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酒後寫的一件草書,堪稱鐵畫銀鉤,不愧是國寶級書法!

2021-01-07 三餘書社

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物當中,有許多極為名貴的文物,因為太過珍貴被禁止出境展覽,因為每一次的展覽,因為運輸或者光照等等因素都會對文物本身產生一些影響,在書法一類尤其如此。

在這被禁止出境的百餘件歷代文物當中,有一件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的宋代書法,此作筆筆如刀、字字如劍,看完令人震撼不已!此作如同鐵畫銀鉤,看完令人讚嘆不已

這件作品就是宋徽宗的《草書千字文》。此作乃是宋徽宗40歲酒後所寫,如今乃是國寶級書法!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長卷

在宋代的書法史上,草書大師極少,「宋四家」當中的蘇東坡書法以行書為主,他書法當中獨特的「書卷氣」 成為了千古典範,而米芾同樣也是行書之大成者,繼承了晉唐以來的傳統法度,將行書寫到了一個極高境界,成為了後世敲開晉唐之門的敲門磚!

北宋的草書大師只有一個黃庭堅的,黃庭堅的草書早年走過彎路,受到了時人周越的影響,後來他見到了張旭、懷素、高閒的作品之後才悟出了筆法之妙。達到了能和前人比肩的高度。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長卷

到了南宋整個書壇,只有一個宋徽宗可以傲視整個書法史。

宋徽宗趙佶這個名字家喻戶曉,他是一位為了藝術而亡國的君主,是一個有著極高天賦的藝術家,不僅在書畫上成就極高,他在詩詞、音律、考古、收藏等等方面都極有建樹。

宋徽宗22歲寫出了瘦金體《楷書千字文》,足以說明他的驚才絕豔,能夠在20出頭的年紀,自創書體,且這種書體能夠傳之久遠而不朽,在整個書法史上並不多見!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長卷

這件被譽為「宋朝天下第一」的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創作於徽宗皇帝40歲的時候,在一個極為優渥環境當中,有著全天下最為豐富的書法學習資源,40歲的徽宗書法足以稱雄一個時代。

事實也是如此,這件《草書千字文》從整個的藝術風格來看,絲毫不亞於唐代的「草聖」懷素,稱之為宋朝的天下第一併不為過。

《千字文》可謂是每個書法家臨寫和創作的最經典的法帖,從智永到歐陽詢,從顏真卿到米芾,從徽宗到趙子昂,從文徵明到清代諸家,都有抄寫千字文的習慣。而在大草領域的成就,要屬徽宗的《草書千字文》能夠橫亙古今。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長卷

宋徽宗的《草書千字文》創作用紙乃是一整張描有純金龍紋的宣紙,光是這張宣紙放在今天都是無價之寶了,從此作的筆鋒來看,乃是用一種極為爽利的硬毫筆在頗為光滑的紙面上急速書寫,而在這種急速書寫的狀態了,1000個字一氣呵成,字字如同渴驥奔泉,勢不可擋。

在極為迅速的用筆當中,字字圓環成勢,還能書寫出強烈的節奏感和豐富的變化,這種境界,即便是懷素復生也難以為之,這也是為什麼宋徽宗這件《草書千字文》在後世沒有人能夠比得上的原因。一方面是藝術家的天分,另一方面是身處皇家的優渥環境所營造出了的「貴氣」!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長卷

學習大草的人,這件《千字文》乃是必學必臨的經典,通篇1000個不相雷同的字,若能能夠全部掌握,你在大草的創作上就不會有什麼問題。這件作品除了筆法直接懷素一脈,結字規律極富變化之後,在整體的書寫節奏感上也是後世學書者膜拜的典範,乃是一件千古不易的經典。

此作藏於著名的《遼寧省博物館》。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長卷

如今,我們將藏於「遼博」的這件宋徽宗《草書千字文》進行超高清掃描,還原出了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欲購此宋徽宗《草書千字文》,請點擊下面惠購(店鋪中還有歷代名家法帖,可供選擇):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長卷(帶裝

