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現最窄非機動車道,寬度僅20釐米 網友:總比沒有強

2020-12-24 網易河南

6月5號早間,記者在鄭州桐柏路金水西路向北五十米路東看到,路邊一段非機動車道在某處不斷縮窄,最窄處寬度不及成人腳掌長短,且車道左側就是十幾釐米高毫無隔離的混凝土臺階。通過這樣的非機動車道,你的技術ok嗎?

其實,鄭州現最窄非機動車道,已不是第一次被報導。去年8月份,一則「鄭州驚現最窄非機動車道,最窄處僅有2釐米」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引起了大量網友圍觀。視頻中所指的「鄭州最窄非機動車道」,位於鄭州市政通路與京廣路交叉口向西路南,長度有100多米,停車位標線和分道線之間確如視頻所述,幾乎挨在了一起。

附近居民稱,之前此處只劃有停車位,沒有分道線,也沒有劃出非機動車道,所以都沒在意。後來路面上劃了分道線,非機動車道就被隔出來了,但是寬度那麼窄,確實出乎意料。在鄭州街頭,類似的非機動車道還真不少。

經三路東風路,路邊也是有車位線,但跟分道線之間距離不到30公分,電動車沒辦法通行,不少電動車都直接走在機動車道,交通十分混亂。

之前曾有媒體報導鄭州紅專路經三路出現了「史上最窄的非機動車道」,僅20釐米!該路段是雙向單車道,兩邊停車位的出現,迫使經過的非機動車不得已走上了機動車道,導致經常性的擁堵現象,而且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鄭州最窄非機動車道」也曾出現在金水西路與西十里舖之間的桐柏北路,兩側非機動車道各有一段僅有二三十釐米寬。

網友評論

半月夜空的惰性菌:那有什麼,北三環電廠路口,十幾輛環衛車四平八穩地停在非機動車道,橋下甚至人行道也沒了,不給留一點道路,停自己的車,讓非機動車走機動車道去吧。

陽光的溫度:「可喜可賀」,鄭州竟然有非機動車道。

EkySunlc092:現在非機動車道早就名存實亡了,設計寬了,那就是給逆行和機動車停車使得,窄了,人家並排騎車

 永遠抽不到獎的Yuki醬:每次從那過都感覺自己要摔下來,迫不得已只能走機動車道,那一路人特別多,水果店那還各種停電動車停三輪車。

背著發動機的蝸牛518:你這知足吧,總比有的道路非機動車走著走著就沒有了,你非得跟機動車混行,你這20釐米總比沒有強。

 星星陪伴狼:這還有點路,桐柏路與農業路那個地方,走到那個酒店的前面就沒有路了,路東面就成了酒店的停車場了。不知道怎樣規劃的。

毅條大黑狗:咦,看看金水路農業南路東向西那個門口的非機道,隔離帶幾乎快貼到馬路牙子上,一個自行車擋在前面慢慢悠悠,後面上下班電動車大軍一個都過不去,速度10?

suminon:你居然在大鄭州發現了專門的非機動車道,可喜可賀!

你知道的「鄭州最窄非機動車道」還有哪些?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千裡眼河南、網友評論等

