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高考659分拒絕上清華要上中科大的13歲湖北神童,後來怎樣

2020-12-21 唯美世界侃一侃

最大的天才儘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讓微風吹來,眼望著天空,溫柔的靈感也始終不光顧他——黑格爾

相信人人都有聽說過,田曉菲她是她的那一個時代的標榜,是一個神童才女,在她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北大,成為每一個父母教導孩子的典例,而她的故事也一直流傳至今,每一個人都非常崇拜她,都希望有一天能夠像她那樣在別人還上初中的時候,她就上了大學,然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也是一個和田曉菲一樣,13歲就考上大學的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當年,高考659分拒絕上清華要上中科大的13歲湖北神童,後來怎樣?

相信清華北大是每一個學子心中的夢,每一個上高中的人都想要上清華北大,這是人之常情,畢竟清華北大是中國國內最為出名的學府,是每個人夢想中的搖籃,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卻是一個奇葩,他寧願要上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也不願意去上清華大學,而他最終也是隨著自己的心意而行了,成功的進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那麼她究竟最後結果如何了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他的故事吧!

這個故事的主角,他的名字叫孫天昌,他出生在上個世紀,而他生活在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爺爺是語文老師,奶奶是一位小學老師,而父母都是國家的人,因此,他從小就接受比別人更多的優質的教育,而且他深受家人的影響非常的喜歡讀書,閒暇之時就會看各種各樣的書籍,因此小小年紀的他就博覽群書,而且還能將書中的內容融會貫通,算是一個小才子了。而他在成長過程當中,整個家庭都加入了對他的教育中,他的爺爺奶奶退休之後就專心輔導他的學習,他的父母也放棄了國家機關的工作,來到了一所學校當老師,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業餘時間陪伴孩子。

而後來,他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在人家還牙牙學語的時候,他便已經熟識了很多漢字,在他十歲那年就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並,且還獲得了少年物理化學大賽中的二等獎。在2006年的時候,他參加了高考,並且考到了594.5的成績,在當時這個分數已經非常優秀了,但是孫天昌還有著更遠大的夢想,他想要上中科大。於是,他就再次復讀,重新參加高考,在2007年的時候考得了659分,原本他的分數已經達到了清華的分數線,但是他卻要選擇中科大,而他的爺爺說中國科技大學有專門的少年班,可以好好的管理他,所以才會讓他選擇中科大,而後來孫天昌放棄了清華大學,走進了中科大的校門,但是後來卻差點泯然眾人,在他18歲那年他因為在學校成績不優異,所以沒有辦法保研,於是他才回家調整,而之後他慢慢找到了當初的感覺,於是他又順利考取了研究生,才成就了美好的未來。

在這個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像孫天昌這樣的天才,但是有很多的天才,他們因為沒有辦法融入這個世界,所以導致自己成為一個和平常人一樣的人。所以哪怕是天才,也需要不斷地去努力,不斷的奮鬥才能夠成功,所以我們普通人更加需要奮鬥,只有奮鬥才能夠創造輝煌的人生。

