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日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通過消費拉動實現經濟復甦已經成為共識。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表示,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推動消費回升。
2020年5月,在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們一致認為,要適應民眾多元化需求,通過科技賦能,進一步拉動中國「新消費」的發展。
到底什麼是新消費?新消費又將如何幫助中國經濟復甦呢?
後疫情時代的新消費公司們
疫情衝擊了中國的消費行業。
統計局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4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8萬億元,同比下降16.2%,但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56萬億元,同比增長8.6%。
與此同時,據樂信研究院近期發布的《後疫情時代年輕人消費趨勢報告》顯示,62%的受調研人群預期收入不會減少;65%的人將增加支出,比3月提高19個百分點。
「新消費」貢獻突出。
公開資料顯示,相對於傳統消費,所謂的新消費就是指藉助人工智慧、網絡、直播等技術,從而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產品或服務帶來的真實體驗感。
與此同時,作為新消費的參與者,「新消費者」具有如下特徵:
1、「新消費者」是意識清晰的消費者,不崇洋,不崇貴,不攀高,不從眾;
2、「新消費者」是有權利主體意識的消費者,知道自己的權利所在,也必然尊重他人的權利。
中國新消費的典型代表企業,比如拼多多、樂信等,在疫情期間通過消費創新實實在在為中國經濟復甦做出了貢獻。
2020年5月22日,作為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也就是疫情期間,拼多多年度拼多多發布一季報,第一季度營收65.4億元,遠市場預期49.74億元,與此同時,季度平均月活用戶4.874億,同比增長68%,相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高達1.85以活躍買家數。
再比如樂信,其通過多種舉措促進了消費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在疫情期間,作為服務「新消費者」的一個新消費服務平臺,樂信舉辦分期購物節、5G來電節、我愛生活節等創新活動贏得了消費者及商家的雙重認可,比如通過,有力拉到了消費復甦,比如,僅在「我愛生活節」大促活動當天,分期樂商城「我愛生活節」首日交易額就比5月日均值增長263%,創下2020年以來的單日交易額紀錄。
樂信還為「新消費者」提供了會員制消費服務,並且該服務也同樣在2020年一季度再創新高——樂信一季報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樂信付費會員產品已服務近200萬人次,復購率達63.5%,其中,會員消費人數、次數、金額三項指標方面實現全面增長,2020年4月環比3月分別增長141%、260%和846%。
2020年6月4日,據樂信(NASDAQ:LX)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樂信用戶數突破8000萬達8420萬,同比增長99.7%,用戶數和增長速度均創歷史新高;授信用戶數2070萬,同比增長78.9%;單季活躍用戶數640萬,同比增長99.1%;單季新增活躍用戶數96.5萬,同比增長37%。用戶數快速增長推動規模、收入持續提高,截至一季度,樂信在貸餘額585億元,同比增長67.2%。
新消費公司疫情下的選擇
疫情期間,共同抗擊疫情,這是新消費公司疫情下的共同選擇。
在這些新消費公司看來,困難時期,最好的合作夥伴和最忠實的用戶就是最好的競爭力,因此,疫情下,大部分新消費公司都選擇和合作夥伴、用戶站在了一起。
比如,在拼多多,為了保障消費者需求的商家利益,拼多多還給予了每筆訂單最低補貼2元的專項補貼,激勵平臺數百萬商家為消費者、為疫情嚴重地區提供物資保障支持。
樂信更是如此。樂信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與受疫情影響的用戶、商家、合作夥伴共克時艱,減免各項息費、服務費共計3.4億元;社會捐助1500萬元、響應政府號召發放消費券2500萬元;額外增加疫情特殊專項撥備9億元,這些舉措雖然短期內導致樂信於2020年一季度虧損6.78億元(毛利1.67億元),然而據業內人士介紹,該撥備並不等於虧損,而是對企業經營中可能已經構成的風險和損失作出準備,撥備留足是穩健企業的做法,也是對合作夥伴負責任的表現,有利於更好的輕裝上陣。
「一季度,面對百年未遇的疫情衝擊,我們多措並舉積極應對,同時發力新消費平臺戰略,使得用戶數、交易規模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超額完成一季度預期目標。國內疫情最壞時刻已經過去,消費、就業正快速復甦,我們的業務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公司二季度將繼續回到規模化盈利軌道,我們對完成全年1700-1800億元的目標充滿信心。」樂信CEO肖文杰表示,受疫情影響,包括車貸、房貸、銀行信用卡、居民消費貸的逾期率都出現短期上升,比如樂信,在2020年一季度新增資產FPD7逾期率為3.7%,也出現了短期波動,然而,伴隨著第二季度的逐步復甦,樂信的FPD7逾期率已降至2.77%,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從總體來看,樂信資產質量保持穩定、風險呈下降態勢,進入二季度以來,資產質量進一步向好。
(圖說:受疫情影響,房貸、車貸等領域金融逾期都出現上升。)
與此同時,樂信2020年一季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樂信線上線下分期消費業務均出現大幅增長,旗下分期樂商城擁有商品數達240萬(SKU),一季度線上線下消費場景交易額達105億元,同比增長337%,其中線下交易額達93億元,同比增長1239%。
在強勁的消費數字面前,面對即將到來的經濟復甦,作為新消費服務平臺,樂信在疫情結束後也迎來了快速增長。
樂信的新消費主張:用技術手段實現消費增長
據CMMS統計1997-2017年中國的宏觀消費數據顯示,自從2012年以來,中國已經開始進入個性化消費升級階段。
2012年,中國消費者收入出現質的飛躍,尤其是伴隨90後的崛起,在90後作為消費主體的升級帶動下,中國的消費升級由此全面爆發,當然,消費對GDP的貢獻率也穩步提升。
2019年,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內需對中國GDP的貢獻佔比近九成。
從消費金額來看,90後的消費額度是70後的兩倍——作為成長於網絡與數位技術時代的90後,在消費的渠道、場景、觀念方面與70後完全不同。
而樂信作為最受歡迎的消費服務平臺之一,其成功崛起並且不斷發展的原因是樂信堅信用技術可以提升消費服務——通過不斷投入技術研發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樂信受到了「新消費者」的認可,換句話說,他們的新消費服務滿足了90後的個性化需求。
比如,通過樂信自研的「靈犀」AI智慧平臺、「鷹眼」智能風控引擎、「蟲洞」小微金融資產處理技術平臺三大核心技術系統,在樂信分期樂商城,可以輕鬆實現為精準用戶畫像,並結合深度學習和協同過濾等AI技術,識別用戶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商品和服務,這些技術不僅幫助樂信贏得了眾多合作夥伴的信任,而且還使其新消費生態圈更加穩固。
據樂信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為了新消費平臺戰略的進一步實現,樂信的研發投入高達1.26億元,同比增長34.5%,在同行業當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2020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網際網路助貸平臺的重要社會價值。
與此同時,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進一步明確,鼓勵金融科技降低金融服務成本。
這讓新消費服務平臺樂信更是獲得廣泛的發展機遇。
「這些政策對行業來說是重大歷史性機遇,樂信憑藉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及穩健經營策略,將贏得越來越多合作夥伴和用戶信任,迎來新的發展機會。」肖文杰表示說。
在新消費時代不斷發展及消費復甦的當下,樂信的增長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