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 SME科技故事
蝙蝠身上發現新型病毒,或為「考拉愛滋」
#生物
澳大利亞的持續了幾個月的山火雖然停止了,卻對當地的野生動物特別是身為國寶的考拉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面臨著功能性滅絕的風險。除了火災,現在一種來自蝙蝠的新型病毒又將對考拉的生存帶來新的威脅。
據外媒報導,由澳大利亞伯內特研究院(Burnet Institute)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科學家領導並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蝙蝠是一種致命病毒家族的宿主,這種病毒會導致考拉患上類似愛滋病(AIDS)的疾病,這一發現對保護標誌性的有袋動物具有重要意義。
這項研究還發現了逆轉錄病毒家族中的一個新成員,這是第一個在蝙蝠中發現的傳染性逆轉錄病毒,揭示了澳大利亞和亞洲蝙蝠是多種γ-逆轉錄病毒的攜帶者,並且與考拉逆轉錄病毒(KoRV)關係非常密切。
研究人員表示,發現的與KoRV密切相關的新型逆轉錄病毒名為Hervey-pteropid-gammaretrovirus(HPG),在實驗室細胞培養中能夠在人和蝙蝠細胞中複製。
KoRV以與人類HIV相似的方式抑制免疫系統,使考拉易患癌症和包括衣原體在內的感染,衣原體是導致不孕、失明和腎功能衰竭的一種原因。這可能會使包括考拉在內的共享棲息地的動物處於危險之中,甚至將會感染澳大利亞大多數考拉。
(快科技)
微軟麻將AI超越人類,有意出教材提升人類牌技
#計算機
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發的麻將AI系統Suphx在國際知名專業麻將平臺「天鳳」上榮升十段,且超越99.99%的人類後,研究團隊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有日本出版社有意聯繫,準備把Suphx打的牌譜出一本書,如果對麻將感興趣的,大家可以通過這本書來學怎麼打麻將。
4月9日,微軟亞洲研究院Suphx研發團隊通過線上直播,詳細介紹了Suphx的技術細節,其論文近日在arXiv平臺上發布。直播結束後,微軟亞洲研究首席研究員秦濤、微軟亞洲研究院高級研究工程師李俊傑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團隊目前正在和天鳳平臺協商,看是否考慮推出類似提升人類牌技的服務。例如,通過輸入一個人當前的牌面,Suphx會告訴這人該打哪張牌,以及它為什麼打那張牌。
有意思的是,據兩位研究員透露,有日本出版社在聯繫,希望Suphx打的牌譜出一本書。「因為有麻將愛好者將 Suphx 稱作麻將教科書、Suphx老師,如果對麻將感興趣同學們,他們可以通過這個書來學怎麼打牌。」
Suphx會打麻將只是第一步。兩位研究員稱,團隊正在金融行業和物流行業做一些嘗試,讓Suphx技術落地實際應用場景。
在金融領域裡,如果我們能提前知道明天股票行情是,那麼今天的投資肯定會做得很好,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完美信息。例如,今天A股已經閉盤了,那麼我們就知道了今天所有的股票信息,當我們再回頭看昨天,假設昨天做決策的時候就知道了今天股票的信息,那對股票操作來說就是完美信息。
研究員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完美信息,幫助我們把模型訓練得更好。實際應用的時候就像麻將裡面一樣,通過完美信息,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非常強大的老師——Teacher model,這樣學生模型student model也會學的很好。
在機器翻譯領域中,完美信息也很有幫助。比如在機器翻譯中,如果知道一句話的上下文,可能它翻譯得更好,即完美信息。但實際中不一定每句話我們都知道它的上下文,但是訓練中我們可以拿到完美信息,就可以幫助我們將翻譯做得更好。
(澎湃新聞)
地球「雙胞胎兄弟」被發現,體積為地球1.06倍
#天文
美國宇航局克卜勒行星探測器於2018年10月30日燃料耗盡結束生命,但它之前的觀測數據仍能帶來一些重大發現!目前,科學家在分析克卜勒望遠鏡數據時,發現了一個寶藏級的太空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系外行星!它很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
系外行星Kepler-1649c環繞一顆紅矮星運行,距離地球300光年,最新研究報告稱,Kepler-1649c每隔19.5個地球日環繞紅矮星運行一周,它位於恆星「宜居帶」,即液態水可能存在於地球表面的合適距離。由於紅矮星光線較暗,因此其宜居帶非常鄰近恆星。
Kepler-1649c僅是地球體積的1.06倍,它吸收的恆星能量相當於地球從太陽獲得能量的75%,這些特徵結合在一起,使得這顆行星變得非常特殊。美國宇航局研究人員稱,據統計克卜勒探測器還勘測到其他類地系外行星,例如:TRAPPIST-1f和Teegarden c,還有一些星球的溫度更接近地球,例如:TRAPPIST-1d 和TOI 700d。但沒有哪顆系外行星像Kepler-1649c一樣在各項數據上更接近地球,而且位於恆星宜居帶。
而Kepler-1649c的真實宜居條件很難進行衡量,目前天文學家對該行星大氣一無所知,而某顆星球大氣組成、厚度,與溫度和表面水保持液態的能力密切相關。此外,紅矮星頻繁釋放強大耀斑,特別是在它們年輕時期,所以宜居帶行星的大氣層將很快被剝離。
(新浪科技)
史丹福大學研發「肛門識別」馬桶,為了健康
#健康
在醫學中,糞檢與尿檢是非常關鍵的項目。那麼我們能否直接讓馬桶來完成這些工作,從而幫助監測健康呢?
