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手足口病
想必各位家長都不陌生
進入夏季,手足口病也迎來快速上升期
尤其是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
發病率高,傳染性強
家長們該怎樣幫孩子做好預防工作?
今天和教育君一起學起來吧
這個病專門襲擊6個月-6歲之間的孩子。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中,它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這個病就是手足口病,專家呼籲4—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該病目前仍無特異性治療手段,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做好預防。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曾表示: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醫師胡冰指出,「4-7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臨床上通常與皰疹性咽峽炎混淆,手足口病治療不及時可引發腦膜炎、爆發性心肌炎等嚴重後果,家長應掌握辨別小技巧初步判斷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皰疹性咽頰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發熱和口腔咽頰部皰疹,少數病例會出現高熱驚厥、腦炎等併發症,大多數為輕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6天,偶爾延至兩周。
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發熱,一般為38度左右,可有咳嗽、流涕、影響食慾、噁心、嘔吐等表現,同時在1~2日後手掌或腳掌處出現米粒大小的皰疹,有時也會出現在臀部和膝蓋處。
辨別:「三個四」幫助家長揪出手足口病
病毒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徵」: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培養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居家和個人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2.在手足口病高發季節,應關注兒童體溫變化並時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便於及時就診、治療。
3.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孩子到人群擁擠、空氣流通差的場所,避免與患兒接觸,做好對孩子日常用品的清潔和消毒。
4.由於通常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病原體是腸道病毒71型(EV71),故對於5歲以下兒童,可考慮接種EV71型滅活疫苗。EV71型滅活疫苗推薦接種年齡為6月齡至5歲,如能在12月齡前完成基礎免疫2劑次接種(間隔1個月),可儘早獲得保護。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