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裝過的十多套主機配置,總有一套適合你

2020-11-24 騰訊網

去年就想過把自己去年幫網友裝過的一些主機配置做一個整理回顧,方便參照的同時,還可以看下從年初到年尾裝機電腦配置有怎樣的變化。今年 DIY 硬體市場確實有點精彩,甚至有點回春的感覺,所以這周擠出點時間繼續整理下今年的 10 套裝機方案,自己點評下相關方案的優缺點,順便針對目前的市場動向,然後相對應調整成適合目前裝機的配置參考。

提醒:本篇文章光文字就達到了近萬,本來打算分上下兩篇發出,為了方便收藏還是直接一篇發出,程度較長,請做好心裡準備,筆誤之類也請見諒,實在沒時間精力校對。另外機子都是去年幫別人訂製的機子。

一,幻彩ITX鋼炮主機

簡介:這套方案經常被淘寶盜圖的一套方案,我都習以為常。不過跨了一整年,這套配置依舊算是主流配置,如果不是內存、SSD 降價,甚至整機價格一整年沒什麼變化,這也是不少人喜歡選擇頂級 N 卡跟 INTEL 平臺的緣故。當時雖然銳龍 2 平臺表現也不錯,不過中高端,特別是遊戲平臺跟 INTEL+N 卡組合基本沒得比。

方案優點:追風者這箱子代表一種新外觀方案,就是 SHOW 顯卡型箱體,我也多次說過,顯卡那麼貴,確實要好好SHOW。整個方案主打視覺,比較適合喜歡 RGB 或者側透展示風格的朋友,散熱能力還可以。

方案缺點:被吐槽最大的,莫過於「ITX的主機,MATX的大小」,按體積來說這套方案確實有原罪,配置的話目前內存、SSD可選範圍更多,個人建議內存32G起步。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7分,主要注意後背理線(縫隙空間不算特別大)。

配置建議:當時的配置,目前來看問題其實也不大,因為如果你想要超高頻內存玩的依舊基本還是 BDIE,只不過對於普通玩家來說焰光戟、科賦 CJR 3600 16G 性價比跟容量都更高,還有目前流行的真香條阿斯加特 32G(要拼PR)等;SSD 目前可選也比較多,比如三星 PM981、三星 970EVO PLUS、c2000、sn750、東芝RC500,金士頓a2000、kc2000,甚至自家的 660p 2T 對於普通家用玩家來說也比較合適,畢竟容量才是感知價值;

性價比版本:如果喜歡這箱子風格的,上面那套預算有點嚇人的,我另外推薦一個 amd 的性價比版本

CPU: R5 3500、3600

主板:微星B450I GAMING EDGE AC

內存:科賦CJR 8G X2

SSD:PM981A 512G

顯卡:訊景XFX RX5700戰狼

機箱:追風者NE210G

電源:海韻G550

散熱:九州風神堡壘240(新版)

對於這類主打展示燈光的作業,索泰的玩家力量至尊PGF跟至尊PLUS系列顯卡都是很好的點綴,這個案子用的就是PGF。

二,5K預算的性價比靜音主機

簡介:沒想到這套看起來「平平無奇」,配置也不高的機子當時有著挺高的討論度,估計主流配置+靜音方案還是不少人的關注點。

方案優點:靜音、性價比。這套配置其實可以覆蓋 4-8K 的預算整機,算是一個比較主流的配置預算,大家接受度高,而且靜音向方案對比同價位品牌整機來說有一定的優勢。

方案缺點:箱體較大,佔用空間較多,其它無明顯缺點。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5分,非常簡單,只要你了解裝機步驟裝機就會安裝。

配置建議:這套配置當時選擇的銳龍 2 平臺搭建,對於現在來說不是不可以沿用,而是沒必要,畢竟銳龍 3 表現更好,所以我大概調整修改了下。目前來看預算 8K 以內,AMD 優勢都是比較大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B450 內存可超頻無限制,會明顯比競品 B360 系有優勢。

CPU:R5 3500、3600

散熱:利民AS120

主板:MSI B450M MORTAR

內存:科賦DDR4 2666 CJR神條 8G x2

SSD:PM981A (容量自選,個人建議儘量選512G)

HDD:自選(建議直接選購3T,與2T僅差一百)

機箱:Antec P101

電源:antec AP550

顯卡:訊景XFX RX590

總價:4-5K

進階工作機:考慮到 P101 是一臺很適合用於搭建個人工作機箱體,所以這邊也針對型推薦一臺工作用途主機,適用於視頻、圖片編輯等工作。如果是高階遊戲應用、抑或做渲染用途的,酌情調整替換顯卡其實也可以實現。

CPU:R7 3700、R9 3900

散熱:利民AS120、TS140

主板:MSI B450M MORTAR

內存:科賦DDR4 2666 CJR神條 16G x2

SSD:PM981A 、金士頓A2000(容量自選,個人建議儘量512G起步)

HDD:自選(建議直接選購3T,與2T僅差一百)

