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王那時封弟弟叔虞於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 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xī](春秋時晉國大夫)的封地,其子伯石以邑名為氏,稱楊氏。
據說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南吳的國姓,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根據2015年人口普查數據:楊姓總人口有4000多萬,楊姓是繼陳姓後排名第六的人口大姓。
楊姓將星雲集,1955年有20人被授予將軍軍銜,江西老徐將信息整理如下:
楊姓開國上將四人
一、楊勇上將
楊勇,原名楊世峻,湖南長沙市瀏陽縣人,曾任軍委常委(副國級)。
二、楊得志上將
楊得志,湖南株洲人,1980年起,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軍委常委、副秘書長和政治委員。
三,楊志成上將
楊志成,貴州省三穗縣人,他是貴州省唯一一位開國上將,也是僅有的幾位參加過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的開國上將之一。
1955 年楊至成(中)
四、楊成武上將
楊成武,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人,17歲當上團政委。1948年後任華北野戰軍第三兵團司令員,抗美援朝,任志願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
楊成武作戰勇猛,戰功赫赫,上級曾誇他為"趙子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楊姓開國中將三人
一、楊秀山中將,原名楊木森,湖北省沔陽縣人(現仙桃市洪湖市),1955年副軍級幹部之中,全軍唯一一個授予中將的副軍級幹部。
二、楊國夫中將,安徽省六安市霍丘縣人,1929年參加紅軍,他被譽為最會帶兵的開國中將,1937年將一支農民武裝鍛造成五大虎師之一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三、楊梅生中將,(1905年-1978年)原名楊勳梅,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淦田鎮人,192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武漢警衛團,次年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楊梅生個子很高,遵義會議後曾任警衛營營長,解放後,擔任過解放軍第二十兵團軍長,湖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楊姓1955年開國少將有十三人
一、楊大易,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山鄉車子村人。在14歲還是孩子的光景下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紅軍,名字改為了楊大易。1949年任解放軍第38軍112師第1副師長,麾下的334四團2營6連活捉天津警備區司令長官陳長捷。
二、楊世明,湖南瀏陽市金剛鎮山虎村明星片謝家洲,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三、楊漢林、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人,建國後歷任華東野戰軍高炮師政治委員、華東軍區幹部部部長、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江蘇省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
四、楊永松,1919年出生,廣東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人,1927年冬天,楊永松受二哥楊鶴松影響及環境薰陶,在學校加入了童子團,開始了革命的啟蒙階段。1945年他以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在延安召開的「7大」。
五、楊尚高,湖南省平江縣人,1930年參軍,曾任總後勤部學校管理部部長、訓練部部長、後勤學院副院長、總後勤部科技部部長、後勤學院副政治委員。
六、楊尚儒,1903年出生於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人。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參加了開闢東北解放區的鬥爭和遼瀋、平津等戰役。從司務長做到了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七、楊樹根、江西省宜春樟樹市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建國後,歷任廣州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廣州軍區副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八、楊俊生、江西贛州市瑞金市葉坪鄉下吳坊村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第野戰軍第1縱隊1旅旅長、任2野第16軍參謀長。1955年任志願軍炮兵指揮所司令員。曾任,2炮兵司令員、北京衛戍區政委、市委書記。
九、楊銀聲,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他在南方堅持戰鬥三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雁北軍分區支隊副政治委員,第5軍分區35團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十、楊煥民,湖北孝感人,1929年參軍,1949年5月,任湖北大冶軍分區司令員、第4野戰軍第51軍副軍長,曾任蘭州軍區空軍司令員、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
十一、楊植亭,安徽六安市裕安區淠[pì]蓮街鎮(街道)人。1929年參加紅軍,建國後任華北軍區後勤部軍需部副部長、部長、北京軍區後勤部軍需部部長。
十二、楊嘉瑞,陝西省鹹陽市興平縣人。1923年參加國民軍。建國後曾任陝西省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陝西省軍區司令員,軍區顧問。
十三、楊中行,安徽六安人西河口鄉石湖。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5年時任47軍政治委員的他被授予少將軍銜,此後還擔任過瀋陽軍區裝甲兵政治委員,瀋陽軍區政治部。
楊姓1955年後,也有不少人晉升為少將。有多少人?答案是20位。
1955年,楊姓有中將(含中將)以上軍銜的有7人,少將有13人楊大易、楊中行、楊世明、楊漢林、楊永松、楊尚高、楊尚儒、楊樹根、楊俊生、楊銀聲、楊煥民、楊植亭、楊嘉瑞。
1955年後,有20人晉升少將,其中1961年晉升的有楊力、楊卓、楊文安、楊世榮、楊懷珠、楊國宇、楊思祿、楊輝圖、楊棄、楊恬、楊森、楊廣立等12位,1964年晉升的有楊介人、楊以山、楊有山、楊克武、楊虎臣、楊明山、楊家保、楊斯德等8位。
值得注意的是健在開國將軍中有兩位楊姓少將:一個是楊思祿少將,被譽為會飛的將軍,1917年出生於江西贛州市于都縣曲洋鄉,現年103歲(虛歲);另外一位是楊永松少將,他1918年出生於廣東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31歲,是當時最年輕的少將之一。
現在我們的後一輩大多崇拜開國將軍,都希望和將軍們一樣,為國家建功立業,名垂千古,由於歷史原因,大部分開國將軍的相片殘缺不全,如果您有開國將軍的照片或者有喜歡的將軍照片,可提供給江西老徐復原。
開國將軍是姓氏和地域文化中的閃光點,能夠凝聚復興力量,點亮我們時代的精神燈塔,開國將軍們面對多少苦與累,都沒有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他們立足本職崗位,做出了突出貢獻,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我們要牢記他們的過往,將他們的英姿植入我們的腦海,克服一切困難。江西老徐在瓷都景德鎮等您,也許能幫助到您!
那麼你知道楊姓開國將軍哪個省份最多嗎?可以查看江西老徐此前的文章。
整理這些信息不容易。請為我們楊姓將軍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