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來到威海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公共倉,近6000種進口貨物正在隨著流水線走下貨架,打包發向世界各地;自從9710、9810業務在綜保區實施以來,每天在這裡流通的貨物數量不斷增長。
2018年,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在全省吹響,威海綜保區也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近三年,立足「全市對外開放功能區」的定位,綜保區充分利用特殊監管區域政策功能,以開放為龍頭,進入全面突破發展新階段。
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發展是關鍵。高層次推進「雙招雙引」,綜保區將「深耕日韓」作為招商引資最大優勢和主攻方向,成立3個招商專班,圍繞高端信息、保稅物流、跨境電商等重點產業展開招引「攻堅戰」。
在威海綜合保稅區泓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運營部經理郭永江的電腦上,一串長長的「服務名單」引人注目;自從綜保區高層次推進招引以來,泓信供應鏈「合作夥伴」也越來越多,眼下已過百。
持之以恆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一批重點項目在這裡先後落地。世界500強DHL倉儲物流來了,行業「隱形冠軍」圖麗氏紙業來了,總投資20億元的凌仁萬國產業園項目來了……兩年來,區內新增129家各類企業,實際到帳外資從封關當年的228萬美元增長到如今的3300萬美元。
新動能隨著新項目滾滾而來,也播下了新經濟發展的「種子」。綜保區搶抓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國家試點政策機遇,大力培育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建設了全省首個全模式跨境電商創新產業園,重點搭建「五中心一平臺」功能體系。2019年,全區跨境電商業務完成7.3億元,今年預計完成量將達到15億元,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持續位居全省第一,今年9月又率先在青島關區開通9710、9810業務;如今,無論哪種形式的跨境電商業務需求,綜保區都可實現 「一站式」服務。
良好的產業業態,需要良好營商環境支撐。綜保區主動對標自貿試驗區,複製推廣自貿區政策47項,認真落實國務院「21條」,已推動落地「委託加工」「保稅研發」「保稅維修」等14項政策。
作為全省首家、全國第二家開展委內加工業務企業,日月光半導體(威海)有限公司去年已累計獲得國內訂單合同1.8億元。在多項優惠政策支持下,日月光進出口規模已超過30億元,畝均進出口超過6000萬元,成為畝均效益的標杆企業。
在新舊動能轉換發展的引領下,綜保區著力在深化改革、增強活力上下功夫,圍繞「去行政化」體制機制改革方向,實行「管委會+公司」「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模式,同步推進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加速激發。
明年起,45萬平方米配套設施將打造齊全,園區承載能力將得到全面增強;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服務全市對外開放的功能優勢,助力企業有效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綜保區的發展潛力正在充分釋放。
■故事: 「委內加工」讓企業實現逆勢增長
12月15日14時,走進日月光半導體(威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臺面前,工作人員忙著半導體封裝測試。
截至11月底,日月光進出口總額已突破30億元大關,同比去年增長10%,在大環境並不被看好的前提下實現了快速發展。要問原因,企業的回答其實也很簡單:抓住了「委內加工」的「辮子」,企業成功打開國內市場,加入「內循環」。
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服務的龍頭企業,日月光落戶威海已經有十幾個年頭,雖然效益持續向好,但發展方向卻有些「偏科」;企業此前市場的大頭都在海外,對國內市場的開闢少之又少。
半導體封裝技術在全球都處於領先地位,這樣先進的技術,為何不抓住國內市場?日月光半導體(威海)有限公司經理郭慶華一語道破發展痛點——「此前的政策,對我們發展國內市場不是很有優勢。」
雖身處綜保區,但以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只能承接境外加工業務,「完成一筆境內區外客戶的訂單,客戶要先把原料發到境外,再由境外發往區內。」說起以前放棄國內市場的原因,郭慶華連連搖頭;這中間一來一回,少說也得耗去7天時間,更別提企業的物流成本和周轉資金了。
轉機發生在去年年初。2019年年初,綜保區傳來了好消息——作為威海綜合保稅區封關驗收後第一個被複製推廣的自貿區監管創新制度,綜保區落地「委內加工」政策,允許區內企業直接承接國內訂單,支持區內企業擴大業務規模,日月光成了區內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
國內市場被批准允許進入的消息,讓企業格外重視;企業第一時間展開了研討會,並決定向國內市場進軍。郭慶華大方聯繫起以前被自己拒絕過的客戶:「訂單交給我們吧,現在可以做了,保證服務優質,價格實惠!」
一年多來,日月光的國內市場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眼下已和41家國內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市場遍及廣州、上海等地。郭慶華更是信心滿滿:「就我們現在手裡的訂單,把明年第一季度的日程排滿,一點問題沒有!」
如今,公司產能還在不斷擴大,公司正在緊急招聘員工。對這「甜蜜的煩惱」,郭慶華絲毫不慌;綜保區管委已轉發了招聘啟事,幫著企業張羅人才引進,全力支持企業發展。「政策給力,服務貼心,接下來我們就是卯足了勁加油幹。」郭慶華說。(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匙亮 劉凌玉 通訊員 耿春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