機箱:Antec P101

電源:EVGA 650 G+、海韻X750

顯卡:索泰GTX1660SUPER (遊戲用戶,可以考慮替換為 RX5700 )

總價:7K起

B450 迫擊炮:這塊主板讓我想到了N年前的一塊主板,就是映泰的 TF6100,絕高的性價比,花樣繁多的玩法跟討論度,造就的一代經典,誰也沒想到這塊平平無奇的 B450 從年初火到年尾,希望下一代依舊。

三,一臺「超神」的空間站

簡介:九州這箱子設計確實有點劍走偏鋒,不看實物其實很難理解這箱子實物帶來的震撼,相較常規高端遊戲箱,其實這個箱子更加適合高端單卡工作站或者 MOD 水冷案子,畢竟那個存儲倉實在巨大。

方案優點:非常視覺化的主機,也是比較「智能」的箱體,跟外星人的龍脊設計類似,可以根據溫度來調節進風口。燈光視覺效果也不錯。

方案缺點:價格其實我反倒不覺得是缺點,畢竟這級別用戶只在意效果。最大的問題其實是龐大的機體,另外巨大的硬碟倉其實有點浪費,因為現在除了工作站用途很少用戶會用到這麼多硬碟位。當然也可能是我少見多怪。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8.5分,注意好保護腰。。。

配置建議:這臺機子沒什麼好說的,就的堆頂配。燈光設計要稍微注意,避免殺馬特風格。CPU 散熱就只能考慮 360一體式水冷。

當時寫的配置是 i9+2080ti,其實到現在也沒什麼問題,當然你也可以考慮 R9+2080ti 的組合。

四,幻彩MATX鋼炮主機

簡介:又是一臺被日常盜圖的主機,至今依舊經常有人諮詢我相關作業問題。LD01 跟後續的簡化版 RL08 是個人覺得今年非常值得推薦的 MATX 箱子,特別是在現在幾乎沒有廠商願意為 MATX 做結構創新的現在。這個案子被不少人詬病的,大概就是顯卡倒置,所以有些人不喜歡,但同結構的兩個箱子散熱效果怎樣,相信實際裝機作業的都清楚。而且箱體價格不貴,設計也比較人性化,挺適合 B450 搭建的銳龍鋼炮,或者 M11G、Z390M S01 搭建的 intel遊戲鋼炮。

方案優點:散熱效果強大。整機幻彩燈光效果也不錯,空間利用率高。

方案缺點:一體水量玩法有上限(不支持360);幻彩燈光設置、理線比較麻煩。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7.5分,難度主要燈光設計,統一設定,還有線材整理。

配置建議:這箱子顯卡倒是幾乎沒上限,要注意就是頂部風扇記得裝。如果是一體水冷用戶,個人建議 CPU 最好選i7 9700k、r7 3700 這級別 u,會輕鬆點。如果是i9、r9這級別的U,個人建議選擇搭配頂級風冷散熱,這樣散熱上限會更高。

CPU: i9 9900K 盒裝

主板:華碩ROG Maximus XI Gene

內存:金士頓 駭客神條Hyperx Predator DDR4 4000 8G X2

SSD:970 PRO + 金士頓HyperX Fury 480G

顯卡:索泰RTX2080Ti-11GD6至尊PLUS OC8

機箱:銀欣LD01

電源:華碩ROG雷神電源850W

散熱:華碩ROG 龍神240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風扇:九州風神魔環120RGB x6

總價:20K左右

CPU: R7 3700X 、R9 3900X

主板:微星B450M迫擊炮鈦金板

內存:芝奇焰光戟 3600 8GX2

SSD:三星PM981A

顯卡:索泰 RTX2070super 至尊PLUS OC

機箱:LD01

電源:銀欣ST65F-PT

散熱:九州風神堡壘240EX版+九州風神魔環120RGB x6

索泰 RTX2080Ti-11GD6 至尊 PLUS OC8,這卡的燈光設計跟 RL08 倒是絕配,後背是兩個燈扇剛好用於給機箱打燈。

五,一臺安靜高配主機

簡介:雖然折騰 diy 好多年,不過 be quiet! 的東西我倒是沒用過,拖這套機主強烈要求選擇 be quiet! 福,倒是第一次體驗了下。整機方案主打的就是燈光跟靜音,然後這箱子也是比較適合高配的主機方案。經過實際裝機之後,對 be quiet! 的印象有一些改觀,這箱子看過實物之後確實感覺質感挺好,一些裝置結構設計也比較合理,算是高端靜音箱體的選擇之一。

方案優點:空間寬裕,結構玩法較多。目前市面少有的高端靜音設計箱體。

方案缺點:箱體價格較高,比較適合頂級高端配置或者多卡渲染主機。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6.5分,主要注意理線。

配置建議:因為當時 SSD、內存價格還算比較高,所以存儲部分只能算夠用吧,按目前的價格,其實應該是選擇32G+1T甚至2T的存儲組合。AMD 或者風冷配置可以參考上面的建議,所以我這邊就不單獨寫 AMD、風冷版的配置建議,這箱子安裝難度其實還好。

