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先賢后人:暨大校款救下一座「北平圖書館」

2021-01-10 中國僑網

  今年9月,在美國紐約的暨南大學美東校友會重建儀式上,一對銀髮老人牽手走到舞臺,用標準的普通話說:「我們是暨南學堂創辦人端方的外曾孫女葉黃美蘭及外曾孫女婿葉大鑄。」

  話音剛落,現場百餘名校友爆發一陣驚呼。思緒,仿佛拉回到110年前南京薛家巷的暨南起點。

  五次播遷、三落三起的暨南大學,在夾縫中生存、崛起、壯大,凝聚著創辦者、歷任校長的心血甚至尊嚴。這當中,有以開放精神開創華僑教育的晚清大臣端方,兩度掌校帶領暨南升格大學的教育家鄭洪年,有在戰火中用暨大校款救下一座「北平圖書館」的愛國史學家何炳松,還有堅持「教授治校」的「嶺南第一校長」陳序經。

  在110年校慶前夕,南方日報記者和暨南大學師生輾轉北京、上海、廣州和美國紐約四地,尋訪這四位暨南先賢的後人。四位耄耋老人,深情回憶先輩的暨南情緣以及留下的豐富精神遺產。

  先生遺風,山高水長。這是一次難忘的全球尋訪,也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搶救。先賢的精神,照亮今天的道路。

  /紐約/

  晚清大臣端方創辦暨南學堂86歲外曾孫女葉黃美蘭說:

  有機會想回暨大 看看先祖的銅像

黃美蘭

  86歲高齡的葉黃美蘭,現居住在美國紐約。然而,當地基本沒人知道,葉黃美蘭的外曾祖父就是清末大臣、暨南學堂創辦人端方。

  經過多次輾轉聯繫,終於成功邀請葉黃美蘭和丈夫葉大鑄參加暨大美東校友會重建儀式,並首次接受專訪,講述端方家族故事。葉黃美蘭說,外曾祖父端方思想開明,重視華僑教育,創辦暨南學堂等200多所學校。暨南辦學具有劃時代意義,開啟了中國華僑教育先河。

  上書光緒 揭開華僑教育序幕

  端方是一位頗具爭議的傳奇式人物。他是清末大臣,官至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又被稱為「最開明滿洲貴族」,出洋考察主張立憲,興辦現代教育。

  葉黃美蘭回憶說,小時候,她的母親多次提及外曾祖父端方創辦暨南學堂的往事。而暨南學堂的創辦,源於端方作為清末大臣代表赴歐美考察憲政的獨特經歷。

  1905年,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晚清政府,決定派出端方等五大臣到歐美考察憲政。端方從歐洲歸國途經南洋,受到華僑商人和華僑師生列隊歡迎,感受到海外華僑赤子的深厚感情,也為一些華僑子弟無法講中國話而擔憂,意識到開展華僑教育的緊迫性。

  次年,在清政府學部特派錢恂、董鴻禕等到南洋調查學務後,端方奏請朝廷批准僑生回國讀書,光緒皇帝御筆硃批「學部知道,欽此。」由此,揭開國內華僑教育序幕,開啟暨南百年教育事業。端方委派廣東番禺人鄭洪年和東莞籍探花陳伯陶籌劃辦學,暨南學堂選址「六朝古都」南京薛家巷,辦學宗旨為「宏教澤而系僑情」。

  此外,端方還是中國新式教育的創始人之一,創建了200多所各類大中小學,向國外派遣了1000多名學生,推動了中國教育的發展。

  回國尋根 憾與暨大擦肩而過

  葉黃美蘭說,端方做事不為官不為錢,還有一些不為時人理解的先進思想,被一些人認為是「怪官」。據說,端方在擔任江蘇巡撫期間,決心革除陋習,下令各州縣照例奉送的紅包全數退回,用作選派當地學生出國留學,一時傳為美談。

