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是否有輻射危險?生態環境部答每經問:電磁輻射對人體主要...

2020-12-1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

近年來,我國通信基站快速建設,一些基站甚至緊靠居民小區,住在這附近是否有輻射危險?

4月1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核與輻射安全」。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一些地方收到了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電磁環境問題引發關注,相關情況到底如何?

對此,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司長江光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電磁輻射雖然也叫輻射,但是跟常規意義上的輻射不是一個概念。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主要是熱效應。

妥善處理電磁輻射投訴糾紛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4G基站數量達到544萬個,佔基站總數的64.7%;5G基站超13萬個。

2014-2019年我國基站發展情況

圖片來源:工信部

隨著5G的使用推廣,基站數量快速增加,輻射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

江光介紹,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電磁設施包括通信基站、輸電線路、變電站等越來越多。這些設施一方面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幫助,同時引起公眾對其環境影響的關注。近年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不斷收到各種與電磁輻射相關的信訪投訴、行政複議等意見反映。

江光指出,輻射分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另一種是電磁輻射。電離輻射是放射性物質產生的能夠使受作用物質發生電離現象的輻射。電離輻射劑量大了,對人體健康確實有損傷。而電磁輻射無論從形成機理、防護要求還是環境標準上,都跟電離輻射不一樣,它屬於非電離輻射。有電的地方就有電磁輻射。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主要是熱效應,這點與電離輻射有很大不同。

同時,江光強調,我國現行的電磁輻射環境質量標準是《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對照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遵循的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推薦限值標準,我國執行的限值標準更為嚴格。只要符合該標準相應頻率的限值要求,就能確保公眾健康和安全。根據近年生態環境部門開展的電磁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結果,我國電磁輻射環境質量是能夠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要求的。

此外,江光表示,要妥善處理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糾紛。對於涉及環境質量問題的,監測以後如果確實超標,責令相關企業進行整改;對於涉及土地使用、拆遷補償等不屬於生態環境部門職責的,在充分調查核實的基礎上,耐心做好公眾溝通,告知其向有職責的部門表達訴求。

我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全球第一

當前我國核電機組總數全球第二,在建機組全球第一,核技術利用量大面廣,核與輻射安全總體形勢保持穩定。

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介紹,目前47臺運行核電機組安全狀態良好,15臺在建機組質量受控,18座核燃料循環設施安全運行,約15萬枚放射源和近20萬臺(套)射線裝置安全受控,全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

郭承站指出,我國正處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邁進的關鍵時期,國際核安全形勢複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新技術、新類型、新設備的投入使用對我國核安全監管帶來新的挑戰。

為此,他介紹了四個方面保障核與輻射安全的工作措施,包括:推進核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兩個現代化」;編制實施核安全規劃,強化核安全治理基礎能力和技術支撐;防範化解核與輻射安全風險,強化各類核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分析研判和聯防聯控,加強應急備勤和反恐安保,有效保障重大活動期間核與輻射安全;強化核安全人才分級分類培訓,弘揚核安全精神,打造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核安全鐵軍。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國家核安全局發布海陽核電廠2號機組2起運行事件有關情況的說明。