CPU: i9 9900K 盒裝

主板:微星MPG Z390 GAMING EDGE AC

內存:金士頓 駭客神條Hyperx Predator DDR4 4000 8G X2

SSD:三星970 EVO Plus 500G+WD 4T

顯卡: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80Ti Vulcan X OC

機箱:德商必酷be quiet! DARK BASE 700

電源:德商必酷be quiet! 850W STRAIGHT POWER 11

散熱:德商必酷be quiet! SILENT LOOP 280mm

配件: 聯力霓彩線24pin+8pin

六,五千以內的性價比配置

簡介:這套配置雖然價格不貴,不過我個人倒是挺喜歡的,主要是整機不管性價比、散熱效果、緊湊程度都比較高,是一套實用向的整機方案。

方案優點:受益短風道設計,所以散熱效果很好。整機足夠緊湊,佔用空間小,甚至接近ITX整機。整套方案適合性價比極高的配置。

方案缺點:外觀設計個人覺得還有優化空間,箱體做工質感一般;最好放棄 HDD 存儲,要不電源長度或者線材可能會比較麻煩點。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5.5分,主要注意配件選擇,避免電源長度擋住。

配置建議:原配置是 intel 版本,目前來看問題也不大,只不過你在意性能的話目前同價位顯然銳龍3優勢更強,所以我也寫了一套銳龍版的配置供參考。另外 APU 的用戶其實也可以考慮下這個箱子,主要便宜,顯卡位雖然用不到,不過可以用來擴展 SSD 或者萬兆網卡。

CPU: i5 9400F 散片

主板:華碩PRIME B365M-A

內存:金士頓 DDR4 2666 8G X2

SSD:威騰電子Blue 250GBSSD

顯卡:華碩 TUF-GeForceGTX1660-O6G-GAMING OC

機箱:銀欣 PS15B-G

電源:美商艾湃電競AG-750M

散熱:銀欣冷鋒400

AMD版:

CPU:R5 3600、3500

散熱:TS120

主板:MSI B450M MORTAR

內存:科賦DDR4 2666 CJR神條 8G x2

SSD:PM981A、 金士頓A2000(容量自選,個人建議儘量512G起步)

HDD:自選(建議直接選購3T,與2T僅差一百)

機箱:銀欣 PS15B-G

電源:antec AP550

顯卡:索泰GTX1660SUPER

總價:可以控制在5K以內

七,一臺實用向的 14L 大小 ITX 電腦主機

簡介:總算再次迎來一臺ITX整機。假設你想裝一臺 ITX 整機,這套方案是我會強退的方案之一,首先它足夠小,其次它價格相對來說不算太貴,最後它擴展潛力不錯,特別是顯卡部分。搭建ITX遊戲鋼炮箱體這個方案其實挺適合的。

方案優點:體積小巧,豎直設計所以佔用空間非常小。擴展潛力強大,顯卡限制不大,存儲部分也有不少空間,其實這類箱體某些程度來說甚至比 a4 結構更加合理。

方案缺點:唯一的缺點跟限制大概就是 CPU 散熱部分,首先 CPU 區域高度跟箱體結構,基本只能選高端直吹風冷,240 水冷別指望,120 水冷不如高端風冷,所以對應的 CPU 規格也會受限,最好選擇 i7 9700K 這種比較好壓制的型號。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7分,配件選擇要注意,建議詳細看下文章介紹,還有官方頁面的說明書。

配置建議:當時機子的配置因為是機主個性化需求,加上目前市場的變動,所以我針對性調整了下。

CPU: i5 9400F 散片

主板:MSI/微星 B360I GAMING PRO AC

內存:光威(Gloway)8GB X2

SSD:intel 760P 256G

顯卡:訊景XFX RX 590 8G 黑狼版

機箱:銀欣白烏鴉RVZ03

電源:銀欣SX500-LG

散熱:散熱器銀欣NT06-PRO V2

按5月份的配件價格費用應該在5600左右

當然,如果按「性價比」來說,如果要充分發揮這級別品質機電的性價比,個人建議預算儘量拉到到 8K 甚至以上預算配置,比如 i7+RTX2060 甚至 2080 這級別的配置,因為機電費用在整機預算裡面不至於佔比太高。小烏鴉這結構的機箱,因為分倉設計,所以顯卡散熱能力是足夠的,難點在於如何搞定 CPU 散熱問題。AMD 平臺就是 b450i+r5、r7了。

推薦中高配參考

CPU: i5 9600K、i7 8700、i7 9700K

主板:微星 MPG Z390I GAMING EDGE AC

內存: 金士頓 DDR4 3200 16GB x2

SSD:WD SN750 500G

顯卡:RTX2060-RTX2080(根據自己預算選擇)

機箱:銀欣白烏鴉RVZ03

電源:銀欣SX500-LG、銀欣SX700-G

散熱:散熱器銀欣NT06-PRO V2

不得不說上半年 AMD 的 RX590 有點獨力難支,雖然當時性價比確實不錯,會比 1660 表現好,不過 2K 以上價位就要留到下半年的 RX5700 系列了。

