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伺服器使用機械硬碟比固態硬碟多的原因是什麼?

2021-01-07 U大俠

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相比較起來,讀寫速度更快。所以固態硬碟替代機械硬碟是指日可待的。目前很多用戶都是使用固態硬碟的,但是卻還有很多伺服器仍然在使用機械硬碟,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一:容量方面

雖然固態硬碟在速度上能夠甩機械硬碟幾條街,突破了性能的瓶頸。但是在容量方面,相同價位的硬碟還是機械硬碟比較大,擁有大容量的固態硬碟的價格都十分昂貴。伺服器是用來存儲海量數據的,對硬碟容量的要求比較大。一般伺服器的機械硬碟單塊容量可以達到2TB以上,主流大容量伺服器機械硬碟達到了10TB左右,甚至更大容量。

原因二:價格方面

普通的固態硬碟相比機械硬碟要貴很多,雖然固態廠家也推出了企業級固態硬碟,但是價格上更貴。如果伺服器全都採用固態硬碟,那麼成本會十分高,這是一般企業難以負擔的。

原因三:安全方面

一直以來,伺服器的數據安全方面都是最重要的,用行內話來說:「硬碟有價,數據無價」。通常伺服器的數據如果丟失,那麼所造成的損失將會難以估量。因為固態硬碟是晶片級存儲,所以固態硬碟的數據如果丟失是難以恢復的。而機械硬碟如果損壞了,那麼是可以通過專業數據恢復來找回重要數據。

總結:

目前從容量、成本、安全性角度來看,目前的機械硬碟無疑是伺服器領域的絕對主流。但是目前已經有不少伺服器採用了固態+機械硬碟方案,與家用電腦一樣,固態硬碟作為系統盤,而機械硬碟作為存儲,以保障速度與容量、安全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伺服器使用的機械硬碟比固態硬碟多
    打開APP 為什麼伺服器使用的機械硬碟比固態硬碟多 發表於 2019-09-01 09:52:19 所以固態硬碟替代機械硬碟是指日可待的。目前很多用戶都是使用固態硬碟的,但是卻還有很多伺服器仍然在使用機械硬碟,這是什麼原因呢?
  • 主流的固態硬碟,為何大多數伺服器依然使用機械硬碟呢?
    現在很多人購買硬碟都會選擇固態硬碟,基本成為了標配,如果你是機械硬碟也會選擇在添加個固態硬碟,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相比確實讀寫速度差異比較大,假以時日固態會徹底取代機械硬碟。但是為什麼在很多公司中的伺服器依然都是用機械硬碟而不用固態硬碟呢?所以接下來又要講講兩方的區別了。
  •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對比【圖文】
    在如今DIY電腦中,固態硬碟幾乎已經成了標配,很多新組裝的電腦,大多更是直接運用單塊SSD,對容量要求高的用戶則會運用固態+機械雙硬碟方案,已經很少有新電腦運用單塊機械硬碟了。不過,在現在的伺服器中,大多數運用的還是機械硬碟,SSD相對較少。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伺服器用機械硬碟而不選固態硬碟?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在哪?
  •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有什麼區別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區別介紹【詳解】
    在如今DIY電腦中,固態硬碟幾乎已經成了標配,很多新組裝的電腦,大多更是直接運用單塊SSD,對容量要求高的用戶則會運用固態+機械雙硬碟方案,已經很少有新電腦運用單塊機械硬碟了。不過,在現在的伺服器中,大多數運用的還是機械硬碟,SSD相對較少。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伺服器用機械硬碟而不選固態硬碟?
  • 買電腦選固態硬碟還是機械硬碟?科普機械硬碟與固態硬碟知識
    目前固態硬碟開始普及,而在組裝電腦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考慮選固態硬碟還是機械硬碟,由於這兩種硬碟優勢各有千秋,對於小白來說,絕對是很糾結的事情。那麼買電腦選固態硬碟還是機械硬碟?下面裝機之家來科普機械硬碟與固態硬碟知識。首先我們來科普一下機械硬碟與固態硬碟的知識,來看看吧!
  • 鉛錘哥:為什麼大多數伺服器還在用機械硬碟,而不選固態硬碟?
    對容量要求高的用戶則會使用固態+機械雙硬碟方案,已經很少有新電腦使用單塊機械硬碟了。不過,在目前的伺服器中,大多數使用的還是機械硬碟,SSD相對較少。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伺服器用機械硬碟而不選固態硬碟?機械硬碟在讀取速度上存在瓶頸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固態硬碟在讀取速度上要甩機械硬碟幾條街條街。
  • 搭載固態硬碟的伺服器究竟比搭機械硬碟快多少?
    相信大家都知道固態硬碟(SSD)的優勢在於速度比傳統的機械硬碟(HDD)要快,所以現在線上伺服器裡越來越多看到固態硬碟的出現。
  • 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的區別分析
    美國伺服器配置選擇一般有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兩種,但有部分用戶不明白兩種硬碟之間的區別,所以無從選擇,其實美國伺服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各有各的優缺點和使用場景,下面小編就來分享下美國伺服器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的區別分析。
  • 伺服器固態硬碟替代機械硬碟已經成為必然之勢
    SSD 固態硬碟擺脫了機械硬碟的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等機械部件,沒 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 撞、衝擊和振動。在高速運行時受到外力震蕩,會造成硬碟的故障發生。而固態硬碟是採用了固態晶片作為存儲介質,其抗震級別已經達到部件級,是傳統硬碟抗震能力的15倍之多,安全可靠性得到極大的提升。2.性能優勢明顯固態硬碟具備響應時間短和讀寫效率高的強大性能。
  • 穩定性差的硬傷 固態硬碟無法取代機械硬碟的原因
    更讓眾多消費者不理解的是,價格親民的固態硬碟為何無法取代機械硬碟。  容量小的硬傷,這是固態硬碟無法取代機械硬碟的原因。要知道,現在的機械硬碟至少是2TB起步,固態硬碟仍然停留在240G起步的落後時代。除此之外,穩定性和價格,也是固態硬碟取代機械硬碟的兩個原因。
  •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有什麼不同
    一般來說,在購買電腦的時候,大多數人實際上不太會選擇,尤其是在選擇電腦硬碟方面。買筆記本一定要選有固態硬碟(SSD)的機型,那麼固態硬碟到底和機械硬碟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科普!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不會選?這裡通通告訴你
    這也是我無奈於價格而最終選擇要安裝固態硬碟以提高計算機整體性能的原因之一。 正常來講,我們選擇1T機械硬碟的話,花費卻並沒有那麼多,通常全新的也不過三百左右,二手的也不會超過一百,因此還是很值得的
  • 伺服器租用使用固態硬碟有哪些優勢?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固態硬碟已經逐步取代機械硬碟成為伺服器租用主流硬體配置。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固態硬碟會有哪些優勢。固態硬碟在進行數據的讀取和寫入的時候,速度都是非常的快速。這主要是因為它沒有機械硬碟的磁頭,所以數據讀寫的延遲時間就非常的小,甚至是沒有,這就加速了硬碟的響應速度。2.體積變的更小固態硬碟在伺服器的裝置中,只佔據了很小的一部分為止,不在像機械硬碟那樣,佔據很大的空間,並且固態硬碟的重量也更輕。
  • 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相比有什麼優缺點
    打開APP 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相比有什麼優缺點 太平洋海角 發表於 2020-03-21 14:51:26 現在固態硬碟已經成為我們裝機的首選,因為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相比,在速度上的優勢非常明顯,同樣配置的電腦,使用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在開機時的區別很大,機械硬碟要30秒以上,而固態硬碟在10秒左右就可以了。
  •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有什麼不同
    那麼,對於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這兩種,我們要怎麼挑選才好呢?,但速度遠不如固態硬碟;而固態硬碟則是半導體存儲,優點是速度快,日常的讀寫比機械硬碟快幾十倍上百倍。  2、防震抗摔性不同:機械硬碟抗震、抗摔的性能比較弱,很怕摔;而固態硬碟抗震性能好,而且重量比機械硬碟輕一些。  3、功耗不同:固態硬碟的功耗比機械硬碟低,並且固態硬碟裡面是由快閃記憶體顆粒組成,讀取速度要比機械硬碟快得多。
  • 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相比有什麼優劣?
    固態硬碟最近幾年因為價格的降低,幾乎成了大家選購電腦的標配。那麼為什麼大家會這麼的追捧固態硬碟呢?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值得大家關注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固態硬碟的優劣。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多個快閃記憶體顆粒組合而成,所以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蕩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較機械硬碟,固硬佔有絕對優勢。
  • 固態硬碟的普遍,機械硬碟還能挺多久?
    從我早期觸的電腦開始,電腦就開始使用著機械硬碟,那時的機械盤是PC內置唯一的儲存設備。我最早接觸的Windows 98系統開始,就有著40、80G的機械硬碟,其實在Windows 98之前,還有著20及更小的機械硬碟,那時還用著DOS系統,使用軟體還都全靠命令。
  • 推薦具有時效性的硬碟選擇方案,固態硬碟OR機械硬碟
    選擇硬碟的方案一、選擇機械硬碟,不是最好的選擇,可是由於現在機械硬碟在容量上的優勢,機械硬碟的選擇建議如下圖。(一)適用類型說明1、臺式機硬碟。多數伺服器採用了數據吞吐量大、CPU佔有率極低的SCSI硬碟。(二)硬碟容量說明1、建議選擇大容量硬碟,因為可以滿足未來8-10年的容量需求。2、在作業系統當中硬碟的容量與官方標稱的容量不符,原因是算法不同造成的, 廠商容量計算方法:1GB=1000MB,作業系統計算方法:1GB=1024MB。
  •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優缺點
    近年來,固態硬碟慢慢走入我們的視野,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有什麼優缺點那?有什麼區別那?這一章我就著重比較一下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
  • PC主力存儲介質從機械硬碟轉向固態硬碟
    本文共943字,閱讀約需1分鐘 個人電腦等使用的存儲介質的升級換代正在推進。2019年個人電腦的固態硬碟(SSD)使用率達到6成,超過了機械硬碟(HDD)。隨著固態硬碟價格下跌,使用量增加,正在進一步普及,到2021年普及率或將超過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