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距成都重慶高鐵只要半小時,內江如何將人流量變為文旅產業...

2020-11-30 四川在線

位於內江威遠的國家南方·連界足球競訓基地 唐廣攝

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

11月5日,內江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召開。會議指出,內江將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旅遊節點城市、成渝地區重要旅遊目的地和川南旅遊中心城市。

內江正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但身處成都和重慶兩個「網紅」旅遊城市之間,「成渝之心」內江如何破局,打造成渝地區重要旅遊目的地?

提出思路 用差異化文旅產品讓客源留在內江

今年年底前,成渝高鐵將提速到350公裡每小時,同時將公交化式運營,實現成渝城市間1小時左右通達。

這也意味著,位居成都和重慶中間的內江將成為四川首個同時進入成都和重慶「半小時高鐵圈」的城市,將會迎來川渝兩地更密集的人流。

川渝兩地,互為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和客源地,每年互訪遊客超過1億人次。內江東西兩個方向,有重慶和成都兩大網紅城市。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中,高德地圖數據顯示,10月1日至5日,全國十大夜遊城市中成都熱度位居第一,重慶緊隨其後。

內江文旅人感到振奮的同時也清晰認識到壓力,對於內江文化旅遊產業來說,和成渝更為便捷的交通,是機會和危機並存。一方面,內江有可能吸引到成渝這兩座全國網紅旅遊城市的遊客,但如果內江不能打造出足夠有競爭力的文旅產品,就難以實現將人流變為客流,難以助推當地文旅產業發展,便捷的交通只會讓當地人流加速流出去,而不是將成渝兩地遊客吸引到內江。

位於內江隆昌的古宇湖景區 唐廣攝

「客源是發展文旅的根本。文旅產業的發展,終歸離不開人的流動。」內江市委書記馬波在會上指出。

身處成渝之中,內江要如何找到文旅產業發展破局之道,讓客源留住內江?這次內江市文旅發展大會給出了清晰答案:立足內江特色文旅資源和優勢,做強做大差異化的旅遊產品,聚焦聚力「短途旅遊、周末經濟、夜間經濟」吸引川渝客流。

部署行動 提升內江文旅產業影響力

會議不僅明確了聚力「短途旅遊、周末經濟、夜間經濟」文旅產業發展思路,也對下一步的具體行動進行了部署,從旅遊線路優化、重點項目推進和完善服務等方面發力,全面提升內江文旅產業的影響力。

面對旅遊業碎片化特徵明顯的現狀,今年以來,內江將張大千博物館、隆昌古牌坊、川南大草原、石板河景區等一系列景點串珠成串,瞄準成渝地區市場需求,優化完善和推出「大千故裡古牌坊、騎馬踩水遊內江」等「一日遊」「二日遊」精品線路。

眾多重點文旅項目加快推進也在為內江文旅產業的發展提供新動力。萬達內江文旅城項目以「夜內江」為主題,瞄準成渝兩地遊客,通過內江到成渝半小時的高鐵區位優勢,布局了主題遊樂、非遺文創、川味美食等,建設有川內最大城市體育公園,為成渝市民構建成渝兩天一夜旅遊樣本,力爭實現年遊客量破千萬的目標。

同時,內江還將深度開發「吃、住、行、遊、購、娛」,打造「內江黑豬回鍋肉特色小鎮」等旅遊鎮,加快培育創建一批特色優質飯店,推動成渝大動脈、大通道建設及重要旅遊幹線公路建設,構建「快旅慢遊」交通系統等,以更完善的服務讓遊客流連忘返。

會議現場 鄭志浩攝

謀劃全局 以沱江為軸描繪江城相擁的美好畫卷

打造成渝地區重要旅遊目的地,不僅要做好「短途遊」「夜經濟」等眼前文章,也要立足長遠,做好全局性的謀劃。

會上明確,要有序有力推動《內江沱江流域文化生態帶點線面發展與保護空間布局規劃》,形成「一江三線八區十二景」、「一核一極六鎮十八村」的總體布局。

馬波認為,這一總體布局,是內江文旅發展的希望所在、潛力所在。

沱江流經內江城區留下「九曲十一彎」,成為貫穿全市的風景線。沱江之於內江,如同錢塘江之於杭州,串起了內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軸線。

