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雄甘地反對我國抗日,希望感化日本,猶太人:你聽說過集中營嗎

2021-01-04 歷史文社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民大會黨的領袖。他在印度有著崇高地位,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雄甘地」。他最著名的思想——「非暴力不合作」,給印度帶來了深遠影響,甚至還在二戰中勸誡我國停止抗日。

1940年,日軍全面侵華已經過去了三年,我國不少地方都已淪陷。日軍還逐漸形成了對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英國海外最大殖民地印度的包圍,想要將英國趕出遠東地區。英國首相邱吉爾知道日本的意圖後,委託印度總督林裡斯哥再三邀請國民政府派人出訪印度,目的是希望甘地了解中國頑強抗日的必要性和緊急性,從而在印度掀起保家衛國的熱潮,將日軍趕出印度。

最終,國民政府派出了外交水平比較高的戴季陶,前往印度說服甘地。然而,戴季陶說完抗日的必要性後,甘地不僅沒有號召印度人民抗日的意思,還說了一段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話。他說:「如果中國人有我這種非暴力的思想,那麼你們無需擁有像日本那種最先進的毀滅機構。中國人可以告訴日本人,我們準備用兩億人來對付你,但剩下的兩億人,絕對不會屈服。若中國真的這樣做了,日本就會成為中國的奴隸。」甘地甚至曾公開發表聲明說,中國應該拿出兩億人給日本殺,企圖用這種不反抗的思想,來感化日本。

這種不反抗的思想,貫穿了甘地的一生。他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家庭,父親是當地土邦首相,故他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屬於虔誠信奉仁愛、不殺生、素食、苦行的第三等級吠舍。甘地自幼靦腆、羞怯、循規蹈矩,13歲時,依照父母之命娶了一個同齡的文盲女孩。16歲時,父親去世。甘地第一個孩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後來與妻子共孕育了5個子女。

甘地19歲時,不惜被開除種姓身份,遠赴英國倫敦學習法律。畢業後回到印度,在孟買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第一次上庭打官司因臨陣怯場而搞砸了。半年後,他回到家鄉,靠兄長和親朋好友的資助維持律師事務,生活過得很壓抑。後來,有個來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處理時,他毅然答應了。

來到南非後,甘地領導南非印度人民爭取權利,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與《聖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相結合,吸收託爾斯泰等人的思想,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不久成為印度國大黨的實際領袖,把該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為印度的獨立而奔波。

1939年9月3日,英國代表印度對日宣戰後,甘地的極端非暴力立場,與國大黨領導機構的有條件支持戰爭的主張發生尖銳衝突。故他兩次被免職,又因英國政府頑固不肯滿足國大黨的要求,國大黨兩次請甘地復出。這期間,甘地的反帝立場進一步發生變化。

當國民政府來找甘地商議抗日的事情時,他的「不合作運動」正如火如荼。奧地利著名翻譯家、哲學家馬丁·布伯知道甘地對中國抗日的態度後,憤怒地寫了一封信質問他:你聽說過集中營嗎?無數的猶太人在集中營被納粹人殺害,幾乎到了滅族的邊緣。馬丁·布伯的意思是:日本這次侵略中國,目的也是想滅亡中國,殺害所有中國人,難道不應該反抗嗎?印度雖是通過「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成功獨立,但這思想不是適合所有國家的國情,不能一概而論!

印度分裂後,甘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面對兩國的衝突,他多次以絕食來感化兩國人民,呼籲他們要團結。這足以看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有多嚴重。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頑固教徒刺殺,享年79歲。

