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下半場如何搶佔新機遇——與平臺共生共榮

2020-08-22 福生創業888

2016年7月,美團CEO王興提出中國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下半場」。王興提出這個說法是基於這樣一個判斷:從網際網路到「網際網路+」,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到來。

同時,王興還分享了贏得「網際網路下半場」的三大路徑:高科技、「網際網路+」和國際化。

第一、持續研發投入、做高科技,包括人工智慧、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包括「中國製造2025」。

第二、大力推進「網際網路+」。過去20年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變化,但這些變化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表面,接下來需要去考慮如何幫助傳統行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第三、走向全球化、國際化。王興認為,「網際網路+」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進行全球化最好的機會,與Google、Facebook、亞馬遜這些世界性企業相比,中國企業的策略一方面要實現高科技,一方面要接地氣,和美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形成差異化,才有機會利用中國的優勢拓展全球的市場,獲得遠方的市場。

之前中國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紅利,不管是之前的PC網民的迅速增加,還是過去幾年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激增,大家發展的方式哪怕粗糙一點、成本高一點都不要緊,因為用戶在快速增長。但是現在可以看到,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人口紅利慢慢消失,用戶增長乏力。這個時候,如果還是按照之前的思路做企業,個人尋找發展,難免就會遇到問題。

這個時候有兩條路,要不開拓海外市場,獲取更多流量,要麼精耕細作,把原有的用戶服務好,通過每個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對於網際網路企業如此,那麼,對於廣大網際網路用戶,廣大網民呢?

一、從眼球經濟轉向身份經濟

長期以來,網際網路經濟被認為是「眼球經濟」。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信息複製與發送成本變得微不足道,因而,在其帶來信息爆炸的同時,用戶的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眼球經濟的核心在於對注意力(或流量)的控制。而今天,當以視頻為主要載體的內容隨時隨地觸手可及,越來越容易發生的認同體驗,正在前所未有的規模尺度上賦能身份化的實現。於是,「身份經濟」橫空出世。

當你每天行走在辦公室與家庭之間,穿梭於人頭攢動的地鐵和商場裡,當你和朋友談笑風生,當你和曾經的對手狹路相逢,你是否仔細想過你的行為是有區別的,為什麼同樣都是你,在不同場合卻有不同行為。

身份認同是人類最本質的需求之一。在《身份經濟》一書中,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喬治•阿克洛夫與其同事瑞秋•克蘭頓指出,人們願意為「身份」——即「我是誰」付出非經濟理性的成本。也就是說人們願意為樹立自己的身份而付出更多。

阿克洛夫和克蘭頓兩位教授超越經濟學傳統的經濟動機,從身份經濟學的視角,為你揭示身份及其相關的社會規範究竟如何影響作為個人的你在工作、就業、教育等方面的決策及其後果;而當你作為一個組織的領導人,不管是企業、學校還是軍隊,身份及其規範又是如何為你所用,在無需更多經濟激勵的情況下,來有效地達到組織設定的目標。

在這個全民直播時代,短視頻風行時代,眼球經濟仍可成為一項有效的策略,最大可能的對準目標用戶群的最大公約數製作內容,打造爆款以吸引最大的關注(即流量)。而相對於「眼球經濟」中不斷推陳出新爆款的成功模式,「身份經濟」則更需要努力做到用戶沉澱——經營粉絲的認同及在此基礎之上的信任關係,並常常通過粉絲的贈予及購買主播背書的商品盈利。就像婚姻關係一樣,身份經濟中最長久的吸引力來源於彼此感受到的「靈魂」契合。

因此,通過身份的塑造,網紅的打造,以便留存並鞏固用戶,是實現「身份經濟」的重要途徑。

為數眾多的,原本在日常生活中籍籍無名的自媒體人員、短視頻創作者,通過展現自己的生活並與觀看者持續互動,助力於技術帶來的精確匹配和推薦,擁有了規模上可達幾千萬的粉絲群體,並實現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收益。

身份經濟實現的主要載體就是網紅以及網紅經濟。

什麼是網紅,在微博、微信、社群、直播、短視頻等社交媒體上,有知名度、粉絲數和粉絲號召力的人,都叫作「網紅」。移動互聯時代: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每個人都有成為網紅的機會。

