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發射多枚神秘飛彈,臺記者:解放軍打3萬發飛彈也難登陸臺灣

2020-12-21 北晚新視覺網

臺灣於6月11日晚間試射了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猜測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

▲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中時電子報」6月11日報導,繼4月份進行飛彈試射後,臺灣「中科院」6月11日晚間又再度於屏東九鵬基地以及臺東成功鎮發射飛彈。

報導稱,11日晚間8時左右,臺東成功鎮基翬漁港附近響起刺耳轟鳴聲,隨後一枚飛彈拖著長長的黑煙飛向天際,大約20秒後消失在空中。同一時間位於屏東的九鵬基地也發射了一枚飛彈。更有臺媒報導稱,飛彈升空時發出轟隆隆的巨響,火光照亮夜空,巨響傳遍了臺灣東海岸。

報導認為,「中科院」試射的飛彈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但現場工作人員的不願透露任何信息。「中科院」動員近百名專家在現場觀測,同時禁止民眾靠近。

也有臺媒報導稱,「中科院」隨後證實在臺東發射了一枚「天弓二型」飛彈,而在屏東九鵬基地稍後也發射一枚「天弓三型」飛彈,在蘭嶼上空成功攔截該枚「天弓二型」飛彈。

過去「中科院」每年都會有一到兩次類似的飛彈發射,通常發射的都是「愛國者」飛彈和「天弓」系列飛彈。有臺灣軍事專家表示,發射的飛彈可能是「中科院」正在進行的「強弓專案」的「天弓三型」增程版防空飛彈,從臺東發射「天弓一」或「天弓二」靶彈,並從屏東九鵬基地發射「天弓三」進行攔截。

延伸閱讀:

美媒稱解放軍很難登陸臺灣,臺戰地記者:打3萬發飛彈也沒用

《福布斯》雜誌日前報導稱,解放軍發動對臺戰爭,幾乎不可能登陸臺灣,引發各界的討論。

曾經採訪過伊拉克戰爭的臺灣戰地記者梁東屏表示,要發動渡海戰爭不是那麼容易的,美軍從科威特陸路打到巴格達都要20幾天,即使解放軍打了3萬發飛彈也沒辦法登陸臺灣。

梁東屏在9日播出的綠媒政論節目《鄭知道了》指出,「渡海戰爭不是那麼容易的」,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美軍發射了400多發戰斧巡航飛彈,只打死1個人,不過戰斧巡弋飛彈很精準,伊拉克內部的重要政府單位與設施都被擊中,但是也不過就是一個洞。

梁東屏進一步解釋,飛彈打過之後,美軍地面部隊還要從科威特採陸路挺進巴格達,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伊拉克軍抵抗,都需要打20幾天,像臺灣這麼大規模的渡海戰爭,「怎麼打?」

梁東屏再評論海軍方面,稱在幾年前買了一艘報廢的航空母艦,改裝變成「遼寧號」,然後再依照遼寧號造了一艘「山東號」,所以解放軍現在有2艘航空母艦,美國在1941~1945年參加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4年間打造了147艘航空母艦,「而且那是70多年前喔!」

400公裡!臺灣試射增程雄風3超音速反艦飛彈

臺「中科院」1月15日承認,去年12月26日,該院在九鵬外海成功試射了射程達400公裡的增程型「雄風-3」。臺軍計劃在2021年入列增程型「雄風-3」,臺媒叫囂,增程型「雄風-3」可以覆蓋廣東外海和浙江沿海地區。

「雄風-3」通過走高空彈道的方式增加了射程,這導致「雄風-3」更加容易被中遠程防空飛彈攔截。此外,臺軍計劃中「雄風-3機動飛彈發射平臺」還處於研發狀態。

據中時電子報1月15日報導,臺「中科院」承認,12月26日下午,臺「中科院」從九鵬基地分別發射一枚臺軍現役的「雄風-3」和測試中增程型「雄風-3」,增程型「雄風-3」飛彈在臺灣東部的蘭嶼、綠島與花蓮外海間的空域高速繞行,充分驗證射程以後全部命中目標。

