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917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
寫在前面
雖然經常聽一些「專家」說,現在已經進入到了「短視頻」和「直播」時代,但是,苗爸依然不願放棄堅持了900多篇的文章寫作。這就如同一個堅持了多年的業餘愛好,突然要放棄,終究是難捨難分,索性就繼續寫下去。
這或許是一種情懷,亦或是一種信仰。我相信老祖宗傳下來的已經延續5000年的文字寫作,沒有這麼容易就被視頻所取代。
當然,為了「順應潮流」,最近我也「拋頭露面」,兼做了一些短視頻,而且是按照我寫作英語啟蒙文章的風格--堅持,去做短視頻的,並專門取名「苗爸英語啟蒙」。不做則已,一做就堅持日更了79天,離我定的第三個目標--「日更90天」越來越近了。
因為每天分享,閱讀量變大了,思考增加了,熬夜越來越頻繁,對本已忙碌的我,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現在手機上有許多提升效率的app,但是,我還是一口氣從網上購買了三個效率手冊,並且使用定時器,按照「番茄工作法」,安排每天的事務,使我的工作和生活顯得忙而不亂,井井有條。
今天,苗爸分享的是:英語啟蒙的3個「三步法」。希望對你的家庭英語啟蒙有所啟發和幫助。
01
聽說「三步法」
聽說訓練對於英語啟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長期以來,很多地方的高考英語,沒有聽說測試項目,或是聽力成績不計入總分,導致學校的英語課不重視聽說訓練,甚至根本就沒有聽說教學內容。畢竟,學校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高考指揮棒走的。
好在現在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聽說在未來的高考英語考試中的佔比逐漸增加,其中,大部分省份,聽力實行一年兩考,孩子們多了一次考試機會。這些變化表明,未來的英語教學,僅僅重視刷題式的訓練是不夠的,還必須回到學語言的本質上來,即學以致用。
毫無疑問,聽與說是學以致用的最主要的體現形式。如何進行聽說訓練?苗爸總結了三個步驟:
(一)學
第一步,我們需要了解的是:聽什麼內容?怎麼說?
關於聽什麼內容,這是一個寶爸寶媽們經常諮詢苗爸的問題,也是英語啟蒙的入門問題。為了不讓孩子跟自己一樣學成聾啞英語,大家都非常重視聽說訓練,但是,如何開始,聽什麼內容?的確是一個比較令人困惑的問題。
因為很多父母花費不少時間給孩子聽英文兒歌,看英文動畫片,最後發現收效甚微,白白耽誤了孩子的大好時光,錯失了寶貴的英語啟蒙關鍵期(critical period)。
其實,只要掌握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史蒂芬·克拉申 (Stephen Krashen) 提出「可理解性輸入」( comprehensive input )原則,就不會走這麼多彎路了。聽力的第一個目標是積累1000聽力詞彙,為自然拼讀訓練打基礎。
那麼,在啟蒙階段,聽什麼內容才屬於「可理解性輸入」呢?那就是聽律動兒歌和TPR(全身肢體反應)英語指令。律動兒歌推薦Super Simple Songs(簡稱SSS)和 English Singsing,TPR推薦英語啟蒙TPR閃卡。
(二)練
律動兒歌的特點是,邊唱邊跳,孩子看動作,就能夠明白歌詞的意思,相當於兒歌版的TPR教學法。
Super Simple Songs和 English Singsing上面的兒歌比較多,父母可以先選出20首比較容易學唱的兒歌,跟著視頻邊唱邊跳。如果寶貝比較小,儘量少接觸電子產品。可以父母先學會,然後再教孩子。
英語啟蒙TPR閃卡可以有效引導孩子開口說英語,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點讀聽音。看圖片,點閃卡(或是聽閃卡音頻),不跟讀,建立圖片(動作)和聲音的聯繫。
(2)點讀跟讀。一邊點閃卡(或是聽音頻),一邊跟讀,反覆模仿,將看聽讀結合起來。
(3)聽音識卡(做動作)。一邊聽音頻(或者是父母讀閃卡上的短句),一邊找閃卡,打通孩子的英語耳朵。
(4)(互動)寶貝讀,家長找卡片。將10張閃卡擺在桌子上,孩子隨機讀其中一張閃卡,由父母來尋找正確的卡片,用點讀筆點讀確認。
(5)家長做動作(或拿閃卡),寶貝說英語。培養寶貝開口說英語的重要一步,由父母做動作,引導寶貝說英語。
(三)用
學以致用,關鍵在於使用。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使用,才能產生條件反射,形成真正的語感。無論是律動兒歌,還是TPR閃卡,都是日常生活場景動作短句。
因為在生活場景中反覆再現兒歌和閃卡中的畫面,可以激活孩子大腦中儲存的聽力詞彙,然後驅使孩子說出相應的肢體動作所對應的英語。
例如:button your shirt(扣好襯衣紐扣),put on your shoes(穿上鞋子), take off your coat(脫掉外套)等。每天用上一次,要不了幾天,就熟練了,可以脫口而出了。
02
讀寫「三步法」
一般來說,過了聽說關之後,閱讀就相對輕鬆一些了。因為有了聽力詞彙之後,可以通過自然拼讀訓練,將聽力詞彙轉化為閱讀詞彙。
當然,僅靠聽力積累的詞彙,想要輕鬆自主閱讀,還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看動畫片和擴大閱讀量來增加孩子的詞彙量,為將來閱讀章節書奠定基礎。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苗爸發現,閱讀與寫作應該同步進行訓練。中國父母大多數比較重視孩子的英語閱讀訓練,但是往往輕視乃至忽視了寫作的訓練。
