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作為底色,發展更有亮色」

2020-12-14 澎湃新聞

「綠色作為底色,發展更有亮色」

2020-12-09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海南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項目施工現場,一條道路從北筆直延伸到南,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兩棵百年高山榕在路邊並肩而立,枝繁葉茂、樹幹挺拔。

    按照原設計方案,兩棵古樹正好擋在乙烯主幹道301路上,海南煉化會同設計單位反覆優化,最終「擠」出工期為古樹繞道。「雖然建設成本增加了,但是我們覺得值。」乙烯項目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說。

    「以前只見樹讓路,而今竟然路讓樹。」這是海南煉化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縮影。近年來,海南煉化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的綠色發展道路。2020年,公司加工損失率、煉油綜合能耗、綜合商品率等均創歷史最好成績,「三廢」達標排放率、危廢妥善處置率、建設項目「三同時」執行率保持100%,主要汙染物實現超低排放,部分指標僅為國家標準的1/10。

    嚴格落實環保政策要求,持續加大環保設施投入

    2020年,海南煉化榮獲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國家綠色工廠」稱號。作為中國石化唯一駐瓊煉化企業,該公司以保護海南一方淨土為己任,把環保理念融入設計、建設、運行全過程,截至目前直接用於環保設施的投資已達38億元。

    在乙烯項目建設中,海南煉化嚴格按照海南省環保政策要求,對項目建設方案進行了多輪優化調整,取消了丙烯酸及其酯、橡膠等「三廢」排放較高的下遊產品,將燃煤鍋爐改為燃氣鍋爐。調整後的方案較原核准方案,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81.9%、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了66.8%、煙粉塵排放量降低了83.4%、COD(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降低了62.2%、氨氮排放量降低了59.4%。

    今年以來,海南煉化還陸續實施了硫黃尾氣達標排放治理、動力鍋爐加熱爐低氮燃燒改造等環保治理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罐區油氣回收系統等環保裝置,VOCs(揮發性有機物)網格化自動檢測設備覆蓋全部重點生產裝置。

    創新固廢危廢管理模式,加快推進生產過程清潔化

    轉型升級前景廣,綠色發展天地寬。近年來,海南煉化按照國家環保最高標準,堅決守住生產運行達標排放底線,堅決做到建設項目依法合規、裝置運行按證排汙、固廢危廢規範化管理,加快推進生產過程清潔化。

    2020年,海南煉化引入催化裂化廢催化劑移動式磁分離處置系統暨一站式服務項目,對催化裂化裝置中卸出的廢催化劑(平衡劑)進行磁性分離,回收其中受重金屬汙染較輕的部分,實現了催化裂化廢催化劑的減量化處理,預計每年可減少危廢量1260噸,回用的1260噸再生劑,可替代新鮮劑用量約600噸,每年可為海南煉化節省費用約700萬元。

    同時,海南煉化充分利用信息化創新成果,打造固廢危廢管理審批新模式,推行廠內固廢危廢處置線上審批、無紙化轉移,進一步規範固廢危廢收集及內部轉運流程。他們還積極推行「第三方環保服務」新模式,委託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開展檢修廢水管理專項服務,確保裝置開停工期間各類汙水達標排放。

    對標國際一流環保標準,努力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作為海南省油氣產業龍頭,海南煉化對標國際一流環保標準,以「淨零」為目標,在鞏固提升芳烴能效領跑和煉油綜合能耗持續降低優勢的同時,積極謀劃企業綠色發展近、遠期計劃和保障措施。

    目前,該公司正在高標準推進臭氧汙染防治專項行動,加快建設苯乙烯罐區油氣回收、煉油罐區和碼頭油氣回收、催化裂化脫硫脫硝裝置改造等項目,明確2021年前完成18個環保隱患治理項目,開展催化裂化裝置餘熱鍋爐環保改造項目可研審查,研究脫硫脫硝廢水「淨零」排放,不斷提升環保管控水平。

    綠色、循環、低碳也是正在編制的海南煉化「十四五」發展規劃中的關鍵詞。正在規劃的煉化一體化二期項目中,海南煉化採用國內外最先進的環保技術,在確保汙染物排放總量不增加的同時,以「減量、再生、循環」為原則設計產業鏈,努力實現石化產業與環境協調發展。