相關焦點

  • 當年那個9歲去高考,10歲上大學的河南「女神童」,現在怎樣?
    尤其是隨著天才,神童這樣的詞彙越來越多,導致無數的父母都將這些字眼強行安裝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哪怕他們只是具有一點天賦,卻恨不得營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樣子。當年那個9歲去高考,10歲上大學的河南「女神童」,就是這樣的人,她一直都生活在自己父親的安排與壓力之下,一直做著那個父親渴望看到的女兒的角色,卻逐漸失去了自我。
  • 現實中的「少年班」:13歲就考上中科大的神童,結局卻耐人尋味
    現實中的「少年班」,13歲就考上中科大的神童,結局卻耐人尋味。幾年前,由孫紅雷、周冬雨等人主演的電影《少年班》再一次將那些被譽為天才的神童拉回到人們的視線中,不少人對那些年紀輕輕便進入了高等學府的少年更是羨慕不已。少年班是針對早慧少年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1978年3月,中國科技大學創建了少年班。並於3月8日,舉行了第一期少年班開學典禮。
  • 神童5歲上四年級,13歲考進清華,母親直言:多虧當年做了這2件事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神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家長的錯誤教育方式,而隕落的故事,屬實令人感到惋惜。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13歲正處於一個青澀懵懂的初中時代,而對於「清華」這個詞意味著敬仰、崇拜,是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對名校的追求。而有這麼一個青年,5歲上四年級,7歲上初中,因家庭良好教育,13歲便步入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 清華 " 殿堂,並且是2013年清華大學年紀最小的孩子,他就是範書愷!
  • 何碧玉|當年高考750分的14歲「神童」,僅只靠「天賦」嗎?
    幾年前,河南省的一則極具「爆炸性」的高考新聞傳遍了全國:一名十四歲的小女孩參加高考並以標準分750分的傲人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而這則消息的主人公,正是何碧玉。2000年的河南理科狀元何碧玉,14歲的她高考考了750分,創造了河南高考奇蹟,算一算本年她已經35歲了,何碧玉的成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 高考全科近乎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絕的王德民,後來怎樣
    只有科技發展,才能真正意義上帶動經濟建設,而不是通過一些沒有遠見的行為來發展經濟。發展科技才是硬道理,有許多科學家為國家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這些科學家們他們的人生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著名高級工程師王德民,在高考全科幾乎考滿分的情況下,卻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拒絕了。
  • 當年小夥被北大拒絕錄取,只因父親在戶口本上動了手腳,後來怎樣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人人都努力工作。為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條件和生活環境,將來孩子可以更好的發展和成長,這樣能夠成為社會的棟梁。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們努力學習,只是希望孩子將來長大了有更好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不要為了生計而顛沛流離,可憐天下父母心。今天我們就來講,北京大學拒絕收一個659分的高考狀元,只因父親在戶口本上動了手腳,他如今怎麼樣了?
  • 當年創造高考神話,14歲以滿分750分考入清華的何碧玉,如今怎樣
    高考滿分是幾乎是所有學子觸不可及的一個目標,但是14歲的何碧玉卻做到了,她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以滿分750分考入清華的學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從此成為了無數家庭中的「別人家的孩子」。1985年12月,何碧玉出生在了河南省新鄉市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級工程師,何碧玉自幼也特別突出,無論是學業上還生活上都不需要父母特別的關心。何碧玉進入新鄉市石油小學學習後,花了4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小學學業,在讀五年級時經過層層選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新鄉市一中少兒班,是河南省唯一的一所超常教育實驗班。
  • 我國最牛神童,11歲上中科大,18歲讀博士,如今卻默默無聞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從來沒有缺少過神童。過去有方仲永、謝彥波、叫寧鉑、幹政等,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其中一位神童謝彥波的故事。謝彥波是一位著名的神童,他有超越普通人的智慧和才能。普通人一步步上學,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但神童卻彎道超車。小學畢業前,他跳過中學直接考上大學,而且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個頂尖學府。在中科大,有一個叫做少年班的神奇班級。高考恢復後,在楊振寧等人的提議下開設了這個班。
  • 能上中科大的「天才少年」要不要上高三考清華、北大?