今天之網紅,影響力不亞於當紅影視明星,李子柒、薇婭、李佳琦等。

二、打造個人IP, 粉絲變現與裂變

什麼是個人IP,是指個人對某種成果的佔有權,在網際網路時代,它可以指一個符號、一種價值觀、一個共同特徵的群體、一部自帶流量的內容。

打造個人IP的方式有兩種:

一是先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持續的輸出內容,通過內容為粉絲提供價值。

如你專注美妝領域,可以不斷的在社交媒體平臺,為潛在粉絲提供關於化妝、皮膚保養等相關的內容,並在輸出內容的時候,有自己的風格和烙印。

這樣可以讓粉絲記住你,認可你,因為你能夠幫助她們解決問題,能夠給粉絲帶來價值,這樣就有人關注你。

二是通過平臺、社區、直播、短視頻等形式沉澱粉絲。

由於客流量越來越貴,所以我們可以跟平臺合作,藉助平臺創業。自己為平臺帶來流量,同時可以把平臺作為引流入口,比如通過爆款,在電商平臺引流, 然後與粉絲建立信任關係,通過社群互動,為粉絲輸出價值,通過社交建立認知,獲取粉絲並打造屬於自己個人IP。

這裡有一個問題,現實世界裡,你覺得是什麼決定了每個人出生後最基本的歸屬?

是土地。

你出生/生活在哪裡,你就自動成為了這塊土地上的屬民——帶有被動型。

在網絡世界裡,你覺得是什麼決定了每個人虛擬化後最重要的歸屬?

通訊、電商、搜索、社交、視頻、直播、遊戲。

它們很重要,但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是興趣。

你在網絡上原本沒有歸屬,是一個自由人,但你一定有自己的興趣,你會主動去尋找同好圈子,成為圈子的成員——帶有主動性。

小一點的圈子是村鎮,大一點的圈子是城市,每個圈子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共同組成了一個線上之國。

興趣社區,也就是現在大家比較常說的,興趣圈子,有著成為線上之國的潛力與價值,是一座閃閃發光的金礦。

品牌IP的塑造更多關注的是人的經營,不再注重流量和貨源,因為只有我們獲取了粉絲,粉絲對我們建立認知和認可以後,通過電商平臺或者社交媒體平臺可以變現,而且是可以免費推廣的持續變現。

實現這個目標要歸功於粉絲經濟的魅力和網際網路下半場的特性,因為只有我們經營好人,滿足粉絲的精神需求,在粉絲心目中形成烙印,以後為粉絲推薦任何商品,粉絲都會認可,這認可的不是商品,而是對我們IP的信任。

這樣就可以把粉絲變成免費的可控的,可以隨時隨地互動和連接的,可以持續去變現的。

在網際網路下半場,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都有社交媒體工具,都可以把自己作為流量入口去分享傳播。

也就是先去圈粉,然後在粉絲中招募合作夥伴,把粉絲變成利益共同體。

三、與平臺共生共榮

移動互聯時代,最流行的創業方式就是輕資產,藉助平臺創業,與平臺形成一種共生共榮的關係。

移動互聯時代,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問題是,風口來了,我們在哪裡。

如果我們沒有趕上大趨勢,沒有成為網際網路的巨無霸,

沒有成為馬雲馬化騰;我們就不要錯過小趨勢。

大趨勢是什麼,大趨勢是阿里巴巴,騰訊,京東,今日頭條,創業天下;

小趨勢是什麼,小趨勢是藏在大趨勢裡的趨勢,是拼多多,是羅輯思維,是你和我。

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智慧就是一個字——「借」

拼多多,借微信流量,成就千億美金;

羅輯思維,借微信流量,成就知識付費王者;

薇婭,借淘寶流量,成就帶貨女王;

辛巴,借快手流量,成就帶貨天王;

李子柒,借全網流量,講好中國故事。

你也可以藉助好的平臺,完成創業夢想。

平臺把在平臺推廣的費用,全部讓利給參與銷售和傳播的粉絲,讓粉絲的利益最大化,不僅可以在平臺購買商品和服務,也可以成為合作夥伴。在消費的同時可以賺錢,與平臺一起完成消費的革命。

那麼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先藉助平臺圈粉引流打造品牌或者個人IP,然後在這個平臺進行粉絲變現,比如社群營銷、直播帶貨。

