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提示:手機號碼洩露帶來風險,請警惕!

2020-12-14 牡丹江網警巡查執法

賣房、賣店鋪、賣發票...此類騷擾電話實在討厭,更嚴重的是騙子知道您的個人信息後可能會對你實施詐騙!那麼他們是怎麼知道我們的信息的呢?怎樣才能擺脫各種電話的騷擾?別急,牡丹江網警來給你支招。

一、洩露電話號碼的幾個途徑:

1、快遞單

每次收快遞後,很多人都會直接把印有姓名及電話的快遞單直接扔掉,這也是導致我們個人信息洩露出去的一種方式。

2、街頭問卷

我們經常在街上會碰到有人在發調查問卷,填到最後對方都會要求你留下聯繫方式。如果你留了正確號碼,之後有陌生電話打進來的話,那你就該犯愁了,因為你的手機號可能被洩露了出去。

3、網上註冊

如今網絡應用特別發達,在註冊各種購物網站、軟體應用時都需要手機號碼。如果你在某個不規範的網站上填了自己的號碼,很有可能會把個人信息洩露出去。

二、那有什麼防止個人信息洩露的方法嗎,讓我們來看下吧。

1、清除包裹快遞單上的信息

包裝的快遞單上有我們的姓名、地址、電話等信息,如果直接隨手扔掉,可能會造成信息安全隱患,所以在扔掉快遞包裝前,記得刮除或塗抹掉個人信息,確保個人信息被清除。

2、不要向陌生路人透露自己的信息

在路上常常有一些要求幫忙做問卷調查的人,會讓人填寫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遇到這種情況請不要隨意的填寫個人號碼,保護好個人隱私。

3、在網絡上注意保護隱私

在網站或者論壇不要隨意留下自己的手機號,有些人因為尋求幫助或者參加活動,會在網絡論壇、貼吧,或是微信朋友圈等公開、半公開的地方留下自己的手機號,這無疑也加大了手機號碼洩露的風險。

牡丹江網警提醒:及時為您的手機安裝手機安全軟體,並及時更新,這樣可以識別出被標記的騷擾電話,如果有騷擾電話來電,就可以第一時間分辨出來,自己還可以再次標記,會對他人也形成幫助!如上當受騙,及時報警。

