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導師學術不端影響,26 歲研究生凌晨兩點寫論文在家中猝死!

2020-12-23 山東遠大前程教育諮詢

「我感覺我的導師好像不喜歡我」

2020年1月20日,寒假回家前,李源(化名)對自己的好友說。此後8個月,因為疫情、畢業延期,他一直待在湖北的家裡,拼命趕論文、改論文。

此前的2019年9月,他忙碌了一年半寫完的論文,被導師宣布作廢。按照導師要求,他花了三個月時間重寫了一篇,但還是不合要求,被告知準備延期畢業。此後8個月,李源都在老家苦苦熬論文,直到2020年9月14日凌晨兩點半,猝死在湖北的家中

李源長期忍受老師的壓制教育

2019年9月,李源寫好的第一篇論文,因受導師學術不端事件影響而作廢;因導師功利化的學術思想,李源被迫在沒有項目數據的情況下,撰寫油氣勘探的「生產性」論文;2020年上半年,李源多次催促導師修改論文,均被冷落;2020年9月的多天裡,導師突擊式密集修改論文,迫使李源每天高強度工作,最終於凌晨猝死

李源(化名)過勞猝死的原因主要有二:

1.李源的導師有「學術不端」行為,受到誡勉處分、一系列數據結論作廢。

這導致李源本來已經基本完成的論文變成廢稿,需要換題目重寫。

2.本來按照地科院的要求,碩士發普通期刊也可以畢業。

但導師要求李源發頂級中文期刊,為此多次駁回讓他反覆修改。

這背後反映出的問題,可能許多研究生都能感同身受。

這個問題,就是「導師的利益和研究生的利益不一致」:導師需要的是成果,研究生想要的是畢業。李源就是沒有看清這一點,為了導師的成果,拼命去做自己本來不需要做的事情。

相關部門雖然一直在不懈努力改善這種情況

從規定「導師無正當理由不得限制學生畢業」,到「導八條」,都是在不斷摸索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

師生問題的根源,在於雙方強弱關係的天然不對等。而理性來看,指望前輩對後輩完全無私的給予,也並不現實。關鍵在於,如何在師生之間求得一個最大公約數,實現一個平衡,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責。

所以相關部門在嘗試一定程度上限制導師的權力,以及,給予研究生一定的主動權,使得天平稍微撥正一點。

這是一個需要非常審慎的事情,矯枉過正並非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建立良性循環,讓師生體制在科技發展中煥發活力

最後給即將讀研和正在讀研的學生幾個中肯的建議吧:

1.選導師的時候,多方打聽,認真思考。

2.擺正心態,分清輕重。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必要時,學會拒絕很重要。研究生只是你人生一個階段,不是你的全部。

人生很長,不要太為難自己。覺得撐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先把眼前的事情放一放,其實不會怎麼樣的。

以上就是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受到導師學術不端影響, 26 歲研究生凌晨兩點寫論文在家中猝死!的全部內容了。