八,目前流行的「光汙染」機架風格主機

簡介:更新一臺機架風格主機。目前來看,這套機子好像有點小眾,整機的特點就是燈光跟視覺效果,然後可以特別突出你的顯卡跟走線。所以喜歡 SHOW 的朋友,可以考慮,顯卡成為主要視覺元素的設定也挺有創意,這也是今年一系列箱體設計的思路,畢竟現在遊戲主機近半預算花在顯卡上面,不特別 show 下實在有點可惜。

方案缺點:很多人可能吐槽防塵,不過我感覺這是一個選擇問題,就是吐槽敞篷車不遮光降噪一樣。真要說缺點,可能就是箱體價格比較高,所以要提高預算,另外默認情況下單冷排最大支持是240,有點限制散熱上限。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6.5分,不是特別難,稍微注意下其實挺好裝。

配置建議:具體配置我就不更新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還有參考上面的配置來選擇。我這邊就說一些實際選購注意的細節。因為這套方案主要突出的是外觀視覺,所以配件選擇如果有針對性效果會更好,比如定製線,一般來說我是不特別推薦,不過這機子確實用定製線後效果會很好;顯卡,一般來說我個人偏好推薦自營3年保的「乞丐版」,不過顯卡的外觀其實也是這套方案的主視覺配件,所以如果你預算可以支撐買一張中高端旗艦卡,確實可以做一個全面的展示;散熱,分體水冷肯定最適合,其次就是一體水冷了,不過注意這機子單冷排規格最大支持僅240,所以CPU規格也要相對應的注意下,或者可以考慮用漢堡排的形式增加上限。

CPU: i9 9900K 盒裝

主板:技嘉Z390 AORUS PROWIFI

內存:芝奇皇家戟 DDR4 3600 8GX4

SSD:威騰電子Black SN750 500G+藍盤 500G

顯卡:技嘉AORUS GTX1080Ti

機箱:骨伽撕裂者AVULSION

電源:海韻FOCUS PLUS 1000WGOLD 1000FX+YY定製線

散熱:九州風神堡壘240EX性能版+魔影CF120 x4

喜歡安裝一體式水冷的朋友注意,比如像九州風神,今年年中開始全系產品都增加了洩壓閥的設計,儘量避免漏液的問題,所以選購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下是否新版設計。圖片是:九州風神堡壘240EX性能版。

九,一臺 8.5L 小鋼炮電腦主機

簡介:又是一臺被經常盜圖的整機方案,當然同時這臺機子確實討論度也非常高,主要還是因為整機足夠小巧,還可以安裝獨顯。雖然看似美好,不過個人還是要再次強調下,這套方案散熱上限比較明顯,所以不建議一味堆高規格配置,要不後面還是會挺痛苦的,比如花更多的錢,或者更吵。

方案缺點:散熱上限比較明顯,顯卡長度有要求(導致可選的顯卡不多,或者較貴),另外沒有非側透版本比較可惜。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7.5分,主要麻煩的地方就是配件選擇避免翻車。

配置建議:當時作業的配置是機主特別要求定製選擇的,目前這箱子的作業,個人實際比較建議R5+B450i+GTX1650S、5500XT、1660S這級別的配置,加價程度跟散熱壓力都會低一些,整體比較均衡。這機子散熱壓力主要還是CPU部分,除了型號選擇、散熱器選擇,還要注意CPU電壓設置,儘量降低電壓來優化結果。細節點有點多,建議看下裝機文章過程會比較清晰。

CPU: i5 9400F、i7 8700 、9700(非特殊需求儘量選9700,散熱壓力小點)

主板:微星MPG Z390I GAMINGEDGE AC (i5 可搭配 b360itx,如果你買得到)

內存:科賦cjr 16G X2、阿斯加特 32GBx2(要拼pr)

SSD:三星PM981A 、金士頓A2000

顯卡:影馳RTX2060Mini

機箱:喬思伯T8

電源:銀欣SX500-LG

散熱:銀欣AR06

如果你不是軟體要求必須 intel 的話,其實目前更加推薦 amd 平臺,畢竟 b450 足夠便宜且內存可以超頻,另外 R5 3600 散熱壓力不大,另外也沒有 intel 平臺的加價問題。

CPU: R5 3500、3600

主板:微星B450I GAMINGEDGE AC

內存:科賦cjr 8G X2

SSD:三星PM981A 、金士頓A2000

顯卡:索泰GTX1650Super雷霆版

機箱:喬思伯T8

電源:銀欣SX500-LG

散熱:銀欣AR06

十,標準 NZXT 性冷淡風格主機

簡介:NZXT 整機設計風格還是很有代表性的,他們家的風格也直接參考他們頁面即可,甚至包含水冷走線也是如此。

方案優點:安裝便利,實物風格出色。

方案缺點:價格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5分,非常簡單,只要你了解裝機步驟裝機就會安裝。