相關焦點

  • 網警提示:提高信息安全素質,規避信息安全風險
    在享受網絡帶來的種種便利和好處的同時,由於網絡環境的複雜性,也經常看到電腦病毒和木馬泛濫、網絡陷阱、黑客攻擊等報導。下面是網警蜀黍整理的來自網絡的威脅:一、網絡釣魚不法分子通過大量發送聲稱來自於銀行或其他知名機構的欺騙性垃圾郵件和簡訊、即時通訊信息等,引誘收信人給出敏感信息(如用戶名、口令、帳號ID或信用卡詳細信息),然後利用這些信息假冒受害者進行欺詐性金融交易。
  • 手機號碼洩露怎麼辦?這事可千萬別大意!
    但可能有的人就還沒有意識到電話號碼的重要性,經常將自己的手機電話留給陌生人,這樣的做法會讓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手段搜羅來的電話號碼登陸一些網站或APP的方式來得到對方的個人信息,從而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這裡有一份成都網警的溫馨提示請查收
    成都網警用7起典型案例給大家送出一份「溫馨提示」。打擊信息網絡黑勢力犯罪典型案例:2019年5月,我市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報案稱伺服器被DDOS攻擊,導致公司網站和APP無法使用,並有所謂「技術團隊」向該公司勒索錢財,否則將繼續實施攻擊。
  • 【網警課堂】月滿「中秋」 警惕詐騙陷阱
    【網警課堂】月滿「中秋」 警惕詐騙陷阱 2020-09-30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警提醒」掃二維碼有「驚」無喜,切勿貪小便宜吃大虧
    當前,手機APP軟體的迅速普及也降低了註冊門檻,只要有身份信息即使不是本人也可註冊帳戶進行理財,掃掃二維碼,方便又快捷,伴隨而生的是一些新型的犯罪風險。,他們使用智慧型手機,時間充裕,缺少經濟來源,犯罪嫌疑人主要抓住被害人希望通過掃碼、拍照等簡單方式獲取獎品貪圖小利的心理,騙其掃描二維碼,消費者在嘗掃碼初期到甜頭後自然對這一手段的風險放鬆了警惕。然而,二維碼可能暗藏玄機,由於技術門檻過低,二維碼處在「人人皆可製作、印刷和發布」的狀態,由此帶來信息洩露風險不容小覷。
  • 【網警提示】不要隨意掃二維碼,小心你的微信被騙子登陸了!
    掃碼送禮物相信大家都碰到過在商場門口、街頭、加油站有人拿著一張二維碼和一些小禮物只要掃完他們手裡的二維碼禮物就歸你(資料圖,圖文無關)這其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拿到假冒產品不少還有可能洩露了自己的隱私當你在莫名其妙掃了二維碼後,商家一般會美其名曰幫你確認,實際上是在你注意力不集中時,幫你點了 「登錄」,緊接著你的手機就連上了商家提前設置好的微信裂變程序。這個軟體是一款全自動推廣神器,提前配置好廣告內容,手機端微信掃碼後就可以全自動將廣告信息自動推送到掃碼者通訊錄好友,可選擇男女、群,發送間隔,循環次數,可多微信號同時掃碼登陸,同時多線程發送。
  • 陳喬恩手機號碼遭洩露 怒斥洩露者有沒有專業和職業道德?
    陳喬恩手機號碼遭洩露 怒斥洩露者有沒有專業和職業道德?時間:2020-11-25 09:5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 標題:陳喬恩手機號碼遭洩露 怒斥洩露者有沒有專業和職業道德?
  • 淨網2020 警惕冒充電信運營商以「積分兌換」為由詐騙
    近期,有犯罪分子冒充移動、聯通、電信工作人員,給事主發送積分兌換信息、微信等,要求事主下載客戶端或點擊連結,套取事主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碼和銀行卡密碼等個人信息,利用信息在網上消費或劃轉事主銀行卡內金額。近日,市民楊先生收到一條由某電信運營商發來的積分兌換簡訊,見到簡訊是由自己手機號所在運營商的號碼發送的,因網址與真實網址近似,楊先生並沒有過多的懷疑,就用手機打開了網址。
  • 銀保監會風險提示:理性消費 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的風險
    投訴請上黑貓:【點擊投訴】央視網消息: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今天(12月29日)發布風險提示,金融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銀保監會消保局指出,一些機構或網絡平臺在宣傳時,片面強調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優厚條件。
  • 淨網2019 網警提醒:警惕虛假「微信異地登錄」的簡訊
    #淨網2019#網警提醒:警惕虛假「微信異地登錄」的簡訊相信不少用戶都收到過各種系統通知簡訊吧,銀行、購物網站、論壇、各種APP,都時不時會發來一些註冊、登錄的系統簡訊,但是如果你收到了這種「微信官方簡訊」,那麼你可要提高警惕了!
  • 陳喬恩手機號碼遭洩露 發文吐槽犀利沒有安全感想換號碼
