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 321」爆炸事故通報環境監測結果: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濃度顯著降低
中新網南京3月24日電 (崔佳明 楊顏慈)24日,在響水天嘉宜化工爆炸汙染事件發生的第三天,環境監測持續進行。據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最新通報:事故地下風向3500米處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濃度顯著降低。
21日14時48分許,江蘇響水生態化工園區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學儲罐發生爆炸。化工廠爆炸的水源汙染、空氣汙染成為外界關切的重要問題。
江蘇省根據《響水天嘉宜化工爆炸汙染事件應急監測方案》,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繼續組織全省環境監測人員對事故發生地下風向環境空氣和閘內園區河流地表水、閘外灌河地表水開展應急監測。
從事故發生當晚起,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已接連發布多期應急監測最新進展。
24日,最新一期應急監測最新進展對外公布:根據23日21時事故地下風向1000米、2000米、3500米處監測結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均低於《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限值,苯、甲苯、二甲苯參照《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02)評價,均低於標準限值。
從變化趨勢看,21日至23日21時事故地下風向3500米處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濃度顯著降低。
此外,事故發生後環保部門決定對化工園區內新民河、新豐河和新農河三條入灌河河渠進行封堵。
通報顯示,新豐河閘內23日17時氨氮濃度為462毫克/升,超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標準230倍;二氯甲烷為0.339毫克/升,超標16.0倍;化學需氧量為294毫克/升,超標6.4倍;二氯乙烷為0.0878毫克/升,超標1.9倍;三氯甲烷為0.141毫克/升,超標1.4倍。閘外各項監測指標均低於標準限值。
在新農河,閘內因水少無法採樣,閘外因退潮無法採樣。
新民河閘內23日17時各項監測指標均低於標準限值。閘外各項監測指標均低於標準限值。
此外,灌河入海口、廠區排汙口下遊3公裡2個點位23日17時各項監測指標均低於標準限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