相關焦點

  • 書法史上「第一神品」《草書千字文》,永遠禁止出國(境)展出
    宋徽宗趙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號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書畫家。《草書千字文》是他40歲而作,也是他書法最為爐火純青時候創作的。 此卷宋徽宗《草書千字文》為紙本,縱31.5釐米,橫1172釐米,為描金雲龍,長3丈,無一接縫,紙面雲龍紋生動規整,留有唐人遺韻。
  • 宋徽宗瘦金體「瘦」指的是字,那「金」指什麼?
    宋徽宗是一個不算成功的帝王,但在書法領域,他卻有很深造詣,著名的瘦金體就是宋徽宗創造的。欣賞過瘦金體的人都知道,瘦金體中的「瘦」指的是字體瘦,鐵畫銀鉤一般。那麼「金」字又代表著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 「瘦金體」真是太美了,宋徽宗這40個字,成了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歷代的書法家群體當中,皇帝這一職業是書法家人數佔比最多的,在歷代500多個皇帝當中,能夠稱之為優秀書法家的很多,最早有史料記載乃是梁武帝,到了唐代,唐太宗、唐高宗以及武則天都堪稱是一流書法家,到了宋代則出現了一位頂級的藝術大師。
  • 中書協副主席申萬勝一件草書,估價12萬元,書法風格偏軟
    中書協副主席申萬勝一件草書,估價12萬元,書法風格偏軟。中書協是書法家藏龍臥虎之地,在這個書法家隊伍之中,有許多書法大家在其中。特別是他們的草書創作,應該是當代書法藝術的領軍先鋒。在書畫藝術品市場瀏覽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中書協副主席申萬勝先生創作的一件草書作品,感覺這幅草書作品有獨特的風格現象,所以轉過來與大家一起欣賞討論,享受書法觀賞的樂趣。
  • 瘦金體書法凌厲飄逸,堪稱最有特色的書體,為何練的人卻不多?
    瘦金體書法凌厲飄逸,堪稱最有特色的書體,為何練的人卻不多?書法傳承千年,能夠傳世的書法大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書體,王羲之的行草飄逸,歐陽詢的楷書端莊大氣,懷素的草書豪放,米芾的行書氣韻十足,而在眾多書法大家裡面,要說最有特色的應該還是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
  • 想要寫好草書,草書的一般規律不可不知!
    廣義的草書,指不論何時、何體,凡是寫得草率、隨便的字,都可以稱之為草書。如篆書時代有草篆,隸書時代有草隸,楷書時代有行草等。宋代張卻《南軒集》中說:「草書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筆札以來便有之,但寫得不謹,便成草書。」這裡指的就是廣義的草書。狹義的草書,是指具有一定的法度,自成系統的漢字草寫法,是書法中的一種書體。本書所述的是狹義的草書。
  • 大師鑽研草書,書法作品獲獎50次,網友:草書寫出藝術美!
    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愛好者,那肯定聽說過李雙陽的名字吧,他在書法界的名氣非常的大,特別是在草書的研究中,更是領悟到了中國草書的藝術精髓,李雙陽通過自己對草書的研究也總結出了很多的經驗
  • 這位「惡霸」官員酒後寫狂草,像是鬼畫符,專家:有仙氣兒
    我們如果總結一下中國書法史上的那些流傳後世的成名之作,分析下其創作時候的狀態,就不難發現,沒有一件作品是精心雕琢而成,反倒是細心雕琢出來的作品,往往匠氣十足,而沒有藝術性。
  • 宋徽宗的瘦金體到底有多難練,從這些作品中就能看出來
    宋徽宗的藝術天分和造詣是全方位的,他懂繪畫,所畫的花鳥到現在依舊無人可以超越。他還擅長瓷器燒造,在他的一手監督燒制下,宋朝瓷器的極簡主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堪稱美輪美奐。當然,他最厲害的還是他的書法造詣。
  • 胡秋萍的草書剛猛有韌性,出於女子腕下,巾幗不讓鬚眉
    是不是寫穿了不計較,但懷素的確是一位用功的書法家。胡秋萍對於書法的用功,也是有目共睹,別的不說,她的小楷寫得非常精妙。世人論書法,若無小楷功,便是沒吃過小米飯一樣尷尬,小楷寫得精緻,才是書法有水準的表現。因為有書法磨礪的功夫付出,所以胡秋萍的書法有著非常傳統的底質法度,生而知之憤發,學而悟之忘餐,傳承碑帖,應該也是妙中增妙,新中更新的水準。
  • 黃庭堅寫的絕品草書,運筆含蓄又內斂,與劉洪彪風格完全不同
