵明、八大山人、揚州八怪到吳昌碩、齊白石的過往發展,在筆墨上已經成熟到難以超越的地步,及至潘天壽、陳之佛以時代新風獨樹一幟,推動花鳥畫達到新的高度。徐銘極度重視學習書畫藝術的優秀傳統,歷覽前賢,悉心揣度。他喜歡林良、呂紀的雋逸,而避其華豔;欣賞陳淳、朱耷的雄健,而拒其冷漠;汲取新羅山人的瀟灑,而革其繁盛。古代花鳥畫家徐熙、黃筌、崔白、徐渭、鄭燮、任頤、吳昌碩及近代齊白石、王夢白等人,對他都有許多啟示。讀大學時徐銘系統學習過平面設計專業,這對他打破傳統構圖布局的程式框架,追求新的規則與法度起到很大的作用,新穎而富有裝飾性的物象造型設計成就了他寫意畫的鮮明個性和造型特色,也為寫意花鳥畫走出「山重水複」、走向柳暗花明」的境界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字畫同源,題跋能充分顯示畫家的專業素養。古代畫家把詩文題在畫面上,使詩、書、畫三者巧妙結合,相互生發,畫面更富形式美感,形成了中國畫的藝術特色。「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清代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強調題跋不僅可以補充畫面的構圖布局,寫出畫家的畫外之意,題跋與繪畫內容要相互補足、相得益彰才算完美。在當代中國畫中,題跋好的作品猶如鳳毛麟角,書法不佳、濫題亂題的不在少數,只落窮款、了無餘味的更是比比皆是,當代畫家怯於題跋現象日益普遍。徐銘非常重視畫面的題跋,讀其題跋,或文採風流,沁人心脾;或針砭時弊,振聾發聵。細觀其題跋書法,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他的書法為八分書,二分隸、二分篆、二分魏碑、二分楷,自成一家,給觀者帶來獨特的視覺享受。精心設計的題跋與主題遙相呼應,巧妙分割畫面,成為其作品構圖美的重要因素。
作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會員的徐銘,出道以來,事業在湖南有著良好的發展,系湖南文聯委員,湖南美術創作中心主任,湖南美術家協會駐會秘書長,在湖南美術界、收藏界有著重要的位置。他身在長沙,心繫故土,創作有「故鄉紀事」系列作品來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深厚情誼。他早年傾心於家鄉的美術教育事業,引導一代熱愛美術的學子們走上了藝術道路,現又捐出了這批價值幹萬的得意之作,充分體現了其濃厚的愛國、愛家的高尚情懷。
墨則潤澤 彩則露鮮文/陳白一
一天晚上,畫家徐銘拿給我看他最近創作的一批國畫,打開一看,頓覺驚訝,全是水墨動物畫!以前只知以工筆畫馳名畫壇的他竟然畫水墨動物,而且還是大寫意,真是少見!感嘆之餘,被他一幅幅水墨淋漓、大氣磅礴的水墨動物深深的吸引住了,大氣、精練、獨到!真是難得啊!徐銘出生於北方,自然有著北方漢子的直爽和率真。他從小生活在農村,喜歡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尤其對動物著迷。他了解各種動物的神態和習性,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畫了很多速寫,打下了堅實的底子,結合自己的水墨技巧來表現各種動物。其作品潑辣的墨塊、精練的線條、巧妙的構圖,真是痛快淋漓、乾脆利落。一筆一划包涵著他對大自然的熱情和多年探索的艱辛,一點一滴,墨則潤澤,彩則露鮮,寥寥幾筆很是到位,達到了「以一當百」的精練,突出了筆墨的作用,畫面視覺效果非常醒目。他慣用一張白紙、幾根墨線、一隻鷹或兩條魚就能貫穿全局,沒有深厚的功夫談何容易!這才是大寫意,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水墨大寫意!憑著他的執著和學養,徐銘肯定越畫越好,越畫越新!以後的道路還很長,他找對了自己的的方位,義無返顧地走下去!