相關焦點

  • 阿里搶佔B2B市場,網際網路「下半場」戰役已經打響
    近水樓臺先得月,誰能搶佔先機,就能獲得市場主動權。尤其當網際網路加快了人們生活工作節奏,企業如若不能率先洞察市場走向,必將被時代的浪潮淹沒。早在2016年,美團CEO王興就提出了中國網際網路已經從「上半場」消費者主導的消費型網際網路向「下半場」以企業為主導的產業網際網路。
  • 《科技向善白皮書 2021》發布:線上線下共生共榮
    《科技向善白皮書 2021》總結和梳理了過去一年全行業內對科技向善的思考與實踐,精選多領域知名學者,圍繞科技倫理、網際網路行業治理、企業內部科技向善機制建設等主題訪談,以及「可解釋性AI」「AI協助自閉症診斷」「網絡社區氛圍建設」「短視頻流量分發機制」等技術和網際網路案例研究。
  • 「藍標在線」亮相 藍色光標MaaS平臺搶佔網際網路下半場新賽道
    同時,藍標在線的推出也意味著藍色光標『營銷智能化』戰略的升級,在過去服務與技術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智能營銷升級到平臺模式,從而實現服務、技術、平臺三重驅動。」過去幾年,藍色光標在營銷智能化戰略之下,研發推出了多個智能營銷和大數據營銷平臺,積累了深厚的技術、產品以及數據能力。以數據技術驅動,將科技成果在營銷領域轉化,推動營銷行業不斷變革,一直是藍色光標發力的方向。如今,藍色光標厚積薄發正式推出藍標在線,20多年服務上萬家大型頭部客戶積累的豐富經驗無可替代,而這也是藍標在線的核心門檻。
  • 藍色光標MaaS平臺搶佔網際網路下半場新賽道
    同時,藍標在線的推出也意味著藍色光標『營銷智能化』戰略的升級,在過去服務與技術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智能營銷升級到平臺模式,從而實現服務、技術、平臺三重驅動。」營銷服務MaaS化,探尋行業增長新動能當前,中國經濟社會進入轉型期,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亟須培育新動能和新增長點。網際網路下半場的角逐已經拉開,企業級服務將是最大賽道和風口,而營銷是企業的普遍需求、剛性需求,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
  • 藍色光標MaaS平臺搶佔網際網路下半場新賽道
    同時,藍標在線的推出也意味著藍色光標『營銷智能化』戰略的升級,在過去服務與技術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智能營銷升級到平臺模式,從而實現服務、技術、平臺三重驅動。02 營銷服務MaaS化,探尋行業增長新動能當前,中國經濟社會進入轉型期,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亟須培育新動能和新增長點。網際網路下半場的角逐已經拉開,企業級服務將是最大賽道和風口,而營銷是企業的普遍需求、剛性需求,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
  • 藍色光標MaaS平臺搶佔網際網路下半場新賽道
    同時,藍標在線的推出也意味著藍色光標『營銷智能化』戰略的升級,在過去服務與技術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智能營銷升級到平臺模式,從而實現服務、技術、平臺三重驅動。」營銷服務MaaS化,探尋行業增長新動能當前,中國經濟社會進入轉型期,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亟須培育新動能和新增長點。
  • 網約車與計程車何以「共榮共生」?
    一方面,滴滴、快的等首批網約車企業服務上線之初,大都依靠計程車起家;另一方面,在網約車企業壯大之後,逐步將私家車引入網約車市場與計程車直接競爭,特別是平臺流量向高抽成的網約快/專車傾斜之後,網約車與傳統計程車行業的競爭激烈度不斷升級。新技術變革時代,未來出行領域的競爭走向與行業演進趨勢將會如何?
  • 共榮共生 大咖齊聚暢談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新生態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日訊 (記者 魏金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發,倒逼了各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進程,網際網路技術在打破行業邊界、重構多元化連接方式方面的作用也進一步凸顯。在日前舉辦的第五屆騰雲峰會上,來自文化藝術與科技領域的數位「大咖」齊聚,共同就科學和文化之間「流動的邊界」展開交流探討。
  • 網際網路下半場,最有「錢途」的行業:實體健康服務業
    網際網路上半場造就了BAT(百度、阿里、騰訊),下半場成就了TMD(今日頭條、美團、滴滴),下半場行將結束之際,實體健康服務業傲嬌地站在了最有「錢途」的行業之巔。疫情之下,實體健康服務業(修腳、足療、按摩、養生、美容美體、採耳等)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行業震蕩,實體門店關張者十之八九,僅存者亦是勉力支撐,前途未卜。
  • 新成都·新力量地產年度貢獻企業與成都共榮共生
    原標題:新成都·新力量地產年度貢獻企業與成都共榮共生   本次總評榜評選中,共有包括萬科(成都)企業有限公司、龍湖集團成都公司、融創中國四川公司、保利(成都)實業有限公司
  • 無界 · 共生:阿里巴巴釘釘大學2020學習雲峰會開啟預約