    對於他的草書,從小草過度到狂草,每一筆都是有著屬於他的風格。尤其是近些年,很多喜歡草書的愛好者不停的模仿黃庭堅的作品,甚至把他的一些草書作品與筆法做了一些升級。這一種升級到好不是不好,每一個人的看法不一樣,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黃庭堅筆下的絕品草書。黃庭堅寫的絕品草書,運筆含蓄又內斂,與劉洪彪風格完全不同!
  • 敦煌出土了一卷佛經,不愧是地道的唐代草書,越看越有味道!
    書法史上有兩個輝煌的時代,一個是魏晉時期,一個是唐朝,晉人時期的書法已經基本發展完備,所有書體都達到了一個頂峰。 到了唐代,書法整體的氣格為之博大,充滿了大唐的氣象。然而,唐代的書法真跡能夠流傳到今天的可謂寥若晨星。 直到1900年,敦煌藏經洞的開啟!
  • 懷素|喝最烈的酒,寫最狂的草書,做最瀟灑的和尚
    草書是中國書法的巔峰,能在巔峰潑墨揮毫的更是萬中無一的天才,因此,「顛張狂素」的美名得以傳承千年,其中「張」是指張旭,「素」則是懷素(737-799,另說725-785)。嚴格來說,懷素是張旭的徒孫,但論起名聲,二人不相上下,但要比癲狂,張旭算是低調的。
  • 一位民族英雄寫的書法,筆筆如刀、字字正氣,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草書《謝昌元座右自警辭》文天祥是中國傳統文人的代表,世人也許只知道他的才華與氣節,但其實文天祥也是一位不世出的書法高手!宋代的書法極具文人氣,這種文人氣來自於北宋歐陽修提出的「尚意」之說,避免全盤複製古人,要向內求,寫出自己的品格和意趣,於是在北宋書壇誕生了「宋四家」,在南宋書壇也有宋徽宗、宋高宗、張即之等高手的出現。而文天祥的書法,往往是被忽略的。
  • 在書法中,寫「明」字用草書怎麼寫才好看?要點在哪?
    關於「明字用草書怎麼寫才好看,要點在哪」,我談一點看法。明:明亮;明淨;光明在前。明:姓也!關於明字草書的寫法,我搜集到了幾十個,雖都是草書,卻寫法不同,風格不同。各位網友看上圖中的草書「明」字的九種寫法,有古人寫的,有今人寫的,都很有特點。上圖中的草書「明」字,有一個是唐代書法家懷素寫的,其它八個均為徐伯清所書。上圖中的九個草書「明」字,有索靖 書《出師頌》中的章草「明」,有孫過庭書的今草「明」,有張旭寫的大草「明」,還有歸莊等書法家寫的「明」。
  • 他的硬筆草書寫出了毛筆的質感,大氣磅礴,獲中國硬筆書法特等獎
    ,但是草書卻是書法的最高境界,草書並不是將字寫草,而是將字寫「規範」,這裡我們所說的「規範」就是「草法」,草書對書法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僅要深諳用筆之道,而還要筆筆入法,這就要求書法家,不但要學習「草法」,而且還要學習相關的理論,只有做到理論和實踐相互統一,才能夠寫出精湛的草書來,而書寫工具的變化,也導致了硬筆草書的活躍,很多書法書法愛好者嘗試著用硬筆寫草書,依然能夠寫出大氣磅礴的景象,而他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 「詩仙」李白的唯一傳世書法作品《上陽臺帖》都寫了什麼內容?
    這幅書法作品就是《上陽臺帖》。字帖的署名是「太白」二字,「太白」指的是誰呢?就是我們的大詩人李白。這幅作品也是李白唯一流傳於世的書法真跡,珍貴無比。這幅作品寫於什麼時候呢?描述的到底是什麼內容呢?宋徽宗跋題這幅作品從書法角度上看,是採用的草書,書法造詣頗深。
  • 他憑藉硬筆草書斬獲了第二屆中國硬筆書法公開賽特等獎,大氣磅礴
    眾所周知,草書是常見的書體形式之一,但是草書卻是書法的最高境界,草書並不是將字寫草,而是將字寫「規範」,這裡我們所說的「規範」就是「草法」,草書對書法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僅要深諳用筆之道,而還要筆筆入法,這就要求書法家,不但要學習「草法」,而且還要學習相關的理論,只有做到理論和實踐相互統一,
  • 草書書法藝術的水平高低怎樣識別
    草書是漢字書法中最高層次,說白了也就草書能稱之為書法藝術。一定會有人不贊成我這個觀點,那就讓我給大家論證說明一下。書法和書法藝術其實是兩個層次的概念,書法就是書寫的法度,這一點沒錯。一個文字能演變上升到藝術,只是中國書法一家。(伊朗也有波斯文書法,但是絕不能看做書法藝術)那我們首先要理解什麼是藝術,先解釋「術」這個字,其中充滿了弔詭的成分稱之為術。藝這個詞是個常用名詞,拿技術,美術,化妝術,法術,魔術,等這些有點關聯的詞胡同一下就容易認識藝術這個詞的意義了。它是高於法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