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北歐神話》:相信善良美好,成為掌控自己命運的神

2021-01-04 騰訊網

高曉松深度遊完北歐,寫了篇文章,《在北歐,我覺得自己內心很醜陋》,文章爆火。

文章描述的北歐像一個天堂,那裡的人慾望極簡,不追逐名利,生活恬淡舒適,家庭和睦,幸福指數高。

而北歐最古老動人的故事,卻是代表北歐風格的神話傳說,他們的神話,帶著粗樸的力量,世代相傳,成為北歐民族的靈魂所在。

書中這樣描述:北歐神話雖沒有希臘神話那樣的古老燦爛,卻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之一脈,至少斯堪地那維亞文學就和這特殊的神話有血脈的淵源。

早在1930年,茅盾就以「方璧」的筆名出版過一本小冊子《北歐神話ABC》。

內容涵蓋北歐的創世神話、諸神故事以及英雄傳說,是最早向國內系統介紹北歐神話的著作。

而《北歐神話》一書中,茅盾先生在書中用優美典雅的筆觸描繪了那些家喻戶曉的神靈——雷神託爾、惡神洛基、諸神之王奧丁、愛與美之神芙蕾雅的本相及其所在的神話脈絡。

本書共二十三章節,每個章節是一個故事,從開天創地的起源,到諸神之黃昏,以及春夏秋冬大自然中的所有眾神的故事,善與惡的抗爭,與惡巨人的無休止的爭鬥,讓自然得到生息和更替,諸神的愛恨與天地共存,每一個神的生命裡都充滿希望和美好,正義和良知的對決,但也有很多誘惑,考驗著眾神,警醒著眾生。

讓我們跟隨茅盾先生的這本《北歐神話》,去走進北歐民族,體會諸神博大莊重的精神,和他們為民族生存和正義而戰的軼事。

1、北歐神話的源淵

神話是遠古人類藉助想像與幻想,對自然和客觀世界所作的擬人化、形象化的描述。

作為西方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歐以其不同於希臘羅馬的獨特風格和傳統,構成了當今西方文明的另一支重要源頭。

北歐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西方的歷史走向,北歐神話傳說也成為當今西方奇幻作品的共同源頭。

北歐神話崇尚勇者和強者,並帶有悲情的末世神話色彩。無論神與凡人,與生俱來的使命便是為戰而生。諸神黃昏之後,萬物飛灰湮滅,在末世烈焰之下,世界新生。

神代表善,巨人代表惡,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巨人伊米爾龐大的身軀被丟進了無底鴻溝,他的肉便成為了大地,血和汗則成為了海洋,骨頭造成了山,牙齒成了崖石,頭髮成了樹木百草。

直到奧丁等人出現殺死了伊米爾,成為世界的主宰,指派了日月、晝夜四位神,並且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大自然。

眾神之王奧丁,是北歐神話中最高的神,象徵了宇宙間無所不在的精神意志,是智慧與勝利之神。

奧丁帶領著十二位男神和二十四位女神居住在阿斯加德。要進入阿斯加德,必須通過那座由水、火和空氣諸元素所構成的彩虹橋,守護此橋的神是海姆達爾。

他有「最好的耳朵」,能聽見地面上草生長的聲音;又有「最好的眼睛」,能在黑夜看見千裡之外的東西;而且還不需要睡覺。

與大多數神話中所示的不同,北歐神話的人類起源不是泥土,而是樹木。

奧丁三兄弟是創造者,兄弟們創造世界後沿著海邊散步,在那裡發現了兩棵樹並用來創造一對男女。

諸神之王奧丁創造世界之樹—生命之樹,世界之樹一日不亡,則時間一日不止,生命一刻不息。

命運三女神汲取泉水灌溉世界之樹,而另有毒蛇和盤踞的惡龍不停啃噬樹根,生命之樹枯萎之時既是巨人摧毀阿斯加德、諸神末日到來之時,既諸神黃昏。

至此,善與惡的博弈正式拉開帷幕。

2、善惡美醜從來都是事物的本質

神話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與散漫的希臘神話迥然不同,北歐的神話,是莊嚴的、悲劇的;北歐的眾神,是莊重、正真、博大的;這些如斯堪地那維亞群山一樣粗樸而巨偉的傳說,無不透露著北歐民族個性中的冰與火。

