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五單元——長方形周長

2020-12-18 小學知識點歸納

本課需要掌握長方形周長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材第48頁問題一:量一量,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用直尺先量出長方形4條邊的長度。

方法一:根據周長的意義去求,就是求長方形4條邊的長度之和。

5+3+5+3=16(釐米)

方法二:利用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徵,先求出2個長的和,再求2個寬的和,最後把它們加起來。

5×2+3×2=16(釐米)

方法三:在長方形的4條邊中,由於一組領邊之和(即1個長加1個寬)恰好是長方形周長的一半,所以長方形的周長等於一組領邊之和的2倍。

(5+3)×2=16(釐米)

⒈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已知長和寬的長度。

⒉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⑴長方形的周長=長+寬+長+寬

⑵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

⑶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問題二:正方形的周長該怎麼計算?量一量,算一算,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用直尺先量出正方形4條邊的長度,邊長為3釐米。

方法一:這個圖形是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根據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推出正方形的周長就是4條邊的長度之和。3+3+3+3=12(釐米)

方法二:正方形4條邊的長度相等,4條邊的長度和就是邊長的4倍,可以用「邊長×4」來求正方形的周長。

3×4=12(釐米)

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⑴可以把4條邊長加起來。

⑵用1條邊長乘4,即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問題三:淘氣想靠牆圍成一個長方形的蔬菜園,長是6米,寬是4米。可以怎麼圍?分別需要多長的圍欄?

要想圍成的長方形蔬菜園一面靠牆,有兩種圍法:一種是其中1條長邊靠牆,另一種是其中1條寬邊靠牆。

圍法一:長邊靠牆。圍成的長方形蔬菜園1條邊靠牆,因此所需的圍欄只有3條邊,即2條寬邊和1條長邊。

4×2+6=14(米)

圍法二:寬邊靠牆。圍成的長方形蔬菜園所需的圍欄是2條長邊和1條寬邊。

6×2+4=16(米)