  1911年四川「保路運動」風潮漸起,端方從湖北率兵前往,在四川資州被起義軍所殺。葉黃美蘭說,自此之後,家人少有從政。

  1959年,葉黃美蘭在臺灣與葉大鑄結婚,移居美國。葉大鑄現為美國思隆凱特林癌症研究中心的著名醫生、教授,擅長領域是核醫學。葉大鑄說,獲知妻子家世後,他在中國改革開放後曾到國內20多所醫學院校交流,開始尋根之旅,收集與端方有關的材料。其中,1980年和2000年兩度到訪廣州,第二次是與妻子到廣州參加核醫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期間還到臺山尋根。遺憾的是,他們與暨大擦肩而過。

  「暨大建校110周年了,外曾祖父端方做了些事情,辦了一所好大學,培養了一批批好弟子。」葉黃美蘭說。

  暨大百年校慶之時,在新落成的圖書館內立起端方、鄭洪年、黃炎培、何炳松、陶鑄、廖承志等「六先賢」銅像。聽聞此事後,葉黃美蘭激動地說:「我想有機會回去看看,續上先祖與暨大的百年情緣!」

  /北京/

  廣東人鄭洪年擔任首任校長83歲女兒鄭寶倩深情回憶

  父親賣自家房產 為暨大建圖書館

鄭寶倩

  鄭洪年,是暨南學堂的首任堂長和國立暨南大學首任校長,是我國華僑教育事業先驅。他是廣東番禺人,師從康有為,曾就讀廣州廣雅書院。

  在北京木樨地西的寓所裡,鄭洪年83歲的女兒鄭寶倩深情回憶說,父親兩度執掌暨南,為華僑教育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他不惜出售個人的兩處房產,興建暨大上海真如時期的圖書館。直到晚年,他談論最多的是暨南往事,這是他一生最輝煌、最驕傲的經歷。

  碼頭迎僑生 帶領暨南升格大學

  1906年,端方創辦暨南學堂,鄭洪年任首任堂長。鄭寶倩說,暨南學堂的第一批學生是印尼爪哇島的21名僑生。當時僑生們從新加坡北渡,抵達上海,再往南京。對於他們的到來,父親十分重視,親自到上海碼頭迎接。

  暨南學堂開辦後,鄭洪年與學生相濡以沫,對暨南有著極深的感情。時隔20年後,他又回到心儀的暨南園,經過7年時間的勵精圖治,把暨南學校升格為暨南大學。

  「1927年,暨南從南京薛家巷遷到上海真如鎮,更名國立暨南大學,父親擔任首任校長。」鄭寶倩回憶說,她就出生在真如暨南園,住在暨南西門一棟房子裡。

  她清晰地記得,當時暨大位於上海郊區,周邊都是農田,政府撥出的建設經費不夠用,學校還缺一棟非常關鍵的圖書館。父母一起商量,決定賣掉南京、天津的兩棟房子,用賣房的資金來修建圖書館。

  學校師生將圖書館命名為「洪年圖書館」,以紀念鄭洪年的貢獻。遺憾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軍將圖書館夷為平地,鄭洪年所居住的房子也被炸毀一半。

  邀名家講學 一進門就讓座請茶

  真如時期,暨大廣攬人才,延聘一大批著名教授學者來校任職任教,例如潘序倫、梁實秋、夏衍等,可謂人才薈萃,陣容鼎盛。還經常邀請名家名流到暨大演講,魯迅、蔡元培、馬敘倫、胡適等都應邀而至。

  鄭寶倩笑著說,父親對知識分子非常尊重。他們每次只要一進門,父親一定是趕快讓座請茶。

  晚年的鄭洪年談得最多的就是暨南往事,這是他一生最輝煌最驕傲的時光。他對學生傾注很多感情,學生對校長感情頗深。鄭寶倩說,一些留學南洋的學生,每次回國都要帶點手信給老校長,直到解放後仍有學生給父親送雪茄。

