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臨汾小區實施加裝電梯實事工程掃描:從0到61的轉變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這真是一件大實事、大好事,做到了我們的心坎裡。」家住上海市臨汾路375弄臨汾小區的馬阿婆,今年已經85歲,她向記者談起給老公房加裝電梯時,臉上一直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在上海靜安區,加裝電梯成為貫徹「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一個重要內容。

臨汾路375弄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呂文潔告訴記者,這幾年街道黨工委在調研走訪中,一直關注居住在3樓以上的「懸空老人」和居民的下樓需求,探索出了為老公房加裝電梯的新辦法,還推動加裝電梯從「個案」走向了「量產」。目前啟用、在建、在批的加裝電梯達到61臺,轄區範圍內17個無電梯居民區有16個實現加裝電梯零的突破。

2019年,靜安區首次將老公房加裝50臺電梯列入區政府民生實事。作為典型的純居住型售後公房社區,上海靜安區臨汾路街道下轄20個居民區,80%的住宅樓建設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1687個樓組中有1507個樓組無電梯,居住在高層的60歲以上老人佔到居民總數的13.4%。因此,2019年、2020年,臨汾路街道連續兩年將「支持老公房加裝電梯」列為街道一號工程。

75歲仇慶和與94歲母親鬱惠芳一起居住在臨汾路375弄3號樓602室。鬱惠芳因為腦梗等多種疾病行動不便,每次下樓需要兩個人同時協助,從6樓下到1樓需要30分鐘。而這個艱難的下樓過程,在去年12月24日徹底結束。這一天電梯安裝完畢,鬱惠芳3年來第一次主動下樓,開心地和鄰居們打起招呼。

老人開心的背後,是上上下下齊心合力化解矛盾、尋求加裝電梯新路徑的艱辛歷程。

「加裝電梯後,可能會影響到我家的採光、通風,上上下下的電梯還會產生噪音」「加裝電梯獲益的是高層居民,對底樓居民沒有什麼好處」「既有多層,沒有電梯的時候,底樓不算差的樓層,但有了電梯,底樓成了最差樓層,我們的房價要跌了」……呂文潔告訴記者,街道幹部在徵詢意見時,底樓居民主要擔心的問題都可以歸納為以上3類。

「擔心影響採光、通風以及產生噪音問題,背後指向的其實是電梯的選址。」呂文潔說,針對居民的意見,街道幹部帶著居民實地看其他樓組的加梯現場,讓他們實際感受加梯後的採光、通風與聲音,同時科學規劃電梯選址,同步召開樓組議事會,讓居民們商量著來。

在臨汾路街道有這樣一幢老房,底層住著3戶人家,那麼電梯到底安裝在誰家邊上?幾家人坐下來一起商量,開起了樓組推進會,在權衡各方利弊之後,大家選中了一個位置適中、居民們大多滿意的方案。

