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人類精神文明起源

2020-12-28 中國社會科學網

  人類史前思想是如何起源的?人類的精神文明是如何誕生的?藝術和宗教是如何產生的?人類早期的象徵表達是如何形成的?這不僅是史前研究或認知考古學的熱門話題,同時也關涉早期人類文明的核心問題,即史前思想(prehistoric intellectual),也就是史前人類的象徵體系(symbolic system)。象徵體系不僅是藝術表現、喪葬實踐和社會系統,而且作為人的特徵而存在。不過,這個話題的話語權往往被歐洲所操控,特別被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巖畫的數量和分布上佔主導地位的法國和西班牙所掌握。

  巖畫測年打破歐洲中心論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藝術和巖畫在整個遠東地區特別是在我國似乎是一個被忘懷的學術領域,但在世界範圍內卻是最受關注的考古學課題之一。西歐南部坎特布裡安山脈的洞穴巖畫不僅是世界上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藝術作品的聚集地,同時一直被認為是人類藝術和象徵思維的起源地,人們相信「這盞燈一直閃耀在創造力的光芒璀璨奪目的歐洲」,這也是歐洲中心論的根源之一。不過在這方面,歐洲中心論近年來隨著考古材料的新發現不斷遭到挑戰。2007年,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奧伯特(M. Aubert)等人對東帝汶的動物巖畫進行了鈾系測年,發現其時代距今兩萬多年前。其後,奧伯特等人又對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Sulawesi)廷普森洞穴(Leang Timpuseng)裡的動物和手印巖畫進行了鈾系測年,獲得了四萬年之久的古老數據。2019年,他們對蘇拉威西島斯鵬4(Leang Bulu『Sipong 4)洞穴中的人類最早狩獵巖畫又做了鈾系測年,結果獲得了更為驚人的距今43900年的古老數據。

  該測年的意義不僅在於證實了亞洲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巖畫的古老性,而且打破了在藝術和精神文明起源問題上的歐洲中心論。正因如此,美國的《科學》雜誌將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更新世洞穴壁畫的發現與年代的測定列為2014年十大科技突破(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之一。雖然亞洲巖畫時代的古老性已被確認,然而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畢竟在數量上,歐洲南部的舊石器時代洞穴巖畫達上百處之多,東南亞地區的十幾處舊石器時代晚期巖畫能否與之抗衡?既然亞洲巖畫和歐洲巖畫同樣古老,那麼誰影響誰?抑或歐洲與亞洲都是「流」,另外還有一個更為古老的「源」,只是尚未被發現?奧伯特等人傾向於後者。筆者也同意其看法,而且進一步認為這個更為古老的「源」很有可能在中國雲南。這主要基於2017年我們對雲南金沙江彩繪巖畫的大規模發現和最新的鈾系測年數據,以及南島語族擴散(Austronesian dispersal)的人類學理論而提出。

  金沙江巖畫重要性得以體現

  金沙江彩繪巖畫在風格上與歐洲坎特布裡安地區洞穴巖畫特別是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4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巖畫中的動物形象非常相似。此外,兩地巖畫所表現的動物種類也有更多的親緣性,如野豬、鹿豚、貘、羚羊、牛等。21世紀初,澳大利亞學者保羅等人便注意到金沙江巖畫與歐洲舊石器時代自然主義風格巖畫之間的相似性。他與我國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學家合作撰寫了《自然主義:中國雲南金沙江巖畫的風格與性質》一文,發表於英國的《劍橋考古學雜誌》。他們將金沙江巖畫和歐洲南部舊石器時代洞穴巖畫進行風格比較,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極大興趣。由於金沙江巖畫中出現了雲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便已滅絕的動物(如「貘」),所以巖畫的古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金沙江巖畫自1988年首次發現以來,迄今已發現了80多處。2012年,保羅等人與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金沙江白雲灣彩繪巖畫進行了鈾系測年,測年報告發表於美國《考古科學雜誌》,題為《中國西南巖畫的鈾系測年》,巖畫的年代為距今5738年前。

  2016—2018年,河北師範大學國際巖畫斷代中心、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雲南省迪慶文物保護學會、西安交通大學組成聯合巖畫考察隊,對雲南香格裡拉金沙江流域的7個彩繪巖畫地點進行了考察,並對其中5個地點進行了鈾系測年的樣品採集和年代分析。儘管測年報告的文章尚未發表,但從目前的實驗室數據來看,金沙江流域彩繪巖畫的時代當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其中4個數據年代在1萬—3萬年,巖波洛巖畫點的測年時代在14733±783年、14980±637年。巖多谷等兩個巖畫地點的鈾系測年甚至為兩萬多年前。