  受到父親的影響,只要是暨大的消息,鄭寶倩就會認真留意。她感慨地說,如今暨南大學的學子來自全世界五大洲,成為名副其實的「華僑最高學府」,足以告慰父親。

相關焦點

  • 「暨南大學圖書館·廣東報業圖書館」揭牌
    近3年來,暨南大學圖書館通過創設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廣東報業圖書館、暨南大學漢語方言學文獻資料中心、暨南大學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等,在彰顯僑校特色、傳承優秀文化、服務學科建設、促進地方科技發展等方面成果顯著,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
  • 暨大圖書館又迎來百年慶典 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將向智庫發展
    暨大圖書館又迎來百年慶典 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將向智庫發展金羊網  作者:王倩、彭樂怡、陳文舉  2018-10-27 金羊網記者 王倩  實習生 彭樂怡  通訊員 陳文舉暨南大學圖書館六樓,是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以下簡稱「世華館」),以前,來這裡的主要是進行專業研究的師生,而自從
  • 暨南大學圖書館:暨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中新網廣州10月12日電 題:暨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作者 陳瑞華 彭梅蕾  「我心裡一直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博爾赫斯(阿根廷作家)  吃完早餐後,沿著一路樹蔭微風和鳥語花香,法學院研究生甘雪玲早早來到圖書館坐下。「我每天泡在圖書館的時間比待在宿舍的時間長,已經習慣了和它呆在一起。
  • 魯迅生平展在暨南大學圖書館開幕(圖)
    中國網4月11日訊 4月7日上午,魯迅生平展「人間魯迅」在暨南大學圖書館一樓開幕。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楊陽,暨南大學黨委書記蔣述卓,暨南大學宣傳部、圖書館以及文學院中文系等單位領導、部分師生出席了開幕式。儀式由暨南大學宣傳部部長夏泉主持。
  • 暨南大學圖書館出新規:逾期還書者答題免罰款
    原標題:暨南大學圖書館出新規:逾期還書者答題免罰款  過期還書時產生逾期款怎麼辦?以往暨南大學學生只能怪自己記性不好,得儘快去圖書館補交逾期款以便繼續正常借書。昨日,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張同學致電本報稱,她發現暨大圖書館出臺了新規,如果所借圖書逾期,他們除了支付逾期款外,還多了答題和義務勞動兩個選擇。
  • 開學日,暨南大學2000名師生國旗下表白
    今早,暨南大學圖書館前廣場上,新學期第一場升旗儀式在這裡舉行。來自中國香港的暨南大學大二學生、暨大國旗護衛隊隊員小楊說。作為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高等學府,暨南大學有約1.2萬名港澳臺僑學生。7時整,伴隨著國歌的莊重旋律,在暨南大學國旗護衛隊的護送下,一面五星紅旗在這裡冉冉升起,近2000名師生向國旗行注目禮,與國旗同框,為祖國祝福。
  • 暨南大學圖書館概況
    新東方網 大學圖書館既是大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殿堂。大學生不僅可以在圖書館中閱讀專業課程所需要的相關書籍,還能了解自己興趣所致的內容,同時大學圖書館還為大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場所。   此外,圖書館還代表著一個學校的面貌。大學圖書館作為大學校園文化活動的前沿陣地,是大學校園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新東方網高考網特別整理《暨南大學圖書館概況》,希望對進入暨南大學學習的學生有所幫助!
  •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畢業生平均月薪7k!珠海高考生們不來了解一下嗎?
    01 暨南大學概況 學校簡介 暨南大學(Jinan University),簡稱暨大(JUN),是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是全國重點大學,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被譽為「中國第一僑校」。
  • 暨南大學新校區將迎3千新生 13個學院本科專業進駐
    暨大南校區明日迎新 3千學生「拓荒」  門口白色大拱門比本部高出3米,13個學院的學生4年都在此學習生活  位於番禺新造鎮和南村鎮的暨南大學南校區,明天將正式迎來首批新生。奠基兩年,開工一年,暨大南校是否準備好了?
  • 暨大美塑&暨南大學 ▏強強聯合,共同打造兩大人才培養基地
