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誰、怎麼救、救多少、救什麼德州市社會大救助成為有效手段

2020-12-27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德州市社會大救助體系建成運行新聞發布會於 9月29日召開。德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淑華介紹社會大救助體系建成運行情況,黨組副書記、二級調研員趙欣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來,德州制定出臺《德州市社會救助辦法》,健全工作機制,創新開展臨時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救急難"綜合試點等工作;另一方面,不斷提高社會救助資金投入規模和使用效能,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及時納入低保範圍,建立了城鄉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農村低保標準始終高於省定扶貧線。

德州市社會大救助體系建設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先發優勢和深厚基礎,整體發展歷程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8年,時任民政部部長黃樹賢在德州臨邑蹲點調研,以臨邑縣為試點,研發智慧民生"大救助"雲平臺,探索出"村級申報、鄉鎮審批、縣級監管"民生服務新模式,被評為"全國社會救助領域十佳優秀創新實踐案例",這是社會大救助體系的1.0版本。第二階段:今年6月30日,德州市社會大救助綜合服務新平臺上線,"一網三平臺"同步在13個縣(市、區)上線運行,"德救助"微信小程序同步上線,困難群眾申請救助可"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電話辦""口述辦",並實現了"全域申請、居家辦理",社會大救助體系升級為2.0版本。第三階段:也就是今天,相對貧困人口主動發現機制、政府和社會力量相結合的救助保障提升機制、適應相對貧困人口多層次需要的動力提升機制"三大機制"全面建成,標誌著社會大救助體系3.0版本正式建成。

拓展平臺體系。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全力打造"一網三平臺",即德州市社會大救助綜合服務新平臺、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依託12345市民熱線建立的呼叫平臺以及社會救助綜合信息網,實現"一網三平臺"實時對接。目前,全市利用綜合服務新平臺辦理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業務1470項。前低保辦理時限由之前的近40個工作日縮短為13個工作日。將各類救助項目分層次、分類別導入智慧平臺,對納入平臺的項目全部

布局網點體系。在全市134個鄉鎮和8155個村(社區)全部設立救助網點,所有救助項目在大救助平臺內運轉,前臺統一受理,後臺部門在線審批。市、縣、鄉、村四級救助網點均可辦理業務,求助群眾可就近異地申報。

充實隊伍體系。市、縣兩級全部建立社會大救助中心,鄉鎮(街道)全部設置工作站,村(居)按實際需要設置服務站。為11個縣市區核定編制 135名,配備工作人員101人,鄉鎮(街道)配備專職工作人員474人、社會公益崗人員328人、專職村級協理員7584人。

強化保障體系。規範社會救助資金發放,通過民生資金監管平臺公開發布社會救助信息;利用德州信用信息平臺,建立失信懲戒資料庫;建立了社會大救助監督考核制度,全力保障體系運行。

德州市社會大救助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為"1335",即"一個目標、三個統籌、三大機制和五大體系",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

(1) 堅持一個目標,構建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

(2) 立足三個統籌,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

一是統籌完善社會救助政策。針對目前"群蜂送蜜、多而無序"的救助現狀,德州大救助體系全面梳理18個救助職能部門的41項政策,打通各類救助政策壁壘,實現了"蜂巢式"救助向"蓮藕式"救助的轉變。

二是統籌銜接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政策。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分為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三個方面,社會救助政策要實現真正的公平公正,必須要與社會保險、社會福利政策相銜接。將保險和福利政策按照自願原則納入社會大救助綜合服務新平臺,全部進行流程再造,打通政府與社會救助資源共享通道。

三是統籌組織社會力量。在推進社會大救助體系建設中,我們注重引導和支持慈善組織、社會志願者、各類救助平臺等社會力量高效有序參與社會救助工作,由政府搭建起困難群眾和社會力量的橋梁,讓困難家庭得到最大限度的救助。