配置建議:如果追求視覺風格統一的話,選個靠譜的定製線會為你的外觀增添不少亮點。喜歡 AMD 平臺配置的話,相對應調整即可。

十一,一臺 13.8L 的小鋼炮

簡介:大家對ITX的討論度始終很高,雖然不少人吐槽ITX帶來的溢價問題。這套方案當時討論度也很高,整機接近A4 規格,雖然不如 A4 極致,不過畢竟可以塞下 240 冷排,而且底部可以裝下兩枚 12015 風扇,所以整機散熱是比較均衡的,也壓制了超頻 5.2G 的 9900K,如果你喜歡硬派風格的小鋼炮確實可以考慮。

方案優點:外觀比較硬朗,整機質感比較不錯。散熱設計跟散熱上限在 A4 級別機箱裡面算比較合理的,不折騰3950X 超頻的話,常規高配問題也不大;顯卡直插設計,且兼容性不錯,常規尺寸的非公卡問題也不大,擔心顯卡的也可以選更大一點的 F15 箱體。

方案缺點:首先的價格,箱體價格就要過千,所以比較適合預算 10K 起步的高配機型;防塵設計幾乎等於無,這個要注意下後面有沒有出改款加防塵設計的,如果沒的話,可以考慮自己貼防塵。另外請注意,這機子安裝有一定難度,完全沒 DIY 能力的用戶,請慎重,可以考慮找商家代工。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7.5分,主要要注意走線作業,因為空間比較緊湊。

配置建議:如果是搭建遊戲鋼炮,CPU 選擇 9700 系列 CPU 其實會更加適合,散熱壓力更小。AMD 平臺的話,就是注意控制 CPU 電壓,也不用可以追求極限,安靜高效其實更適合。顯卡部分就是進來選擇厚度不要太厚的卡,這樣機箱底部可以安裝兩枚 12015 的風扇來加強進風風量。

CPU: i9 9900K

主板:華擎Z390 PhantomGaming-ITX/ac

內存:芝奇幻光戟DDR4 4233 8GX2

SSD:威騰電子WD SN720 512G +藍盤 500G

顯卡:訊景XFX RX5700 XT

機箱:DENG F12

電源:美商海盜船SF600 SFX電源

散熱:利民Frozen EYE 240 一體式水冷+C12

十二,新銳龍3主機的性價比搭建方式

簡介:隨著銳龍3、RX5700 系列的發布,,下半年可以說進入 AMD 的表演時刻,我這邊統計了下,下半年我幫人裝過的主機 AMD 要明顯更多起來。另外雖然是新平臺,不過今年我 AMD 平臺裝過的機子反倒大部分都是新舊搭配的組合,就是銳龍 3+B450,畢竟後者真的太厚道了,價格便宜功能齊全,最重要上限不低。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要搭建一套久違的 MATX 鋼炮主機,那麼銳龍 3+B450 迫擊炮幾乎是最值得考慮的方案。

方案優點:整機品質感跟性價比算達到了一個平衡,機箱、主板佔整機費用比不會太高,大部分預算可以留給CPU、顯卡、內存這些直接的性能配件;散熱上限很高,哪怕是 r9 3950x 也可以壓制。

方案缺點:跟 LD01一樣,看你可否接受平臺倒置,發現有不少人難以接受,不過我記得非常早期的時候,這樣的倒置結構只有高端箱體才有。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7分,稍微注意下走線。

配置建議:其實這箱子跟 LD01 結構完全一樣,所以具體配置建議可以參考上面 LD01 的介紹。個人建議,如果你擔心一體水冷散熱不夠強大(比如R9、i9用戶),可以考慮高端雙塔風冷。

銀欣RL08:跟迫擊炮幾乎是絕配,RL08 也是今年個人最喜歡的一款箱體,整體設計完成度高,空間利用較高,散熱上限高,和適合用於搭建緊湊型鋼炮,不管是 2080ti 抑或 3950 這樣誇張的平臺都可以搞定。

十三,全套「貓頭鷹」的靜音主機

今年搭建的第三套靜音主機,對比第一套最大的不同其實是整機配置定位都比較高端。因為機主當時考慮到未來今年的升級潛力,還有相關配件的價格,所以最後選了 AMD 銳龍平臺,搭配的主板也選了 X570,全套貓頭鷹的風扇主要是因為機主特別要求的極致靜音,當然我這邊還是針對實際應用修改了風扇策略,保證整機在溫度較高的時候還可以調高轉速及時排熱。

方案優點:整機足夠安靜,升級、擴展潛力不錯。

方案缺點:機體較大。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6.5分,主要注意風扇策略、走線。

配置建議:原配置其實沒什麼好說的,非特別喜好的話,其實可以選擇無燈版內存,比如芝奇海軍、科賦之類的cjr內存;散熱部分個人建議優先選風冷散熱方案,除非你的壓制不了,再選擇水冷方案。intel的版本,可以根據上面其它配件參考選擇,這邊就不贅述。

