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原生」這個詞,近幾年在雲計算圈裡可謂是如火如荼,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2014年Pivotal提出這一概念,到Linux基金會創建CNCF(雲原生基金會),再到開源、容器、微服務、編排工具等雲原生技術被廣泛的應用落地,「雲原生」已經將雲計算從1.0時代完美過渡到雲計算2.0時代。
如果說「基礎設施的共享、資源彈性擴容、企業IT投入從Capex轉向Opex」是雲計算1.0的代表,那麼「優秀性能,混合雲、多雲,行業化」就是雲計算2.0的特性。眾所周知,雲計算1.0解決了企業IT服務的雲化,雲計算2.0的到來,就是為了迎合時代發展,為雲原生而生。
金山雲副總裁、合伙人 錢一峰
金山雲副總裁、合伙人錢一峰,在日前舉辦的2020行業信息化技術創新發展峰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雲原生作為面向雲應用設計的一種思想理念,是充分發揮雲效能的最佳實踐路徑。金山雲基於對客戶需求的深入理解,推出了一系列雲原生產品和服務,幫助企業更好地轉型升級。」
雲原生產品矩陣的三個目標層級
錢一峰的觀點不僅體現了金山雲在雲原生方面的務實,更是展現了金山云云原生產品矩陣的實力。據介紹,金山云云原生產品矩陣圍繞三個目標層級打造:
第一層級,是高性能基礎設施,通過裸金屬伺服器、雲伺服器、極速雲盤ESSD等核心產品提供更強的算力、網絡和存儲能力,並以Kubernetes為基礎,不斷完善雲原生技術架構;
第二層級,通過專有雲部署與混合雲、多雲管理,構建一體化的雲服務體驗;
第三層級,結合不同行業需求,沉澱出核心的PaaS層能力,形成業務中臺與數據中臺,打造多種標準化的行業雲服務能力。
雲原生基礎架構的三大突破
全新金山雲星曜裸金屬伺服器、新一代高性能雲伺服器和全新極速雲盤ESSD等產品,在2020行業信息化技術創新發展峰會上亮相,可謂是技驚四座、閃耀全場。錢一峰強調,金山雲星曜裸金屬伺服器作為雲原生基礎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實現獨享原生裸金屬服務、靈活的彈性擴展能力和統一的網絡體驗、服務的全生命周期運維託管三大突破。
金山雲裸金屬伺服器和普通伺服器最大的不同就是部署在雲的虛擬網絡環境,天生就有雲的安全服務,並且擁有普通伺服器所沒有的彈性,能夠和雲端其他的IaaS服務和PaaS服務相通,真正的做到既有雲特性,又有本地伺服器的高性能,甚至比本地伺服器性能還要高。全新架構的裸金屬伺服器最大可支持3000萬PPS裸金屬原生網絡性能,裸金屬之間點對點最大50Gbps帶寬,支持開啟高性能模式,主頻穩定上升超過10%。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雲原生的基石產品,全新一代高性能雲伺服器在網絡與存儲性能指標上均實現了質的飛躍,配備了25Gbps基礎網絡並採用全新的網絡優化方案,網絡性能最高可達1000萬PPS,搭載全新極速雲盤ESSD,存儲性能最高可達100萬IOPS。全新極速雲盤ESSD基於簡潔的軟體架構設計,以NVMe SSD作為存儲介質並配合RDMA組網,IOPS、吞吐與低時延的性能都實現了大幅增強,通過三副本保存,達到了99.9999999%數據耐久性。
為雲原生而生
長期以來,降低虛擬化損耗,將其做的更加輕量化,都是用戶的剛需,畢竟虛擬化與成本直接掛鈎。在性能方面,將伺服器做到零損耗,相信敢做這種大膽嘗試的廠商並不多,而金山雲恰恰就是這少數中的其中之一,裸金屬伺服器真正的做到了性能零損耗。錢一峰指出,零損耗對於用戶來說非常關鍵,既能享受到全部的服務性能,又不會將公共服務消耗掉,而是將損耗性能的處理請求都卸載到一塊專門的智能網卡上面去,裸金屬伺服器就是專為零損耗而生的。
為促進雲計算2.0發展進程、加速雲原生的實踐和生態落地,金山雲推出的容器服務平臺,完美實現了不同形態集群的統一化管理,將「統一化」這一產品理念深入到每一個細節,確保用戶可以最為高效便捷地實現多雲管理。針對用戶在多雲管理過程中對於無縫切換、平滑接入的核心痛點,金山雲進行了重點建設,為運維人員構建統一的操作界面,統一權限、角色和項目體系,所有服務可審計、可鑑權,在統一資源層之上,形成基於行業的PaaS和SaaS產品,將「統一化」做到最佳水平。
回顧過去,2019 年中國雲原生市場規模已達 350.2 億元(《雲原生發展白皮書(2020)》顯示)。展望未來,到2022年,75%的全球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雲原生的容器化應用(Gartner預測)。這些數據無一不印證著雲原生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而雲計算2.0的共享、彈性和性能兼得的IaaS層,混合雲、多雲統一管理,以及行業化的PaaS應用的種種表現,更是為雲原生而生。這一輪產品技術變革,金山雲值得關注!(文/ 徐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