對此,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司長湯搏回應,這兩起事件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核事件分級手冊分級是0級事件,國際原子能機構把核事件分為0到7級。0級事件是「沒有安全意義」的事件,設置這個事件級別主要是為了經驗反饋,所以這兩起事件沒有任何廠外廠內放射性後果。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害?聽聽專家怎麼說
    「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害,關鍵是看其基站的建設是否符合國家環保部門的相關標準……」近日上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國慶向前來諮詢電磁輻射的市民說,基站的建設,只要是履行了環保相關手續,各項指標滿足我國電磁環境控制限值要求,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便不會產生危害。
  • 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害?專家這樣說
    人民網昆明8月8日電 (虎遵會)「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害,關鍵是看其基站的建設是否符合國家環保部門的相關標準……」5日上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國慶向前來諮詢電磁輻射的市民說,基站的建設,只要是履行了環保相關手續,各項指標滿足我國電磁環境控制限值要求,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便不會產生危害
  • 生態環境部:電磁輻射只要符合標準就能確保公眾健康安全
    中新網4月15日電 針對「近年來一些地方收到了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電磁環境問題引發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司長江光表示,有電的地方就有電磁輻射,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主要是熱效應。
  • 揭秘電磁輻射:手機基站輻射究竟有多大
    在移動通信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越來越離不開手機的人們也紛紛發出疑問:手機的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大,通信基站的輻射又有多少,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嗎?首先,我們來看看手機、基站是怎麼產生電磁輻射的。據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SRTC)副總工劉曉勇介紹,人們通常所說的「手機、基站輻射」,是指手機或基站在使用時會傳送電磁波,而這些電磁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
  • 六五環境日|維護生態環境安全!陝西省開展電磁輻射科普宣傳
    近年來,省生態環境廳收到了一些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電磁環境問題引發關注,本次活動力圖告訴公眾,符合我國電磁環境標準的設備設施,其電磁場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活動製作了24塊科普展板,內容緊緊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中國核安全觀、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司長江光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就電磁環境問題答記者問、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的區別、通信基站等設施的電磁輻射標準限值、5G的發展和應用等,通過活潑的版面設計、實際監測值與國家標準限值的有效對比,吸引過往人員駐足觀看,現場還發放電磁輻射科普宣傳單、開展電磁輻射科普有獎問答及手機電磁輻射監測等,兼顧了趣味性和通俗性
  • 5G基站有輻射危險?真相: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
    5G是行動網路速度的下一個巨大飛躍,5G速率大於1Gbps、時延小於1毫秒、每平方公裡100萬個連接,可謂是一場革命性突破。為了實現這些速度,則需要更多的基站。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48萬個,5G網絡終端連接數已超過1億個,預計年底建成60萬個5G基站。但一些消費者認為5G基站對健康有潛在的威脅。
  • 5G基站和手機的輻射功率有多大?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據悉,目前我國已經提前完成年度60萬個5G基站的建設目標,5G網絡正在迅速普及,這就意味著未來我們將處於5G網絡的包圍圈中,這使得部分人士開始思考長期處於5G輻射環境中是否會對身體產生傷害的問題?尤其是前段時間搜狐CEO張朝陽關於5G毫米波輻射危害的質疑言論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那麼5G毫米波輻射是否足以對人體產生傷害呢?
  •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基站電磁輻射可怕嗎?看了這篇...
    但沒了基站,手機之間就無法通話,也就不能微信聊天、不能訂餐、不能生活繳費、不能網購……根據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我區通信基站輻射環境汙染投訴達5起,接近2018年全年投訴量。隨著公眾對環境質量的高度關注,城市通信基站建設引發的群眾投訴案件日益增長。基站電磁汙染有那麼可怕嗎?它究竟離群眾有多遠?【群眾直問】「基站電磁輻射可怕嗎?」
  •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官方回應在這裡
    以核安全為主題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核一司、核二司、核三司三位司長悉數出席圖註:發布臺上從左至右依次是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核設施安全監管司(核一司)司長郭承站、核電安全監管司(核二司)司長湯搏、輻射源安全監管司(核三司)司長江光。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丨5G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5G...
    本標準規定了 5G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的內容、方法等技術要求,本標準替代《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HJ 972-2018)作為 5G 及與其他網絡制式共址的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的執行標準。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本標準的附錄 A 為資料性附錄。
  • 5G基站輻射有多大?嶽陽市生態環境局權威解釋來了
    大家在暢想5G所帶來美好生活的同時,5G基站的建設者們也面臨諸多「煩心事」:在進入居民區時,常常遇到抵制基站建設和設備進入的情況,主要原因是部分居民過分擔心基站帶來的輻射,甚至談輻射色變。5月27日,記者就5G輻射的種種問題,諮詢市生態環境局相關專家,聽聽專家的說法。
  • 移動通信基站輻射如何控制 移動通信基站輻射解決方法介紹【詳解】
    然而,有報導(主要來自北美和歐洲以外的地區)說,有一些直接面對鄰近建築物的移動通信基站天線,當有效輻射功率過大,天線增益較高和建築物的屏蔽性能不良時,會超出安全標準。  對於從事基站天線安裝調試的工作人員,如果在工作時離開天線過近,有可能不滿足安全標準。  筆者認為有必要注意「偽裝基站天線」的安放。為了減輕人們電磁輻射的擔心,有一些基站天線被偽裝成樹木、路燈和廣告牌。
  • 5G基站電磁輻射情況如何?
    來源: 深圳新聞網隨著5G通信技術的發展,5G基站的建設也越來越多。5G基站是否會有輻射?如果遇到5G基站電磁輻射環境問題該怎麼辦?近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開展5G基站輻射科普宣傳活動。深晚記者跟隨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人員來到5G基站實地監測,並採訪工作人員解答疑惑。5G基站電磁輻射不是核輻射不必過於擔心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日常生活中,輻射主要分為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兩類。
  • 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危害健康?現場檢測數據告訴您:請放心!
    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長沙分站記者 鄧正可)如今,網絡的便捷讓手機幾乎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脫離的一部分,但通信基站的建立,常令市民感到恐慌,基站產生的電磁輻射令人望而生畏。基站產生的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少?真的影響人體健康嗎?11月23日,嶽麓區王府井商業廣場前的一場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科普宣傳活動,讓民眾對電磁輻射有了更為理智的認知。來自現場的檢測數據告訴您:請放心!
  • 一問易答:路由器輻射對身體是否有影響
    網易四川省成都市手機網友【sunshine8848】在一問易答中問:
  • 通訊基站塔是輻射隱形殺手 輻射環境管理站:這是謠言
    原標題:通訊基站塔是輻射隱形殺手 輻射環境管理站:這是謠言   隨著移動通信事業的發展日新月異,用戶規模飛速擴張,湖北省的手機用戶就已突破4000萬。為了保障移動通信的順暢和實現無縫隙覆蓋,電信運營商在通話需求量較大的寫字樓、居民區增建移動通信基站。
  • 基站周圍人們可到達區域電磁輻射有多大?省通信管理局:小於手機輻射
    省通信管理局:遠小於手機輻射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王小暢)27日,《南國都市報》報導了三亞市一小區樓頂建了9個通信基站,除因為未徵求業主意見建設遭到業主們的反對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業主們擔心基站會帶來「電磁輻射」問題。對此,記者專門諮詢了省通信管理局有關工作人員。
  • 工信部:我國基站輻射要求比其他國家更嚴 5G基站和手機輻射大嗎?
    安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系教授丁大為表示,5G基站的輻射主要有熱輻射和電磁輻射,其中熱輻射的影響可以不用考慮:「因為在用微波爐的時候,我們就是相當於用熱輻射的原理來加熱食物」。 再來看,電磁輻射。
  • 工信部:我國基站輻射要求比其他國家更嚴 5G基站和手機輻射大嗎?
    安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系教授丁大為表示,5G基站的輻射主要有熱輻射和電磁輻射,其中熱輻射的影響可以不用考慮:「因為在用微波爐的時候,我們就是相當於用熱輻射的原理來加熱食物」。再來看,電磁輻射。
  • 《5G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標準發布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保護環境,防治電磁輻射環境汙染,生態環境部現批准《5G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標準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公布。本標準自2021年3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