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他國使領館,實際上是兩國之間爆發衝突或戰爭後的一種單邊報復行為,而如果帶有時限限制,則更具有一定羞辱的興致。
其實在蘇美冷戰時期,在到美俄對抗,圍繞外交人員上你來我往的爭鬥就從未間斷過,進入21世紀後,俄至少有2處總領館被美國關閉,最短曾限時48小時離開。
其中最早被關閉的俄羅斯使館是位於舊金山的總領館。在2016年8月31日,美國對俄進行外交制裁,要求在9月2日關閉舊金山總領館,和位於華盛頓和紐約的商務代表處,時間只有2天也就是48小時。不久後,該總領館即刻冒出黑煙,被迫焚燒大量無法攜帶的機密文件。
當時也有消防隊員趕來,不過俄工作人員表示沒事,畢竟因為領事權,消防人員是無法直接進入的。而48小時對於俄方來說無異於突然襲擊,雖然雙方圍繞外交人員衝突不斷,但是俄方在之前裁減美國駐俄外交人員的行動中,也給了美一個月時間,留足了面子。而美國的回報則是48小時,這是一個帶有羞辱的性質的行為。
而且最讓俄氣憤的是,在如期將物品和文件打包後,使館工作人員即鎖門離開了辦公地點,但是早已等候在外的美國FBI官員立即闖入,破壞門鎖後降下俄羅斯國旗,並將所有文件和物品一律運走,直到2個月才將其運送到其它俄大使館,是做什麼事情需要2個月時間,不言自明了。
隨後,俄外交又遭遇了一次重創,俄叛逃人員克裡帕爾及其女兒尤利婭在英國索爾茲伯裡被投毒,一時間以英國為首的幾乎所有歐洲23國集體驅逐俄外交人員。美國也趁機要求關閉俄駐美的第二個總領館——西雅圖總領館,時間是72小時,而俄方人員離開後,美依舊是強行破壞門鎖,四處搜查抄檢。
至此,美國一共關掉了俄舊金山、西雅圖兩個總領館,4處外交機構,驅逐95名俄外交人員。那麼俄方是如何反擊的呢?他們僅僅是關掉了美國駐聖彼得堡的領事館,驅逐了800名外交人員。這還主要是因為美國在俄外交人員太多了,即便如此驅逐,雙方人數也才基本相等。
之後美俄各自在對方國家的大使館,除了首都外,都只有2個,算是扯平了。其實可以看出一向在軍事上善於先發制人的俄羅斯,反而在外交衝突上是保持克制的態度,因為外交衝突本質還是政治的延續,但是他只是手段,不是結果。由此來看,美國驅逐外交官和關閉對外機構也只是一種常見的壓制手段和極限施壓行為,雖然是典型的冷戰遊戲,但是總體而言是一種挑釁性性質,其實質意義還是給對方外交上的難看。
尤其是對於俄羅斯這種老油條,在歐洲各國的使館也是關關停停,來去自如,就像俄和歐洲的關係,時分時合,漸成常態。這也是在提醒我們,在這個變局之下,很多以前看似穩固的事情可能會變得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要做好心理建設和預期,除了守住自己的行為底線,更多的變通和靈活自如是未來所需要的。
正如俄羅斯一樣,現在不也是活蹦亂跳了,所謂大國心理可能真是如此,這點我們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適應。但是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會勝利,這句話是錯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