⒈靠牆圍成的長方形有兩種情況:⑴長邊靠牆⑵寬邊靠牆

⒉圍成的兩種長方形,寬邊靠牆比長邊靠牆所需的圍欄多。

相關焦點

  • 視頻: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圖形的周長》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三年級上冊數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本課的內容是用等大的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和正方形,並求出對應圖形的邊長。在這裡,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怎麼排列?(2)怎麼算周長?根據1×16=16, 2×8=16, 4×4=16,可以知道,一共有三種拼法,接下來,分別算出三種拼法下組合圖形的周長。可以根據長方形周長公式來計算:(1+16)×2=34(分米)(2+8)×2=20(分米)(4+4)×2=16(分米)長加寬的和越小,組合圖形的周長越小。
  • 一道三年級的數學題:巧求長方形的周長!群裡有家長也被難倒
    一道三年級的數學:求長方形的周長題,群裡高中生都差點難倒了!鄰居賴大爺家的孫女正讀小學三年級,昨晚對著一道字數不多,意思明了的題百思不得其解。好,閒話少說,先請看題——這是三年級的題?有人很懷疑,難度不小!根本沒有明確告訴陰影部分長方形的長與寬,怎麼求它的周長?
  • 三年級數學:知道長方形的周長和寬,怎麼計算它的長?
    三年級數學:知道長方形的周長和寬,怎麼計算它的長?-15 12:26 來源:四夕老師成長課 原標題:三年級數學
  • 三年級數學,巧求周長問題的整理
    把一個正方形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形,每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7釐米,問這個原來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三年級數學,一個正方開切割成2個長方形的周長,經典應用題詳解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周長,琦琦沒有看明白,這樣一講,她就懂了
  •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
    三年級的數學相比於一、二年級的數學來說,難度提高了不少。特別是很多的數學知識,從以前形象學習逐步的轉移到了抽象學習,致使很多的小學生不適應,從而成績變得一落千丈。為了解決一些家長的困惑,小磊老師今天精心的整理了三年級數學當中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的知識點,希望通過這一張試卷,幫助小學生們做好複習。看上面這張圖,第一題,下面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這道題可以讓孩子們很直觀地感受到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加深孩子們對軸對稱的形象認識,進而讓這些形象認識植根於大腦,逐步的轉化為抽象認識。
  • 三年級第五單元——什麼是周長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能夠正確地理解什麼是周長,並能正確計算長方形以及多邊形的周長,解決與周長有關的實際問題。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測量不規則圖形及規則圖形的周長。教材第45頁問題一:你知道什麼是周長嗎?通過描樹葉的邊線,發現繞一個圖形邊線一周的總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通過描數學書封面的邊線,發現圍成一個圖形所有邊的長度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 三年級數學下冊《面積》知識點+單元卷,乾貨滿滿,快收藏吧!
    2、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長方形面積=長×寬,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周長=邊長×4.3、面積單位的進率。我們來看第五單元的試題。這套試題難度適中,第1題考察基礎知識,第2題填寫合適的單位有出錯的,注意區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大樹高填寫「米」桌球臺填寫「平方分米」這個錯得比較多。5000平方分米是50 平方米這是也是易錯題。
  • 三年級數學培優練習一:面積和周長問題1
    三年級數學面積與周長問題(一)學習視頻第1課|三年級數學易錯題,計算圖形周長第3課|三年級數學——巧求組合圖形周長!第5課|三年級數學——長方形中截取面積最大的正方形後求面積三年級數學面積與周長問題(一)課後綜合檢測一、填空題1、用兩個邊長是5釐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周長比原來兩個正方形的周長的和減少( ) 釐米。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練習卷,收藏練習吧!
    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面積》,知道了面積單位,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以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已知面積求長:長=面積÷寬已知面積求邊長:邊長=面積開平方已知周長求長:長=周長÷2 - 寬已知面積求邊長:邊長=面積÷4下面是老師整理的一份第五單元過關檢測
  • 第五單元測試卷
    第五單元測試卷一、填空題。1. 圖形的周長就是圍成這個圖形所有線段長度的(  )。2.一個長方形的長是15釐米,寬是5釐米,它的周長是(  )釐米。6. 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25米,它的周長是(  )米。7. 一個車輪的周長是2米,它滾動50圈走過的路程是(  )米。8. 一個長方形寬6 分米,長比寬多2 分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  )分米。
  • 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面積整理與複習
    同學們我們今天複習一下面積這一單元:知識導圖面積的含義: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這些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圖形的面積表示它所含面積單位的數量,周長是指圍成圖形的所有邊的總長。注意計量周長要用長度單位,計量面積要用面積單位。知識點長方形面積=長X寬,正方形面積=邊長X邊長。
  • 三年級數學上第七單元測試卷(空白可列印),答題技巧+能力提升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主要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讓學生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了解數學的價值,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並有探究的欲望。讓學生經歷探索過程,進行猜想驗證,通過歸納總結,概括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體會數學的簡潔性和抽象性。
  • 三年級數學下冊《面積》不好學,快看老師的複習攻略和做題技巧吧
    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面積》不易理解,即使學完,很多孩子也迷迷糊糊。我們來看複習攻略:第一:先複習面積單位,常見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複習面積單位的同時稍微複習長度單位:釐米㎝、分米、米。
  • 一張思維導圖就搞定,三年級數學,周長和面積
    大家好,我是小蔡老師,之前有小夥伴讓我多多分享數學和英語的思維導圖,今天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看到三年級下冊新學的面積,再加上上學期的周長,就一起整理在一張思維導圖上。三年級比較簡單,只涉及到長方形和正方形,如果高年級的同學要做這類的思維導圖,可以周長做一張,面積做一張的,再加上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圓,這樣做起來也是很豐富的。
  • 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易錯點3: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1)由於受已形成的知識和經驗的影響,求長方形的面積會誤用(長+寬)×2,求正方形的面積會誤用邊長×4,混淆了周長與面積的求法。3.長方形的周長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 三年級上冊數學最全面積專練及面積與周長的比較
    #三年級數學上冊長8釐米、寬6釐米的長方形的面積+長6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的面積=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思路二:分割法邊長為6米的正方形的面積+長12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的面積=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思路三:割補法。
  • 齊民有約:美化校園——圖形的周長 單元教學設計
    對於一個沒學過周長的人來說,那麼它要美化校園,首先遇到的便是有關周長的問題。這樣的素材,我們稱之為結構性素材。2.本單元的情景串本單元有2個信息窗。窗1:需要多長的護欄;窗2:安裝不同種類的護欄需要多少錢。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期末老師叫你刷題了!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期末老師叫你刷題了!下面小編簡單給大家整理一下三年級上冊數學所學習的主要內容:第一單元是認識秒,把秒放到一二年級時間的認識裡,就有時、分、秒三個時間單位,知道他們的進率是60。 第二單元是萬以內的加減法(一)第四單元是萬以內的加減法(二)這兩個單元最好是合起來複習,最要的是認識進退位加減,這個可以跟二年100以內的進退位進行比較。
  • 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解方程》、《猜數遊戲》小結和培優訓練
    一、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解方程》課堂小結1、解方程(一)課堂小結:①等式性質一: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②解方程的書寫格式:解方程前要先寫一個「解」字和冒號;一步一脫式,每算一步,等號都要上、下對齊;表示未知數的字母都要放在等號的左側。③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 長方形和正方形專項,尤其求圖形的周長,有答案
    長方形和正方形專項,尤其求圖形的周長,有答案。圖形問題是小學數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會學到長方形和正方形,還會學到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圓。認識邊角之後還會學習周長、度數和陰影部分的面積等。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計算它們的周長,是常考題型,如下圖第六題第1小題,前四個圖形都容易求,看第五個圖形,不是完整的長方形,不能直接利用公式計算,但是可以利用平移法,一條邊長為40米,另兩條邊長為30+30=60(米),把凹下去的那一個小邊平移上去,就是40米,另兩條豎的小邊長10+10=20(米),所以這個圖形的周長為40+40+30+30+10+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