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中國快遞年業務量突破800億件」的消息不脛而走,瞬間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引發網友「參與了一項百億項目」的熱議、還漂洋過海「綻放世界」,引發了國內外的熱切關注—— 22日晚,萬國郵聯國際局總局長比沙爾·海珊與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通電話,並專門發來賀信:「這再次刷新了中國快遞業的歷史新紀錄,我謹代表萬國郵聯對這一非凡的成就表示熱烈的祝賀。」 亞太郵聯秘書長林洪亮在賀信中評價道:「這不僅是中國快遞市場發展的裡程碑,也是世界郵政業在戰略機遇期取得的重要進展。」 800億件,讓飽受新冠肺炎疫情折磨的人們看到了快遞業在提質增效,看到了中國經濟在逐漸復甦,更看到了溫暖、希望與力量。它的面孔被清晰勾勒,影響持續擴散、關注持續升溫……
贊!融入世界促發展
在賀信中,比沙爾·海珊和林洪亮不約而同地為中國快遞點讚。 「2020年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但是,我很高興聽到,中國的郵政快遞業得以迅速復甦,在抗擊和戰勝疫情、服務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比沙爾·海珊認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中國郵政管理部門的有效協調以及400萬郵政快遞員工的辛勤努力。 「中國郵政業保持正常運行、促進增長的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果,它們有助於我們重塑經濟社會的復甦形象,為其他成員國成功抗擊疫情、更好發展快遞市場樹立了良好榜樣。」林洪亮認為,「新的歷史記錄表明,即使在疫情大流行帶來巨大破壞性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 事實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家郵政局組織 13 家企業第一時間開通全國馳援武漢救援物資和海外捐贈國內防疫物資兩條運遞「綠色通道」,數百萬快遞小哥冒疫奔忙,為老百姓寄遞生活必需和人間溫暖,累計發運車輛8.75萬臺次、貨運航班779架次,寄遞防疫物資48.98萬噸。 與此同時,中國支援全球的抗疫物資源源不斷的通過寄遞渠道運出。以中歐班列(渝新歐)郵政專列為例,該專列4月3日從重慶首發,開往立陶宛,共發運44個貨櫃、近300噸防疫物資和國際郵件。截至上半年,中歐班列(渝新歐)發運郵件專列14班,疏運全國郵件463個貨櫃、約1400萬件,很大一部分是發往歐洲的抗疫物資。 我國快遞行業也正助推「買全球、賣全球」。目前,我國直接通郵國家和地區達到200多個、自營國際快遞網絡覆蓋國家和地區超過60個,憑藉日益健全的網絡,中國製造更好的通達全球,國外產品也越來越多的進入中國。今年前11月,我國國際快件業務量達到16.4億件,同比增長27.8%,而中國郵政集團全年跨境包裹數量將達到7億件。 「疫情期間,中國積極響應萬國郵聯國際抗疫合作的號召,為最不發達國家郵政部門提供抗疫物資援助,與萬國郵聯成員國分享中國郵政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經驗,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馬軍勝應約同比沙爾·海珊通電話時表示。
圖為2020年第800億件快遞籤收。
燃!提質增效引關注
在各大媒體新聞報導中,800億件,是中華民族抗擊疫情的鏗鏘音符、是市場活力競相迸發的鮮明註腳、是助力暢通「雙循環」加速推進的生動縮影。 央視在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前架起了機器,足足直播了近兩個小時,450多萬網民在線見證了800億件快件的誕生。在這場直播中,不僅關注快遞業取得的成績,也關注行業綠色發展情況,並邀請北京郵政分公司中關村營業部快遞員史春華演示綠色包裝箱的操作。史春華介紹,郵政企業包裝箱由5層瓦楞紙改為3層,重量節約20%。中國快遞業正逐漸「綠」起來。 新華社在報導中指出,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從500億、600億、700億、800億的四連跳。1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春節雙重因素影響,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6%左右。隨著復工復產復市持續推進,快遞業務增速轉正,重回30%以上的高速增長區間。 《人民日報》12月21日1版發表的《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超800億件》文章中指出,當前郵政快遞日均服務用戶近4億人次。郵政快遞業服務民生作用日益凸顯,不斷擴展業務範圍,積極服務製造業,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的確,中國快遞業在積極推動中國經濟轉型,不但支撐今年10萬億元的網購規模,更構建了貧困地區「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上行」的雙向流通渠道,僅今年前11個月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就超過1.7萬億元。同時,郵政快遞業每年新增就業崗位20萬人以上,為國家穩就業作出突出貢獻。 央廣網在《數字背後蘊含怎樣的深意?》一文指出,在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之際,中國快遞業的表現分外亮眼。這是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國內消費回暖的直觀體現,也折射出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幾個月前,大量快件從全國來到順豐武漢吳家山中轉場,有口罩,還有火神山、雷神山的設備。8月21日,在同一個地方,第800億件快件在這裡實現中轉。不停運轉的傳送帶、馬不停蹄的大卡車、穿梭街巷的快遞員,中國的800億件快遞就是靠這一個又一個環節支撐起來的。 與此同時,「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在21日衝上網絡熱搜。網友們紛紛評論:「一不小心又參與了一項大工程」「從快遞數量可以側面反映生活水平的提高」「想要什麼搜一搜,快遞小哥送上門」。也有網友關心快遞員和行業健康發展:「快遞小哥每天派件的壓力很大呀!」「如此大規模的快件量,要加快推動綠色包裝」。快遞的健康快速發展,已成為中國消費者關注關心的大事。 800億是一個新的起點。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快遞業必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必將步履鏗鏘,再攀新峰。 來源:中國郵政快遞報社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國家郵政局,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