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蜂蜜同食耳聾、蘿蔔加木耳會得皮炎、土豆香蕉同食生雀斑、蝦與水果同食會致「砒霜中毒」、牛肉紅糖同食脹死人、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會得結石……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些在民間流傳廣泛的「食物相剋」的說法。
百度百科中介紹,每一道食材都有自己特有的功效,但有時不合適的食材在搭配一起吃的時候,功效就有可能變成病因,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食物相剋。
猛地聽來好像是那麼回事,然而事實上,這些所謂的「食物相剋」的說法都是謠言!
早在2018年3月15日,央視3·15晚會一號消費預警發布:就說過食物相剋說法都是謠言。最近的11月24日,央視新聞專門還就「食物相剋」的說法闢謠,並且直言:所有物質的毒性都是在達到特定劑量才生效,否則只能是危言聳聽。
事實上在1935年,我國科學家、中國營養學會創始人鄭集教授,就對所謂的「食物相剋」的說法,開展過實驗闢謠。
鄭集教授實驗中選擇了當時流行的「食物相剋」說法中的14組食物,包括蜂蜜和蔥、花生和黃瓜、牛肉和板慄,還有螃蟹和柿子等,分別進行了人體實驗和動物實驗,結果自然是無論人還是動物,一切都很正常。
2008年前後,蘭州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也相繼通過實驗對「食物相剋」說法進行了闢謠。
這次也是首次央視通過科學實驗,直接駁斥了所謂「食物相剋」一說。
另外,2016年發布並沿用至今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作為我國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礎性文件,其明確指出,無論在營養學和還是食品安全理論中,都沒有食物相剋之說。
迄今也沒有報導在現實生活中真實源於食物相剋導致的食物中毒案例。
事實上,民間流傳已久的「食物相剋」說法並不靠譜。科普作家雲無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本來無毒的兩種東西碰到一起,需要發生複雜的變化才可能變出毒性來。而人體不是一個合適的化學反應器,吃進肚子的食物成分之間發生的反應都很簡單。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成有毒物質的化學反應,還沒有被人類發現。
食物相剋的說法,多數是偶然巧合,或者食物中毒引起,又或是某些特殊體質對食物過敏的表現,有很多人吃出病是由於不潔飲食造成,而非「食物相剋」引起。過度關注食物相剋,會影響我們攝入食物的多樣性,食物相剋傳言本身就是站不住腳的。
關於此事,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李增寧表示:「我們推薦按照中國居民的膳食指南,食物多樣,食物均衡。放心吃、大膽吃、搭配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