而茅盾先生寫的《北歐神話》一書中,代表善勢力的神和惡勢力的巨人之間的鬥爭永遠存在,而且成了北歐神話的主要骨骼。

火神洛基比較特殊,他本身是巨人的後代,但讓人又愛又恨,沒事兒飛去巨人國冒個險啦,惡搞託爾的老婆把她剃成光頭啦,動不動就拿自己的頭跟別人打賭比賽。

但他是站在亞薩神族一邊的,也為諸神做過很多事情,託爾錘子被偷,春之女神伊敦被囚,甚至變身母馬給巨人建築師使絆子都是洛基出面完成的。

由於洛基巨人後代的身份和調皮搗蛋的性格,但亞薩諸神並沒有真正接納洛基,而洛基的猜疑也與日俱增,直到一發不可收拾,與亞薩神族決裂。

因為洛基的存在,諸神走向黃昏是一個必然,神和巨人之間的鬥爭是毀滅性,當諸神的黃昏來臨時,即使用一隻左眼換取智慧之泉水的奧丁也不能阻攔,毀滅來時,天地俱滅,一切歸零,在廢墟之下,生命之樹開始發芽。

洛基這個角色之所以更具魅力,是因為他具有鮮明的人性,人性的弱點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善惡的界限和標準之間,沒有人能夠分辨出來。

洛基從善到惡的轉變即合理而兼具強烈的悲劇色彩,這也是北歐神話的整體氣質。

從天地初始開始,神就是善惡並存的,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從來不是似是而非,有正亦有邪,所以善惡同在一個人身上體現出來,正是神話賦予我們的智慧。

如果說希臘神話是「抒情詩的」,那麼北歐神話便可說是「悲劇的」,可這悲劇卻是充滿力量和為愛而戰的偉大力量,北歐的神永遠在和有害於人類的惡勢力——惡神和惡巨人族相鬥爭,最後全部滅亡了,是一場悲劇,也因為悲劇,才帶給人類更大的力量和精神財富,才會生生不息地傳遞出巨大的光芒,閃耀至今。

3、神話的力量

神話學著名學者袁珂說:「要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首先應該了解它的神話。」。

神話是一個古老的精神形態,是人類童年時期的作品,它以最質樸的形式,奠定了民族精神的結構。

神話的意義不在於是否真實解釋這個世界,而是藉助想像讓人與世界建立緊密聯繫,抵消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並探尋生命的意義,找到生存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至高無上的神,卻沒有完美無缺的。

奧丁的智識是喝過密米爾的「智慧之泉」,為此付出的代價便是交出自己的一隻眼。

在整個北歐神話體系裡,這種殘缺隨處可見,森林之神維達的形象也是一足一靴,在諸神黃昏的那場戰役時,提爾也只有一隻手,西古爾德傳說中,西古爾德和雷金去找龍的路上,得到了一位獨眼老人的指點。

那些英雄的力量,浪漫的夢想,神秘的上古時代;那些天地宇宙、人類起源、自然萬物、生命探索、部族戰爭、勞動生活,人類的童年時期……無不閃耀著光芒,激勵著我們一起去努力生活,探索自然,一路向上。

每一位神的蹤跡,都是現代人的精神指引。神話傳說會一直滋養到我們,而且還將繼續滋養下去。

有了神話傳說,世界不再是一個秘密。人類用這些故事來分享思想,解釋我們身處的宇宙世界,也用來與生活和解,之所以有神的存在,是在指引我們看到人生的缺憾,勇敢面對,與困難做鬥爭,相信善良美好,成為掌控自己命運的神!