(3) 打造五大體系,全面整合救助資源。

一是完善政策體系。目前低保辦理時限由之前的近40個工作日縮短為13個工作日。將各類救助項目分層次、分類別導入智慧平臺,對納入平臺的項目全部進行流程再造。二是拓展平臺體系。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全力打造"一網三平臺",即德州市社會大救助綜合服務新平臺、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依託12345市民熱線建立的呼叫平臺以及社會救助綜合信息網,實現"一網三平臺"實時對接。目前,全市利用綜合服務新平臺辦理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業務1470項。三是布局網點體系。在全市134個鄉鎮和8155個村(社區)全部設立救助網點,所有救助項目在大救助平臺內運轉,前臺統一受理,後臺部門在線審批。市、縣、鄉、村四級救助網點均可辦理業務,求助群眾可就近異地申報。四是充實隊伍體系。市、縣兩級全部建立社會大救助中心,鄉鎮(街道)全部設置工作站,村(居)按實際需要設置服務站。為11個縣市區核定編制 135名,配備工作人員101人,鄉鎮(街道)配備專職工作人員474人、社會公益崗人員328人、專職村級協理員7584人。五是強化保障體系。規範社會救助資金發放,通過民生資金監管平臺公開發布社會救助信息;利用德州信用信息平臺,建立失信懲戒資料庫;建立了社會大救助監督考核制度,全力保障體系運行。

(4) 建立三大機制,長效解決相對貧困。由單一政府救助向社會全域救助轉變,由"輸血型"救助向"造血型"救助轉變。一是建立相對貧困人口主動發現機制。通過大數據云計算掌握不同困難群眾貧困情況,實現了系統主動提醒、轉辦時人工推送、救助時按庫取單。