相關焦點

  • 上海「奇葩」的居民樓,最窄處僅有20釐米,卻成弄堂一景
    該建築最窄處只有20釐米,但仍有居民居住,外媒也曾對其進行過報導,外媒稱該建築為紙片樓的四層,從西南方向望去,與普通建築並無差別,但若從空中俯瞰,整棟建築呈多邊形,內有一角圓錐形狀,向外延伸,看起來就是一朵奇葩。
  • 鄭州有路牌最窄街道僅1米多 西中和路后街內如迷宮
    鄭州有路牌最窄街道僅1米多 西中和路后街內如迷宮2012年03月20日14:37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移動用戶發送HNZB到10658000,訂閱河南手機報。早報+晚報,每天一角錢。第1頁第2頁  【新聞摘要】   昨日上午,網友
  • 20釐米人行道昭示出「車輛優先」原則
    時刻新聞 —分享—   在山東省濟南市運署街上,有一條人行道的寬度僅有
  • 澳柯瑪大街自行車,電動車佔用機動車道
    膠東在線消息 近日,問題編號為1067980的網友留言建議:澳柯瑪大街拓寬改造基本完成,寬敞的馬路給機動車出行帶來了便利,也提升了城市形象,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行車、電動車仍然習慣於行駛在柏油馬路上,實際是佔用了機動車道,而漂亮的自行車道卻無人走,給交通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規範一下大家的行為
  • 鄭州最窄街道有多窄 西中和路后街1米多寬內如迷宮
    昨日上午,位於北閘口附近的「西中和路后街」被網友拍照傳上網後,被稱為「鄭州最窄一條街」,引發不少鄭州市民關注和感嘆。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條街道內部岔口極多,猶如迷宮,背後更是蘊含了不少老鄭州人的辛酸記憶。
  • 公交車「副站」扎堆 非機動車道被「徵用」
    終點站設在馬路邊,非機動車道成了「停車場」。行進至此的非機動車被擠上機動車道搶路,不僅有安全隱患,更讓這條路堵上加堵。  讀者趙先生向本報反映稱,他家住在水上公園東路附近,這條路也是他上班的必經之路。在靠近寧祥裡小區出入口附近的路邊,設立了879和668兩條線路的調度室,這裡也是它們的始發站。
  • 一側人行道寬不足1米 變「窄」的人行道難住行人
    這條道路中間有兩條機動車道,其中一條被規劃為可以停車,記者看到車道近乎停滿了車;道路未規劃非機動車道,騎電動車、自行車的市民只能同機動車共用一條車道。  記者用捲尺測量多處地點,排除拐彎等特殊位置,路東側人行道不足1米、路西側人行道不足1.8米,外加人行道上設立的電線桿、停車柱、各種標識杆等,可供市民行走的人行道寬度實際上更窄。
  • 上海「最奇葩」的居民樓,最窄處還沒20釐米,網友:真是寸土寸金
    上海「最奇葩」的居民樓,最窄處還沒20釐米,網友:真是寸土寸金,作為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我國擁有壯觀美麗的名山大川、奔騰不息的黃河等豐富的自然資源, 而且,除了這些渾然的自然資源,在中國這幾千年的發展下,也沉澱了讓外部人們吃驚的建築物, 上海有這樣的建築物, 被驢友們嘲笑是上海最奇怪的居住樓
  • 單位門前非機動車道設減速帶 有法可依嗎?
    原標題:單位門前非機動車道設減速帶,有法可依嗎?  市場監督管理局門前非機動車道上設置了現收到您的反映意見,我單位高度重視,已於12月2日下午將3條減速帶拆除,以方便群眾安全通行。
  • 石家莊市多條非機動車道變身「停車場」 「騎行族」路在何方?
    部分非機動車道劃上停車位    5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石家莊市槐中路看到,槐中路與平安南大街交口以西路段,兩側的非機動車道幾乎停滿汽車,大量的自行車和電動車騎車人只能騎上機動車道,在滾滾車流中小心翼翼地穿梭。
  • 單側停車、縮減機動車道、車位內嵌,多措並舉解決北京「騎行難」問題
    路上騎行時,最反感的就是自行車道被停車位侵佔,騎著騎著路就變窄了,甚至要借道機動車道。這樣的窘境,將隨著本市道路停車改革的推進逐漸成為歷史。為充分保障自行車路權,全市2094個侵佔慢行系統的道路停車位近日全部完成整改。通過採取單側停車、縮減機動車道、車位內嵌等方式,確保自行車道至少保證2.5米的寬度。