相關焦點

  • 茅盾的《北歐神話》:人會孤獨而死,精神卻會永遠傳承
    高曉松深度遊完北歐,寫了篇文章,《在北歐,我覺得自己內心很醜陋》,文章爆火。他在文中說:「在丹麥和瑞典待久了,我越來越覺得,這兩個國家真的很有意思。這裡的人不聊金錢,不聊地位,也不聊你讀過什麼名校。」北歐成為人們心中的桃花源,似乎到了那裡,心靈都跟著變美麗。
  • 命運之神掌管命運?諸神也有黃昏?《北歐神話》揭開神話的面紗
    小時候的夏天,父母會把竹床搬到院子裡乘涼,我們躺在床上仰望星空,看著那條褶褶生輝的銀河,聽母親給我們講述牛郎織女的神話。我問母親:「那上面真得有牛郎和織女嗎?」母親:「那肯定啊,你看牛郎兩邊上亮著的小星星,就是他的孩子!」時間流逝,長大後發現自己兒時的幼稚和天真!也發現,神話的荒謬和美好!
  • 茅盾:《北歐神話》|冰與火之歌
    「茅盾」原名沈德鴻,「茅盾」是他使用次數最多的筆名,此外,他還有許多其他的筆名。《北歐神話》在1930年初版之際,茅盾先生所用的筆名為「方璧」出版。果麥出品茅盾先生這本鮮為人知的《北歐神話》,我能讀到,實乃有幸!精裝的版本、黑灰的色調、精緻而神秘的插畫中幾抹耀眼的橘色穿插其中,印證了北歐神話的主色調:莊嚴的、悲壯的。譜寫了一曲充滿個性的「冰與火之歌」。
  • 茅盾《北歐神話》:奧丁,是如何成為北歐人心中的眾神之父?
    與散漫的希臘神話迥然不同,北歐的神話,是莊嚴的、悲劇的;北歐的眾神,是莊重、正真、博大的;這些如斯堪地那維亞群山一樣粗樸而巨偉的傳說,無不透露著北歐民族個性中的冰與火有幸讀到這本《北歐神話》,不僅讓我對茅盾先生有了新的認識,他既是出眾的文學家,也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
  • 初探北歐神話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茅盾《北歐神話》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一提起西方神話,第一反應就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畢竟西方藝術史上,以此為創作靈感的繪畫、雕塑等藝術品數不勝數,而與此相關的文學作品更是不勝枚舉。不誇張的說,不了解一點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故事的話,那麼西方藝術史上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我們都只能看個熱鬧,卻不知其所以然。
  • 《北歐神話》:強娶,造字,自刺9天9夜,奧丁原來你是這樣的神
    希臘神話中,宙斯不會死;中國神話中,女媧也不會死。神靈不死,是多少民族的信仰。可北歐神話不是這樣:神偉大,但不是萬能的,不是永生的,有生必有死。《北歐神話》的出世,比希臘神話晚了近一千年;國人了解北歐神話,則是通過上世紀二十年代茅盾先生的譯著和整理。不錯,是寫《子夜》和《林家鋪子》的茅盾,原名沈德鴻,《北歐神話》出版時,他用的筆名是「方璧」。
  • 《權利的遊戲》《雷神》《魔戒》靈感的源泉,北歐神話魅力何在?
    北歐神話的演變過程,也體現了自古以來北歐五國人民在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時,不折不撓與自然抗爭的精神,和渴望和平的美好願景。既然北歐神話如此的陌生而又神秘,那麼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方式去了解它呢?茅盾先生早年創造的《北歐神話》就是一本非常全面的了解北歐神話的入門讀物。
  • 茅盾記述《北歐神話》:冰與火、善與惡、毀滅與重生的神話故事
    馬克思曾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徵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一直以來,北歐神話中的種種元素就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出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奇幻作品當中,而茅盾先生在1929年寫下《北歐神話》,在文學上留下了一部傳世之作,中國人記述的北歐神話故事。
  • 北歐神話:從神話到史詩,看個體英雄的湧現和譜系的演變
    歷史傳奇、宗教崇拜和宗教儀式、口頭傳述、文學的精心提煉都構成神話的創作素材。各類文學作品在歷史的潮流中劇烈翻滾、爭奇鬥豔,留給一代又一代人靈感和想像,其中不可不提茅盾的《北歐神話》,就是由神話成為史詩的經典作品。
  • 《北歐神話》:從冰與火之歌到諸神的黃昏 悲壯史詩的生命意志
    一類來自挪威的古詩人,北歐神話經典《大埃達》所描述的景致習俗都是較南方的挪威。另一個就是冰島,相傳在公元1056年到1133年編輯了《大埃達》的薩蒙德,從冰島搜集了很多素材。 茅盾先生講,北歐神話的傳承實在命運多舛。今天流傳的北歐神話已經不能完全算是古斯堪地那維亞人的原始作品了。當年,北歐人還沒來得及把他們原始信仰的故事發展成系統的神話體系,基督教信仰就已經登陸北歐了。