按照這一布局,內江將擁江發展,將沱江流域打造為300裡生態人文景觀長廊。沿沱江分布的4個島、33處灘、27個灣和主要山體將得到重點保護,形成山重水複的山水格局。

同時,沱江流域的名人文化、工業文化、歷史文化等將得到活化,在傳統文化的遺存場所,培育文化展示、文創、民宿等新業態,打造「古韻資中」「唐明晚渡」等文景交融的文化生態功能區。

內江還將沿江打造一條300裡「快旅」風景大道、千裡「慢遊」綠道、300裡「悠賞」詩畫水道及七座碼頭。通過上述舉措,內江將促進沿線城鄉向「生態+」「文化+」新發展模式轉型,內江沱江流域將打造為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綠色人文展示帶。

相關焦點

  • 重慶到自貢將規劃一條城際高鐵,線路走向至今成謎
    在老四川的時代,重慶是川B,自貢則是川C,兩地的距離雖然並不遠,但聯繫卻不是十分緊密,就以鐵路交通為例,自貢到重慶的火車尚無可以直達的火車。自貢人如果要坐火車站到重慶,需要到隔壁的內江坐高鐵。川南經濟體是四川僅次於成都平原的第二大經濟體,但在鐵路交通方面,與重慶的聯繫並不算暢通。目前除了內江有成渝高鐵可以直達重慶外,餘下的自貢、宜賓、瀘州都沒有直達重慶的火車。由於自貢到重慶的高鐵目前只是初步構想,因此目前的線路走向尚不明確,但倘若你翻開川渝兩地的鐵路規劃圖,就會發現,這條高鐵的線路走向,非常值得研究。
  • 成渝半小時到內江,這些美景美食你不能錯過!
    四川新聞網消息(李永琴)「大千故裡古牌坊,騎馬踩水遊內江」。12月24日,隨著成渝高鐵「復興號」的開行,「成渝之心」內江出發前往成都、重慶兩地最短時間分別為34分鐘和39分鐘;成都、重慶兩地返程內江的最短時間分別為3 5分鐘、33分鐘。這讓坐擁美食與美景的內江,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 內江文化發展論壇系列報導之 「千載漢安城,成渝文旅新明珠」
    內江市副市長陳朗、萬達地產西區副總裁袁林、萬達地產西區副總裁兼成都城市公司總經理聶和平、萬達文旅規劃院副院長劉宏濤、《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Vista看天下》副主編張恆等嘉賓領導出席了本次論壇。*張大千紀念館*隆昌石牌坊大千內江 成渝之心從地理位置而言,內江地處成都、重慶兩座特大城市的中心,交通發達,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稱,更是被交通運輸部列為國家公路運輸的主樞紐之一,是四川省的第二大交通樞紐
  • 萬達·內江文旅城展示中心開放慶典暨漢安大道東段高架橋貫通儀式...
    內江文旅城作為萬達集團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首個創新的文化旅遊和度假項目,將充分挖掘內江的歷史,充分融入成都和重慶,以及川南地區的文化,引入滿足現代生活需求和未來生活內涵的旅遊、度假、娛樂、休閒、運動等美好生活內容的產品,藉助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實用成果,將旅遊、度假、商業、文化、生活融為一體,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旅遊、度假、商業、文化、生活等5個副中心,使內江作為成渝之心的內涵更豐富
  • 成渝高鐵的yes和no②:成都重慶之外的站點不停了嗎?
    公司表示,成渝高鐵將「公交化」運營。使用CR400AF復興號動車組開行成都至重慶間成渝高鐵品牌動車組21對,其中成都東至沙坪垻站、重慶北站之間的一站直達動車組10對(成都東至沙坪垻全程運行時間1小時左右)。
  • 重慶開通直達香港高鐵,時間距離縮短,成都人「笑了」
    近日,重慶西站管理委員會宣布,預計今年7月,中鐵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將開通重慶西站至香港西九龍站的復興高鐵,車次為G319/320,高鐵直航開通後,乘客從重慶到香港坐高鐵只需7個半小時左右,據了解,重慶西站出發時間為上午8: 20,香港西九龍站到達時間為15: 57,全程1342公裡,高鐵直航開通後,重慶到香港的旅客不僅可以免去換車的麻煩,還可以將時間縮短到7個半小時左右