    暨大美塑公司一直將人才培養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與暨南大學強強聯合,打造了兩大人才培養基地,共同培養在生物領域上具有創新性、複合型的高層次科研人才,實現產、學、研的良性互動;為暨大美塑公司生產創新且優質的產品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為公司成為全球領先基因抗衰解決方案運營商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 暨南大學在海外設立「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海外文獻收集聯絡點...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暨南大學副校長洪岸(左一)向各收集聯絡點授牌&nbsp&nbsp&nbsp&nbsp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韓希
  • 第十屆亞太地區商學院沙漠挑戰賽暨南大學代表隊招商方案
    在歷經4年的磨練後--2019年,暨南大學沙八隊伍參賽總人數達45人,並斬獲本校參賽歷史上第一座沙鷗獎(亞沙賽官方最高團隊獎項)。2020年,在疫情的困境下,暨大沙9隊帶著傳承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組隊奔赴沙場,勇奪逆風飛翔獎,同時也榮獲了暨大隊伍在沙賽中的首個女子個人前十獎項。
  • 暨南大學圖書館慶祝建館100周年
    相關慶典活動暨「雙一流」背景下的智慧圖書館建設研討會當天在該校廣州本部舉行。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校長宋獻中,以及來自暨南大學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重慶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等知名圖書館的負責人、專家學者出席了當天的慶典活動和研討會。
  • 暨南大學圖書館迎來建館100周年華誕
    中新網廣州10月26日電 (記者 郭軍)10月26日,暨南大學圖書館迎來建館100周年華誕。相關慶典活動暨「雙一流」背景下的智慧圖書館建設研討會當天在該校廣州本部舉行。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校長宋獻中,以及來自暨南大學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重慶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等知名圖書館的負責人、專家學者出席了當天的慶典活動和研討會。  林如鵬會上致辭表示,作為華僑最高學府,暨南大學歷來重視圖書館的發展,經過幾代新老暨南人的辛勤付出,圖書館建設成績有目共睹。
  • 廣州暨南大學暨大專插本好不好呢
    廣州暨南大學暨大專插本好不好呢因為自考本科是【專升本】之後的結果,如果專升本的證書還沒有大專的證書有用,那你「升「這個本幹嘛,人傻錢多嗎?
  • 暨南大學:接收臺灣學生最多的大陸高校
    54歲的傅崐萁是臺灣知名政治人物,也是暨南大學校友,2005年專程來暨大攻讀國際關係博士研究生,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在海峽兩岸經貿文化友好往來中,活躍著一批「暨南人」。據統計,暨南大學是大陸接收臺灣學生最多的高校,截至今年9月,在讀臺灣學生有886名。而且,在臺灣也有一個「暨南大學」,演繹著兩岸一脈、血濃於水的故事。
  • 暨南大學自考專業利弊
    暨南大學自考專業利弊條件好不好,全靠同行襯託。暨大的宿舍,在全國算是中上水準的。暨南大學是華僑學府。一定要留意關鍵詞:華僑但是不是俺就不知道了。畢竟和之間是不是等同,還需要考證的。不信,請看大屏幕,在暨南大學主頁介紹中學校簡介 - 暨南大學 - 華僑學府-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明確的內容如下 暨南大學是中國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 素有「華僑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
  • 暨大穗華口腔黃埔院區盛大開業啦!一城六院,品質匠心
    作為暨南大學附屬穗華口腔醫院在羊城重點打造的又一家新院,坐落於廣州黃埔區黃埔東路298號惠潤廣場4樓,面積達1300多平方米,環境與設施遵循暨大穗華口腔一貫嚴苛的設置標準。暨南大學附屬穗華口腔醫院天河院區副院長馬淑媛教授,暨南大學附屬穗華口腔醫院天河院區副院長馮智強博士,暨南大學博士、暨南大學附屬穗華口腔海珠寶崗院區趙清桐院長,「中國好人」李桂泉先生以及40多家齒科材料品牌廠家代表和新老顧客共同見證暨大穗華口腔黃埔院區正式起航!
  • 暨大穗華口腔醫院再登「2019年度華南區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
    如暨南大學附屬穗華口腔醫院院長、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賴仁發教授,曾獲「羊城好醫生、南粵好醫師、嶺南名醫」等光榮稱號;暨南大學附屬穗華口腔醫院副院長孔衛東教授,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是國內最早開展個性化舌側隱形矯治專家之一,也是eBrace個性化舌側矯治器的主要發明人;暨南大學附屬穗華口腔醫院副院長馮智強博士,口腔臨床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從醫20餘年,是國內少數能完成高難度、高技術、超複雜的穿顴種植手術的口腔臨床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