CPU: AMD R7 3700X

主板:微星MPG X570 GAMINGPRO CARBON WIFI

散熱器:貓頭鷹(NOCTUA)NH-U12A

內存:芝奇焰光戟 DDR4 3600 16G x2

SSD:三星970EVO PLUS500G+s3610 1.6T

顯卡:XFX RX5700XT 黑狼版

機箱:追風者P600S

電源:追風者Revolt PRO 850W

風扇:貓頭鷹(NOCTUA)NF-A14 x4

十四,插滿 64G 內存的 B450 工作主機

用一塊五百多的主板搭建了一套萬元級的個人工作站主機,足以說明 B450 迫擊炮有多好用,其實哪怕到要跨年的現在,B450 可能依舊是最佳的 MATX 主板選擇(最近 X570 MATX 實在讓我有點受傷)。這套方案屬性較強,機主主要用於視頻編輯等工作用途,所以配置比較特別,比如內存達到了 64G,全 SSD 存儲達到了 2.5T,實際可以根據自己應用場景調整。

方案優點:緊湊級 MATX 鋼炮主機,小巧同時擴展性不錯。

方案缺點:屬性較強,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比較適合一些專業用途的用戶。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6.5分,要注意配件合理搭配選擇跟理線。

配置:

十五,一臺實用性 ITX 垂直風道主機

這是一套偏實用向的 ITX 整機方案。作為一款ITX機箱銀欣 LD03 可以算比較特立獨行,整機對比一眾 A4 箱體來說,體積雖然沒多大的優勢,不過空間比較寬裕,可以上高階風冷,所以蠻適合搭建 ITX 鋼炮箱;安裝難度不算特別高,新手也可以自己搞定。

方案優點:安裝便利,CPU散熱上限高,機箱價格並不算高(對比itx機箱)。

方案缺點:目前版本顯卡一側未開孔,所以會限制顯卡區域通風,建議顯卡選擇要注意厚度不要太厚的,未來可能有開孔版側板,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6分,跟著官方說明書步驟安裝即可。

配置建議:Intel 版本配置我就不單獨說了,一般選個 Z390ITX,搭配高端風冷,壓制 96k、97k、99k 都是沒有問題的。

CPU: AMD R5 3600X

主板:B450I GAMINGPLUS AC

內存:芝奇焰光戟3600 8GX2

顯卡:七彩虹iGame GeForceRTX 2060 SUPER Ultra

SSD:威騰電子SN750 500G

HDD:東芝2T HDD

機箱:銀欣LD03

電源:銀欣SX500-G SFX

散熱:利民刺靈 AS120PLUS

配件:利民C12 x2

十六,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一套全平臺熱門的整機,之後我也會準備把拍攝的視頻剪輯出來。實際到現在我也覺得這套機子除了沒有非側透版本可選以外,沒什麼硬傷,因為 TU150 的結構設計確實很出色,散熱上限、配件支持程度都可以達到一個較高的上限,就是只要是 ITX,你幾乎可以不用擔心相關配件裝不進去,或者散熱無法搞定。

方案優點:對配置幾乎沒限制,只要是ITX即可,甚至擴展性也不錯,常規HDD硬碟都可以安裝。

方案缺點:沒有非側透版本可選,底部風扇位沒有防塵網設計,要自己搞定。

安裝難度:10分算最難,這臺機子大概7分,主要麻煩的地方就是走線。

CPU: i7 9700K 盒裝

主板:微星MPG Z390I GAMINGEDGE AC

內存:金士頓Predator DDR4000 8GX2

SSD:海康威視C2000 1T

顯卡:XFX 訊景 RX 5700 XT 海外版

機箱:LIANLI TU150

電源:銀欣SX650-G

附件:YY定製線

散熱:九州風神阿薩辛3代

採融PT12025 x2

採融 Ultra Sleek Vortex 12015 x2

下半年登場的 RX5700 系列顯卡,總算沒讓人失望,在 2-3 千價位,RX5700 系列確實很能打,性能表現搞定 2K 解析度高畫質是沒有問題,甚至 4K 解析度中高畫質關閉 AAAF 也可以應付,讓我確實有點驚喜,XFX 的 RX5700 海外版也是目前個人的主力卡。新的外觀設計總算回顧以前低調悶騷的設計風格,特別是鍍出風口設計,。

十七、十八:剩下的兩套性能鋼炮

十二月這兩臺機子因為時間太近我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可以戳連結。不過沒想到這兩套,包含 1 月份要裝的一套,連著三套都是 AMD 銳龍的配置,也可以看出今年下半年銳龍 3 平臺對於整個市場的影響。其實我今年裝了這麼多套 AMD 銳龍,主要一個就是整套平臺搭建的價格優勢,一個幾百塊的 B450 就可以秒天秒地,搭配的 CJR 內存隨便弄個 3733、3800 也比較輕鬆。

針對最後面這幾臺機子的顯示器跟壁紙我說明下,因為問的人實在太多。

顯示器是飛利浦的 329P9H,之前介紹新桌面的時候我也說過了,這臺顯示器最大的特點是就是四面超窄邊框,甚至LOGO、攝像頭都是可以摺疊收納的,所以放置桌面的時候確實很吸引人。屏幕規格也不錯,也支持全功能呢Type-C口,唯一缺點可能就是價格。