  • 樂自渝城際鐵路問世,自貢將打造三線六射高鐵網!
    三條高鐵(城際)線路,已讓自貢能夠經高鐵通往北、西、南五個方向(內江、成都、雅安、宜賓、瀘州),如此看來唯一遺憾的是無法經高鐵直達重慶。 其中:川南城際鐵路往北可直達內江,遠期經綿遂內城際鐵路還可直達遂寧、綿陽等地;川南城際鐵路往南可直達瀘州,遠期經瀘遵高鐵還可直達貴陽、廣州等地;成自宜高鐵往北可直達成都,遠期經京昆高鐵線還可直達西安、北京等地;成自宜高鐵往南可直達宜賓,後期經蓉昆高鐵線可直達昭通、昆明等地;樂自渝城際鐵路往西可直達樂山、雅安,遠期經渝藏線可直達康定、拉薩等地;樂自渝城際鐵路往東可直達重慶,遠期經滬藏線可直達武漢、上海等地
  • 最快62分鐘,重慶到成都 成渝高鐵復興號今日首發
    首席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本報訊 (記者 楊鈮紫 實習生 李豐耘)12月2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獲悉,成渝高鐵首次配屬的CR400AF「復興號」動車組今日首發,當前票價已經出爐,從預售情況來看,今日開行的復興號共有20趟,每趟車的票價略有差異。
  • 1月10日起:成渝高鐵內江北站正式執行 「春運列車運行圖」
    當天,成渝高鐵內江北站正式執行「春運列車運行圖」。記者從成渝高鐵內江北站了解到,此次執行的「春運列車運行圖」新增了多趟臨時旅客列車,以滿足旅客在春運期間的出行需求。據了解,今年鐵路春運持續至2月18日,較去年提前11天。春運期間,成渝高鐵內江北站加開的長途列車主要是G1281次列車(瀋陽北至成都東)、G1983次列車(成都東至蒼南)、G2680次列車(重慶西至鹽城)。
  • 打造成渝間「不夜城」和「夜明珠」 萬達落子內江第二個項目規劃發布
    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9月6日,「萬達內江文旅城」規劃展示中心在內江萬達廣場前正式揭幕,這標誌著繼萬達廣場之後,萬達在內江的第二個項目正式揭開面紗。「萬達內江文旅城」以「夜內江」為主題,瞄準成渝兩地遊客,通過內江到成渝半小時的高鐵區位優勢,融合區域旅遊、城市度假、市民休閒、健康運動、生活消費5大內容,打造中國首個以「夜經濟」為主題的休閒旅遊目的地,旨在通過特色24小時不夜城的生態、文化、藝術生活方式,為成渝兩地市民構建成渝兩天一夜旅遊樣本,力爭實現年遊客量破千萬的目標。
  • 1小時飆到成都,成渝高鐵「復興號」 24日開跑
    ,成渝高鐵「復興號」 24日開跑運行更安靜,WiFi全覆蓋。文 | 曹鈺從重慶坐火車到成渝的時間,又縮短了。12月24日起,成渝高鐵「復興號」列車正式開行,全程用時將從現在1小時30分左右,縮短至1小時2分鐘。目前,鐵路12306網站已開始售票。鐵路12306網站顯示,成渝高鐵「復興號」 每日開行20趟,最早發班時間為上午9:15,從重慶沙坪垻站開往成都東,全程62分鐘,中途不停靠。
  • 「Blur-模糊生態」第一屆成都文旅產業峰會在蓉舉辦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玥)4月18日,記者從成都武侯區獲悉,第一屆SMART成都文旅產業峰會暨成都市「百日擂臺賽」武侯區文創產業招商推介會在蓉舉辦。本次大會提出的」模糊文旅生態」概念在武侯區文創項目集群的發展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證和體現。
  • 成自高鐵最新進展!內江境內將新建兩座高鐵站
    四川在線消息(劉煜瑞)7月12日,在位於資陽市的成自高鐵雁江制梁場,成都到自貢高鐵首孔箱梁成功預製,它將架設在黃家溝雙線大橋上。關於成自高鐵,你了解多少?成自高鐵是蓉昆高鐵的成都至自貢段,線路總裡程176公裡,其中內江段全長約62.55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小時。同時,成自高鐵也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南向出川的重要通道,也是我省第一條開工建設的時速350公裡高速鐵路。