  舊石器時代藝術品的發現在我國寥若晨星。即便像人體裝飾品這種在歐洲常見的藝術品,在我國亦屬鳳毛麟角,遑論巖畫。國際巖畫界一度認為,藝術的發源地可能是非洲、歐洲甚至西伯利亞,但不可能在東南亞,更不可能在中國。然而,就目前的實驗室數據而言,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巖畫和中國雲南省的金沙江巖畫證明,東南亞和中國不僅存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藝術品(包括巖畫),而且可能是世界藝術和象徵思維的發源地。

  自1988年金沙江彩繪巖畫發現以來,引起了學界密切關注。就藝術風格來看,其與歐洲舊石器時代洞穴巖畫有諸多相似之處,譬如動物主題和自然主義的風格。其與印度尼西亞4萬多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彩繪巖畫,更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除了自然主義風格的動物主題和動物種類外,還有繪製技術、手法與模式(如單線或複線的側面輪廓表現法、幾隻動物重疊一起的繪製法、清晰的豬鬃鬣毛表現法、線形塗抹法等)等。

  推進金沙江巖畫研究

  但僅憑藝術研究和人文研究,始終無法解決金沙江巖畫的年代問題,所以多年來其研究一直沒有進展。2014年,蘇拉威西舊石器時代巖畫測年發表以後,人們意識到東南亞不僅可能是人類藝術和象徵思維的發源地之一,而且在蘇拉威西和歐洲坎特布裡安洞穴巖畫之前可能還存在更為古老的藝術起源地,這使得我們探尋藝術起源的目光又一次瞄準了金沙江彩繪巖畫。金沙江彩繪巖畫不僅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藝術作品,而且可能是世界藝術之源。印度尼西亞舊石器時代巖畫的發現,僅僅動搖了藝術起源的歐洲中心論,但畢竟只有十幾個地點的舊石器時代巖畫,不足以與歐洲坎特布裡安洞穴的上百個巖畫地點在數量上相抗衡。但是,金沙江流域目前已發現的80餘處彩繪巖畫地點,其時代一旦得到確認,便能在數量上與歐洲抗衡,從而打破歐洲中心論。

  金沙江巖畫分布於青藏高原東南緣川滇藏交界處的金沙江及其支流沿岸,主要由史前狩獵採集人群製作,是以彩繪巖畫為主兼有鑿刻、噴印等技法的巖畫群。金沙江巖畫大多數採用描繪的技法、寫實主義的風格,表現野牛、鹿、巖羊、山羊、野豬、麂、獐、猴、野馬、野驢、熊、虎等動物圖像,刻畫準確、用筆熟練、形態生動。此外,還有人物、弓箭、手印、符號、幾何圖案等。有的地點的巖畫,圖像顯示出不同顏色勾勒的痕跡互相疊壓,可以據此分析巖畫的分期。金沙江巖畫是目前有絕對年代數據測定記錄的中國最古老的彩繪巖畫,是不同於中國其他地區巖畫的一個獨特的巖畫種類,與法國、西班牙舊石器時代以及東南亞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狩獵採集巖畫相類似。金沙江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人群遷徙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這裡居住著漢、藏、納西、傈僳、普米、彝等民族。金沙江地區地理地貌、氣候環境、植被林木的多樣性,包括人類族群的雜居錯居,導致了早期巖畫數量上的龐大和形式上的多樣性。金沙江巖畫的發現,為歐亞大陸史前現代人遷徙、人類精神文明和象徵思維的發軔、宗教藝術的起源等,提供了珍貴的考古學證據。

  在南島語族擴散的人類學理論語境下,我國雲南金沙江和印度尼西亞的巖畫在文化屬性上應該是有淵源或親緣關係的。南島語族擴散的人類學理論認為,在東到太平洋東部的復活節島、西到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北到夏威夷和中國臺灣、南到紐西蘭的區域內,其間包括中國臺灣、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玻里尼西亞等,這一地區的民族所使用的語言雖然多達1000—1200種,但同屬一個語系。澳大利亞學者貝爾伍德、已故著名美籍華裔學者張光直等人已從語言學、考古學、現代分子人類學等方面研究了南島語族的起源、擴散與分布。學者們一般認為,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或跨湖橋文化,從全新世起,順著東南沿海向東南亞或通過中國臺灣向太平洋諸島擴散。金沙江舊石器時代晚期巖畫的發現,不僅從巖畫角度證明了南島語族擴散的真實性,而且時間更早、範圍更為廣闊。正是基於南島語族的擴散學說,我們不僅將金沙江巖畫與蘇拉威西洞穴巖畫關聯起來進行對比,同時亦可將其視為一個整體,作為藝術和象徵思維的東南亞起源的材料證據和理論支撐,與狩獵採集有關的自然主義巖畫傳統可能曾經從西歐延伸到印度次大陸,並延伸到中國東南部。但是,研究這種全球範圍的人類遷徙和文化傳播,僅有人文的理論研究是不夠的,在目前的高科技時代還需要各種科學數據的佐證和支持。

