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育部:95%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
封面新聞記者粟裕
12月14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確保學生通過體育鍛鍊掌握1—2項運動技能,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育教學改革特色。
王登峰表示,目前教育部開展的體育特色學校項目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近3萬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近1萬所、全國青少年校園排球特色學校近1500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近300所、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特色學校近2000所、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近800所。
他表示,學校體育體制機制「四梁八柱」已經搭建,目前已進入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2020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會同體育總局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體教融合工作。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不斷完善學校體育頂層設計。總體看,「十三五」期間,學校體育實現了納入教育現代化評估指標體系、納入立德樹人主渠道、納入考試制度改革、納入督導評價內容、納入全民健身計劃、納入體育產業發展規劃等「六納入」,學校體育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了教育改革大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學校體育師資配備、場地設施建設、運動風險防控等條件保障日益健全。」王登峰表示,體育教師不斷「配齊」「配強」。「十三五」期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由50.2萬增加到59.5萬,每年新增體育教師約2萬人,年均增速4.3%。
其中,2018年補充了24320名體育教師,2019年補充18991名體育教師。通過「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培訓了1萬多名國家級骨幹教師和10萬多名中西部特別是農村、偏遠地區骨幹教師。
此外,王登峰強調,長期以來大家對學校體育的印象就是孩子們能夠有運動的時間,有活動的時間,而目標就是增強體質。想享受運動的樂趣,就必須教會學生運動技能。
他還表示,把體育關於健全人格和錘鍊意志的功能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這應該說徹底改變了長期以來對學校體育片面認識的局面。「同時通過體育課、體育鍛鍊和體育競賽,能夠實現錘鍊意志和健全人格的綜合育人的功能。」
(文章來源: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DF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