大家普遍認為,按照聽說讀寫的順序,寫作應該是最後一個訓練項目,所以,一直以來,孩子的寫作啟蒙沒有及時跟上,導致大多數的中國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偏低,高中學生寫出的英語作文,語句不通,邏輯混亂不說,基本的單詞拼寫都錯誤百出,不忍目睹。
為此,苗爸分享英語啟蒙讀寫「三步法」,幫助孩子早做準備。
(一)讀
閱讀是英語水平提高的終極法寶。美國的中小學校都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訓練,比較有名的「百萬閱讀俱樂部」(Million Word Club),就是一個例子。
從英語啟蒙的角度來看,閱讀應該分為三個部分:
(1)晨讀(朗讀)
英語是表音文字,音形合一。在孩子英語啟蒙階段,建議大聲朗讀,將英語的聲音印入到孩子的大腦之中,這一點非常重要,可以為今後的「聽音能寫,見詞能讀」奠定紮實的基礎。
晨讀是一個非常好的閱讀方法。選擇孩子喜歡的英文繪本,或者是比較簡單的故事性比較強的短文,例如《新概念英語》等,作為晨讀的材料,孩子容易接受。
(2)跟讀
在閱讀的初級階段,跟讀是一個重要的正音方法。跟讀的過程,就是一個模仿的過程,從語音、語調、語氣等方面模仿原聲。音頻的語速不能太快,否則容易吐字不清晰,導致發音走樣。
跟讀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聽完一句後,再跟讀。還有一種,是與原聲幾乎同步跟讀,也稱「影子訓練法」(shadowing)。建議先選擇第二種跟讀方式,更能夠把握每一個單詞的語音語調。
(3)自讀
想要真正擴大閱讀量,離不開自主閱讀。只有自主閱讀,才能提高閱讀速度。即使如此,也需要制定閱讀計劃。例如,每天閱讀30分鐘,或是每天閱讀10頁或15頁。
只有通過這種量化的方法,才能提高閱讀效率。隨著自然拼讀的普及,現在開始自主閱讀的孩子越來越多。從跟讀到自讀,可以有一個過渡階段。即每天花一半時間跟讀,一半時間自讀。
(二)背
因為缺乏語言環境,大部分中國孩子的輸入量和輸出量都嚴重不足。為了彌補這一缺陷,背誦文章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有關背誦的重要性,古人有很多見解。例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英語啟蒙也是如此,特別是晨讀,不要貪多,每周晨讀一篇文章,每天讀5遍或10遍。只有背得多了,說的時候才能脫口而出。
(三)寫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通過大量閱讀,不僅僅可以學到句子結構的變化,也能學到文章的結構,可以擴大孩子的視野,甚至能夠學會批判性思維方式。
美國幼兒園小朋友的寫作是從大寫字母和標點符號開始訓練的。在此基礎之上,可以進行以下的訓練:
(1)仿寫句子
這個小朋友都比較熟悉,先從簡單句開始,將主語和賓語進行替換。例如:
I like apples.
可以替換成:He likes apples.
或者是:I like bananas.
(2)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與看圖說話類似,是訓練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方法。在開始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範文,讓孩子模仿,然後再自己寫。
這個話題,苗爸以前分享過,可以分為三個句子進行訓練。例如:First..., Then..., Last...
03
落地「三步法」
許多父母都學過不是英語啟蒙方法,但是缺乏落地行動。任何理論都是實踐經驗的結晶,僅僅是記在大腦裡是不夠的,還需要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落地實施,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
下面三個落地步驟,可以幫助父母提升家庭英語啟蒙的效果。
(1)清單
苗爸現在使用的就是清單管理法。每天睡前在效率手冊上寫下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清單(to-do list),通常寫下5點重要事項,最好排一下順序。每完成一項,畫一個勾。
(2)監督
孩子小的時候,即使有清單,也需要父母的監督。畢竟孩子的自律能力比較弱,只有經過100天左右的父母監督,孩子才能夠養成掌握管理能力。
(3)獎懲
每個周末對本周的清單執行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完成得比較好,就給予獎勵。如果完成的不好,則進行相應的處罰。
常言道:生活要有儀式感。有了獎勵機制,孩子的自我規範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學英語的積極性也會不斷增加。
小結
英語啟蒙的3個「三步法」
(1)聽說「三步法」:學、練、用
(2)讀寫「三步法」:讀、背、寫
(3)落地「三步法」:清單、監督、獎懲
每天分享一個英語啟蒙方法,已經連續日更75天了。歡迎各位朋友繼續支持苗爸,把這個視頻分享公眾號做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