對此,「中科院」表示,增程型「雄風-3」預計預計明年將能夠進入量產階段。

去年12月26日,臺軍劃定的「禁飛區」,「增程型」雄風-3可能在中途轉了個彎,以檢驗全射程能力 圖源:臺灣「海巡署」

臺軍「雄風-3」增程計劃由來已久, 「雄風」-3原型彈的最大射程約為130-150千米,飛行速度在2馬赫左右。原則上,反艦武器的射程應該大於艦載武器的射程才有發揮空間,因此臺「中科院」從2016年開始執行所謂「磐龍計劃」,計劃加強「雄風-3」的射程、威力,同時研製「雄風-3」的配套機動飛彈發射車,增強飛彈機動能力。增程型「雄風-3」除了射程增加到400公裡外,戰鬥部還從120公斤增加到200公斤,可以有效對付驅逐艦級別的中型水面艦艇。

不過,對於「雄風-3」這樣一款架構落後的飛彈來講,修改壓燃衝壓發動機或者放大彈體都是不可接受的。增程型「雄風-3」只能通過加高彈道的方式才能大幅度延長射程,印度「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飛彈需要在1.5萬米高空巡航才能達到280公裡最大射程。而彈體稍大的雄風-3的飛行高度也會保持在15000米以上。

更高的飛行高度也進一步降低了「雄風-3」的突防能力,對於飛行速度只有2馬赫的雄風-3來講,增程型「雄風-3」可能是世界上少數幾種全射程彈道完美處於紅旗-16、紅旗-9B、紅旗-10和「萬發炮」攔截包線內的反艦飛彈了。同時,「雄風-3」的機動發射車,目前仍然處於研發狀態。這使得臺軍依然在陸上只能使用固定陣地發射「雄風-3」。

儘管突防和生存效能堪憂,但增程「雄風-3」依然帶來一定的戰略意義。臺媒在試射後沾沾自喜,宣稱「雄風-3」配置在臺灣北部、南部與東部山區, 其扇形射界不僅能封鎖整個臺灣海峽, 還能延伸至浙江台州、廣東汕尾海岸, 戰時可阻斷大陸東海、南海艦隊相互聯繫, 甚至能嚇阻解放軍航母「遼寧」 號的介入。

臺「中科院」近期動作不斷,頻繁測試天弓、雄風系列後續衍生的新型彈種。「中科院」表示,海基「天弓-3」防空飛彈已經在部署再九鵬基地陸地上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中完成試射。

據了解,臺方從美國共採購兩套MK41垂直發射系統,一套部署在九鵬基地內,另一套則裝載在臺軍「高雄」艦上進行測試。「中科院」宣稱,目前已確認海基「天弓-3」能使用MK-41發射,臺「中科院」將以此標準自行研製海基「天弓-3」所需的垂直發射系統,用於所謂的「國艦國造」項目上。