    大變局醞釀著大機遇,在諸多不確定之下,中小企業又該如何走出自己的「變革」之路?10月15日9點,2020阿里巴巴釘釘大學首屆學習雲峰會將解答以上問題,為中國4300萬企業開啟數位化升級轉型的大門。網際網路下半場的重頭戲是產業網際網路,在全面數位化、智能化的時代背景下,企業是否擁抱數位化,已經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關係到企業存活的必選項。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實施數位化升級,整合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等生產要素,在新的維度上尋求突破。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已有2000萬家企業初步實現了數位化,而中國4300萬企業中,90%以上仍處在紙質辦公時代。
  • 酷宅科技與安信可強強聯合,擘畫萬物智能新時代
    在人能智能和物聯網如火如荼開展之際,物聯網行業空間得到無限延展,風雲激蕩的市場競爭此起彼伏,只有善於觀大勢、明大勢,走合作共贏之路,才能在複雜局勢中撥雲見日,搶佔先機,爭當行業領頭羊。兩強聯合,擘畫合作共贏之路作為物聯網行業的「獨角獸」,酷宅科技近些年始終保持高速發展,在合作共贏中推進業務的突破性進展。
  • 阿里高管剖析優酷土豆整合 ,視頻平臺下半場將如何演繹?
    阿里大文娛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表示,視頻平臺競爭進入下半場,具有以下特點:商業模式會從原有的廣告模式向廣告、會員、置入、衍生等多種方式結合;視頻平臺與內容生產方的關係,會從原來的購銷關係轉向深層次合作關係;超級劇集和超級綜藝都將對內容進行重新定義。楊偉東還調侃,視頻平臺已經完成了六進三,未來三家是否有一進步整合也未可知。
  • 星際天空——趨勢已來 搶佔寬域網際網路財富新機遇
    自此區塊鏈技術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並很快被全球範圍內的網際網路用戶所青睞。區塊鏈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信息透明及不可篡改等優點,而這些都是傳統中心化網際網路所不具備的,所以這也就是區塊鏈技術為何會顛覆傳統網際網路的原因。  區塊鏈技術的功能很強大,基於其自身的特點,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網絡用戶的體驗。然而,面對全球巨量的存儲空間,區塊鏈在存儲能力方面會遭遇發展瓶頸。
  • 蘇寧荊偉:網際網路下半場零售行業應該如何突圍?
    什麼是網際網路下半場?下半場零售行業應該如何突圍?12月8日-10日,在由36氪舉辦的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上,蘇寧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在演講中提出,網際網路下半場,用戶全場景的數位化為零售企業帶來新生命。
  • 安徽:搶佔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新高地
    11月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落幕。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給我省數字經濟及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帶來新啟示、指明新方向。
  • 共享共融促共生 移動網際網路成經濟轉型助推器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今日,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主辦的「2016央廣移動生活峰會」在北京舉行,多位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專家和業內人士圍繞著「共享·共融·共生」的主題,對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新問題
  • 如何利用YouTube做廣告才能搶佔有效注意力?
    YouTube是全球最大的視頻社交平臺,其全球活躍用戶超過10億人,同時也是全球網際網路用戶滿意度評價最高的社交平臺。視頻社交作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媒介形式,它改變了以往的社交形態,可以滿足用戶更深層次的社交需求。也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YouTube做廣告。
  • 沿海集團27載堅守 讓健康與建築共生共榮
    沿海集團27載堅守 讓健康與建築共生共榮 來源:新浪房產   發布時間:2017-11-07
  • 海爾智家生態平臺副總裁王利: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經濟下半場
    在時代的變化之下,對於海爾所處的以製造業為主的家電行業而言,工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經濟的下半場,是繼移動網際網路之後的最大的經濟機會,這不是一場單純的製造業變革,而是一場打通了製造和消費的社會網際網路變革。工業網際網路必將重塑工業的形態,基於此我們要進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