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網際網路應用工作委員會指導,由國內知名IT高管社群——IT東方會舉辦的《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兩百餘位技術高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發展與挑戰,分享新基建背景下AI和大數據技術應用創新實踐。
聯通雲數據有限公司首席產品官宋國歡獲邀參會,並在會上以《數字經濟時代的5G+ABC》為主題,結合多元視角,探討了5G萬物互聯時代,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數據(Big Data)、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如何發生良好化學反應,促進新一輪發展。
聯通雲數據有限公司首席產品官宋國歡
在他看來,5G開啟萬物互聯新紀元,引領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加速發展;5G+ABC改變千行百業,實現換道超車,不僅成為新一輪發展的催化劑,更是我國軟實力、競爭力所在。
數字經濟時代,5G應用體系呈「4+X」結構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既是新的生產要素,也是經濟增長新動力。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其定義也從狹義走向廣義,從基於通信科技的數位化部門逐漸泛化成圍繞數字產業技術的數字經濟,並延伸至數字產品和服務使能的數位化經濟。
根據相關統計報告,全球數據規模從2018到2025E,預計增長5.3倍,數據帶動經濟發展趨勢初顯。
與此同時,5G技術的發展也已經突破了面向個人的溝通互聯的移動網際網路範疇,廣泛進入到產業和行業領域中,並整體呈現出視覺銳化、體驗極致、雲端一體、現場增強4大應用趨勢,並逐漸滲透垂直行業,形成工業、電力、醫療、教育、媒體等X類行業領域應用。
這種落地趨勢也讓終端與雲端始終連接,因此5G的規模建設也將推動算力從雲端轉向終端,雲端一體/端雲協同將成為常態。
5G持續拉動雲計算增長,行業雲、多雲將成主要趨勢
在4G向5G升級的過渡期,長短視頻成為新風口並帶來C端流量的規模躍升。隨著三大運營商5G正式進入大規模部署加速期,未來5G應用端toC和toB兩側合力將帶來流量指數級爆發。
與此同時,雲流量規模增長空間被大大拓寬。據思科預測,到2021年全球數據中心流量將增長到每年20.5ZB,而95%的數據中心流量將是雲流量,雲計算正逐漸成為全網流量增長的核心推動力。
在5G技術普及的影響下,雲計算產品的維度將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面,行業雲技術的廣度和深度將進一步提升,藉由5G帶來的大帶寬、強連接能力,智能操作、智慧工業、智慧教育等一系列行業場景落地場景更加清晰;另一方面,5G網絡將多層、異構、異地的雲連接在一起,雲計算的壁壘和邊界會越來越模糊,5G技術將加速多雲平臺和多雲融合服務。
毫無疑問,隨著今年新冠疫情大大加速了社會整體數位化建設進程,未來也需要雲計算廠商提供更強有力的服務支撐起多樣的生產生活方式,行業雲與多雲趨勢也將在不斷落地中得到深化。
聯通沃雲助力5G應用落地
為了助力5G應用落地,加快全社會的數位化進程,聯通沃雲積極發揮運營商背景優勢,不斷提升技術和服務能力,最終以新沃云為核心,打造了立體化布局,提供多樣化雲供給。
一方面,聯通沃雲在全國範圍內打造了三層雲池:承載公有雲的核心雲池,31省內承載行業雲的骨幹雲池以及承載大客戶業務的邊緣雲池。並發揮運營商網絡優勢,通過雲聯網實現平面拉通。
目前,聯通沃雲已建立起公有雲、私有雲、邊緣雲、信創雲、雲聯網等多樣化的雲基礎系列產品,在今年也推出了政務雲、醫療雲、教育雲、視頻雲等一系列深耕行業的行業雲系列產品。
此外,聯通沃雲還基於雲計算發展趨勢,為中國聯通打造了具備雲網融合、多雲管理、智能運維能力的騰雲四大平臺,實現了自身從雲服務商(CSP)到雲運營管理服務商(CMSP)的身份轉型。並依據成功的數位化轉型自實踐經驗,推出全新的靈雲混合多雲管理平臺(簡稱靈雲CMP),向行業提供業界領先的多雲管理能力。
據悉,靈雲CMP由聯通沃雲自主研發,能幫助企業構建雲環境,實現混合雲或異構雲的統一管理、自動化部署與運維、持續集成與交付的商業化雲管平臺產品。基於靈雲CMP雲託管能力,聯通沃雲還能為企業用戶提供CMSP(雲管理與運維)服務,覆蓋客戶企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架構諮詢、上雲遷移、多雲管理、雲上運維等上雲全流程環節。
無論是行業雲還是多雲趨勢,都是雲計算向更廣更垂直延伸的表現。可以想像,未來在遍布全球的雲計算中心的算力和5G網絡覆蓋支撐下,各種智能應用和智能終端將會在企業和消費者中全面普及。而聯通沃雲也將依靠5G+ABC技術的融合,為5G應用落地提供強大基座和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