來源:綜合環球時報 海峽導報 觀察者網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臺灣夜間突然發射多枚神秘飛彈 臺媒:東海岸傳巨響
    (原標題:臺灣在夜間突然發射多枚神秘飛彈 臺媒稱巨響傳遍東海岸)  【環球網報導】臺灣於6月11日晚間試射了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猜測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
  • 臺灣夜間突然發射多枚飛彈,巨響傳遍東海岸!此前美軍機飛越臺灣
    臺灣於6月11日晚間試射了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猜測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據「中時電子報」6月11日報導,繼4月份進行飛彈試射後,臺灣「中科院」6月11日晚間又再度於屏東九鵬基地以及臺東成功發射飛彈。
  • 【臺灣在夜間突然發射多枚神秘飛彈 臺媒稱巨響傳遍東海岸】臺灣於...
    2020-06-12 00:03:03來源:FX168 【臺灣在夜間突然發射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稱巨響傳遍東海岸】臺灣於6月11日晚間試射了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猜測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
  • "不要鬧了,臺灣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大壩拍灰塵"島內媒體人難得清醒
    身為臺灣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的蘇紫雲,在當年1月13日的演講活動中宣稱:臺灣應當樹立「國防經濟」觀念,把發展大型水面艦艇和F-35的錢拿出來發展中程飛彈,兩枚就可以炸掉三峽大壩,1000枚就足以讓解放軍攻臺部隊無法行動。事實上,任何敵對勢力想要對三峽大壩動手都是沒這麼簡單的。
  • 臺灣在夜間突然試射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稱巨響傳遍東海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臺灣於6月11日晚間試射了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猜測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中時電子報」6月11日報導,繼4月份進行飛彈試射後,臺灣「中科院」6月11日晚間又再度於屏東九鵬基地以及臺東成功發射飛彈。報導稱,11日晚間8時左右,臺東成功鎮基翬漁港附近響起刺耳轟鳴聲,隨後一枚飛彈拖著長長的黑煙飛向天際,大約20秒後消失在空中。
  • 臺灣要再買300發愛國者飛彈,開戰後解放軍只要抓住一點就能化解
    但是臺灣方面一口氣求購300枚飛彈,意味著人們不能低估了對岸以武拒統的頑固性和抵抗強度。臺灣裝備的愛國者PAC3飛彈發射車愛國者PAC3是一種頗有些年頭的型號了,如今看來指標已經不算突出。臺灣此前在2010年購買了114枚愛國者PAC3飛彈,經過多年訓練使用,還有72枚。如果這300枚採購到位,接近400枚的總儲備量是個重大威脅。前文不是說,愛國者PAC3射程不足,用防區外彈藥壓制愛國者PAC3發射陣地不就好了?戰爭是講求速度和效率的,留給壓制對方防空系統(也就是所謂的「野鼬鼠」作戰)時間非常緊迫。
  • 解放軍齊射多枚東風飛彈後,臺灣:視頻是假的
    文\唏兮 臺海局勢緊張之際,解放軍東部戰區連續多天在臺海區域進行大規模實戰化軍事演習,之前有新聞報導,東部戰區在野外進行訓練時齊射了10枚東風-11A地對地彈道飛彈。近來解放軍的臺海區域的活動頗為頻繁,戰機飛彈的出現已經不足為奇,但是對於臺灣的震懾自然是一日強於一日。
  • 1996臺海危機時,大陸飛彈部隊射了多少枚飛彈?
    今年以來,由於臺美勾結加深,臺海局勢風高浪急。臺灣方面,加緊購置美軍裝備,軍演連連;解放軍方面,各型戰機頻繁進入臺灣西南空域。而每當有大陸軍機進入時,臺軍就不時起飛戰機進行驅離。雙方的對抗讓人不時會聯想到1996年臺海危機。大家都知道,1996年的臺海危機是從1995年李登輝訪美引起的。
  • 蹬鼻子上臉:美國對臺軍售追加23億,包含400多枚「魚叉」飛彈!
    看來這次美國是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了,就在昨天外交部點名宣布制裁美國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防務和雷聲三家軍火巨頭公司後,美國五角大樓於同日宣布向臺灣出售大批"魚叉"反艦飛彈以及配套設備,本次對臺軍售總額預計在23.7億美元左右,甚至超過了上一筆18.1億美元的軍售。
  • 臺灣夜間秘密發射多枚飛彈,臺媒猜測為「愛國者」和「天弓」