矛盾一個個化解,問題一個個解決,臨汾路街道加裝第一臺電梯歷時4年,而從「1」到「61」,卻僅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呂文潔說,從「個案」到「量產」,主要是街道摸索出了「成立1個臨時黨支部,建立2個專門機構(街道加裝電梯工作室和社區法治中心),在設計方案、施工方案、資金方案等方面推出3項以人為本的惠民舉措」的「123」工作法。「心裡有居民,手上有辦法,就讓加裝電梯成了暖心工程。」呂文潔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治國)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從「1」到「50」臺加裝電梯只用一年時間,臨汾批量加裝電梯的「加...
    從「0」到「1」,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第一臺加裝電梯歷時4年;再從「1」到「50」,同一個街道的批量加裝電梯只用了一年多時間……這樣的加裝電梯「加速度」究竟如何煉成?臨汾路街道批量加裝電梯快速推進的奧秘究竟何在?
  • 上海靜安老房加梯再提速,開工建設200臺納入明年政府實事項目
    上海靜安老房加梯再提速,開工建設200臺納入明年政府實事項目 2020-12-26 1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年靜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兩百臺 「全區加梯一張圖」製作完成
    2012年,靜安區成功對延安西路150弄1號樓加裝電梯,成為相關政策出臺後全市第一臺加裝的電梯;2017年,彭浦鎮遠龍公寓啟動全小區加裝電梯,創新成立「加裝電梯聯建小組」,總攬居民工作、投票公示、加梯企業篩選、建設監管、運營維護等各項事務,最終完成整個小區5臺電梯的加裝,成為全市第一個加裝電梯全覆蓋小區;2018年,臨汾路街道臨汾小區成為全市第一個成規模化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小區,對小區內符合條件的
  • 臨汾路街道將「加裝電梯」作為社區「一號工程」 讓加梯批量「跑...
    家住臨汾路375弄小區的楊根生老人10年前退休,這幾年他開始為「變老」發愁,因為他住的6層樓房沒有電梯,爬上爬下讓他力不從心。去年,他有了換套電梯房的想法。恰在此時,小區傳來啟動「批量」加裝電梯的消息。僅用半年,他所在的樓棟就裝上了電梯,也打消了他換房的想法。今年他對房屋進行了裝修,「終於可以定定心心在臨汾社區養老了!」楊根生開心地說。
  • 5部加裝電梯竣工!靜安區遠龍公寓變身電梯房小區
    新民晚報訊(記者 邵寧)剛剛閉幕的靜安區兩會上,多層住宅加裝電梯50臺被列入靜安區今年12方面實事項目。今天上午就有好消息傳來:位於彭浦鎮的遠龍公寓5幢七層樓的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竣工,一起交付居民使用。2016年,5幢樓的業主們先後萌發了加裝電梯的念頭,自發成立了加裝電梯聯建小組。業主們的願望得到了靜安區區房管局、彭浦鎮政府和龍潭居民區黨總支的大力支持。不過,一次性加裝5臺電梯,操作難度很大,居委會在小區召開好多次居民協調會。圖說:申請加裝電梯前期準備的和通過審批的材料有厚厚一疊。
  • 這兩天,央媒、市媒都關心靜安這件事→
    《上海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破解加裝電梯的難題——從4年裝一部到一年60部》快跟著靜寶來看看這篇文章↓從4年才能加裝一部電梯,到平均兩個月就能讓一棟樓的住戶全部同意,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 ...街道將「加裝電梯」作為社區「一號工程」 讓加梯批量「跑起來」
    家住臨汾路375弄小區的楊根生老人10年前退休,這幾年他開始為「變老」發愁,因為他住的6層樓房沒有電梯,爬上爬下讓他力不從心。去年,他有了換套電梯房的想法。恰在此時,小區傳來啟動「批量」加裝電梯的消息。僅用半年,他所在的樓棟就裝上了電梯,也打消了他換房的想法。今年他對房屋進行了裝修,「終於可以定定心心在臨汾社區養老了!」楊根生開心地說。
  • 五年64座電梯,上海臨汾路街道讓「懸空老人」們降落了
    加個幾十萬置換到低樓層的房子裡,「一般老人都是不太願意的,『老了以後搬家挪窩,走的更快』,我們也想了很久。」 在「陡峭」的樓梯間,他們的生活「進退維谷」。毫無疑問,加裝電梯勢在必行。 臨汾路街道的第一臺加裝電梯,選址臨汾路375弄的臨汾小區1號樓。然而,這口「螃蟹」吃起來不易。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樓上樓下打起官司,法院怎麼判?
    一起來看看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嘉定法院)如何審理因老舊小區安裝電梯而引發的排除妨礙糾紛案。七名原告與五名被告為同一棟樓的鄰居,這棟六層高的樓房竣工於上世紀末,已屬於老舊小區,況且樓裡的一部分業主也上了年紀,因此安裝電梯成了這棟樓裡大部分業主的共同心願。全體業主經過共同協商後,決心申請對本樓加裝電梯。
  • 杭州出臺全國首個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政府規章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一項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生工程,對完善住宅使用功能、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適應老齡化社會需求、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為了給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提供法治保障,目前,杭州市政府出臺全國首個加裝電梯政府規章——《杭州市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市政府第324號令,以下簡稱《辦法》),自4月1日起施行。