  • 《北歐神話》:冰與火碰撞下的悲劇性傳說
    茅盾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我們都讀過他寫的《子夜》、《春蠶》等著名作品。茅盾對中國神話學也頗有研究,由他所編寫的《中國神話研究初探》,至今仍被推薦為系統了解中國神話的三本書之一。他們希望能夠了解自然,控制自然,他們通過神話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意願轉化為具體人物和生動的情節。當神話融入了後世的文化因素,對文學的發展就會有著直接而重大的影響。01、北歐和別的民族一樣,都有著創世神話北歐神話雖然沒有希臘神話那樣古老燦爛,卻也是歐洲文學的源泉之一,比如斯堪的維納亞文學就和北歐神話有著血脈的淵源。
  • 《北歐神話》:對命運的闡釋直接通向死亡,是歐洲文學的源泉之一
    雖然最後諸神取得了勝利,但是也到了悲劇的頂點,命運之神預言的「諸神的黃昏」到來了,在一場不可避免的大戰之中,不管是神還是惡勢力,全都滅亡了。這樣的結局,加重了宿命式的悲傷和沉重感。移居到北歐的原始人民,在新的家裡創造出了屬於他們的神話。
  • 索爾、洛基與奧丁的故事,赫爾曼《北歐神話》簡體中文版首度引進
    破解熱門大IP背後的文化符號,感受奇幻世界源頭之美茅盾、博爾赫斯、託爾金、尼爾蓋曼都是北歐神話的擁躉。《尼伯龍根的指環》《魔戒》《冰與火之歌》《魔獸世界》《英雄聯盟》……北歐神話是西方虛構世界的熱門大IP之源。若想了解這些熱門作品背後的人物和故事設定,一定要對北歐神話心中有數。
  • 《北歐神話》:為什麼北歐諸神走向死亡是一種必然?
    如果說南歐的希臘神話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詩」,那麼,北歐神話就是一出粗獷而壓抑的「悲劇」。不同於希臘神話的散漫基調,北歐諸神,如同高聳的斯堪地那維亞山脈一般,始終是莊重、質樸而博大的,永遠與那些對人類有害的惡神、惡巨人們鬥爭,守護生活在大地上的人類。
  • 《北歐神話》昔日維京人四職業,除了航海、經商、當海盜,還有啥
    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之實際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茅盾先生也曾下過一個定義:「神話是一種流行於上古時代的民間故事,所敘述的是超乎人類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雖然荒唐無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傳頌,卻確信以為是真的。」這本《北歐神話》的作者,就是茅盾先生,著名現代作家和社會活動家、文學評論家,文學代表作有《子夜》等。
  • 《北歐神話》:絢麗悲壯的奇幻之境,冰與火鬥爭中的毀滅與重生
    當我們被漫威三大IP之一的雷神索爾的故事吸引時,不會想到,早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茅盾先生,就已將諸如眾神之王奧丁、雷神索爾和火與惡之神洛基等北歐諸神引入了中國。茅盾先生不僅是文學家,也是我國神話學研究領域的第一人。
  • 北歐神話女孩精靈名字,美麗又可愛!
    想要了解歐美,必然會通過北歐神話與聖經來了解,兩者都是神系,北歐神話是史詩,聖經是教典。其北歐神話是一個多神系統,基本是四個體系為巨人、神、精靈以及侏儒,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北歐神話女孩精靈名字,看看你喜歡哪一個精靈的名字,何不給自己挑選一個。
  • 北歐神話中的超美女生英文名,這樣起名你也是女神
    不少小仙女在起英文名的時候,都會從神話體系中尋找靈感,但是大家所熟知的神話人物名字其實是不適合作為名字使用的,比如:Athena(雅典娜),所以本期起名網就來推薦一些比較冷門小眾的,出自北歐神話中的女生英文名,如果有喜歡的,趕緊給自己安排起來。
  • 寫給自己的極簡北歐神話
    現實生活中除了希臘神話,我們往往也能在許多地方看到另外一股神話力量默默影響著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其中包含了童話當中常出現的的矮人和精靈影視、動漫、遊戲至星期幾的名稱由來都能看到這股神話力量的影子,沒錯,就是北歐神話,還是那句話,因為這個內容沒啥實際意義,所以主要是整理自己看看,實用主義的請繞路啊。
  • 薦書|北歐神話: 世界的毀滅與重生
    如果這些神話故事的想像一開始就流於大眾化,只吸引來少數幾個足以服眾的追隨者,相信世界崩落的情節不會從一開始就存在於諸神的傳說中,因為這種概念不但與遠古時期尚不成熟的心智相互矛盾,很明顯是經歷過一段拼搏奮鬥、感觸良多的人生才可能得出這樣的結果。時間一久,這種突破性的說辭就再也欺瞞不了大眾,成為支離破碎的力量,稀落零散地滲進信仰、習俗或公眾的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