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新型取暖材料,石墨烯地暖在近幾年已被眾多家庭和商業場所選擇,但市場上仍有不少質疑。總結起來不外乎:石墨烯地暖只是資本市場的概念炒作;石墨烯地暖裡根本沒有石墨烯,因為石墨烯很難生產,價格太貴等等。
今天,熊爸爸作為石墨烯地暖發熱膜的標準制定單位,來跟大家捋一捋石墨烯地暖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搞清楚概念:什麼是石墨烯?它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根據ISO/TS 80004-13:2017(en)石墨烯和相關二維材料標準將石墨烯分為:
單層石墨烯:單層碳原子,每個原子與相鄰的三個碳原子以蜂窩狀結構結合。
雙層石墨烯:由兩個明確定義的石墨烯層層疊組成的二維材料。
少層石墨烯:由三到十個明確定義的層疊石墨烯層組成的二維材料。

在工業使用上,十層以內的碳原子都稱為石墨烯,其製作方法通常有3種,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石墨烯的製造工藝不同,價格不同,產能也不同。其中少層石墨烯利用機械剝離法是可以實現高產能的。
總的來說,單層石墨烯價格確實非常昂貴,應用領域也是航天、軍工等高級領域;少層石墨烯價格幾十元每克,應用到民用領域完全無壓力。例如在供暖領域就主要採用少層石墨烯,因為這樣品質已經足夠。
而且石墨烯地暖並不是指整個地暖裡面全是石墨烯成分,而是指地暖裡含有的石墨烯在取暖過程中取到了關鍵性作用,所以稱之為石墨烯地暖。因此,石墨烯價格太貴不可能工業化使用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接下來,怎麼知道產品裡是否含有石墨烯?
這也是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其實很簡單,用專業手段檢測下就知道了。
常用的石墨烯評價表徵手段主要有: 傅立葉紅外光譜儀( FTIR) 、 掃描電子顯微鏡( SEM) 、透射電子顯微鏡( TEM) 、拉曼光譜儀( Raman) 、原子力顯微鏡( AFM) 、X 射線衍射儀( XRD) 、同步熱分析儀( TGA-DSC) 、雷射導熱儀( LFA) 、四探針測試儀等。
這些檢測方法都非常專業,對普通消費者而言難以搞明白,不過你只需要看廠家能否提供相關檢測證書就好。以熊爸爸石墨烯地暖為例,通過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的拉曼光譜儀檢測證實,檢測樣品與多層石墨烯拉曼吸收光譜的特徵一致。

拋卻以上疑問,我們只看事實。石墨烯被認為是」新材料之王」不是胡編亂造,在工信部公布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19年版)》中,石墨烯發熱膜和高效能石墨烯散熱複合膜、石墨烯改性防腐塗料、石墨烯改性潤滑材料等9種石墨烯材料入選。
綜上,石墨烯地暖是取暖材料的創新升級,也是取暖市場的大勢所趨,而非所謂的概念性產品。如果你想裝地暖,請多實地考察了解,而非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畢竟各行各業都有假冒偽劣產品,有競爭對手的打壓,所以用戶必須用心對比,多花些功夫考察了解廠家實際規模、產品專利、權威認證等等,最後選擇正規廠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