  • 重慶大足:從地理「邊沿」站上成渝合作「前沿」
    新華網重慶12月8日電(劉磊)12月初,大內高速公路項目土建二工區一段長約0.9公裡的路基段通過交工驗收,這是這條從重慶大足區連接四川內江市的高速公路首段完成驗收的路基段。  「現在從大足開往內江要一個多小時,每周回一次家,大內高速全線貫通後,全程只要30分鐘,每天下班都能開車回去。」
  • 成渝高鐵「復興號」明日開跑 62分鐘重慶「跑攏」成都
    從12月24日起,成渝高鐵將正式開行「復興號」動車組,從重慶出發,最快62分鐘就能「跑攏」成都。那麼,「復興號」具體線路怎麼走、票價是多少?今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一一為你解答。此次成渝高鐵提質運營,將由西南地區首次配屬的CR400AF「復興號」動車組運行,CR400AF「復興號」動車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
  • 成都文化旅遊創新加速器重磅發布,助推數字時代「文旅+」新生態建設
    )組委會、成都中國青年旅行社(以下簡稱「成都中青旅」)、成都文旅會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他結合眾多精彩的投資案例,分享了「泛文旅」項目要把握新、快、輕這三個關鍵詞,並需巧妙地將人流向信息流、大數據等方向轉變,才能贏得市場,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 內江「春運」模式今日開啟!內江北站新增多趟臨客,妥妥帶你回家
    春運期間,成渝高鐵內江北站加開的長途列車主要是G1281次列車(瀋陽北至成都東)、G1983次列車(成都東至蒼南)、G2680次列車(重慶西至鹽城)。1月10日至1月13日,加開重慶西至成都東G8572次列車,該列車在內江北站的開車時間為6時47分,7時45分抵達終點站成都東;加開成都東至萬州北G8573次列車,該列車在內江北站的開車時間為9時3分,12時18分抵達終點站萬州北。加開萬州北至成都東G8571次列車,該列車在內江北站的開車時間為17時30分,18時13分抵達終點站成都東。
  • 高鐵新突破!川南緊跟成渝,四城聯手衝刺第二極
    7月2日,四川和重慶籤署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未來三年兩地將密集推出系列公路、水運項目,推動交通互聯互通。就在成渝相向發展,萬達開抱團共建示範區時,川南地區也傳來了好消息:串聯川南城市群的高鐵大通道——川南城際鐵路,日前已開始鋪軌。在城際鐵路之外,內江、自貢、宜賓和瀘州川南四城,同樣在加速融合,聯手打造全省第二經濟增長極。
  • 成貴高鐵開通1周年!宜賓又一條高鐵開工在即,連接重慶和昆明……
    >記得當時第一班由成都開往貴陽的列車C6041駛進宜賓高鐵西站宜賓許許多多市民迫不及待的想要乘坐這第一趟動車接近250km每小時的速度真的很快這就通了但是從那一刻開始宜賓人可以乘高鐵一個半小時到成都兩個小時到貴陽出行變得更加方便了除了能到貴陽
  • 做大存量引進增量,再造一個產業威遠——對話183·威遠縣委書記...
    採訪中我們發現,作為工業大縣,威遠正在特色農業、文旅產業等領域展現「野心」。去年底,威遠印發《「再造一個產業威遠」實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力爭全縣GDP達到500億元,爭創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今年,威遠再次入選西部百強縣,但排名相對靠後。想要連續上榜乃至衝擊更高的排位,夯實建設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的基礎,威遠還需補齊哪些方面的短板?又有哪些具體路徑與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