  • 成都這處人行道僅40釐米寬 行人抱怨:像在走平衡木 當地街道辦回應了
    僅約40釐米的人行道市民反映:人行道太窄僅40釐米寬,人車混行存安全隱患8月23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武成大街,這條路為雙向四車道,同時設有非機動車道,但是在道路的一邊,本來寬敞的人行道突然變成一條狹窄的人行通道
  • 中國最奇葩的吉尼斯紀錄:世界上最窄小河,寬度僅有一隻手掌寬
    旅行,除了去看當地獨特的建築和人文風氣外,還要看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謂大千世界是不可思議的,或許人生就是一場旅行,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與每一個美麗景色,都有可能成為一生中的難忘,一路走來,我們無法猜測將是迎接什麼樣的風景,沒有預兆目的地在哪,前進的腳步不能停下,只有在前進中不斷學會選擇
  • 珠江源大道改擴建機動車道,預計年底通車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部分機動車道施工工程已進入尾聲,部分機動車道還被封閉著,禁止無關車輛、閒人進入。在珠江源大道與南寧東路平交口施工現場,挖掘機正在挖路基,施工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該項目分兩期施工,一期先行施工機動車道,目前累計完成工程量的90%,計劃今年年底完成一期工程並通車。
  • 西外大街無非機動車道的歷史將結束,這裡有了專門的自行車道
    按照「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交通發展理念,該工程在北展東馬路~白石新橋段約1.7公裡範圍內南北雙向增設非機動車道,結束了西外大街無非機動車道的歷史。西直門外大街是北京市中心城區一條城市快速路,路線位於海澱區和西城區交界處,東起西直門橋,西至白石新橋,道路全長約2.53公裡。
  • 人行道窄處僅30釐米,70米長的盲道要拐11道彎!甌海這條路「行路難」
    記者經過現場測量,這段人行道總長約有70米,平均寬度在2.5米,共種有9棵行道樹,行道樹的樹圍寬度約有140釐米,綠植寬度約為82釐米,餘下不到30釐米的盲道供人通行。也就是說,普通市民要想通行,必須走盲道。而盲人要想通行,必須不斷繞過行道樹樹圍的阻礙。經過記者的統計,這條路上共有6棵行道樹需要繞行,盲人要想通過,需要繞11道彎。
  • 石家莊:停車位擠佔非機動車道,電動車自行車往哪走?
    長城網訊(記者 周亞彬 見習記者 史葉)近日,石家莊市民李先生向記者反映,在高新區天山大街和灕江道交口以東,灕江道南北兩側劃出的停車位把非機動車道「擠走」了。人們騎車從這裡經過,經常被來往的機動車和路邊停放的車輛夾在中間,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現剮蹭事故。
  • 公交車「副站」扎堆 非機動車道被「徵用」:公交車佔道 自行車繞行
    天津北方網訊:終點站設在馬路邊,非機動車道成了「停車場」。行進至此的非機動車被擠上機動車道搶路,不僅有安全隱患,更讓這條路堵上加堵。  讀者趙先生向本報反映稱,他家住在水上公園東路附近,這條路也是他上班的必經之路。
  • 上海市中心一「紙片樓」,最窄不到20釐米,真的可以住人
    上海不僅是我國比較發達的城市也是海外比較有名的城市之一, 上海面積小,高度發達,所以很多人都住在這裡, 在這塊金寸土的地方,房價非常高, 每平方米將近8萬元,嚇了很多兼職, 今天談談上海的「剪紙大樓」, 這所住宅真獨特,很有特色, 最窄的地方不到二十釐米, 你真的能住人嗎? 大家見過這樣的房子嗎? 一起往下看吧。
  • 鄭州一平坦路面「長」出幾十釐米高臺
    9月9日,鄭州市民劉先生反映稱,在中原區冉屯路與太白路交叉口附近,冉屯路寬闊非機動車道裡,該處高臺「倔強」存在多日,夜晚行經此處,稍微不留意,極有可能撞上面。  這處路面高臺,位於兩路交叉口東南角處,它呈動向走向「生長」在冉屯路非機動車車道南側,長約70米。9日上午9點多鐘,記者在現場看到,該處高臺高出周邊路面四五十釐米,其寬度約為2米,非機動車、行人均可從上面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