壁紙名字我忘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圖片搜索,搜索這個就可以找到啦,請不要再問了。

漫漫「搞機」路,因熱愛而喜歡,因喜歡而分享。

相關焦點

  • 年終盤點:2019年裝過的十多套主機配置,總有一套適合你
    去年就想過把自己去年幫網友裝過的一些主機配置做一個整理回顧,方便參照的同時,還可以看下從年初到年尾裝機電腦配置有怎樣的變化。今年DIY硬體市場確實有點精彩,甚至有點回春的感覺,所以這周擠出點時間繼續整理下今年的10套裝機方案,自己點評下相關方案的優缺點,順便針對目前的市場動向,然後相對應調整成適合目前裝機的配置參考。
  • 年底電腦配置推薦,5千元以下低預算性價比主機,總有一款適合你
    intel十代酷睿i5系列在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套電腦配置,都是5千元以下低預算性價比主機,比較符合大眾人群的裝機需求,相信總有一款適合你,如果小白們有裝機需求,不妨可以支持一下。033、AMD銳龍R5-3600的獨顯主機這套配置作為第三代銳龍CPU產品,AMD銳龍R5-3600比上代R5-2600不但提升了單核性能,還具備先進的7納米工藝製程,有效降低處理器功耗和發熱量。
  • 2000-4000元左右預算的電腦主機配置推薦,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
    不少粉絲諮詢我,為什麼現在很少更新主機電腦配置方案了,其實最關鍵的就是最近顯卡行情不穩定,寫出來的方案要不就是消費者購買不到顯卡,要麼就是以更高的價格購買,所以配置方案也沒有以前更新那麼勤快了,請見諒。下面裝機之家分享幾套2000-4000元左右預算的電腦主機配置推薦,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
  • 2019年5月最新高性價比電腦主機配置清單,太詳細了,收藏吧!
    最後我們還需要在搭配時,使用「夠用原則」,不要過多浪費,這樣才能DIY出適合自己的電腦,真正的性價比,電腦配置一定是「量身定做」的,浪費是可恥的! 好了,費話就不多說了,5月份給大家寫了20個配置給大家參考,都是按最新的。包含了辦公,遊戲,設計,炒股,多開,光汙染,經濟型,體驗型等,總有一款適合你。
  • 分享15套圖紙,總有一套適合你
    那麼什麼樣的房子適合農村呢?今天給大家分享15套圖紙,總有一套適合你!建築情況:共設4室 2廳 2衛 1廚 1神龕 1雜物間 1平臺第2套:雙入戶門+車庫+多臥室,18×15米簡美平層,主體預算30萬佔地尺寸:18.8m×15.3m佔地面積:218.28㎡
  • 2000元左右十代i3-10100核顯電腦主機配置推薦
    而今天不少用戶想要一套intel核顯裝機方案,平時就家用娛樂、辦公等用戶,不玩遊戲。下面裝機之家曉龍帶來一套intel十代酷睿i3-10100核顯電腦主機配置推薦,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吧。另外,硬體價格會隨著行情變化會有浮動,請參考當天價格為準,所以以上組裝電腦配置清單價格僅提供參考。
  • 多版本十代酷睿桌面版,如何攢出更適合你的主機?
    而在此之前,無論你是計劃自己上手、想要根據自己的預算與需求攢出十代酷睿主機的硬核DIY 玩家、還是想一步到位、購買廠商已經預裝好的十代酷睿臺式機,其實都有必要花上一點時間,來儘可能的了解更多十代酷睿桌面版在主機配置上新加入的「注意事項」。
  • 絕地求生:大逃殺遊戲多款裝機配置推薦 總有一個適合你
    當然,內存對於吃雞也十分重要,雖然吃雞遊戲對於內存的要求並不是特別高,在1080P各種畫質下的佔用都是在4G左右,但如果你的電腦只有8GB內存,不清空後臺程序的話,很有可能會爆內存。如果顯卡顯存不夠的主機,如4GB的GTX 1050Ti,也會開始借用系統內存,造成內存消耗較大。
  • 給大家介紹幾套「家用電腦配置」方案,總有一套適合你的口味!
    節日期間很多朋友也許玩累了不願意出門了,也有些朋友結合這七天的小長假來好好的搗鼓下電腦而享受電腦娛樂帶來的無盡歡樂,這期間也會有朋友給自己的電腦升級配置,也有些朋友想重新組裝新電腦,那麼面對市面上的各種硬體及假日期間的硬體各位活動誘惑,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電腦的硬體呢?其實家用電腦配置是相當比較難裝的,因為家用電腦的使用面還是比較廣,沒有針對性,沒有需求定位。我們要辦公、畫圖還要玩各位遊戲。
  • 適用家用與辦公 2000元左右十代i3-10100核顯電腦主機配置推薦