為此,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最新開發了一種智能馬桶,它會自動收集和分析尿液以及糞便,分析過程可以「和受過訓練的醫務人員相媲美」。收集到數據被上傳到雲端資料庫中,動態監控用戶的健康。
不過,同一馬桶往往有多個使用者,如何分辨不同用戶?於是,研究人員又在馬桶中安裝了一個小型攝像頭拍攝用戶的肛門部位,用類似於人類識別的技術進行「肛門識別」,從而記錄不同用戶的數據。
研究人員指出,用戶無需擔心隱私的洩露,識別系統的數據只用於匹配用戶信息,用戶本人和醫生無法看到被拍下的照片。
(快科技)
新研究將直立人最早生存年代推前10-20萬年
#生物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領銜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從南非一處古人類化石遺址中挖掘出迄今已知最古老直立人頭蓋骨化石,其所屬年代比此前已知最古老直立人還要早10萬至20萬年。
直立人屬於人科人屬,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人類。學界認為,直立人已具備了直立行走、製造工具和使用火的能力,有更強的適應性,可以走出非洲到更廣闊的地區。此前學界公認的最古老直立人化石是在喬治亞的德馬尼西遺址找到的,其生活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約180萬年。
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北部一處名為德裡默倫的古人類化石遺址,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團隊找到這個直立人頭蓋骨化石,並用5年時間對這個包含約150塊碎片的頭蓋骨化石進行了挖掘與重建。研究人員用幾種獨立的年代測定技術對其分析後認為,這一直立人生存的年代約為距今204萬年至195萬年。
(人民日報)
研究人員拍下海鷗生吞野兔畫面
#生物
近日,野生動物研究人員在英國彭布羅克郡科默島拍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一隻大黑背鷗,應該是飢餓到了極點,直接吞下了一隻兔子。
整個過程歷時約1分鐘,活生生的兔子就在監視鏡頭下,進入了海鷗的肚子裡,而海鷗在吞食完畢後,身材明顯大了一圈,但似乎並沒有任何不適。
當地野生動物研究小組的研究員表示,在海鳥很少的情況下,兔子也是大黑背鷗的重要獵物之一,但直接整隻生吞的情況,他們也從未見過。
事實上,大黑背鷗的胃口極大,除了蔬菜以外,幾乎沒有它們不吃的食物,甚至連過度腐敗的腐肉也不會放過,其中最喜歡的是淡水魚、幼鳥或小型四足動物,任何一種鳥兒的卵它們都不會放過,有時甚至連生病或柔弱的親鳥也會一起吃掉。
大黑背鷗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及兩岸地區,是歐洲最大、最粗壯的鷗類,身長可達68-79釐米,翼展可達1.5-1.65米,體重可達1.4-2.3公斤。
(快科技)
「星際訪客」奧陌陌形成謎團揭開
#天文
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星際訪客」奧陌陌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這個行星天體可能因為靠著寄主星太近,被寄主星的潮汐力撕裂。這一發現或能解釋奧陌陌的一些獨有特性,包括其不尋常的扁長外形,缺乏霧狀的彗發,以及在飛掠太陽時所受到的非引力。
奧陌陌是人類確認的「拜訪」太陽系的第一個星際天體。但令天文學家無奈的是,奧陌陌運動速度和亮度憑現有技術都難以捕捉,只能得到一個粗略的光譜,也沒有物體反射率的詳細信息。奧陌陌外形和運行軌跡也不同於太陽系小行星或彗星。科學家原本預計,奧陌陌的外形應該類似彗星,但初步觀測顯示,奧陌陌的外形更像小行星,且找不到有彗星活動的證據。奧陌陌還有一系列不同尋常的特徵,也很難在模型中重現出來。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拉格朗日實驗室科學家張韻和林潮此次提出了一個統一的形成理論,來解釋奧陌陌的罕見特徵。研究團隊利用一個前沿模型模擬了對靠近其恆星旋轉的母體的潮汐破壞能力。模型表明,如果母體離恆星的距離在幾十萬千米之內,就會在恆星潮汐的作用下扭曲,然後瓦解。母體隨即會產生非常扁長的轉動碎塊,這些碎塊有足夠的動能,可以逃離這個行星系統。母體的表面會變得非常熱,大部分揮發性物質都會蒸發;但研究人員認為,其更深層可能保留了水,而奧陌陌多孔表面所出現的蒸發現象,或能解釋科學家在奧陌陌飛掠太陽時觀測到的非引力加速度。
研究人員認為,奧陌陌的前身天體可能是一個千米大小的星子(行星的前身),或是靠近恆星的一顆巖質超級地球,最初繞著一顆低質量恆星或白矮星旋轉。
(科技日報)
閱讀原文
原標題:《新型蝙蝠病毒或致考拉滅絕;微軟麻將AI將教人類打牌;斯坦福研發肛門識別馬桶 | 聞周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