同時,村級協理員協助做好人工發現應救助困難群眾,及時錄入系統並推送至相關部門進行救助,解決遺漏救助問題。二是建立政府和社會力量相結合的救助保障提升機制。建立特別困難群眾"一事一議"制度,實施疊加救助。三是建立適應相對貧困人口多層次需要的動力提升機制。針對相對貧困人口脫貧動力能力不足等問題,由大數據平臺推送相關信息,根據信息提示,結合動力能力提升路徑指引,實施精準幫扶。把促進動力提升的各項措施標準化、信息化,由大數據平臺統計分析,全部設立考核排名,通過統計分析在平臺專門板塊滾動展示,作為督導考核動力提升成效的依據。同時,建立多次適崗介紹不就業懲戒機制,引導貧困人口在參與勞動中激發內生動力,全面構建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年,社會救助工作在脫貧攻堅中承擔著"兜底一批"的重要職能,社會大救助體系建設有助於各類救助政策與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現實需要。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著眼於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構建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要求,把基本生活救助與專項救助相結合,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社會保險相銜接,統籌各項資源,用足用好政策,通過建設智能的政策預判系統、完善主動發現救助機制等措施,徹底解決了救助誰、怎麼救、救多少、救什麼等關鍵性問題,構建起了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轉自:張玉 譚濤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大救助體系能有效防止致貧返貧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部署,這為做好新時代的社會救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消除絕對貧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進一步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以防止致貧返貧長效機制為目標,建立制度健全、政策銜接、城鄉統籌、兜底有力的社會大救助體系勢在必行。社會大救助體系有利於織密民生安全網。
  • 救助小鳥,從不「救」開始
    救助小鳥,從不「救」開始 2020-05-12 0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民法典與七夕】她倆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法律這樣規定!
    有的人會選擇愛情,先救女友。 有的會選擇親情,先救母親。 還有的會說離誰更近先救誰。 也有的直接回答:「我媽會遊泳!」
  • 明裡救窮 暗裡援富 美國2.2萬億救助法案遭抨擊
    原標題:北美觀察|明裡救窮 暗裡援富 美國2.2萬億救助法案遭抨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美國國會3月27日批准2.2萬億經濟救助法案後,不少美國人都對擺脫當下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困境充滿希望。△《福布斯》刊文指出,雖然富人不符合接受補貼的條件,但卻可以通過抵消納稅的方式,獲得最高達上百萬的好處救助法案明裡救窮 暗裡援富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共和黨人的提議下,2.2萬億救助法案取消了2017年的一項稅務限制。當時的稅改把富人可為名下「直通」實體享受減稅額度的上限設置在25萬美元。
  • 《悲慘世界》:救一人還是救蒼生
    如果你有機會做出如此重大的選擇,你會怎麼選?一邊是蒼生之重遠遠超過一人之重,一邊是一人不救何以救蒼生的堅實邏輯。有意思的是,兩部作品都選擇了救一人。在《姜子牙》的故事中,救一人的糾結化解於真相的發現,原本代表正義的其實是利用了邪惡在毀滅蒼生,於是救一人和救蒼生就成了同一件事兒。糾結迎刃而解,但問題並沒有回答。
  • 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增強社會救助制度創新能力,通過有效政策組合,形成社會救助在生活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心理救助、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兜底保障合力;實施積極的社會救助政策,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積極要素,構建以提升可持續生計能力、社會融入能力為核心的大社會救助體系;持續擴大社會救助覆蓋範圍,加強城鄉和地區統籌銜接,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 網約車闖紅燈救嬰兒:莫讓好人坐等作證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第二十一條明確:交通技術監控設備記錄或者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管理系統的違法行為信息,證明救助危難或者緊急避險造成的,應當予以消除。作證並非難事,既不需要承擔經濟賠償,也不耗費多少時間精力,為何不敢作證?拒絕理由何在?孩子長大後,如果知道此事,對父母怎麼看?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揚中:與困難群眾「交親」 讓社會救助...
    從慰問低保老人,到幫助困境兒童就學;從為重殘人士辦理護理補貼,到寒夜救助流浪人員……社會救助成為一個城市保民生、託底線、促公平的「暖心」底座。2020年以來,江蘇省鎮江揚中市民政局與困難群眾「交親」,通過不斷追求救助的「精度」、完善救助的「梯度」、提升救助的「溫度」、加快救助的「速度」、增強救助「透明度」,努力為弱勢群體撐起一片藍天,讓他們也能共享城市高質量發展榮光。
  • 「救」還是「不救」:「動物救星」文軍紅和1300隻狗
    二十年間,她救下上千隻流浪貓狗,成為重慶市知名的流浪動物救助人,創建了當地規模數一數二的個人流浪動物救助站。為了養活它們,68歲的文軍紅變賣家產,拋棄了親人朋友,每天和狗生活在一起。愛犬人士說她是「流浪動物救星」,喊她「文菩薩」。她曾因身上濃重的「狗味」被人打聽職業。「清潔工。」文軍紅回答。