    而今天不少用戶想要一套intel核顯裝機方案,平時就家用娛樂、辦公等用戶,不玩遊戲。下面裝機之家曉龍帶來一套intel十代酷睿i3-10100核顯電腦主機配置推薦,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吧。 電腦配置清單: 註:由於電腦硬體更新換代步伐較快,如果有產品停產請使用新產品替代。另外,硬體價格會隨著行情變化會有浮動,請參考當天價格為準,所以以上組裝電腦配置清單價格僅提供參考。
  • 經典紅黑搭配,來一套Ryzen主機推薦
    思來想去,今天一定要做一篇配置推薦。前幾天正好也有AMD最簡單的超頻教程,今天的主機,就是來一套AMD裝機搭配。顏色嘛?經典紅黑吧…首先是處理器和主板套裝,AMD Ryzen R5-1600處理器搭配華碩B350 Plus主板。
  • 總有一個配置適合你 惠普N01臺式機滿足工作娛樂雙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無論是家用還是辦公用主機,用戶都對其綜合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時下流行的視頻製作以及建模渲染等應用,就需要一臺性能強悍的主機才能高效率運行。而品牌機擁有更可靠的穩定性和更好的售後服務,易用且省心。就像惠普N01臺式機,全系搭載第十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以及高性能獨立顯卡,強勁的性能無論是辦公還是娛樂都能輕鬆應對。
  • 玩絕地求生的配置推薦,總有一款適合你!
    >轉載請註明出處目錄:「肯德基、麥當勞」類吃雞推薦配置(超高性價比主機)主播直播、視頻錄製類吃雞推薦配置(性價比高的高端主機)(註:組裝電腦)土豪類推薦配置(貴族高端機)「乞丐」類推薦配置(窮人主機)其他補充和遊戲技巧簡單科普:
  • 2019年4000元左右組裝電腦主機配置推薦
    所以這次為大家帶來的2019年4000元左右組裝電腦主機配置也分為遊戲和辦公兩大類,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用途來選擇。一、4000元遊戲電腦配置(共2套,intel和amd各一套)首先介紹一套Intel平臺的這套電腦主機採用了是intel主流級主力產品---酷睿i5-9400F,屬於本年度熱選中端主流級處理器,對於性能無論是遊戲玩家還是設計、普通用戶肯定足夠並綽綽有餘,正常3-5年完全沒有問題,而在顯卡選擇中,我們選用的是GTX1660獨顯,相當於上一代
  • 十代酷睿攢機指南 8000塊預算選DIY還是電商主機?
    目前大部分人裝了臺式機主要還是玩遊戲,所以配置、預算都會相對高一些,特別是一套能夠滿足未來三五年玩遊戲所需的主機,8000塊錢裝機預算少不了。問題來了,8000塊預算裝電腦的話,到底是應該自己DIY還是買現成的電商主機?對於這個問題,今天就來說道說道,給大家分析下兩種選擇的利與弊。
  • 十代酷睿i3-10100搭配GTX1650S入門級遊戲主機推薦
    大家好,我是裝機小百科,Intel十代酷睿處理器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牙膏依舊在擠,價格依舊很貴,不過話說回來,相比較九代處理器性能,十代處理器還是有一些重點提升,例如加入了超線程技術提升多線程性能,主頻也略有增加,今天小百科就給大家推薦一套十代入門級遊戲主機。
  • 來一套Ryzen主機,告訴你優缺點在哪
    西數1T藍盤 機箱   先馬坦克中塔電源   振華金蝶GX550這套配置優點優點:1.   3A神秘加成,玄學你信不信?2.   這塊技嘉主板我幾天都在折騰,更新了bios,使用非常穩定3.    性價比很好的中端入門主機4.
  • 渲染、多開想啥來啥!3800X配RX5700XT超多用途主機配置推薦
    現在一提到AMD大家總是覺得已經追上Intel十之七八了,但是很多人還是覺得AMD只能在高性價比區間生存,而實際上這些人是不是真的用過7nm的三代銳龍和Navi10還在兩可之間。所以我們認為有必要使用三代銳龍和RX5700XT做一套高端些的遊戲平臺推薦給大家。
  • 玩遊戲最佳電腦配置推薦 i5-9600kf+2060S中高端遊戲主機配置單
    平時見到比較多的是i5-9400f,而本套配置筆者推薦的是i5-9600kf,這兩款處理器都是6核6線程的規格,不過i5-9600kf有著更高的主頻,在遊戲中自然也會有更好的表現。(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要主頻高的話為什麼不用i3-9350k呢?
  • 高性價比十代酷睿i3主機,硬體如何搭配最合理,詳細配置都在這裡
    畢竟十代酷睿i3系列在性能上,也比歷代一些i5和i7的CPU都強。今天在這裡就給大家推薦一套十代酷睿i3主機,在入門級CPU處理中,具有很高的性價比,詳細配置都在這裡,很適合小白用戶。不僅性價比更好,也很適合不少喜歡獨顯的裝機用戶,也比較經濟實惠。