相關焦點

  • 奧斯維辛集中營波蘭猶太人倖存者的自傳漫畫《鼠族》
    大多地下漫畫都是針對20歲以上的成年人,於是這些漫畫被打上了很多標籤,就像日本的劇畫漫畫一樣,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圖像小說」這個詞,既巧妙避開了漫畫這個「讓很多人產生是給小孩看的」雷區,又呈現出一種藝術加持。
  • 二戰結束後,歐洲為什麼還在反對猶太人?
    而作為二戰發動的主要國家德國,不僅僅是侵略其他國家那麼簡單,在場戰爭中,德國做的最駭人聽聞的一件事就是屠殺了600萬的猶太人。正是希特勒的種族主義,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大屠殺,當時德國每攻佔一個地方,就在那裡建立集中營,將那些反對他的人和猶太人一起關進集中營裡。其中最著名的集中營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在這裡累累白骨讓人心頭髮顫,不禁懷疑這是具有文明的社會做出的事情。
  • 波蘭猶太人奧斯維辛集中營自傳漫畫《鼠族》和歐美「圖像小說」
    1978年,美國紐約雷哥公園街區,一位叫弗拉德克(Vladek)的波蘭籍猶太人正在給他已經成家的兒子阿特·斯皮格曼,講述自己二戰時期被先後關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和達豪集中營的真實經歷……2年後,阿特·斯皮格曼將其整理成極簡漫畫,命名為《鼠族》。
  • 為什麼德國人討厭猶太人?其實是有原因的!
    在整個世界裡面,沒有事情是無緣無故發生的,所以在二戰的時候,整個歐洲都看不起猶太人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特別是德國人。歐洲還在屬於古希臘的時候,亞歷山大對這個民族有很大的意見,那時候他就想讓這個民族去學習希臘的文化,但是猶太人都是信奉猶太教的,所以他們屬於異教徒,到處都被人看不起。
  • 猶太人智慧思維:困難時,面對你幫過和幫過你的人,你找誰求助?
    他們覺得:我曾經幫助過別人,現在自己有困難了,別人也會處於「道義」感恩回報我。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但在讀了猶太人的智慧寶典《猶太人的智慧全書》之後,才發現,妄圖讓你曾經幫助過的人,在你困難的時候出力相助,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有時候甚至會讓你更加挫敗。二戰中期,猶太人遭遇屠殺,一位猶太富商預感不測,便找了兩個兒子秘密談話。
  • 革命意志堅如磐石——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紀念碑底座正面刻有碑文,全文如下:一九四一年一月,國民黨反動派不顧民族大義,以重兵襲擊我北移抗日途中的新四軍,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同年三月,反動派將事變中所俘的新四軍幹部和從東南各省逮捕的革命志士、愛國人士秘密囚禁在上饒市南郊的周田、茅家嶺、石底、七峰巖、李村等地,建立起法西斯式的集中營。
  • 救八百猶太人,全家集中營遇害,問她是否後悔,她的回答令人感動
    雖然國土被法西斯佔領,但荷蘭人民沒有一刻放棄過抵抗,他們國小人少,無法直接與納粹正面對抗,便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剛開始的一年裡,居住在荷蘭的猶太人沒有受到納粹的迫害。但隨著納粹勢力逐步擴張到整個歐洲大陸時,歐洲猶太人的噩夢終於來了!荷蘭的猶太人也很難逃脫納粹的魔爪。而科麗滕布姆的家中修建的密室就是用來隱匿逃亡的猶太難民。
  • 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真正原因
    在普遍信仰基督耶穌、反猶的大環境下,德國統治者認為自己肩負著領導歐洲各君主國反對猶太教的任務。這種宗教感情的社會化,又逐 漸衍化成一種普遍厭惡猶太人的社會心態,從中世紀到近代,一直在德國惡性蔓延。西元13至15世紀,德國經濟經歷了一個巨大的發展階段,但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同那些經商致富的新興的猶太人資本家產生了利益衝突,厄運再次降臨到猶太人的頭上。
  • 日本也拍過「抗日神劇」,裡面的八路軍是何形象?說了你可能不信
    我們在面對日本的時候,不單單有被侵略的恥辱,還有死去數千萬同胞的仇恨。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國情,導致了我國在抗日劇方面的審核異常寬鬆,銀幕上充斥著各種抗日劇。但是可恨的是,一些無良的劇組,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的消費觀眾的愛國情懷以及抗日戰爭,導致了這些抗日劇基本全是抗日神劇。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抗日劇不僅僅是中國拍,其實日本也拍過「抗日神劇」,那裡面的八路軍是什麼形象?
  • 為何歐洲人要把猶太人趕盡殺絕?猶太人究竟怎麼惹歐洲人了?
    談起戰爭,每個人不想面對,特別是那些曾經經歷過戰爭的國家們,他們深知戰爭所帶的傷害和苦痛,的確,戰爭並不是解決事情的好辦法,各國之間採取和平友好的態度,才能保證國家互相發展進步。那些曾經在戰爭中受傷害的民眾們總是不幸的,而猶太人更是其中非常可憐的一批受害者們。