  (作者系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二級教授)

 

相關焦點

  • 探尋人類精神文明的起源
    探尋人類精神文明的起源(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湯惠生):人類史前思想是如何起源的?人類的精神文明是如何誕生的?藝術和宗教是如何產生的?人類早期的象徵表達是如何形成的?
  • 和蒙曼一起,探尋人類文明起源之謎
    「遊山西·讀歷史」大型文化探尋節目《山河天地間》第三期中華文明演進史來啦!「參天之下,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張澍山西自遠古到史前一直都是中華人類文明的延續與傳遞之地180萬年前人類在這裡學會取火西侯度遺址中有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的證據500萬年前高傲的靈長類——世紀曙猿發現於山西垣曲
  • 探尋人類最早的記憶工具,文字起源說
    01文字的起源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是在人類長期的繁衍生息和與自然界的鬥爭求生的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文字起源於勞動。人類的祖先為了生存,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步提高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了生存的條件。如利用集體的力量,火器和石器的發明使用等等,都進一步促進了人類的進化。
  • 人類起源問題,在學術界也是一個極端複雜課題,人類真是魚嗎?
    很多時候,人類都行走在探索真相的道路上,明白真相時才發現一直生活在假象的陰影裡。探尋真相的過程總是坎坷而艱難的,大自然是神秘且美妙絕倫的,它的每一個領域都值得我們探索與研究,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一個物種,長期以來都執著於對自身起源的探索。
  • 人類的起源與進化(上)
    人類是現在地球上的統治者主宰著地球,然而人類一直在探尋我們從哪裡來?人類是何時在地球上誕生呢?現在的我們包括:模樣、思考、溝通、行為以及生存方式等,又是如何一步一步進化成功成為今天的我們呢?根據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理論:所有生物物種是由極少數共同的祖先經過自然選擇而演化成的,物種是可以變化的,生物是在進化的,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原因,所謂適者生存。根據這一理論,讓我們回到6500年前,見證讓你感到震驚和不可思議的人類起源過程。在650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一次生物大滅絕,導致地球上三分之二的生物遭到滅亡,統治地球約1.6億多年的地球霸主恐龍,在這次災難中不幸滅絕。
  • 《冰雪奇緣2》新預告探尋魔法起源
    《冰雪奇緣2》新預告探尋魔法起源 時間:2019.10.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Dante 分享到:
  • 人類起源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古往今來,面對著浩瀚的歷史長河,人類不斷的向自身,向宇宙重複著這個疑問。在歷史悠久的中國,人們對女媧造人的故事耳熟能詳。在西方上帝造人的傳說也是婦孺皆知。然而神話畢竟是神話,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已經一步步的揭開人類起源之謎。某些人類始祖遺蹟的考古發現,讓我們對遠古人類有了直觀的認識。那麼人到底從哪裡來?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呢?就讓我們走出神話的迷霧,首先開始探尋中國大地上古人類的發展軌跡。
  • 達爾文掉粉之人類起源新說
    達爾文掉粉之人類起源新說文、修圖/高雨冬(雨冬江南)作者高雨冬(雨冬江南)獨家授權百度平臺首發,任何第三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製作鏡像。人類是怎麼來的?探尋人類祖先的起源,一直是人類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的議題。
  • 中國人起源非洲?許昌村民挖出10萬年前「寶貝」,打破非洲起源說
    而人類的本能也一直是在茫茫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歸屬。小的時候時而會想像自己是某個稀有人種的後代,時而想像自己的祖先發生過什麼驚心動魄的事情。我們成為人類的自豪感,也不斷讓我們探尋自己的起源。人類在自我認知之後更強烈地想要尋找自己的起源。如今考古學界盛行的「非洲起源說」在學者中都很有權威,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爭論。英國科學家通過DNA證據提出所有現代人都是起源於20萬年前的一位非洲女性。一些學者對不同地區的DNA進行限制性長度分析,構建了簡約樹,發現第一次分歧發生在非洲人和非非洲人之間,也就是說最開始的起源就是非洲人。