來源: 中國石化報  作者: 李 強 王夢璐

編輯:仰慕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2021-01-05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山東日照:綠色作為底色,發展更有底氣!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日照市調研時提出要求:「在今後的發展中,要堅持山水林海一體保護,為全省生態建設提供寶貴經驗。」2018年,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時任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日照港調研時,要求加快轉型升級,打造綠色港口。
  •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重要動態 │ 2020-12-19 08:14來源:
  • 讓綠色山西底色更濃!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近年來,山西立足「三化同步、四力齊發」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兩山」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一組數字告訴你↓↓↓植樹造林、綠化家園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山西將以更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讓綠色山西底色更濃【來源:山西新聞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綠色,青海發展的主色調
    生態與發展共生共贏。 羅珺 攝 綠色城市。莫永生 攝 祁雅靜 攝   俯瞰幅員遼闊的三江源   長江、黃河、瀾滄江蜿蜒如大地跳動的血脈   源遠流長,奔騰不息   行走廣袤的青海大地   蔥鬱靈秀的河湟谷地、鳥歡魚躍的青海湖、林海莽莽的祁連山   生態之景,和諧美景   處處都是綠色發展的脈動
  • 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評論員觀察)
    回眸「十三五」時期,圍繞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都取得重要進展,這是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數據顯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關於生態文明的9項約束性指標,有8項在2019年底提前完成,今年前三個季度保持向好態勢。
  • 東方:讓綠色成為發展最亮底色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眼下,東方正搶抓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的重大機遇,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持續構建綠色制度、打造綠色家園、築牢綠色屏障、發展綠色經濟,全力讓生態這張名片更「美」、讓綠色這塊金字招牌更「亮」、讓綠色成為東方發展最亮底色。
  • 瀟湘平:讓綠色成為永州最鮮明的底色
    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 永州作為湘江的源頭,是湘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
  • 用綠色繪就能源發展最美底色
    原標題:用綠色繪就能源發展最美底色   能源
  • 匯全球演藝精彩 進博之城的「底色」與「亮色」
    匯全球演藝精彩 進博之城的「底色」與「亮色」 2018-11-03 16:07: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讓綠色成為新時代發展的亮麗底色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毛同輝認為,生態本身就是經濟,這一深刻認識蘊含著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辯證關係;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這一深刻認識揭示了發展應遵循的價值取向。  「希望鄉親們堅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保護好生態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 讓綠色成為發展底色——恆力集團在通州的十年(上)
    讓綠色成為發展底色——恆力集團在通州的十年(上) 發布時間: 2020-12-14 23:18:15 信息來源: 通州日報
  • 義烏: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十三五」期間,義烏市全面推進藍天、碧水、淨土、清廢四大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先後獲評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國家級生態環保榮譽。
  • 北京亦莊:用綠色描繪科技創新底色
    北京亦莊:用綠色描繪科技創新底色本報記者 華 凌 通訊員 鄭 雲「南海子公園湖裡總有黑天鵝遊弋,每年夏天都可見到。」一位在這附近長大的居民感慨道,「生活在隨處見綠的北京亦莊很幸福。」而更令人感嘆的是,在北京亦莊綠色生態城區中,聚集著高端智能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可謂創新經濟和環境生態發展齊頭並進。北京亦莊如何銳意進取、開拓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產業新城?綠色始終是發展的底色「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涼水河示範段,構成了北京經開區和亦莊新城「碧水穿城」的生態景象。11月20日,這個河段通過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驗收,正式獲得全國示範河湖稱號。
  • 把拼搏奮進作為人生的底色
    對這些考生來說,考研不僅是為了離理想的大學和專業更近一步,也是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等現實問題。對於再創歷史新高的考研大軍,有專家指出,就業的壓力不改變,考研熱就會一直存在。在某些大學生那裡,考研或許是跟風的、盲目的或不得已的現實選擇,但相信也有不少考生是將考研作為追尋夢想的途徑、向上奮進的階梯。
  • 金鼎鋼鐵集團——綠色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金鼎鋼鐵集團——綠色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2020-12-01 11:23:00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 做優城市環境 拱墅讓綠色成為發展鮮明底色
    位於大運河南端、以水系豐富著稱的拱墅,它的發展故事總是離不開那一方青山綠水。也許你很難想像,如今整潔、秀美、宜居的拱墅,曾經是一個「黑臭河」遍地、街容混亂無序、「低小散亂」行業齊聚的城郊結合部。五年來,拱墅全力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一條條曾經變黑髮臭的河道重現水清岸綠,一座座獨具水鄉韻味的公廁閃亮登場,一個個盲點暗區和環境頑疾成為歷史……盎然綠色,逐漸成為拱墅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良好生態,日益成為居民幸福生活的常態;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道路,拱墅正越走越堅實。
  • 華聯鋅銦公司:讓綠色成為礦山最亮底色
    一幅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美麗畫卷展現在眼前。華聯鋅銦公司讓綠色成為礦山最亮底色空氣為什麼這麼清新?看到這麼美的礦山環境,人們不禁要問,空氣為什麼這麼好?這背後是華聯鋅銦公司十多年來多措並舉治理的結果。2008年以來,華聯鋅銦公司遵循「節能珍惜資源,減排保護環境」的綠色發展思維。
  • 河源市擦亮綠色發展底色引領鄉村振興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羅勉報導 從廣東省河源市了解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如今的河源,新村美景如畫,林業產業提速增效,依託森林資源稟賦的鄉村旅遊如火如荼。除青山綠水、綠樹成蔭外,更多了無數條亮麗的風景線、蓬勃發展的生機,這些如同璀璨的珍珠,被綠色絲帶串成一幅幅奪目的生態畫卷,書寫著生態河源的華麗篇章,讓百姓盡享綠色發展帶來的生態福利。
  • 用最厚重的底色打造最亮麗的品牌——「十三五」遂寧綠色發展之路...
    走過近五年的綠色發展之路,「遂寧之綠」不僅有面子,更有裡子。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2016年起,遂寧老舊小區陸續實施海綿化改造,同步進行城市生態修復。三年時間,遂寧海綿城市建設共完成了25.8平方公裡試點區域內7大類、314個項目,結束了老百姓「看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