  • 傾聽歷史的迴響——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凝眸
    曾在9歲時被關押於濰縣集中營的美國人戴愛美女士,三十六年後重返中國,她長跪在北京國際機場的地上,親吻腳下的土地。2005年8月17日,她又專程參加濰縣集中營解放六十周年紀念活動,在演講中,她飽含深情地說:「在這裡,一度充滿絕望的地方,我看見英雄們播下希望。我在濰縣學到了一生受用的功課——善與愛一定勝過惡。濰縣塑造了我,濰縣將永遠存在我的心中!」
  • 日本也曾拍抗日劇,裡面的八路軍是何種形象?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一直以來,我國的民間輿論對於日本的評價基本都是負面的,其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七十多年前日本對我國展開了長達十四年的侵略戰爭,而且在戰爭中日軍做出了很多滅絕人性的事情,乃至於時間過了七十多,我們對於這份仇恨依舊是深刻的。
  •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集中營!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在歐洲多地設立了集中營,對猶太人以及戰犯實行肉體消滅。位於愛沙尼亞的克魯加集中營設立於1943年,關押了包括蘇軍俘虜、愛沙尼亞政治家以及許多猶太人。在納粹黨衛軍和愛沙尼亞警察的殘暴管制下,許多囚徒被強迫進行各種重體力勞動,由於生存條件極其殘酷,許多人在集中營中死去。
  • 用JB攻擊猶太人州長,還使用納粹口號!美國抗議隔離者,有多愚蠢?
    5月3日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伊利諾州的一些反對社交隔離的抗議者,居然在大街上公開使用臭名昭著的納粹口號和符號,遭到猶太人組織的強烈抗議。雖然美國是最堅定的支持以色列的國家,但實際上美國國內的反猶勢力,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
  • 抗日劇中因一姓氏,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此後劇中不敢再用此姓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民族仇恨,是我們需要銘記於心的,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都已經逝去了。而要讓我們的後代們也始終記住那段屈辱史,一些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也是應運而生。不過,多年前,我國的抗日劇中因為一個姓氏,被日本一家族告上法庭,此後劇中不敢再用此姓。
  • 我國的抗日名將在日本人眼裡,劉伯承竟然排最後一名,第一位是誰
    至於誰算是抗日將領,則有不同的口徑。所以,讓我們看看日本人對此的看法。第一位是李宗仁。李宗仁是廣西的代表人物。北伐期間,他致力於粵桂統一,為北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抗日戰爭時期,李宗仁是第五軍區的司令官。在臺兒莊戰役中,李宗仁率軍殲滅敵人王牌師團2萬人,取得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前線的第一次大規模勝利。第二位是張自忠。
  • 她在集中營用人皮做燈罩,監禁期間仍神奇懷孕,怎麼做到的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展開大屠殺,就有許多人追隨納粹的步伐,讓人性中可怕的黑暗面肆無忌憚地釋放了出來。伊爾斯·科赫就是其中一名「佼佼者」,看她的照片,你或許會以為這是一位充滿委屈的可憐女子,但是,如果你知道她做的那些事,恐怕就同情不起來。
  • 抗日期間,有哪些有良知的日本軍人?
    上個世紀的中國,全國瀰漫在反對日本侵略的戰火之中,日本法西斯對中國進行慘無人道的侵略與壓迫,對我國造成了極其嚴重的、不可挽回的傷害。不過,對待當時的那場戰爭,我們必須理智地去看待,傷害我們的是那些沒有人道主義的日本法西斯,而不是所有的日本軍人。實際上,在那段痛苦不堪的歷史中,也出現了不少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日本軍人。
  • 是什麼讓納粹德國完成了對600萬猶太人的大屠殺?
    歡迎關注「環球情報員」,更多環球人文、地理、歷史知識待你發現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熊熊燃起,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也達到了歷史的巔峰。這場極端的種族滅絕活動,也是二戰中被最多人熟悉的暴行之一,總共有超過600萬猶太人被屠殺。
  • 朱德之女朱敏:納粹集中營裡死裡逃生的「紅櫻桃」
    他對朱敏說:「你一定要活下去,哪怕像牲口一樣,也要活下去,活下去就是勝利!你還要回到你的祖國,你的爹媽還在那裡等著你!」 進入集中營前,每個人都要換掉身上所有的衣服,沒收攜帶的物品。朱敏有一支爹爹送的派克金筆,筆帽上還刻有「朱德」的名字。因為德國人不認識漢字,看見是支派克金筆便沒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