  • 人類起源之謎
    人類的起源指人類的歷史發展的淵源,人類如何起源,歷來爭論很多。其中一個假說就是: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遊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演化而來的。這種棘魚屬的原始鯊魚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 到此一遊|攀登比珠峰還古老的山脈,探尋人類起源的秘密 - 新京報...
    作為世界遺產的湯恩文化遺址不可錯過,這裡有能夠確定人類起源和進化的重要線索。1924年,這裡發現了非洲南方古猿的一種——湯恩人猿的頭骨。此外,這裡還發現了距今250萬年至45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標本,100萬年至180萬年前人類使用火的證據。
  • 介紹幾部探討人類文明起源的科幻電影,腦洞大開,你都看過了嗎?
    人類對自身的起源的探索從未停止,達爾文的《進化論》也僅僅是理論,古猿進化為人類的過程還有缺失環節無法補齊。既然如此,人類文明的誕生是否有外星文明的助力呢?好萊塢的編劇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題材,於是就有了以下幾部腦洞大開的關於描述人類起源的科幻電影:一、《2001太空漫遊》(1968年上映,豆瓣評分8.7分):改編自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的同名小說,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堪稱太空科幻題材電影的鼻祖。影片剛開頭描述的是神秘的黑石降臨地球引導古猿產生靈智。
  • 很不幸,人類只是實驗室的不合格產品——人類起源的新假說
    這是哲學的終極問題,也是困擾人類幾千年的終極問題。人類自從學會思考之後,就不斷地苦苦思索、探尋卻終究不得其解。中外古今,無數賢人先哲為了此,窮盡一生心血,創建出各種各樣的哲學,甚至宗教,試圖解答這問題,進而解答人類的起源以及人類的歸宿這一困擾人類的終極問題。
  • 《人類起源的故事》:混血融合是人類演化史的主旋律
    致敬辭對人類起源問題的探究史,幾乎與人類文明發展史等長,由此誕生的宗教、神話、科學、考古構成蔚為大觀的人類起源故事。隨著對古人類DNA研究的突破,人類起源和演化史正在被重寫,《人類起源的故事》正是該領域的奠基之作,它通過對古人類DNA的研究考察探索世界各地區人群的演變史,並揭示出混血融合才是人類演化的主旋律。
  • 人類的起源是條魚?3億年前人類起源的「騙局」,竟然存在100年
    人類的起源是條魚?3億年前人類起源的「騙局」,竟然存在100年每當有人問起人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的?肯定就會有人說是古猿,確實,在達爾文的《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一書中提到過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觀點,那我們和其它的猴類是不是都有著一個祖先呢?
  • 人類曾三次走出非洲 人類起源再爭議
    他們不再居住在樹上,已經學會了使用火  美國學者利用基因技術挑戰人類進化史,中科院院士接受本報專訪對此觀點表示歡迎  從440萬年前最早的人類化石算起,人類譜系的演化經歷了一個相當曲折的過程。通常認為,人類起源,有兩個關鍵節點———人科的起源和現代人的起源,科學界對此有多種理論假說。
  • 《普羅米修斯》:人類的起源當真如此嗎?
    ,到底人類的進化是教科書學到的嗎?《普羅米修斯》就是這樣一部人類對起源的猜想科幻影片,雖然它是講述《異形》的起源,但從故事主題揭示了人類的起源。《普羅米修斯》上映日期: 2012-09-02(中國大陸) / 2012-06-08(美國),故事發生在地球,公元2089年。
  • 人類起源—直立人
    直立人在前面幾篇文章中,已經向各位介紹了人類歷史起源發展的四個階段:包括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它們生活在分別距今約420-100萬年前,200-100萬年前、200一20萬年前和20-1萬年前。
  • 人類是一種人工智慧——人類的起源
    關於人類的起源最主流的有三個流派,最主流的就是進化論,認為我們人就是從低等生物進化來的,第二個流派就是外星生物創造論,第三個流派就是歷史最悠久的神創論。這次我們先來討論下神創論,剩下的兩個我在今後的文章會涉及到。
  • 人類起源:現代文明「可能出自波札那」
    澳大利亞加萬醫學研究所的遺傳學家凡妮莎·海斯(Vanessa Hayes)說:「解剖學有觀點認為現代人類出現在大約20萬年前的非洲。這種觀點已經出現一段時間了。」 「但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是,現代人類文明出現的確切位置,以及造成他們後來擴散開去的原因。」 但海斯教授的結論引起了同行們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