2007年6月於長沙
作者系中國工筆畫學會顧問,著名工筆畫家
古樸筆調 蒼勁凝重文/鍾增亞
青年畫家徐銘,還在大學讀書的時候,他的作品便在美術界引起廣泛關注,獲得國內多位專家的稱讚。湖南書畫研究院破例吸納了這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成為國內最年輕的省級畫院專職畫家。他出生於河南豫東大平原,這片古老的土地激發他創作的強烈欲望,經多年寒冬酷暑的反覆試驗、思考,他從中國畫古今眾多的技法中揮索到一套獨特的表現技法,融古今中外於一、水墨淋漓、古拙深沉、蒼勁凝重與純真,效果獨特,猶如濃烈的鄉村老酒,讓人心醉,又好似充滿哲理的詩篇,喚醒人們對自然的熱戀與思考……
2000年於長沙
作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著名人物畫家
筆墨大器 意韻無盡文/柯桐枝
在湖南省書畫研究院鍾增亞時代,我常到書畫研究院去看,那時就知道書畫院有位年輕畫家叫徐銘。沒見過面,但見過他的工筆畫作品,《北方鹽鹼地》組畫是他畫的。畫的很好。徐銘的名字從此留在了我的腦海之中。後來,終於見過了此君。北方人氏,然個子中等,精幹有神,一見就覺得是濃縮了精華。人精明、畫精練。這是我對他寫意動物畫的深深印象。他喜歡動物,自然喜歡畫魚,畫貓、畫狗、畫雞、畫鷹等。欣賞他筆下的寫意動物畫,總有一種痛快淋漓之感。以寫出意,用筆肯定,色簡卻繁。一張四尺的宣紙,只畫了一條鱖魚,一隻老鷹,膽子之大,令人乍舌,老陳大器,這那是年輕人筆味?分明出自七十又幾、八十老叟之手!他畫動物,不論是地上的還是水中的,都形神兼備,注意形,更注意神。特別傳神之筆在於動物的眼睛,沒有概念之嫌,而是極盡細緻的刻劃,使的所畫動物渾然活躍起來。此外,對畫面構圖,墨色濃淡,疏密關係的處理,講究地道!充分體現出他高超的藝術情操和豐厚的學養志趣。他成熟的表現技藝和駕馭畫面布局的能力,出於手而根於心,得之於形,暢達於意。這是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的結果。徐銘還很年輕,完全可以相信,他的藝術人生必然充滿著成功和輝煌。
作者系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主席
慧眼捍索——讀徐銘的水墨畫
文/王金星
當年還在大學就讀的徐銘,創作了一幅工筆畫叫《北方鹽鹼地》,給正在評畫的省美協評委們帶來了極大的新鮮感,同時亦有一種凝重感。此畫已裝裱好,平擺在數百件來稿中,很是起眼,大家不能不注意,在缺乏力作大作的畫壇中,這是一幅非常好的畫。從構思構圖,繪製形式來看都別具一格。其特別的主題思想和別致的筆墨技法,反映出了作者所關心所感動所表現的這片黃土地,就是當年焦裕祿為人民的生存而艱辛奉獻,以身作則率眾改造的風沙鹽鹼地。
徐銘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刻意創新,工中富拙,秀中見雅,以勾﹑皴﹑擦的筆勢,濃、焦、灰的墨色,恰倒好處的把人﹑羊﹑土凝結成了鹽鹼地深沉厚重的特殊地理環境,讓人直感這片大地生靈在繁衍發展。看得出他的筆墨語言和物象相融相通,筆墨的韻律寓意著情懷,從而感悟到生的哲理。
徐銘出生河南風沙鹽鹼的豫東地區,這幅作品是他心靈感受的體現,來於生活,高於生活,他多次參加全國性展覽並獲獎,均獲得觀眾和行家的好評。
96年,二十多歲的徐銘成了湖南省畫院的專業畫家,也是全國最年輕的省級畫院專職畫家。他傾心於國畫大寫意花鳥,十幾年轉眼即過,日復一日地實驗他的水墨表現。大寫意花鳥畫是不太好畫的一路,前賢大匠猶如一座座大山,想出新意是難上加難。而徐銘卻孜孜以求,在創作道路上他廣識前人軌跡,深鑽畫理和表現技巧,刻苦勤奮,虛心求索,日積月累,有了可喜成績。最近看到了他的一批寫意花鳥畫,覺得他不是在平平淡淡過日子,而是在「而立」之年奮起拼搏,不達理想目的決不罷休,我欣慰的看到這個有大志青年畫家的光明前景。
徐銘認為:要深覺前人之道,但不能沿系前人軌跡,否則就會迷路在死胡同。我從他的作品感悟出了這個意思。如他創作的「魚」系列,「鳥」系列,故鄉紀事「瓜果蔬菜」系列,我覺得他找到了表達思想的語言,形成自己的風。花鳥畫,不單是畫一草一木,一花一鳥,而要表現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氣質,他慧眼捍索,捕捉新的時代特徵,追求一種新的規則和法度,打破了傳統構圖布局的程式框架,借鑑版畫、油畫的某些優良表現形式,如塊面、層次、透視的處理。比如《雄風圖》手法浪漫誇張,其構圖博大穩健,雄雞身佔住了四分之三畫面,如同雕塑一樣,傲然屹立,強悍無畏,神態沉著,大有搏擊天地之勢。其用筆用墨豪爽,勾染結合,擦寫兼施,富於節奏、層次、氣韻、力度;點、線、面的構成顧盼呼應,給人一種舒暢的旋律感,猶如強勁的北風,給畫面帶來一股新鮮的泥土清香,其效果非常感動人。希望這泥土清香愈烈愈濃,能融天地於一,在「而立」的臺基點更上一層樓,攀登更高峰。
2008年10月於長沙
作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