    陳喬恩手機號碼遭洩露 發文吐槽犀利沒有安全感想換號碼時間:2020-11-24 23: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陳喬恩手機號碼遭洩露 發文吐槽犀利沒有安全感想換號碼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11月24日,知名女星陳喬恩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求助。
  • 煙臺網警:警惕 「回撥吸費」詐騙!
    手機忽然響起卻又立即掛斷,如果你回了電話,或是接入錄音電話,或被掛斷,或是忙音,或沒有任何聲音,瞬間電話費用被瘋狂吸走,這就是所謂的「回撥吸費」詐騙」!回撥吸費詐騙幕後黑手不僅僅有聲訊臺,還有運營商。這種高額吸費電話是環環相扣的,並且已形成五級利益鏈。
  • 警方提示:警惕「網上報警被二次詐騙」的騙局
    警惕「網上報警被二次詐騙」的騙局在電信網絡詐騙後,沒有選擇撥打110或去當地派出所報警,而是通過「網警客服」進行報警,殊不知再次掉進了騙子的陷阱。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網警這個詞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而冒充網警的詐騙套路也越來越多……真假「網警」如何甄別?廣大市民朋友請警惕!
  • 蘋果用戶點開陌生Facetime視頻邀請手機被鎖?網警:謠言!
    @江蘇網警 微博截圖江蘇網警8月29日消息,近日多位網友反映,自己接到了陌生163郵箱帳號發來的facetime視頻邀請,嚇得沒敢接。甚至有網友表示,千萬不能接,不然蘋果手機就會被鎖。實際上,類似電話只是不法分子用來宣傳「澳門賭場」等廣告的工具,不可能僅打一通電話,就能盜取帳號、鎖定手機。江蘇網警提醒,如不想受到此類騷擾,可在「設置—facetime」中選擇關閉,同時要妥善保管帳號密碼,開啟雙重認證,確保設備安全。如何雙重認證1、在手機中【設置】--【iCloud】--點擊自己的Apple ID 。
  • 「網警提醒」手機簡訊驗證碼,對誰都不能說的秘密!
    為了您和您的家人朋友不上當受騙請您轉發擴散周知!多一次轉發,就減少一人被騙的機率!對方稱稍後會將一條驗證碼發送到張先生手機上進行解凍,隨後張先生果然收到驗證碼簡訊,雖然簡訊內有提示不要告知他人,但張先生依然提供給了對方。隨後張先生收到扣款10000元的簡訊,張先生又立即撥打銀行官方客服諮詢,才發現被騙並報警。
  • 「網警提醒」網絡警察在線報警都是假的!假的!
    作為網警聯繫方式為QQ號這很合乎邏輯有木有?一看這QQ號110結尾百分百真網警無疑 !可是小編告訴你,你別看號碼都帶110,22826611011080935110999886824511108884811041281109998809這些沒有一個是真的,是根本不存在的報警QQ號。現有的公安官方網上服務渠道,只有舉報類和民生類,受害人報警只能去當地派出所!!!
  • 銀保監會發布風險提示:理性消費 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的風險
    央視網消息: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今天(12月29日)發布風險提示,金融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風險提示還提醒,一些網絡平臺在營銷時還存在過度收集、濫用客戶信息,甚至將客戶信息在平臺方、貸款機構、出資方之間流轉,洩露信息的情況。在風險提示中,銀保監會消保局還特別提出,對貸款產品過度影響、過度包裝的行為容易誘導無節制消費,尤其容易對金融知識薄弱人群、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青少年等產生誤導。
  • 陝西銀保監局提示警惕「網絡貸款詐騙」風險
    消費者要切實提高警惕,凡是在放貸前以任何理由收取費用的行為(如保證金、驗證還款能力、走流水等),都是詐騙!案件特性:網絡貸款類詐騙一般為犯罪嫌疑人仿造正規貸款平臺,建立一個虛假的網貸平臺,在受害人申請貸款或者辦理信用卡(提額)時,以收取各種保證金為由,讓受害人將錢打入指定銀行卡,從而騙取錢財。
  • 江西網警反詐預警:雙十二又來啦!快遞詐騙要警惕
    其實,這個「警方」電話是騙子利用網絡虛擬號碼捆綁的。受騙人打通電話後,對方會自稱是毒品犯罪調查科民警,讓受騙人與銀行方面聯繫,給銀行卡升級或將錢轉存入所謂的「安全帳戶」,並會特別強調,此事關乎事主清白,要求事主不能向周圍的人透露,最終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 【網警說防範】蘋果手機頻繁提示輸入ID密碼要當心!!!
    最近有iPhone用戶向網警小編反映,自己的蘋果手機老是自動彈出登錄窗,且要求輸入對應Ap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