  • 湖北宣恩念好司法救助「四字訣」
    本網訊(王中正  □通訊員 楊天成)近年來,湖北省宣恩縣人民檢察院在司法救助工作中總結出「深」「準」「大」「好」四字工作要訣,在線索挖掘、調查核實、救助力度和救助效果上下功夫,為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群眾提供有效司法救助,切實為群眾分憂解難。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救或不救?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救或不救?,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二、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那麼該不該救?   心肺復甦確實有可能造成患者受傷,但受傷總比死亡要好。如果患者發生心跳驟停,不按壓,患者必死無疑。而且法律是公正的,好心人和見義勇為者將會得到法律的支持。   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 「南海救115」輪的新年值守
    新華社三沙2月7日電(記者 王海洲)春節期間,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的「南海救115」輪在西沙海域開展海上值守,船上有22名船員堅守崗位,在祖國南海上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  年初二晚6點,落日餘暉透過舷窗灑進「南海救115」輪的食堂裡,幾條簡單的彩帶彩燈下,忙碌了一天的22名船員圍坐三桌,按海南當地大年初二的習俗吃著簡易版的「打邊爐」(吃火鍋),鍋裡冒著騰騰熱氣,讓食堂裡的氛圍更加溫暖。  「大家堅守崗位,不能回家過年,我們就組織好海上的團圓飯,救助船上也有年味。」「南海救115」輪政委賈志剛說。
  • 男子救助醉漢卻「吃」違停單 如果是你還救嗎?
    為了救助該男子,宋先生將車停在路邊,並報了警。不過幾日後,宋先生卻收到了電子警察違停罰單,說他的車涉嫌違停,還得繳納罰款。做了好事反而被罰,宋先生心裡總不是滋味。那如果你遇到這兩難的境地,你會出手嗎?宋先生說,當晚他開車行進至古浪路祁連山路西210米處,看到一男子臥倒在非機動車道上,電瓶車則摔倒在人行道上。不過路邊來來往往的車輛,沒有一人下車救助。
  • 小夥兒救貓心切爬上樹,結果貓沒救下來,自己也下不來了……
    我們總能聽到一些人類救助貓咪的暖心故事,雖然只是萍水相逢,但路見貓咪有困難,該出手時就出手!正是因為這些好心人的存在,不少毛孩子得到了幫助,才能夠繼續快樂的生活下去!兩人合作,小哥哥爬上了樹,結果無奈樹太高,小哥哥爬上去之後,發現自己也下不來了,本來是為了救貓,結果和小貓一起被困住,只能等待救援……最後等到了我們的消防員哥哥們才把小哥哥和小貓都救了下來,小貓被救下還在大聲嚎叫,估計是被嚇壞了,有網友調侃說:都是為了救你才鬧這麼一出,你怎麼還罵罵咧咧的!
  • 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來源
    根據我國的交通方面安全法的相關規定,當發生交通事故後,受傷的人因肇事者逃逸或其他情形不能得到及時的賠償時,可以通過救助金獲得一些救助,所獲得救助費用不需要受害人償還,救助基金機構會針對肇事者等進行追償。那麼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來源是什麼?接下來由...
  • 男子見義勇為,結果發現救的落水者是自己父親,網友:好人有好報
    只不過有的時候見義勇為也會出現特殊的事情發生,譬如我們救到了我們認識的人。 根據中國青年網報導,江蘇揚州一男子在12月21日見義勇為救下了一個老人,卻沒想到這個老人居然是自己的父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1+N」讓司法救助更精準
    構建「1+N」救助格局為高位推進司法救助工作,撫州市檢察機關均成立了以檢察長或分管檢察長為組長,各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國家司法救助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配套制度、審批決定救助案件、組織案件評查、定期聽取工作情況匯報。2018年以來,全市兩級檢察院檢察長辦理司法救助案件30件,發放救助金94.5萬元。
  • 大檢察官推薦|司法救助雙向延伸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
    、參與社會治理的綜合效能,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檢察機關聯合扶貧、民政等部門推行司法救助雙向延伸大治理機制,前置延伸、精細化救助、多元化治理等舉措多管齊下,有力推動了脫貧攻堅和檢察環節的社會治理工作。司法救助一頭連著社會困難群體,一頭繫著國家法律權威,是一項傳遞司法溫情的系統工程。單純的經濟救助只能救急,難救長遠,更難以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統一。興安盟檢察機關對內整合職能資源形成「司法救助、多元治理」辦案合力,對外加強聯繫,為檢察司法救助「補救、補償、兜底治理功能」拓展外延支撐體系。
  • 警民攜手同心共救白天鵝
    12月17日上午,大柴旦行委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接到五彩鹼業安環部負責人稱:五彩鹼業巡護員在蒸氨廢液排放池巡邏期間,發現有疑似受傷的白天鵝在蒸氨廢液排放池旁,請予救助。接到報警後,我隊及時組織民輔警前往查看,在現場民輔警和五彩鹼業職工克服寒風刺骨的困難積極展開救助。確認此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天鵝。救助後發現白天鵝不能站立,應是長時間匍匐在冰冷水面上凍僵了足蹼。
  • 增城街坊:見到這些人,請聯繫區救助管理站!
    >「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 確保流浪乞討人員 在寒冷冬季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 加大力度尋找流浪乞討人員 做到應救盡救 區救助管理站成立了街面巡查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