    中科大少年班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它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大創新,是一項具有重要義的教育實踐。但是我們的許多中學在遇到有這樣的「天才少年」時,為了學校的聲譽,代課老師為了獎金往往選擇勸說天才少年繼續讀高三,衝刺清華、北大!
  • 走進中科大少年班,帶你看看學霸的世界!
    這個班的學生年紀都在16歲以下,是名副其實的小孩班。這個班的學生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再通過集中複試,進行包括心理素質、學習能力、社交能力等在內的全面素質測試,最後錄取入學.而創新試點班的年齡門檻就要再低一點,17歲以下就行.這個班的學生先參加全國高考,再參加綜合自主招生考試,按成績擇優錄取。不想跟大部隊硬拼高考成績的學生在高三之前提前高考一把,達標就好。
  • 1966年出生的中國神童,11歲進中科大18歲讀博士,後來過得怎樣?
    如果擁有才能的人,年齡比較小的話,一般被人稱為神童。從古至今,中國誕生過很多神童,比如上個世紀的謝彥波,他是1966年出生的中國神童,11歲進入中科大,18歲讀博士,後來他過得怎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謝彥波的個人家庭。其父親是湖南醫學院的一個物理教師,大概一歲的時候,謝彥波被父母送去鄉下,跟奶奶一起生活,快上學的時候才被接回城裡。
  • 河南神童何碧玉:高考750分,14歲滿分上清華,現在發展如何?
    而高考,就是如今無數學子渴望「鯉魚躍龍門」的那根橋梁。人們常用宋代汪洙所寫《神童詩》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詩句,來督促孩子要勤奮刻苦的讀書,期盼他們長大以後能夠成就一番事業。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故事,主人公便是一位神童,她年僅14歲便考過750分,創造了河南高考歷史上的奇蹟。
  • 14歲神童何碧玉,高考750分進清華後赴美留學,她還會回來嗎?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北宋汪洙這句是出自北宋汪洙的《神童詩》。在這部詩集裡面還有收錄了很多名句,例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等,被後人傳唱。而詩人汪洙九歲便會作詩,有「汪神童」這一稱號,但是成年後考了很多次都未得考取功名。
  • 13年了,9歲上大學,14歲浸會大學碩士畢業的神童,如今怎樣
    神童自古就有,一般是指天賦異稟的兒童,如眾所周知的方仲永和曹操之子曹衝,他們都是自小聰明過人。近代也出現過許多神童,但是他們的成長也一直令人擔憂。因為很多神童年紀輕輕就開始上高中考大學,有的神童上大學後不能適應學習環境,甚至連生活自理都成問題,慢慢地就失去了往日光環,掛科退學了。
  • 河南「神童」何碧玉,14歲以750分被清華錄取,後來結局如何
    ——《神童》很多人小小年紀就飽讀詩書,成為了神童。古往今來,有太多神童出現,他們天資聰穎,能夠擁有大好的前途。當今社會就有一位河南神童,她的名字叫何碧玉,她14歲時就以750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後來結局如何?河南省的人口眾多,因此每年高考的競爭都很大,在競爭中卻也不乏一些神童脫穎而出。
  • 13歲進中科大,17歲讀博,31歲當正教授。尹希:我不是神童
    中國人歷來有神童情結。仲永七歲能詩,甘羅十二歲拜相,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神童者,智商碾壓普通人,常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他人畢生難以企及的成就,令人豔羨。 人們津津樂道於神童的事跡,除了獵奇,更希望從中窺見神童們成長的秘密,總結出培養人才的方法和規律。 神童被發現後,就會生活在聚光燈下,受到廣泛關注。這種關注,無形中給了神童們很大壓力。如果神童們最終沒有按照「神童」應有的路徑成長,可能引來各種冷嘲熱諷。
  • 高考703分,被11所美國大學拒收,無奈上清華,畢業後:感謝拒絕
    李泰伯,2010年以703分的高考成績一舉拿下北京"理科高考狀元",然他卻在高考之前被11所美國大學拒絕,最後無奈之下才選擇了清華。為何如此高分人才卻被國外大學拒收,學霸此番沉浮,原委如何?  人大附中的風雲人物
  • 她是河南女神童,14歲參加高考進清華,在美國做助理教授也不回國
    她是河南女神童,14歲參加高考進清華,在美國做助理教授也不回國學習需要天賦,尤其是高中考大學,能夠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不只是努力,他們還有讓人羨慕的高智商。這些學生往往都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天才神童,他們一目十行、觸類旁通,再難的知識在他們的腦子裡都是水到渠成,很容易就能領會貫通。這些小天才、小神童們,往往也寄託了很多人的希望,期待他們學成之後,能夠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然而,河南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女神童,14歲就參加高考,幾乎以滿分的成績奪得河南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
  • 北京高考錄取線排名,北大、清華、國科大為TOP3,600上北工大
    669;物理必選676中科大:物理必選,671南京大學:不限科目,667;物理必選667同濟大學:物理必選,664可以看到,清華的文科錄取分比北大高,原因是清華文科人數少,而且相對來說,專業更好一些。北工大,不限科目,599;物理必選,601/583鄭州大學很多人都說,北京高考很容易,在河南考鄭州大學的人,在北京能考清北。今天我們看看,在北京多少分能考鄭州大學。
  • 高考705分,放棄中科大「少年班」,高二黨再戰清華?
    高考放棄中科大選清華高考學霸即使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都還不知足?看來他們對自己的刷題水準有100%的把握啊!上面這位吉林一中的學霸放棄科大的少年班,選擇在正常高三的時候再考清華大學!不過吉林一中本來就是很牛的中學,全省的精英薈萃。況且這也不算是復讀,和應屆生是一樣的身份,真是讓人羨慕啊!別人家的孩子還在網吧打遊戲,他就在高二經歷高考了!還考出了705分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