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對幾個月前那部《八佰》還有什麼印象?蘇州河上有很多人在開炮,一邊是「看戲」的人群。幸好群眾也不是真的「看戲」,其中坐在路口的一位大老爺,看著手下留情的人逐個拜別而過橋相助,大老爺的原型正是杜月笙。
但任何以民國為主題的作品,不管是電影、電視劇,還是小說,只要與上海有關,都不能離開杜月笙這個人。亂世出梟雄,杜月笙是上海灘最大的梟雄,他原是黃金榮的一名部下,後來受其妻子林桂生的賞識,才慢慢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最終得以與黃金榮分庭抗禮。
老上海有三大巨頭: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他們的生意大多與一些不正當的行業有關,賭場、青樓、槍炮、鴉片等等,無惡不作。杜月笙的發展,也正是由於他的「三鑫」公司「完全壟斷了法租界的鴉片,從而獲得了巨額資產。
不只是青幫老大,在政界也有很大影響,是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甚至黎元洪大總統的秘書都專門送給他一副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涯」,把他和春申君比較。
杜月笙和黃金榮相比,比張嘯林稍好一些,大概就是在民族大義上他們沒有錯。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侵華日軍甚至這些大人物,特地許以高官厚祿前來拉攏,但黃金榮和杜月笙都拒絕了,並為抗戰事業作出了貢獻,像杜月笙這樣的人,就籌集了大量的物資,如防毒面具、通信器材、裝甲車輛等。那杜月笙當年風華正茂的時候,究竟有多少家產,放到現在又值多少錢?計算出來的結果會讓你大吃一驚。
當時有頭有臉的人物最喜歡建公館,說白了就是大洋樓別墅,杜月笙自然也不例外,他的「杜公館」光是建起來就花了三十萬元,這還不算裡面的布置,而他的日常開支更是慘不忍睹,幾個姨太太、幾個孩子,加上家裡的僕人、司機、保鏢,一年的開支就高達兩百萬。認為這就算是結束了?你要知道,杜月當時的名下只有9輛車,而當時一輛車要好幾千,這又是一大筆錢。他確實在抗戰期間捐贈了不少物資,那些裝甲車的價格足以使人嘆為觀止,更別提他還曾一次性從國軍手中訂購120架飛機,以「拉關係」。
根據統計,杜月笙鼎盛時期的資產高達三千萬銀元,根據聖約翰大學在民國時的調查:「五口之家的工人每月工資15元;普通男工人每月工資10元,女工每月做絲廠也一樣。」「如今上海一家五口不算各式各樣的貸款,日常開支約在萬元左右,這樣算下來,杜月笙的資產現在足有200萬億!
真不知道算不算嚇一跳,這個結果出來以後很多人都傻了眼,杜月笙這點財產現在放在家裡當首富還綽綽有餘。但這樣非法獲取的錢財肯定不能長久,之後杜月笙將房產賣給港省,死時只給親眷留下11萬美元,時也是,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