    據環球網援引「中時電子報」6月11日報導,繼4月份進行飛彈試射後,臺灣「中科院」6月11日晚間又再度於屏東九鵬基地以及臺東成功發射飛彈。11日晚間8時左右,臺東成功鎮基翬漁港附近響起刺耳轟鳴聲,隨後一枚飛彈拖著長長的黑煙飛向天際,大約20秒後消失在空中。
  • 臺灣在發生什麼,讓大陸突然發出「懸崖勒馬」警告?
    在國臺辦發布會之前,「臺灣昨夜突然發射多枚神秘飛彈」的消息,已被媒體廣泛報導。報導說,11日晚8點左右,臺灣「中科院」在屏東和臺東兩地各發射了一枚飛彈,飛彈「拖著長長的黑煙飛向天際」「發出轟隆隆的巨響」「火亮照亮夜空」等等。
  • 中美軍機過境後,臺軍發射多枚飛彈,是在威懾大陸還是美國?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前些日子,美國一架戰鬥機無視臺灣警告,直接從臺灣領空飛過。沒過多久,大陸也派遣多架軍機,在臺灣領空短暫停留。這對解放軍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巡防,可臺灣島內某些人,卻不這樣認為。面對美國無視臺方警告,擅自飛越臺方領空的行為,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強烈譴責。中美軍機過境後,臺軍發射多枚飛彈在中國國臺辦發言人對美國的挑釁行為提出強烈譴責後,當天,臺軍發射多枚飛彈。
  • 臺灣將飛彈瞄準 「訪臺」解放軍戰機,蔡英文有膽量發射嗎?
    編輯:堅果 審稿:悠悠 近期,臺灣媒體大量炒作美國衛生部長訪問臺灣的事件,但其實,除了隨行人員訪臺之外,還有解放軍的殲10和11戰機。
  • 美批准對臺出售最新型「響尾蛇」飛彈 首批40枚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7月6日報導,美國國防部7月1日發布公告,批准向臺灣出售40枚AIM-9X Blk2型紅外製導空對空飛彈。據悉美國政府2011年批准向臺灣出售AIM-9X飛彈,數量為140枚,按計劃應該和F-16戰鬥機改進型一起交付,當時批准的還不是最新的BLK2型。
  • 臺灣在夜間突然發射更多的飛彈神秘,整個東海岸一聲巨響蔓延
    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3%以上,納斯達克指數下跌近2%。臺灣半夜發射神秘飛彈,臺灣媒體報導東海岸有巨大聲響環球網消息,臺灣的6月11日神秘飛彈試射數枚飛彈中,臺灣媒體猜測被懷疑是「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III」增程型防空飛彈的夜晚。
  • 外媒:臺灣IDF戰機升級 可多帶2枚「天劍2」飛彈
    」,稱「天劍2C」飛彈的射程從60公裡提高到100公裡,速度從4馬赫提高到6馬赫,重量從180公斤降低到150公斤等等——臺「中科院」在今年6月就否認這種說法,稱這都是媒體臆測,與事實不符。 IDF戰鬥機原本就能帶4枚「天劍1」和2枚「天劍2」,同時還能在機腹掛架上攜帶"萬劍」子母彈布灑器。然而如果照這麼掛載,IDF的航程就基本上只夠起飛在機場附近盤旋了。
  • 敏感時刻,2枚飛彈陸續升空,臺灣當局做出危險動作
    臺當局日前不斷打壓陸資企業,還阻礙兩岸民眾交流活動,這樣的舉動和「臺獨」無異。近段時間,臺當局不斷對美國「示好」,準備搞「金錢攻勢」拉攏美國,而美國也派出高官「訪問」臺灣地區,顯然觸碰到中國大陸底線。解放軍出動軍機對臺海進行巡航,以保護該區域穩定狀態,這讓臺當局十分恐慌。
  • 分析:六種飛彈卻六神無主 臺灣飛彈瞄向何方?(圖)
    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福建東山進行了名為「解放一號」的年度例行軍事演習。在此期間,臺灣當局於6月20日進行了「愛國者」飛彈在美國本土以外首次實彈試射,美方技術人員對此進行了全程觀察。  「愛國者」實彈試射  一改往年在臺東縣成功鎮發射靶彈的慣例,臺灣軍方今年將「愛國者」飛彈靶彈發射點,移師綠島阿眉山的中科院院區。
  • 臺灣「飛彈成群」,蔡英文已做足準備?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美國早就有消息傳出,要把臺灣打造成「刺蝟」島,解放軍即使「武統」也無從下手,或者損失慘重。所以美軍對臺灣軍售大多也是以飛彈為主,臺灣媒體早前就有報導,美方從1997年就開始對臺軍售,當時美方對臺軍售的飛彈數量是112枚。2000年的時候又出售給臺灣71枚艦射型魚叉反艦飛彈,緊接著2004年也跟著德級軍艦的軍售案,向臺灣出售了數十枚飛彈。2007年和2008年分別向臺灣出手了60枚空射型魚叉飛彈以及32枚可由潛艦發射的潛射型魚叉飛彈。
  • 臺軍幻想「飛彈攻擊大陸」!開戰必遭解放軍第一波摧毀
    在「環太平洋-2018」多國聯合演習中,美國陸軍使用「海馬斯」發射了多枚火箭彈,成功擊中一艘退役的坦克登陸艦。而隨著技術的發展,遠程火箭炮與飛彈的差別逐步模糊。「海馬斯」本身就可以同時裝備火箭彈或戰術飛彈,因此威脅力並不小。此外,美軍還發展了一種「精確打擊飛彈」(Precision Strike Missile, PrSM),用來取代陸軍戰術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