相關焦點

  • 導師學術不端論文作廢、研究生重寫猝死家中:微信朋友圈異常乾淨
    此後8個月,李源都在老家苦苦熬論文,直到2020年9月14日凌晨兩點半,猝死在湖北的家中。李源走後,他的電腦桌面上只有幾個與論文相關的文件夾,顯得異常乾淨。生前,他設置了「僅半年可見」的微信朋友圈,一片空白。直到死後,姐姐李倩(化名)代他發了兩條「告親友通知」。 26年生涯,他從小學讀到大學,又去北京讀了研究生。生前,他像是存在於「兩個世界」。
  • 26歲研究生凌晨猝死:導師學術不端被罰,他重寫論文、延期畢業
    此前的2019年9月,他忙碌了一年半寫完的論文,被導師宣布作廢。按照導師要求,他花了三個月時間重寫了一篇,但還是不合要求,被告知準備延期畢業。此後8個月,李源都在老家苦苦熬論文,直到2020年9月14日凌晨兩點半,猝死在湖北的家中。
  • 「我感覺導師好像不喜歡我!」一句話,導致26研究生突死家中
    近日一名來自湖北的研究生(李源)在家中不幸猝死的事件,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而該名研究生,在年初回家的時候曾對自己的好友說過,「我覺得我的導師好像不喜歡我」這句話。近日一名來自湖北的研究生(李源)在家中不幸猝死的事件,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而該名研究生,在年初回家的時候曾對自己的好友說過,「我覺得我的導師好像不喜歡我」這句話。
  • 中國地質大學17級研究生苦熬論文凌晨猝死,又是遇「導師」不良
    中國地質大學17級研究生李源於9月14日凌晨猝死,在這之前,他連續幾周高強度趕畢業論文,臥室裡的燈經常到凌晨三四點才熄。不是的,他雖然本科出身平平,但研究生期間表現出的科研天賦還是蠻高的,加上他非常勤奮,可以說正常畢業是完全沒問題的。 答案也就很清晰了:遇人不良。其導師季新輝將李源視作是自己的廉價勞動力,去年李源都已寫好了畢業論文,導師為了自己的利益(導師手中的項目)、以及出於和其他導師的矛盾,直接作廢了李源的畢業論文。
  • 天津大學碩士寫123頁信實名舉報其導師學術不端!學校:已解聘
    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
  • 導師學術不端,學生履歷會有汙點嗎?
    美國學術誠信辦公室(US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ORI))副主任Wanda Jones表示,雖然涉及造假問題的學生們很多時候都不知情,但是因為連帶關係,學生也會受到一些影響。
  • 論文降重|從韓春雨到翟天臨,學術不端層出不窮,應該如何避免?
    近年來,學術不端的事件層出不窮,有些著名學者也難以倖免,這些人敗壞了學術的風氣,阻礙了學術的發展,給我國的科教事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這些事件,希望從中我們能得到一些啟示。一、何為學術不端?我們總說某人學術不端,那學術不端到底是什麼呢?
  • 改論文猝死的研究生:跟導師發信息前先打草稿,見導師進門手機嚇掉地
    記者|陳龍 編輯|覃旭 凌晨猝死,地質大學研究生李源(化名)沒給這個世界和家人留下任何交代的話。當了大半輩子鄉鎮醫生的父親悲痛莫名。 這個年輕的生命把大部分時間都獻給了學習。
  • 中傳26歲女研究生因論文被卡跳樓墜亡,網友:導師沒有錯!
    近日,中國傳媒大學26歲女研究生黃靜怡墜樓身亡引發關注。對此,中國傳媒大學已作出回應,黃靜怡於5月1日墜亡,已於事發第二天啟動核查工作。
  • 南大徹查明星教授論文:39歲學術榮譽大滿貫,日前承認學術不端
    南大徹查明星教授論文:39歲學術榮譽大滿貫,日前承認學術不端!在最新的聯繫中,這位所謂的明星教授說:我現在身體非常弱,非常不舒服,不要再打擾我了,好嗎?近日一篇關於南京大學教授梁瑩的文章被瘋狂轉載,該文章指出,梁瑩論文憑空消失,存在抄襲和一稿多投等問題。
  • 近年來我國針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政策梳理
    今年以來,從翟天臨論文作假到湖南大學碩士生畢業論文抄襲,社會上引發了關於「學術誠信」的熱議。學術誠信,關乎師德師風、關乎學生質量、關乎大學風氣與創新能力、更加關乎國家的科技實力與形象。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強調嚴厲整治學術不端的行為,淨化優化科研環境,大力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原始創新能力。
  • 大談「導師崇高師娘優美」論文作者被處理 學術嚴肅公平不容造假
    今年初,兩篇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輿論關注,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程國棟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並且論文標註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
  • 天津大學教授遭解聘:本人承認學術不端,願意承擔全部責任
    11月19日,天津大學在其官網發布通報,稱收到有關張某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過初步查證,認定張某卿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某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某卿的聘用合同。
  • 行業自查難以遏制學術不端行為
    這封流傳的舉報信中提及的第一件事,涉及武漢大學教授李紅良:2017年,李紅良在影響因子為30的《自然·醫學》上發表了4篇文章,被武漢大學「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霍文哲舉報,稱其中有兩篇論文涉嫌造假。2015年11月,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衛生計生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聯合印發《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的通知,顯示出我國科技界嚴厲打擊學術不端行為的決心和力度。2016年6月,教育部頒布《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除了確定7種學術不端行為範圍外,還確定了5種針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
  • 又一教育名人「跌下神壇」,學術不端行為不能被原諒
    據報導,胡紅梅分別抄襲了《大貓老師的繪本作文課》《假如要有學習單》《小學中高年級共讀共寫指導書》《繪本有意思——幸福共讀法寶》等多部由他人編著的圖書。在一系列鐵證面前,深圳龍崗區教育局對胡紅梅作出了嚴厲處分,她失去了崗位和曾經的榮譽稱號,職業生涯可能也將走向終結。因「學術不端」毀於一旦的名人之中,胡紅梅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 論文涉嫌造假,導師作為「通訊作者」需要負責嗎?
    根據學者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提供的線索,在最初曝出曹雪濤論文造假的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能檢索到有上述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濤的論文已超過40篇。他是免疫學領域「教科書的存在」據公開資料,曹雪濤26歲時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因碩士論文優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學位。
  • 要開學了,論文寫好了嗎?
    學生們不僅要被導師連環催「虐」,還得被知網「虐」——在家下載論文貴,CAJ閱讀器無緣由閃退、亂碼,寫論文的「靈感」都被種種的「憤怒感」消磨殆盡。從網友的回答中,可見知網在中國學生寫論文中的重要性。 不僅如此,知網因其收錄了國內公開發表論文數量多的原因,國內許多高校都選擇知網的「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進行查重,查重就是檢測論文的重複率,如果重複率高於某個標準,即為抄襲。
  • 又一明星論文抄襲,碩博學位撤銷,還有9種行為均屬「學術不端」
    我們最常聽到關於學術不端的行為就是「論文抄襲」。論文抄襲的認定主要有4種情況,出現其中任何一種就會被判定為抄襲成立。引用他人的作品超過200字而未標明文獻出處;未經授權而擅自使用他人已發表的數據、圖表或未標明出處;論文查重率高於15%;(查重率因院校、學科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但一般不會超過15%)借用他人的實驗結果、實驗系統、解決辦法或論文觀點而未標明出處。
  • 學術不端新變種:假作者 真論文?
    通訊作者是在論文投稿、同行評議及出版過程中主要負責與期刊聯繫的作者,在論文中附註了電子郵箱等聯絡信息,需要及時回答編輯方面的問題,及時回復同行對論文的評論。當論文受到質疑,期刊會要求通訊作者補充提供資料。 已被撤稿的21篇論文中,通訊作者無一例外,對期刊要求撤稿的郵件沒有任何回應。
  • 已經有高校正式發文:不將SCI論文作為研究生學位的限制性條件!並放...
    經反覆徵詢我校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研究生導師、學院負責人意見建議,並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研究審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會議和校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廣西大學2020年博士、碩士學位申請審核工作實施辦法》(簡稱《實施辦法》)於3月12日正式發布實施。研究生院於3月16日組織全校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分管負責人和研究生秘書召開網絡視頻會議進行培訓並對《實施辦法》相關條款進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