  • 新民隨筆|政府實事與老房加梯
    昨天一早,「上海發布」微信公號推送了一條消息:上海市政府今年要完成這28項實事。這條消息,很快閱讀就突破了十萬+,並受到粉絲的點讚。不過,推送下面的留言,卻有些令人吃驚:排在前面的十幾條的竟然都是希望把老公房(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的!
  • 探索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德州路」
    寧津縣是江北最大的電梯及零部件生產基地,開拓老樓加裝電梯業務已經成為寧津縣電梯企業發展的新方向。廣州、濟南、濰坊等城市的多個小區都加裝了我市生產的電梯。推動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對擴大消費市場、促進我市電梯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據初步調查估算,我市僅中心城區就有約40億元的市場份額。當前,這項工程已成為一項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
  • 荊州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共享模式來了 每次0.2-0.3元
    濱湖路國土苑小區加裝電梯試點以往荊州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問題多其實早在2017年,荊州市就出臺了關於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相關實施意見國土苑小區加裝電梯工程標誌牌目前荊州在2018年,試點了濱湖路國土苑小區、碧電小區2號樓兩處老舊住宅樓。
  • 上海市民半年為加裝電梯打了3387次電話,他們反映最多的問題是什麼?
    近日,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迎來「四喜臨門」的大場面,一周內4個小區的4臺電梯同時開工加裝;普陀區長風新村街道風荷園也啟動推進成片加裝電梯。而在不久前的10月27日,虹口區江灣鎮街道逸仙小區更出現了14個單元同時開工加裝電梯的「盛事」……  今年以來,申城老舊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這一民生工程不斷「提速升溫」。在政策的優化下,加裝電梯在各大老小區可謂遍地開花。
  • 成都龍泉驛區龍泉街道龍都社區老舊院落小區居民喜領加裝電梯補貼
    築夢四川成都訊(陳大平)「真是做夢都沒有想到,又老又舊的小區還能安裝上電梯,政府還及時兌現了補貼,我們要感恩新時代黨的好政策!」12月25日上午,龍泉驛區龍泉街道龍都社區在祥瑞小區舉行「老舊院落小區加裝電梯政府補貼發放儀式」,社區居民們個個洋溢著幸福的笑臉,由衷地感謝黨委、政府惠民的好政策。老舊院落加裝電梯是龍泉驛區委、區政府實施的一項重大惠民工程,旨在回應居民的困難訴求和民生期盼,方便群眾出行、營造社區環境、提升生活品質。據悉,居民在自發加裝電梯後,政府一次性補助每部電梯20萬元。
  • 靜安區加裝電梯工程按下「復工鍵」!
    出示隨申碼、測量體溫,進入施工現場……3月24日一早,停工了2個月的芷江西路街道光機小區加裝電梯工程的工地上又出現了工人師傅們繁忙的身影,焦急盼望中的居民們總算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 青竹苑小區舊樓加裝電梯
    西繼迅達(許昌)電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繼迅達)主任工程師高起鵬站在寒風中指著正在安裝的電梯說,目前,西繼迅達已經在都江堰、廈門等全國多個地方實施了數百個老舊小區電梯加裝項目,技術已經十分成熟。1月3日,西繼迅達接到青竹苑加裝電梯的任務。「 從技術角度來說,加裝電梯有一套較為複雜的程序,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出方案。」
  • 聚焦丨加裝電梯要來了?!東營為老舊小區住戶加裝電梯解難題
    據悉,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成為現實需求,「加裝電梯」兩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且措辭從2018年報告中的「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變為2019年報告中的「支持加裝電梯」。老樓加裝電梯也成為各地政府的民生實事之一,國內已有北京、上海、廣東等十幾個省市紛紛出臺政策,率先開展了加裝電梯試點工作,我省的濟南、青島、濰坊等地市也相繼推進了老樓加裝電梯工作。
  • 舊小區加裝電梯變成「半拉子工程」 規劃部門認為設計方案違規...
    近日,喻園小區的住戶向楚天都市報反映,希望推動加裝電梯早日建成。84歲的呂爹爹住在小區29棟61單元。他介紹,小區2006年建成,每單元共有5層樓,住著10戶人家,基本上都是華科退休老師,70歲以上的住戶超過80%。2018年前,小區29至33共5棟樓11個單元樓沒有電梯,考慮到上下樓不便,由樓棟長出面申請加裝電梯。
  • 上海加裝電梯又出新規,老舊小區的樓市春天?
    引言: 近日,一條關於上海《關於規範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建築方案設計工作的通知》刷了屏,這是繼2019年上海發布加裝電梯新政的又一指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